1和田地区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和田地区统计局2012年3月9日2011年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议精神、启动实施“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也是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全面实施之年。一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北京、天津、安徽三省市援和建设的支持帮扶及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面对复杂多变的形势,地委、行署团结和带领全地区各族人民,紧紧围绕“富民强区固边”战略目标,坚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真抓实干、务求实效,维护稳定、关注民生、变化变革、敢于担当。在务实创新中扎实推进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各项事业焕发出新的活力,全地区经济发展继续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新的成就。一、综合经济总量增长显著。经初步核算,2011年,全地区实现生产总值126.6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0%,创近三十年来最高增速。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0.21亿元,增长6.5%;第二产业增加值24.24亿元,增长19.3%;第三产业增加值62.18亿元,增长19.7%。人均生产总值达到6154元(按年户籍平均人口计算),增长18.8%。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对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分别为15.3%、21.8%、62.9%,分别拉动生产总值增长2.3、3.3和9.4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由上年的35.1∶17.0∶47.9调整为今年31.8∶19.1∶49.1。价格总水平高位运行。据抽样调查:2011年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6.9%,涨幅较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八大类价格呈现全部上涨,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3.6%;居住类价格上涨8.7%;烟酒及用品价格上涨7.8%;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4.3%;衣着类价格上涨2.5%;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上涨1.8%;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上涨0.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0.2%。食品类价格的上涨,是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主要推手,而人工、燃料等生产成本的推动又是食品类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二、农林牧渔业农村经济稳步发展。2011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3.92亿元,剔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增长7.0%。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37.2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4%。2农业生产保持稳定。以农牧民收入持续突破性增长为核心,以保持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首要任务,确保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粮食连续4年保持在百万吨以上。全地区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达347.67万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237.02万亩,亩均单产447.9公斤,总产量106.16万吨,连续保持4年百万吨以上;棉花播种面积37.18万亩,单产122.14公斤,产量4.54万吨;油料面积5.18万亩,产量0.92万吨;蔬菜面积19.59万亩,产量43.81万吨;瓜果类面积7.39万亩,产量15.24万吨;苜蓿面积32.17万亩,产量29.68万吨。设施农业总面积10.05万亩(新建墙体大棚1264亩、拱棚1287.2亩),其中:墙体大棚7.73万座、7.73万亩,拱棚8.28万座、2.32万亩,销售蔬菜24.68万吨,销售额7.4亿元,亩均效益7300元,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林业生产有较快发展。当年新增人工造林面积达21.90万亩,比上年增加1.50万亩,增长7.4%。其中,经济林18.32万亩,防护林5.87万亩,薪炭林0.2万亩。幼林抚育专业面积345.6万亩,增长56.7%;成林抚育面积255.6万亩,增长5.5%;苗木产量8990.14万株,增长11.4%;核桃产量6.27万吨,增长24.0%;水果产量37.65万吨,增长8.0%;木材采伐量达2.65万立方米,增长14.5%。畜牧业生产稳定增长。2011年,全地区年末牲畜存栏500.95万头,增长3.2%。牲畜出栏达419.72万头,增长8.1%;适龄母畜达341.88万头,增长5.6%,适龄母畜占期末存栏头数的68.3%;繁殖成活数达371.52万头,增长8.0%。肉类、禽蛋类、奶类总产量分别达8.22万吨、1.23万吨和3.42万吨,分别增长15.1%、23.7%和17.9%。全地区已建成畜牧养殖小区107个,养殖大户6492户,增长42.7%。渔业养殖面减量增。年末,全地区水产品养殖面积为3.16万亩,减少40.9%;水产品总产量达0.2万吨,增长9.3%。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年末,全地区农业机械总动力59.13万千瓦,增长11.0%。其中,柴油机动力50.53万千瓦,增长17.4%。大中型拖拉机1.41万台,增长25.0%;大中型拖拉机配套农机具增长14.5%;小型拖拉机0.94万台,减少11.8%。农村用电量2.66亿千瓦小时,增长16.2%。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6.53万吨,增长2.8%。农药使用量0.04万吨,下降0.2%。塑料薄膜使用量0.6万吨,下降3.3%。农用柴油使用量2.84万吨,下降2.1%。年末耕地面积260.61万亩,其中,有效灌溉面积248.78万亩,占95.5%。新建防渗渠247.5公里,更新改造防渗渠259公里,新打机电井65眼,新建永久性堤防18.77公里,改善灌溉面积12.21万亩,盐碱地改良面积6.92万亩。3农产品品牌创建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年地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47家,其中,国家级1家,区级21家。注册商标已达723件,其中,新疆著名商标13件,新疆农业名牌7个,有机产品认证5个,无公害农产品18个,认证地理标志农产品2个。三、工业与建筑业工业生产增长较快。全地区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简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3.1亿元,增长37.6%。其中,重工业实现产值11.27亿元,增长42.7%;轻工业实现产值1.83亿元,增长13.0%;股份制企业实现工业产值11.39亿元,增长19.0%。实现工业销售产值总计12.52亿元,增长34.0%,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5.6%,其中重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7.3%,轻工业产品销售率为85.3%,股份制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5.6%。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及增速工业产品名称计量单位绝对数比上年增长(%)原煤万吨54.9-2.7发电量万千瓦时94245.890.3水电万千瓦时91966106.5自来水万吨133923饲料饲料178510.2纱吨877-56.5中成药吨336.354.4水泥万吨86.840小麦粉吨582013.1罐头吨3694.2193.6工业园区入园企业迅速增加。目前,全地区已建成工业园区8个(和田市工业园区、皮山县工业园区被批准为自治区级工业园区),吸引了一大批企业落户入驻。8个工业园区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入3.23亿元;187家企业入驻各园区,其中70家企业投入生产,新增就业岗位2236个,实现工业产值4.51亿元,增长57%,实现利税3200万元。4建筑业生产规模扩大。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4.34亿元,增长23.2%。房屋建筑施工面积870.86万平方米,增长55.8%;房屋建筑竣工面积498.73万平方米,增长73.2%。四、固定资产投资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0.95亿元(地方117.3亿元、兵团3.65亿元),增长20.1%。在地方完成投资中:城镇完成投资112.54亿元,增长47.3%;农村完成投资4.44亿元,增长97.1%;房地产(本地开发企业)完成投资0.32亿元,下降15.7%;民间投资占24.7%,增长28.7%。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一产业完成投资9.54亿元,增长58.2%。第二产业完成投资27.72亿元,增长98.7%,其中工业投资26.72亿元,增长96.3%。第三产业完成投资80.04亿元,增长35.6%。以新型工业化建设为第一推动力,工业投资加速增长,实现投资16.8亿元,增长21.7%。五、国内贸易、对外经济消费品市场持续增长。全地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91亿元,增长13.9%。其中,城镇实现16.77亿元,增长16.1%,高于乡村增速7.8个百分点,城镇消费能力明显。居民外出就餐需求增强,餐饮业实现零售额3.28亿元,增长14.3%。书报杂志类和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销售增长较快,分别增长8.3%和96.1%。进口增加出口减少。据海关统计,全地区外贸进出口总额为440.5万美元,同比减少38.4%。其中,出口额425.3万美元,下降39.5%;进口额15.2万美元,增长16.6%。六、民营经济、招商引资民营经济保持较好发展。2011年,全地区民营企业2278家,注册资金52.22亿元,分别增长26.8%、73.8%;个体工商户达到3.17万户,注册资金5.26亿元,分别增长2.2%、4.2%、35.2%;实现营业收入达10.54亿元。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有352户,增长64%,注册资本(金)3.3亿元,增长110%。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增加。全地区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8.34亿元,增长45.2%,80个新建和续建项目,总投资额44.51亿元,(5000万元以上项目23个、亿元以上项目8个),增长78.4%。其中:自治区外投资项目63个,总投资额41.6亿元,实际到位15.84亿元,增长62.9%,自治区外投资项目占主导地位。以中电投、华电集团、西部水泥、天山股份等为代表的一批大企业、大集团投资项目相继开工建设。5七、交通运输、邮电和旅游业交通设施建设水平提高。2011年,喀和铁路(和田段)205公里铁路通车营运,结束了和田不通铁路客运的历史,实现了和田几代人坐火车出行的梦想,和田交通运输历史由此翻开了新的一页。农村公路“畅通富民”工程建设全面开花,完成投资7.6亿元,建成1587公里,公路总里程达到1.61万公里,其中农村公路1.49万公里。全地区89个乡镇实现全通车,班车通达1366个行政村,通达率99.7%;和田机场改扩建工程前期工作进展顺利。民用车拥有量快速增加。年末全社会民用车辆拥有量达到24.43万辆,增长18.2%。其中:汽车9.22万辆,增长55.0%;摩托车12.48万辆,增长1.7%;拖拉机2.34万台,增长7.0%;挂车0.39万辆,增长56.4%。个人车辆拥有量达到19.83万辆,比上年增加3.03万辆,增长18.1%。全地区持机动车驾驶证人员达到23.21万人,增长11.6%。交通运输稳步增长。全年完成公路旅客运输量2788万人,增长9.7%;旅客周转量20.09亿人公里,增长10.3%;公路货物运输量1031万吨,增长12.9%;货物周转量31.67亿吨公里,增长15.8%。全年航班起降3238架(次),增长39.2%;航空旅客吞吐量35.9万人(次),增长37.9%;货邮吞吐量1270.4吨,增长41.2%。邮政通信业增势平稳。全年实现邮电业务总量7.91亿元,增长10.4%。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4.68万户,增长10.0%;其中农村用户5.59万户,减少0.1%。年末移动电话用户100.82万户(其中小灵通用户0.63万户,减少55.4%),增长18.8%;互联网用户5.13万户,增长33.8%。全地区固定电话、互联网和移动电话普及率分别为26.6部/百户、9.3部/百户、49部/百人。旅游业健康发展。年末全地区共有星级宾馆17家,A级景区15个,星级农家乐9家,各类旅行社4家。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01.3万人次,增长26.0%。其中接待国内游客100.2万人次,增长26.4%;入境游客1.1万人次,增长7.1%。实现旅游直接收入1.31亿元,增长54.9%。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全地区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2.37亿元,增长46.1%。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9.32亿元,增长47.7%,其中,税收收入6.93亿元,增长37.1%,非税收入2.39亿元,增长90.0%。财政总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8%,比上6年提高1.4个百分点;财政支付力度明显加大,全年累计完成财政支出129.85亿元,增长29.5%,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支出125.6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