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原虫授课教师全芯概述•是疟疾的病原体。疟疾是一古老的疾病,我国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代就有记载;古人认为疟疾是由恶浊之气引起,国外称badair。其病原体的发现在1880年由一位法国学者在一名疟疾患者的血液中发现概述寄生人体的疟原虫种类:4种•间日疟原虫[Plasmodiumvivax,P.v]•恶性疟原虫[P.Falciparum,P.f]•三日疟原虫[P.Ovale,P.o]•卵形疟原虫[P.Malariae,P.m]我国主要是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一、形态在RBC内发现疟原虫是确诊疟疾和鉴别虫种的重要依据疟原虫基本构造:细胞膜、质、核、疟色素。染色后核染成紫红色,胞质呈兰色,疟色素呈棕黄色疟原虫在红细胞内分期:•滋养体期:小、大滋养体•裂殖体期:未成熟、成熟裂殖体•配子体期:雌、雄配子体1滋养体期1.1早期滋养体--环状体•又叫小滋养体,虫体胞质较少呈环状,细胞核较小,中间为大空泡,虫体占红细胞直径1/3间日疟原虫形态1.2晚期滋养体-大滋养体•胞核增大,胞质增多,伸出伪足,胞质中出现疟色素.•红细胞胀大,颜色变淡,并出现能染成淡红色的小点,称薛氏小点。2裂殖体期•2.1未成熟裂殖体•晚期滋养体发育成熟,虫体增大,空泡消失•核开始分裂,疟色素开始集中•薛氏小点•受染RBC变大、颜色苍白2.2成熟裂殖体•裂殖子12~24个,排列不规则,疟色素集中成堆•裂殖体成熟后胀破红细胞,裂殖子释放,在血液中的裂殖子,一部分被吞噬细胞吞噬,一部分侵入健康的红细胞,重复裂体增殖过程。3配子体•疟原虫经过几次红细胞内裂体增殖,部分裂殖子在红细胞内不再进行裂体增殖,而发育为雌性配子体或雄性配子体•间日疟原虫配子体胞浆丰富,呈圆形或椭圆形,疟色素均匀分布于虫体内,核1个3.1雌配子体•虫体较大,占满胀大的红细胞•胞质致密,色深蓝•核小致密,多位于虫体一侧3.2雄配子体•虫体较小,胞质浅蓝•核大疏松,多位于虫体的中央。恶性疟原虫--环状体•环纤细,约为RBC直径的1/5•核1-2个•红细胞常含2个以上原虫•虫体常位于红细胞的边缘恶性疟原虫雌配子体•新月形,两端较尖•胞质蓝色•核致密,深红色,常位于中央恶性疟原虫雄配子体•腊肠形,两端钝圆•胞质色蓝而略带红•核疏松,淡红色,位于中央形态:子孢子细长,弯曲呈C或S形,长约11微米,直径约1.0微米二、生活史•1.感染阶段:成熟子孢子•2.感染途径与方式:蚊虫叮咬,输血或经胎盘。•3.媒介:雌性按蚊•4.寄生部位:肝细胞、红细胞生活史•四种疟原虫生活史基本相同,都需要人和雌性按蚊2种宿主。在人体内主要进行无性生殖,并开始有性生殖,在按蚊体内完成有性生殖。•1.在人体内发育红细胞外期:在肝细胞内,为裂体增殖红细胞内期:在红细胞内,为裂体增殖,并开始有性生殖,形成配子体红细胞外期发育•按蚊刺吸人血时,成熟子孢子随唾液进入人体,约30分钟随血流侵入肝细胞。•在肝细胞内,成熟子孢子→滋养体→裂体增殖→红外期裂殖体→裂殖子(约12000个)→肝细胞破裂→裂殖子散出→一部分裂殖子被Mф吞噬,一部分则侵入RBC内发育。子孢子分为速发型和迟发型两种红内期发育•由肝细胞释放出的红细胞外期裂殖子侵入RBC内进行裂体增殖,称为红细胞内期(红内期)。•基本过程:环状体→大滋养体→未成熟裂殖体→成熟裂殖体→裂殖子→健康RBC,重复上述过程几次,部分裂殖子在RBC内不再进行裂体增殖,而发育为配子体•红内期增殖周期:间日疟和卵形疟为48h/代;三日疟72h/代;恶性疟36-48h/代。2.在按蚊体内发育•♀按蚊刺吸疟疾患者血液,疟原虫随血入蚊胃,仅♀♂配子体存活并继续进行配子生殖,而其它各期疟原虫均被消化。2.1♂配子体形成♂配子.♀配子体形成♀配子.2.2♀♂配子受精,形成圆球形的合子。2.3合子数小时后变为长形的香蕉状的能活动的动合子。2.4卵囊和子孢子•动合子穿入蚊胃壁,在胃弹性纤维膜下,虫体变圆并分泌囊壁形成球形的卵囊。•囊内的核和胞质反复分裂增殖,生成成千上万的子孢子•子孢子主动从卵囊壁钻出或因卵囊破裂后散出,侵入蚊唾腺,形成成熟子孢子3雌性按蚊----虫媒•蚊唾液腺内含有疟原虫子孢子•当雌蚊刺吸人血时,可随唾液进入人体三、致病•1.潜伏期:包括红外期发育时间和红内期原虫裂体增殖达到一定数量的时间。长短与进入体内的虫种、子孢子数量和机体免疫力有关。•2.疟疾发作:表现为周期性寒战、高热和出汗热退三个连续阶段。发作由红内期裂体增殖所致。疟原虫代谢产物,裂殖子、残余和变性血红蛋白、红细胞碎片被吞噬细胞吞噬,产生内源性热原质,作用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间日疟和卵形疟为隔日发作一次,三日疟为隔2日发作一次,恶性疟为36-48小时发作一次。3.再燃与复发再燃:疟疾初发作停止后,在无再感染的情况下,由于体内残存的红内期疟原虫,在一定条件下又大量增殖又引起疟疾发作,称为再燃,其与宿主免疫力下降有关。疟疾初发后,红细胞内期疟原虫已被消灭,未经蚊媒传播感染,但经过一段时间,又出现疟疾发作,称为复发。恶性疟原虫和三日疟原虫都不引起复发,只有再燃;而间日疟和卵形疟则既有再燃,又有复发。4.贫血贫血原因:•疟原虫对红细胞的直接破坏•脾功能亢进吞噬红细胞•免疫病理•骨髓造血功能抑制5.脾肿大因脾充血和单核-巨噬细胞增生引起,可达脐下,早期治疗可恢复正常,慢性患者脾纤维化而变硬。6.凶险型疟疾•多发生于恶性疟患者,发病急,病情凶险,死亡率高。•机制:脑血管内疟原虫寄生的红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发生粘连,导致微血管阻塞。•临床表现复杂:分脑型和超高热型,表现为持续高热、严重贫血、意识障碍、呼吸窘迫、抽搐、惊厥、昏迷等。7.疟性肾病四、诊断1、病原检查:外周血涂片•同一张玻片厚薄血膜片结合•采血时间:恶性疟在发作开始时采血,间日疟在发作后数小时至10几小时采血2、免疫学检查:•循环抗体检测:间接荧光抗体试验、间接血凝试验•循环抗原检测:放射免疫试验、抑制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3、分子生物学检测:PCR技术五、流行1、流行概况1.1目前世界仍有90多个国家为流行区,全球每年发病人数达3-5亿,年死亡人数达100-200万,绝大多数在非洲。1.2我国流行情况:解放前我国每年至少有3000万以上患者,病死率为1%,解放后在1954年、1960年及1970年曾发生过3次大流行;近年来得到了很好的控制,1998年病死率下降至0.08%,1996-1998年全国疟疾发病降至3万例;2000年疫情回升,在我国中部地区出现局部爆发流行。目前以云贵、海南为主2、流行环节2.1传染源:血液中有成熟配子体的现症病人和带虫者2.2传播媒介:按蚊,我国主要有中华按蚊、嗜人按蚊、微小按蚊和大劣按蚊2.3易感人群:高疟区婴儿可从母体获得一定免疫力及某些遗传因素造成对疟原虫不敏感外普遍易感3、流行因素3.1自然因素:气候、温度、湿度。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雨量利于按蚊孳生。温度高于30℃或低于16℃则不利于疟原虫在蚊体内发育.3.2社会因素:经济、卫生条件。战争,灾荒,易感人群介入或新虫株导入,可造成大流行。六、防治防治策略: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预防药物:氯喹•治疗杀灭红内期无性体:氯喹、青蒿素杀灭红外期原虫:伯氨喹啉抗复发:伯氨喹啉和乙胺嘧啶恶性疟原虫:氯喹,对抗氯喹株则宜用青蒿素类、奎宁、磺胺多辛和乙胺嘧啶等联合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