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少奇的经济思想及其启示13小教4班欧嫣容•刘少奇是我国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在和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陈云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一起,组织和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刘少奇曾提出了一系列有关社会主义经济的真知灼见,形成了极富特点的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这些思想,不仅历史地熔为毛泽东思想的组成部分,而且也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有着巨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仍给人以深刻的启示。背景•刘少奇经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人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艰辛探索的积极成果,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与挫折的重要理论总结。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与经济建设的实践中,刘少奇依据当时的环境与条件阐发了一系列经济思想与观点,具有鲜明的中国特点和中国气派,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指导作用,其重要的独到内容主要在于:•1.关于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刘少奇认为:(1)“新民主主义经济是一种过渡性质的经济”,它的前途必然是过渡到社会主义,但这个过渡所需要的时间将是很长的,势必要“经过长期的激烈的艰苦的斗争过程”(2)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脱贫困落后,实现国家富强,为进入社会主义阶段准备必需的物质技术基础;•(3)不要过早采取社会主义的政策,否则“要犯`左’倾的错误•(4)在新民主主义经济中,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经济成份与社会主义经济成份的矛盾,应该通过“和平的经济竞争”来解决,因为无产阶级手中有政权,并且掌握着国家的主要经济命脉,只要引导得当,是一定可以取得胜利的•(5)不能轻易地动摇、削弱和否定农民的个体所有制2.关于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基本方针。刘少奇在分析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困难及有利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基本方针:(1)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必须以发展国营经济为主体”(2)“合作社经济是在各种不同程度上带有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它“是国营经济的同盟者和带有决定意义的助手”,要“扶助独立的小生产者并使之逐渐地向合作社方面发展”,以求“普遍建立合作社经济”(3)“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十分接近于社会主义的经济”,它“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国营经济的助手(4)“在有利于新民主主义的国计民生的范围以内,容许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5)“对于带有垄断性质的经济,则逐步地收归国家经营”。3.关于经济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经济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不仅是刘少奇的一贯主张,也是他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基本实践。关于当时中国的基本国情,刘少奇认为主要特点在于:•第一,我们是“在旧中国的废墟上来建立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的,旧中国留给我们的是遭受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地主官僚、买办阶级长期压制和毁坏的很低的社会生产力,人民生活极为困苦。因此,发展生产力,迅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党和政府最基本的任务。•第二,“我国是一个产业落后,发展又不平衡的大国”,半殖民地经济的畸形发展,使我国比重极低的近现代工业几乎全部集中在沿海少数大城市,而广大内地和边疆的经济十分落后,小商品经济与自然经济占着绝对优势。这就决定了中国经济现代化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与艰巨性。•第三,“中国还是一个小生产占极大优势的国家,还是一个农业国”,有着“极大的个体的小农业”,农民占全国人口的大多数,农业生产的发展水平和农民生活的基本状况如何,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解决好农业和农民问题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关键。4.关于发展合作社经济。•他认为,要“根据中国的情况来规定适合的合作社的各种原则和制度,以便保证合作社的工作和发展能够循着正确的有利于极大多数人民的道路前进,要把合作社经济放在国家经济建设和经济改造的重要战略地位;要注重并优先发展供销合作社,通过商品流通环节切实把农民组织起来,引导小农经济与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相结合•合作社经济既区别于私营经济,又不要混同于国营经济,充分认识其集体经济的性质;通过合作社既要把农民当作商品生产者组织起来,又要把他们当作消费者组织起来,重视民主管理与立法以加强自身建设。5.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1)没有国家的民主化,就不能保障经济事业的发展和国家的工业化•(2)工业化的速度必须兼顾人民的生活水平•(3)工业化的经验要我们自己创造,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4)兴办托拉斯,把整个国民经济组织起来,要有计划,要搞专业化、标准化、系列化•(5)要利用商品和价值规律,社会主义条件下许多生产资料可以作为商品流通•(6)要注意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分配关系,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按劳分配,不是平均主义。6.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计划性。•(1)应根据中国的国情采取适合自己特点的建设方法,走出有自己特色的建设道路。•(2)在计划方面,必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必须注意把中央各经济部门的积极性和地方经济组织的积极性正确地结合起来”。•(3)必须给企业自主权。•(4)要适当发挥自由市场的作用刘少奇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思想的基本内容一、按经济规律办事,用经济办法管理经济二、所有制的变革必须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三、调整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分配制度四、社会主义经济既要有计划性、又要有多样性和灵活性一、按经济规律办事,用经济办法管理经济•(一)发展商品生产为社会主义服务•首先,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决定了商品生产长期存在。•其次,按劳分配是商品经济长期存在和发展的原因。•(二)利用价值规律指导生产和分配二、所有制的变革必须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一)改革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必须从生产力发展的实际出发。•(二)正确处理国有经济与其他经济之间的矛盾。三、调整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分配制度•1.刘少奇指出,社会主义社会要实行“按劳取酬,公平合理”的分配原则,分配制度作为生产关系的一部分是同生产力的发展紧密联系的,是一对对立统一的整体。2.刘少奇还提出社会主义要贯彻物质利益原则,同时还要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四、社会主义经济既要有计划性、又要有多样性和灵活性(一)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上,中央必须适当放权于地方,以发挥中央与地方两者的积极性。(二)开放和利用自由市场(三)政企分开,扩大企业自主权。(四)学习资本主义的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刘少奇在重视理论、尊重科学、提倡民主的前提下,勇于探索、勤于实践那些社会主义建设中复杂、敏感的经济理论问题。正因为这样,他提出来的许多理论观点,至今仍不失其现实指导意义,给人以启发,给人以新意,给人以鼓舞。启示•第一,注重经济理论修养。•第二,经济工作要提倡民主。•第三,按经济规律办事。不搞主观主义,按科学规律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