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中国现代史的上下限、基本线索和分期问题一、现代史的上下限问题中国现代史的上限是与中国近代史的下限相联结的。海内外学术界有以下几种看法:1895年甲午战争说;1905年说;1911年说;1915年说;1917年说;1919年说;1949年说;1956年说,等等。下面着重介绍三种说法:(1)1911年(2)1919年(3)1949年目前比较公认的说法是1949年。学科教学总是落后于学术研究。中国现代史学科教学仍然沿用习惯说法,以1919年至1949年的历史作为教学内容范围。二、现代史的分期问题传统的中国现代史分期是革命史的分期,分为中国共产党成立时期、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从历史科学、历史现实逻辑来讲,这种分法有些偏颇。我们讲授的中国现代史可以分为:(一)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军阀混战割据时期2、国民革命时期(二)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1、南京国民政府时期2、抗日战争时期3、国民党大陆政权崩溃时期三、中国现代史的基本线索问题对于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有多种说法,“三次革命高潮”说、“四个阶梯”说、“民族运动”说、“两个过程”说、“双线”说、“一条主线”“两段论”、“新三次革命高潮”说,等等。这些有关基本线索的说法有的是关于1840—1919年的80年时段,有的是关于1840—1949年的110年时段。按目前中国现代史学科教学的需要,从1919—1949年的30年时间里,如果一定要弄清楚它的基本线索,我们基本可以概括为:(1)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主要是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2)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的革命力量为争取民主、自由,为建立一个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而进行革命解放斗争;(3)追求发展,实现民族与国家的富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和社会生活、思想方式的扩大。第二章: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一、五四运动1、“五四”前夜的中国(背景、原因)(1)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社会黑暗:军阀割据统治(3)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与工人阶级壮大;(4)社会思想:新文化运动兴起(5)俄国十月革命的催动2、导火索: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3、五四运动的两个阶段:“六三”之前;“六三”之后4、五四运动的意义(1)取得了两个胜利:罢免三个卖国贼;拒签巴黎和约(2)外交上:国民外交的第一次胜利,开启了国民外交新时代(3)爱国政治运动;(4)思想解放运动;(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二、“五四”后新文化运动的发展1、涌现了许多新式社团和新式刊物。2、传播了大量的西方新式思想。(1)实用主义。(2)基尔特社会主义。(3)无政府主义。此外,还有王光祈主张的工读互助主义、周作人从日本引进的“新村主义”。3、马克思主义开始得到广泛、系统宣传。陈望道第一个翻译《共产党宣言》。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最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4、两大论战一大运动:关于东西方文化的论战;科学与人生观的论战;白话文运动。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和发展一、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的标志:五四运动。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1)阶级基础: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与五四工人运动的发展。(2)干部组织条件:一批知识分子开始宣传、接受马克思主义并与工人阶级相结合;这些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知识分子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建立了一些早期的共产党组织。(3)思想条件: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并与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开展三次大的论战,使更多的人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即:问题与主义之争;关于社会主义问题的论争;关于无政府主义的论战。(4)外部条件:俄国十月革命的推动和共产国际、俄国布尔什维克的帮助。2.成立: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时间:1921年7月23日——8月2日。地点:上海法租界;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代表:13人代表各地50多名党员。(1)正式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组织,选举出了中央领导。由陈独秀、张国焘、李达组成中央局,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张国焘负责组织工作,李达负责宣传工作。(2)颁布了中国共产党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并指明其性质是以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根本目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无产阶级政党。纲领: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政权;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即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机器、土地、厂房等生产资料,归社会公有。(3)颁布《关于当前实际工作的决议》,3.历史意义:(1)在中国出现了工人阶级的政党;(2)中国革命开始焕然一新。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初步发展1.中共“二大“。(1)背景:A.列宁关于民族和殖民地理论问题的论述;B.国内形势要求制定更适合革命运动发展的纲领,为中国人民指明正确的革命道路和革命方向。(2)召开。时间:1922年7月16至23日。地点:上海。代表:12人,代表全国党员195人。中心议题:中国革命纲领问题。第一,发表了《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A.首先中国革命所处的国际环境;B.分析了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性质;C.分析了中国革命的动力;D.提出了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第二,决定成立党中央机关报:《向导》。第三,改选了中央领导机关。(3)意义:第一次明确了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性质,第一次正式明确了建立民主联合战线主张。标志着马克思列宁主义开始与中国社会实际开始初步结合,极大推动了中国革命的蓬勃发展。2.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劳动周刊》;《劳动法大纲》1922年1月至1923年2月,罢工达100多次,罢工人数达30多万。香港海员工人大罢工;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开滦矿业工人大罢工;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3.共产党领导的农民运动、青年运动、妇女运动。农民运动:浙江萧山,沈玄庐;广东海丰、陆丰,彭湃;湖南,毛泽东。青年运动: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先驱》。妇女运动:《妇女声》、平民女校。第四章:北洋军阀混战和孙中山第二次护法战争一、直皖战争1.各派军阀围绕权力的角逐。2.导火索:河南易督和安福系倒阁事件。3.战争爆发及其结果。二、第一次直奉战争1.华盛顿会议。华盛顿会议造成了帝国主义协同侵略中国,共同支配中国的格局。表面上缓和了美英日之间的矛盾,但实际它们通过暗中支持各派军阀,加紧利益争斗,造成中国政局不稳,社会混乱,使得共掌北京政权的直奉矛盾日益激化,最终导致了战争爆发。2.直奉政争。争斗的中心是北京政权。此外,还在长江流域争夺势力范围。3.直奉战争。1922年4月28日爆发,不到十天,奉系失败,张作霖被免去所有职务,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宣布独立,占据东北三省,闭关自治。6月,直奉议和,奉军撤出关外,退回东北。第一次直奉战争结束。三、江浙战争与第二次直奉战争1.江浙战争。1924年9月3日,直系孙传芳、齐燮元进攻皖系浙江督军卢永祥,引发江浙战争,又称“齐卢之战”。10月12日,卢通电下野,逃亡日本。2.第二次直奉战争。(1)爆发。1924年9月4日,即江浙战一爆发第二天,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2)北京政变与战争的结束。10月21日,冯玉祥率军进入北京,发动政变,囚禁总统曹醌,通电反对战争,主张和平,并把起军队改称“中华民国国民军”,脱离直系,迫使曹锟下停战令,并免去吴的一切职务。北京政变的意义:第一,加速了直军的失败。吴佩孚的军队被奉系和国民军全面击溃,被迫逃到英美的势力范围长江流域一带。直系主力基本覆灭;第二,直接导致了直系控制的北京政权倒台;第三,客观上推动了北方革命运动的发展;第四,也对南方的革命运动造就了有利环境。四、北京政变后的北京政局与军阀的反动同盟。1.中华民国临时执政府。1924年11月10日,段琪瑞在冯玉祥和张作霖的共同支持下,组建了临时执政府,段为临时执政。1926年4月,执政府倒台。段张合谋,共同排挤了冯玉祥,使北京政权被奉皖两系所控制。2.善后会议。段执政上台后,一方面想利用国会选举他为正式总统,使得独裁统治合法化,另一方面,抵制孙中山所主张的召开国民会议的主张,决定召开善后会议。1925年2月1日,段不顾全国人民的反对,宣布善后会议开幕。13日,正式举行,至4月21日闭幕。善后会议召开了22次大会,通过了《军事善后委员会条例》、《国民代表会议条例》和《财政善后委员会条例》。3.直奉重组反动同盟,进攻革命军。直系军阀孙传芳乘全国反奉声浪,组成了浙、闽、苏、皖、赣五省联军,反对奉系。同时,吴佩服逃到长江流域后,势力重振,在汉口成立了十四省讨贼联军总司令部,他所说的贼不是奉系,主要是指冯玉祥国民军。直系与奉系结成反动同盟,共同对付国民军,他们在英法美日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共同对付全国革命力量。五、孙中山的北伐与第二次护法战争1.孙中山建立广州政府。2.孙中山北伐。3.陈炯明叛变与第二次护法战争的失败。这次失败使得孙中山认识到革命不能靠军人,而应该靠党的力量。此后,他开始思考思考改组国民党,创建革命军队。六、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各种治国主张1.军阀的“武力统一”。是北洋军阀党同伐异、实现独裁统治的政策,从段骐瑞到吴佩服、孙传芳、张作霖都主张过武力统一。2.省自治和联省自治。源于两种力量:地方军阀与爱国知识分子。二者的目的迥异。3.“好人政府”主义。1922年,胡适、蔡元培等人倡导。4.制宪救国。主张制定宪法限制军阀权力,包括中央宪法和地方宪法。5.废督裁兵。孙中山力主裁兵。6.孙中山和中国共产党的主张。为什么会产生北洋时期各派军阀政争混战的局面?帝国主义协同侵略。中国小农经济的分散性。自晚清就已出现的地方势力坐大的局面。辛亥革命后中央权威缺失。民初军政分离情况加剧了政局不稳定。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各种治国主张纷呈。第五章:国民革命与北洋军阀统治的结束一、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1.共产国际关于国共合作建立统一战线思想的指示。2.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策略的制定。(1)中共“一大”决定对其他党派采取排斥态度。(2)1922年4月,在少共国际代表达林的建议下,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召开党团干部会议,专门讨论对孙中山和国民党的态度问题。会上,大多数人开始转变态度,赞成与国民党建立联合战线,但反对共产党人加入国民党。(3)1922年6月16日,中共中央发表《对于时局的主张》,主张建立民主主义联合战线,认为国民党是比较革命的民主派。1922年7月,中共“二大”通过《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决议案》,同意与国民党实行党外合作,建立反帝反封的联合战线。(4)1922年8月,西湖特别会议,中共中央决定党员加入国民党。(5)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失败使得中国共产党增强了对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促使党内在国共合作问题上趋向一致。(6)1923年6月12至20日,中共“三大”,专门讨论国共合作事宜,决定:第一,中国当前的革命是反帝反封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而中国国民党是一个主张民主革命的资产阶级政党,因此,中国共产党要同国民党合作。第二,国共合作的方式是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同时,在革命统一战线中,共产党要保持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共产党员要努力地扩大共产党组织。2.孙中山接受共产国际与苏俄的帮助,改组国民党,同意与共产党合作。1921年低,马林到中国南方考察,与孙中山会谈了三次,建议孙中山建立一个联合各阶层的革命政党,建立革命武装,建立革命军官学校,培养军事骨干。此时,孙中山致力于第二次护法战争,没有认真考虑与苏俄联盟问题。1922年6月陈炯明的叛变,使得孙中山开始公开接受苏俄的帮助,也使孙中山切实感受到了改组国民党的重要性。1923年2月,孙中山重回广州,建大元帅府。8月,派蒋介石到苏联考察,全面寻求苏联援助。10月,苏联派鲍罗廷来广州,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1924年1月20至30日,国民党“一大”重新解释三民主义,使之成为实现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标志国民党改组完成和国民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共合作正式形成。二、国民革命的兴起与初步发展。1.创建黄埔军校,培养新式革命军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