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专题 社会主义改革的实践与理论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三专题社会主义改革的实践与理论郭欣根一、社会主义改革的必要性1、由社会基本矛盾决定2、由社会主义社会的特殊性决定恩格斯在1890年说,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不断改革的社会。3、由社会主义实践中苏联模式带来的弊端初步认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革命(质变)一天等于20年改革(量变)20年等于一天两对矛盾两种运动形式二、苏联模式1、苏联模式特点:(1)经济:中央集权的部门管理体制,以行政手段为主指挥管理生产,所有制形式单一,高积累低消费,优先发展重工业,牺牲农业。(2)政治:党政不分,以党代政体制,自上而下委派制,干部职务终身制,民族关系上推行大俄罗斯主义,对外关系上推行大党、大国利己主义。(3)文化:学术问题政治化,行政权利干预科学文化发展,鼓吹对领袖的神化,造成个人迷信,个人崇拜,实行思想禁锢政策,反对学术争鸣,搞文化专制主义。2、形成原因:(1)20—40年代,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2)20—40年代,特定国际环境下的产物。(3)自己党内斗争的背景促进了权力向斯大林的集中。3、对苏联模式的评价:——有历史功绩,现在不能用。三大功绩在20-40年代使苏联由弱变强,成为欧洲第一位强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利于斯大林指挥在战后初期国家经济恢复中发挥积极作用三大弊端这种体制忽视市场、商品、价值规律,又不适合社会化大生产。这种体制缺乏民主、法制,不利于调动积极性。这种体制适应粗放型经济,不适应集约型经济增长。4、斯大林的功与过:(1)代表观点三种(2)功劳:捍卫列宁的事业,在资本主义包围中建成社会主义,在二战中抗击法西斯主义侵略,帮助一批社会主义国家产生。(3)缺陷:不懂经济,使苏联结构失衡;过度集权,忽视民主法制建设;文化专制,形成个人迷信。全盘否定全盘肯定具体分析(三七开)三、对苏联模式的冲击1、50年代初第一次冲击:①苏联党内自觉纠正。②南共率先反对苏联模式。③赫鲁晓夫冲破个人迷信。说明:不是“秘密报告”;不应用方法来否定内容正确性;不应用结果来否定做法的正确性。2、60年代第二次冲击:①1963年,南斯拉夫《自由宪章》。②1964年,民德推出国民经济新计划。③1965年,苏联推行新经济体制。④1968年,苏出兵捷克镇压“布拉格之春”。说明:第一冲击在文化,第二冲击在经济;改革由苏始,由苏而亡。苏大国主义,大党主义扩张政策是罪魁。3、70年代末第三次冲击:①1976年,中共粉碎“四人帮”拨乱反正。②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③1980年,波匈改革。说明:反“左”为特点,改革是全方位;重点是经济领域。④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改革。⑤1986年越南走改革社会主义之路。⑥1989年,波匈提出多党制,多元化。产生两条对立的改革路线,由经改深入到政改问题,民族问题成为一大难题。启示:苏联模式的核心是中央集权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冲击沿着文化-经济-政治路线渐进。苏联模式由苏始波及它国,改革进程由弱渐强,(南、波、匈、中、最后到苏)。改革实践提出许多问题,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对立的两种改革观。四、社会主义改革不同结果与原因1、两种结果:15个国家,10个失败,5个成功。2、两种改革观:(1)对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态度:全盘私有化、以公有制为主体。(2)对多党制的态度:支持、反对。(3)对多元化的态度:拥护、反对。(4)对开放的态度:全盘西化、全面开放,扬我之长,西学为用。五、社会主义改革中提出的理论问题1、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与过渡时期的区别:定义、矛盾、所有制、任务不同。2、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基本矛盾、主要矛盾、敌我矛盾、人民内部矛盾。3、发展社会经济的手段: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错误根源,两种增长方式(粗放与集约)4、民主与法制的关系:民主含义;民主是手段还是目的;民主与法制的关系;(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5、关于对文明的认识文明概念和构成两者关系两手如何硬6、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关系:◇三种模式:先经后政改(波、匈)先政后经改(苏)同时改政慢半拍(中)◇经改标准:“三个有利于”。◇政改的三标准:有利维护政局稳定。促进人民团结,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生产力持续发展。◇三目标: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发扬社会主义民主。7、公有制多种形式与商品经济结合问题公有制多种形式:国有制、集体所有制、混合经济中公有成分、股分制、股份合作制。商品经济种类:小商品经济、大商品经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8、政权建设与党的建设政权建设:政治体制、人事制度、政党制度、民族治理、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宗教政策。执政党建设包括: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廉政建设。存在7大问题:执政方式,腐败问题,政府职能转变、决策机制,人员素质、失业就业、法律制度。启示:1、改革在实践中,改革是有代价的,应当力争交最少学费。2、理论在发展中已初步解决:改革必要性、改革方向、目的、性质、改革途径、改革标准。值得研究的问题很多:公有制实现形式、政体改革如何推进?如何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 / 1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