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第一节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第二节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第三节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及其规律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及其规律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教学目的和要求•学习和把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着重了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社会发展的动力以及人民群众和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提高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正确认识历史和现实、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自觉性和能力。教学要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生产方式在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作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社会基本矛盾与社会主要矛盾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人民群众和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关系问题是解决其他一切社会历史问题的前提和基础,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分水岭,又是人们社会实践中的根本问题,所以它构成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决定决定唯物史观唯心史观1.唯心主义历史观历史唯心主义:历史唯心主义又称“唯心主义历史观”、“唯心史观”。与历史唯物主义根本对立。指把社会历史发展的原因归结为社会意识的历史理论。(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忽视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忽视了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原因唯心史观的两大缺陷2.唯物主义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又称“唯物主义历史观”、“唯物史观”。与历史唯心主义根本对立。指把社会历史发展的原因归结为社会存在的历史理论。(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自然地理环境(必要条件)社会存在人口因素(重要条件)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决定性力量)(二)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诸方面的总和,它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a.自然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的作用•地理环境是人类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来源•地理环境影响着社会发展的速度•地理环境给不同地区和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特色•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和保持生态平衡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自然地理环境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更替•(2)自然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受社会因素主要受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制约地理环境决定论人类社会的发展主要是由地理环境决定的。它决定了人的体质、社会心理、民族性格以及国家的兴衰存亡气候的权力强于一切权力。热带民族的懦弱往往使他们陷于奴隶地位,而寒带民族的强悍则使他们保持自由的地位,所有这些都是自然原因造成的孟德斯鸠b.人口因素人口因素的作用: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人口因素能够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1)人口状况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2)人口状况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3)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要受到许多社会条件的制约人口决定论人口决定论:人口是决定社会性质和社会制度更替的根本原因人口按几何级数增长,生活资料按算术级数增长c.物质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产生和存在的前提基础决定社会的性质、结构和面貌其变化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物质生产方式对社会存在和发展起决定作用物质生产方式的发展和变化决定社会的变革和发展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三)社会意识社会意识依意识的主体划分依意识的反映层次划分个体意识群体意识社会心理社会意识形式社会意识形态非社会意识形态•社会意识形态是指反映社会的经济关系、阶级关系的社会意识,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非社会意识形态是指不具有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的性质,不反映特定社会集团的利益和要求,不服务于特定经济政治制度和特定阶级的社会意识。主要包括自然科学、语言学、形式逻辑等一部分社会科学。•思考:划分意识形态与非意识形态的标准是什么?(四)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存在决定反作用社会意识从社会意识的内容看,社会意识根源于社会存在从社会意识的产生看,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从社会意识的发展看,社会存在推动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统一关系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突出表现)B.社会意识又有其相对独立性的表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统一关系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量的方面质的方面促进作用阻碍作用社会意识的反作用程度深浅范围大小时间久暂(五)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对于树立科学历史观和指导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对于我们正确认识社会历史、树立科学历史观具有重要的意义。•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对于社会发展包括社会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思考:文化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是什么?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历史观革命性变革的基础。其蕴涵的两个“划分”、两个“归结”的思想,对于认识社会历史具有重要意义。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对于树立科学历史观的重要意义从社会生活的各种领域中划分出经济领域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两个划分”将一切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将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发展的高度“两个归结”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对于指导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文化即“人化”,是指人类实践创造的一切财富。从广义讲,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从狭义讲,文化仅指精神文化。•文化是社会意识的重要载体。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指出: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文化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一是提供思想保证;•二是提供精神动力;•三是提供凝聚力量;•四是提供智力支持。(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生产方式)(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特征: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水平:是生产力的量的规定性,表现为生产发展的现实程度1.生产力性质:是生产力的质的规定性,它取决于生产的物质技术性质,主要是劳动资料的性质。生产力状况是生产力水平与生产力性质的统一。生产力结构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科学技术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科学技术·管理生产力结构在现代,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1)劳动资料(生产工具占主要地位)人们在劳动过程中所运用的物质资料或物质条件。生产工具是生产力水平的客观标志。生产力的要素(2)劳动对象劳动对象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进行加工的东西。生产力的要素(3)劳动者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知识,能够运用一定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从事生产实践活动的人。劳动者是生产力的首要要素。生产力的要素定义: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即物质利益关系)。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政治关系、家庭关系、宗教关系等其他社会关系,都受生产关系的支配和制约。2.生产关系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基本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方面。它是区分不同生产方式、判定社会经济结构性质的客观依据。生产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产品分配关系生产关系的性质取决于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奴隶制所有制生产关系、封建主所有制生产关系、资本家所有制生产关系•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原始公有制生产关系、社会主义公有制生产关系、共产主义公有制生产关系。决定反作用(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生产力生产关系A.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原始社会原始工具青铜器奴隶社会铁器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大机器B.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原始工具青铜器铁器大机器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力的发展变化生产关系的变革2.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A.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状况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生产关系生产力真舒服!B.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真难受!生产关系生产力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的意义第一这一规律表明生产力发展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第二第三这一规律为分析社会变革提供了客观依据。这一规律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提供了重要依据。大跃进始末(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二)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人类社会发展的另一个基本规律(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经济基础是指由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经济基础与经济体制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是根本的经济制度;经济体制是具体经济制度。经济基础决定经济体制;经济体制体现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政治组织和政治设施。上层建筑意识形态政治、法律思想哲学、艺术政治法律设施政治法律制度观念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政治政党组织道德、宗教国家、军队、监狱、法庭关于国家起源的观点:“君权神授”论国家的起源关于国家起源的观点:“社会契约”论国家的起源思考:“君权神授论”和“社会契约论”的根本错误是什么?国家产生的阶级根源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国家这种强制人的特殊机构,只是在社会划分为阶级,即划分为这样一些集团,其中一些集团能够经常占有另一些集团的劳动的地方和时候,只有在人剥削人的地方,才产生出来的。”国家的产生又与社会管理职能的独立化密切相关,这是国家产生的一般社会根源。国家产生的社会根源国家作为社会的政治组织和权力机关,是阶级统治和压迫的工具,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暴力机关,是为统治阶级利益服务的上层建筑。国家的本质对内职能政治职能经济职能社会职能对外职能组织国防防御侵略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调整国家间关系保护本国利益国家的职能国体决定政体;政体服从并服务于国体国体:国家的阶级性质政体:政权的组织形式思考:我国为什么要采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不能采用西方“三权分立”制度?1.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二)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决定反作用(1)在同一性质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中,上层建筑的不完善部分、没有反映经济基础要求的部分都会同经济基础发生矛盾。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构成二者的矛盾运动(2)在不同性质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中: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基础同旧上层建筑的残余、未来上层建筑的萌芽之间的矛盾;新旧上层建筑之间、新旧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等等。(3)当一种社会形态处于上升发展阶段时,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一般是适应的;当一种社会形态处于没落时期,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变革的客观要求是不相适应的,其矛盾则变为对抗性的、全局性的矛盾。3.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经济基础变化要求上层建筑相应的调整或变革;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必须取决于和服从于经济基础的发展要求。思考:依据这一规律说明新时代我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和司法体制改革的客观必然性。社会形态的内涵(一)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二)(三)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四)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