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寓言》(1)--海马的焦虑小海马有一天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拥有了七座金山。从美梦中醒来,小海马觉得这个梦是一个神秘的启示:它现在全部的财富是七个金币,但总有一天,这七个金币会变成七座金山。于是它毅然决然地离开了自己的家,带着仅有的七个金币,去寻找梦中的七座金山,虽然它并不知道七座金山到底在哪里。海马是竖着身子游动的,游得很缓慢。它在大海里艰难地游动,心里一直在想:也许那七座金山会突然出现在眼前。然而金山并没有出现。出现在眼前的是一条鳗鱼。鳗鱼问:海马兄弟,看你匆匆忙忙的,你干什么去?quot;海马骄傲地说:我去寻找属于我自己的七座金山。只是……我游得太慢了。那你真是太幸运了。对于如何提高你的速度,我恰好有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鳗鱼说,只要你给我四个金币,我就给你一个鳍,有了这个鳍,你游起来就会快得多。海马戴上了用四个金币换来的鳍,发现自己游动的速度果然提高了一倍。海马欢快地游着,心里想,也许金山马上就出现在眼前了。然而金山并没有出现,出现在海马眼前的,是一个水母。水母问:小海马,看你急匆匆的样子,它想要到哪里去?海马骄傲地说:我去寻找属于我自己的七座金山。只是……我游得太慢了?quot;那你真是太幸运了。对于如何提高你的速度,我有一个完善的解决方案。水母说,你看,这是一个喷汽式快速滑行艇,你只要给我三个金币,我就把它给你。它可以在大海上飞快地行驶,你想到哪里就能到哪里。海马用剩下的三个金币买下这个小艇。它发现,这个神奇的小艇使它的速度一下子提高了五倍。它想,用不了多久,金山就会马上出现在眼前了。———————————————————————————————————————然而金山还是没有出现,出现在海马眼前的,是一条大鲨鱼。大鲨鱼对它说:你太幸运了。对于如何提高你的速度,我恰好有一套彻底的解决方案。我本身就是一条在大海里飞快行驶的大船,你要搭乘我这艘大船,你就会节省大量的时间,大鲨鱼说完,就张开了大嘴。那太好了。谢谢你,鲨鱼先生!小海马一边说一边钻进了鲨鱼的口里,向鲨鱼的肚子深处欢快地游去……在一个盛行速度崇拜的时代,有不少管理者把诸多的管理问题归结为速度的问题,又把速度问题简化提速的问题。他们像那条海马一样,对慢的焦虑成为他们的基本焦虑--我去寻找属于我自己的七座金山。只是……我游得太慢了?于是,他们把企业的发展战略简化为买入战略--用金钱来购买速度。然而,在只有强烈的发财愿望而毫无目标管理可言,企业的经营尚处漫游状态时,快或慢是没有分别的。因为此时我们找不到一个参照系来判定多快才算快,多慢才算慢。正像我们在海马故事中看到的,为快而快的发展模式最终可能使企业被速度之魔耗尽资源并且欢快地走向灭亡。混乱的战略、模糊的目标,极可能使企业陷入一种可怕的商业浪漫主义之中。作为商业浪漫主义的典型形态,漫游式经营暗中注定通向盈利之?其实是通向毁灭之路。一个人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没有正业,他就会滋生出很多零碎的爱好和荒诞无稽的浪漫情怀。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同样如此。在一个市场化程度不高、客户成熟度低的商业环境中,可能有以浪漫的管理手法获得成功的企业,可能会有诗人、哲学家式的企业家。然而随着市场逐渐成熟,客户的鉴别力和权力意识的增强,此类企业和企业家会逐渐绝迹。八十年代在中国翻云覆雨的商界名流几年来纷纷落马,就是一个旁证。由此我们想到了马克思曾经讲过的哲学家和船夫的故事。———————————————————————————————————————一个哲学家与一个船夫之间正在进行一场对话。你懂哲学吗?不懂。那你至少失去了一半的生命。你懂数学吗?不懂。那你失去了百分之八十的生命。突然,一个巨浪把船打翻了,哲学家和船夫都掉到了水里。看着哲学家在水中胡乱挣扎,船夫问哲学家:你会游泳吗?不……会……那你就失去了百分之百的生命。管理寓言(2)--火鸡的故事有个人布置了一个捉火鸡的陷阱,他在一个大箱子的里面和外面撒了玉米,大箱子有一道门,门上系了一根绳子,他抓着绳子的另一端躲在一处,只要等到火鸡进入箱子,他就拉扯绳子,把门关上。一天,有12只火鸡进入箱子里,不巧1只溜了出来,他想等箱子里有12只火鸡后,就关上门,然而就在他等第12只火鸡的时候,又有2只火鸡跑出来了,他想等箱子里再有11只火鸡,就拉绳子,可是在他等待的时候,又有3只火鸡溜出来了,最后,箱子里1只火鸡也没剩。投资者往往不了解尽快停损的重要性,当情况开始恶化时,依然紧抱着飘渺的勾想,无法客观分析状况,以赌徒的心态,盲目坚守以致持续深陷,直至无法挽回的地步。这时平衡的心态往往比精巧的分析更重要。适者生存———————————————————————————————————————沙漠中的狐狸养了一窝小狐狸,小狐狸长到能独自捕食的时候,母狐狸把它们统统赶了出去。小狐狸恋家,不走。母狐狸就又咬又追,毫不留情。小狐狸中有一只是瞎眼的,但是妈妈也没有给它特殊的照顾,照样把它赶得远远的。因为妈妈知道,没有谁能养它一辈子,小狐狸们从这一天起便长大了,那只瞎眼的小狐狸也终于学会靠嗅觉来觅食。企业在培养业务骨干时也应在适当的培训后及时放手。独立承担责任是人才成长的必由之路,因为商界同自然界一样: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管理寓言(3)垂钓者的启示(输得有道理)经常,有人觉得自己的条件与竞争对手相同,甚至乎,还比对方优胜,何解,成绩总是不及他的呢?这儿有个心灵故事,希望大家读后,能启发一些思绪,自我找到答案吧。有位年轻人在岸边钓鱼,邻旁坐着一位老人,也在钓鱼。二人坐得很近。奇怪的是,老人家不停有鱼上钩,而年轻人一整天都未有收获。他终于沉不住气,问老人:“我们两人的钓饵相同,地方一样,为何你轻易钓到鱼,我却一无所获。”老人从容答道:“我钓鱼的时候,这知道有我,不知道有鱼;我不但手不动,眼不眨,连心也似乎静得没有跳动,令鱼也不知道我的存在,所以,它们咬我的鱼饵;而你心里只想着鱼吃你的饵没有,连眼也不停地盯着鱼,见有鱼上钩,心有急躁,情绪不断变化,心情烦乱不安,鱼不让你吓走才怪,又怎会钓到鱼呢?”一个人能知道自己的短处,胜券才多把握;只看到别人的成就,而不知人家背后成功的原因,已输了一半;———————————————————————————————————————若此时不知检讨,只懂嫉妒或自怨自艾,那就输定了。管理寓言(4)--乌鸦学老鹰乌鸦学老鹰--你学到了吗?鹰从高岩上飞下来,以非常优美的姿势俯冲而下,把一只羊羔抓走了。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能这样去抓一只羊,就不用天天吃腐烂的食物了,那该多好呀。于是乌鸦凭借着对鹰的记忆,反复练习俯冲的姿势,也希望象鹰一样去抓一只羊。一天,它觉得练习的差不多了,呼拉拉的从山崖上俯冲而下,猛扑到一只公羊身上,狠命地想把他带走,然而他的脚爪却被羊毛缠住了,拔也拔不出来。尽管他不断地使劲怕打翅膀,但仍飞不起来。牧羊人看到后,跑过去将他一把抓住,剪去了他翅膀上的羽毛。傍晚,他带着乌鸦回家,交给了他的孩子们。孩子们问是什么鸟,牧羊人回答说:“这确确实实是一只乌鸦,可是自己却要充当老鹰。”老鹰与乌鸦的故事听起来很简单,也很可笑,但是,反思我们自己的行为,是否我们也会与犯乌鸦同样的错误,请听下面几个故事。A先生在多家大公司担任过领导职位,近年在自己创办了一家管理顾问公司,公司的主要咨询项目是战略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在一次同行的聚会上他谈到,最近接到了一个战略管理的项目,想在3个月之内结束这个项目。于是有人问他在三个月内能否完成?他自信的说可以完成,因为他以前和国外某个著名的咨询公司合作过,2个月就完成了战略管理咨询项目。我问他,您能做到吗?您可能掌握了一些方法论,但是,你是否知道,国外的咨询公司都有一个强大的行业资料数据库,所以他们能够在3个月之内完成咨询项目,而你没有这样的数据支持,你要作好这样的项目,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完成,如果想让客户满意的话,A听完后不以为然。———————————————————————————————————————B是一个化妆品公司老板,其赢利模式是依靠代理商打市场,由于化妆品行业竞争激烈,利润每况愈下,B急于寻求解决的办法。在一次化妆品展销会上,发现某品牌不依靠代理商,直接做到美容院,其生意非常好,于是觉得自己终于找到了生意不好的原因。回来后就张罗着踢开代理商,直接做终端。朋友们劝他说,别人直接做终端,生意很好一定有他的原因,你需要仔细的了解,他的产品特点、营销策划、行业经验,以及他的员工素质和你都是不一样的,你一下子是学不来的,你最好慢慢消化,B还是固执己见。C是西南某企业的总经理,在参加了几次人力资源管理培训后,决定引入新的竞争机制,在公司里搞考核与末位淘汰,专家建议他说,你公司的管理基础很薄弱,你现在操作考核并进行末位淘汰是不合适的,不但起不到激励的作用,还会引起你公司员工的反感,你只有先加强了自身的管理水平后,再运用一些新的管理技术进行管理,他觉得自己可以成功。乌鸦犯了两个错误,第一,它以为自己只要用老鹰的姿势就可以抓到羊;第二,它没有看清楚,老鹰抓的是一只羊羔,而它却去抓一只公羊。乌鸦想学老鹰,其精神是值得钦佩的,但是乌鸦要认清自己,如果要想蜕变成一只鹰的话,需要付出异常艰苦努力。而不只是简单的学习老鹰俯冲下山崖的姿势。它也许要锻炼自己的力量、反复的磨砺自己的爪子、练习自己的眼力……只有这样,乌鸦才有可能抓到羊羔;只有这样,乌鸦才可能变成一只老鹰。A后来没有在3个月内完成项目,而且顾客认为他是在买资料,只是简单的抄袭外国咨询公司模式。A经过这件事情后,反思自己的操作模式,开始建设公司自己的知识数据库,其生意逐渐好起来。B吃了很多苦头后又走回了老路,依然依靠代理商打天下,其生意依然不好。B又在探索别的出路。但是他在总结自己的失败时,依然不承认自己的考虑不成熟就开始操作,认为不成功的原因是因为自己的手下没有按照正确的方法操作。C的改革失败了,遭到了大家的反对,几个月,C后离开了公司,经过几个月的思考后,C现在正在另外一家公司担任重要的管理岗位,听说他现在塌实的多了。乌鸦失败一次并不可怕,怕的是失败了,依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失败。乌鸦要明白自己为什么不是一只鹰,———————————————————————————————————————自己要怎样才能变成一只鹰。我们相信,只要乌鸦有自己的信念,正确的认识自我,它最终可以变成一只翱翔在天空的老鹰。管理寓言(5)--知了的翅膀有一天,孔子带着学生去楚国,途径一片树林,看到一个驼背老头拿着竹竿粘知了,好象是从地下拾东西一样,一粘就是一个。孔子问道:您这么灵巧,一定有什么妙招吧?驼背老头说:我是有方法的。我用了五个月的时间练习捕蝉技术,如果在竹竿顶上放两个弹丸掉不下来,那么去粘知了时,它逃脱的可能性是很小的;如果竹竿顶上放三个弹丸掉不下来,知了逃脱的机会只有十分之一;如果一连放上五个弹丸掉不下来,粘知了就像拾取地上的东西一样容易了。我站在这里,有力而稳当,虽然天地广阔,万物复杂,但我看的,想的只有'知了的翅膀'。如因万物的变化而分散精力,又怎能捕到知了呢?其实,企业员工的培训也和粘知了类同,只是处理的对象和复杂程度不同罢了。讲到这里,许多人恍然大悟。培训同样也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就是仅仅会做;第二个层次就是能够做到熟练,就是像竹竿顶上放三个弹丸掉不下来;第三个层次就是要做到不分散精力,看的想的只有知了的翅膀。古人的这个故事可以说意味深长,既告诉我们企业培训究竟需要多长时间,也告诉了我们应该培训那些内容。在日本,一个贴商标的工人必须经过两年的培训才能上岗,这么简单的一种工作,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因为他们需要的是能够在最高工作境界下工作的工人。在思科(Cisco),员工培训的时间没有规定,Cisco认为业务和培训是一体的,培训是无时不在的。这么说来,所有良好的培训都为了达到第三个层次--那个工作的最高境界。上面是我看的一个故事,它强调的不是技能而是态度的改变。我们定培训目标时总强调学员完成培训后能够做作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