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自讲水稻的起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栽培稻(水稻)起源地汇报人:xxx栽培稻起源简介起源地必备条件起源地假说研究方法1栽培稻起源简介1栽培稻起源简介祖先祖先亚洲栽培稻的起源?中国印度东南亚1栽培稻起源简介中国栽培稻的起源?华南起源说云南起源说淮河上游起源说20世纪40年代中国的周拾禄与丁颖根据研究提出中国起源说。90年代初中国作为亚洲栽培稻起源之一的地位在国际上初步确立。然而,中国地域辽阔,栽培稻具体起源何处尚未定论。一元说多元说多中心长江中下游起源说10000BP驯化时间2起源地必备条件2起源地的必备条件1.发现最早的栽培稻遗存。2.有栽培稻的祖先普通野生稻。3.远古时代有适宜野生稻以及栽培稻生长的自然环境。4.旧石器时期晚期和新石器时期初期,此地的古人类群体有驯化野生稻的能力以及对栽培稻需求,而且有能用于稻作的生产工具。3起源地假说华南起源说该学说认为华南地区有广泛分布的普通野生稻资源,环境也适合于水稻生长,并且存在着江西仙人洞、广东英德牛栏洞等多处新石器时期早期遗址。广东英德牛栏洞也发现了距今1万年左右的栽培稻遗存(水稻植硅石)。同时也出土了许多石斧、石锛、蚌刀、石磨盘等可从事农业的工具。华南起源说1华南地区虽然出土了许多农业工具,但在发现的遗址中没有明显的农业痕迹,2华南地区处于热带亚热带地区,植物终年可以生长,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采集到所需要的食物,因而不迫切需要像野生稻那样的谷类食物,即使在长期的采集过程中对野生稻的习性比较熟悉,也不会很迫切地对野生稻进行种植培育。因此,栽培稻起源的华南学说尚不具备充分的直接条件、考古证据。其他学者云南起源说发现野生稻的事实、云贵高原的地理条件和气象条件、云贵高原蕴藏的非常丰富的植物资源等条件,认为稻种的起源地可能是云贵高原。现代生物学依据:通过对云南现代栽培稻种和现代普通野生稻进行同工酶分析,发现其酶谱一致。1.考古证据不足:云南仅发现几处稻作遗存,时代晚,最早距今只有3500年左右,缺乏进行稻作耕作的工具遗存。2生态学证据不足。通过农学家的研究,还发现云南的野生稻和内陆的野生稻遗传基因有区别其他学者淮河上游起源说1河南贾湖遗址:出土了距今7500-8500年前的稻作遗存。陈报章等学者通过选取贾湖遗址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层的9块样品,皆发现了大量水稻硅酸体,另外,该遗址出土有大量石斧、石铲、齿刃状石镰石磨盘等原始农具。2自然环境:在距今8000年前,淮河流域气候与长江流域相似,符合野生稻的生长和栽培。贾湖遗址中发现的水稻植硅体淮河上游起源说尽管河南贾湖发现了古栽培稻的遗存,年代也算久远,但与长江流域相比,史前稻作遗存发现还较少。另外,淮河流域主要是旱作农业,种植栗和粟,稻作农业处于次要地位不能作为栽培稻的起源中心。其他学者长江中下游起源说我国发现的稻作遗址大部分在长江中下游,且有大量的野生稻资源存在于此地区。浙江河姆渡、湖南彭头山与玉蟾岩、江西仙人洞等遗址发现的碳化米形态变化较大,稻谷遗存具有多样性。湖南省道县玉蟾岩遗址出土了4粒12000年前的古栽培稻谷粒。2000年在浙江浦江上山遗址也发现了万年左右的古栽培稻遗物。长江中下游起源说•长江流域文化比较发达,食物需求量比较大,特别是那里四季分明,在漫长的冬季食物比较缺乏,需要寻找一种可以长期储藏,整个冬季都可以食用的食物,稻谷正好符合这种需求。•基因重测序技术对水稻进化历史进行生物信息学的追踪研究,表明在8200年到13500年前,长江流域开始出现栽培稻,为长江中下游学说提供了更有力的现代学依据。因此,长江中下游学说具备栽培起源地的考古学、自然条件、社会条件等证据。此外多元起源说•自然环境:适宜栽培稻生长而又拥有其野生祖先的地域范围广泛。•人类活动:能使某些重要的发明创造在较短时间内传播到其他地区。•在野生稻的采集利用、栽培驯化的漫长过程中,无论是独立发生或者相互影响都是比较复杂的,一个独立的起源中心很难单独直线地完成这个过程的全部内容,并以此为中心向外辐射传播。但是多元说把现在发现的栽培稻起源地看成独立产生的,互相之间没有内在联系,混淆了各个栽培稻遗址之间的时间顺序,认为是独立发生的,否定了它们之间的多种文化的传播根据栽培稻起源地的4个基本条件,长江中下游发掘的稻作遗址数量多、分布广泛,并且年代比较久远,如距今12000年的湖南玉蟾岩古稻、发现熟悉种植和驯化水稻的彭头山、河姆渡稻作文化,这些都是能说明长江中下游是栽培稻的起源中心和传播中心的有力依据。小结4研究方法4水稻起源演化的研究方法植硅石研究古DNA研究水稻脱粒性状同工酶分析REPL分析RAPD分析稻作文化研究古气象学生态学的研究…植硅体是发育在高等植物细胞及细胞间隙的一种具有特殊形态的二氧化硅矿物。不同植物可以产生不同的植硅体,因而能够用于区分判别植物。一般认为,水稻具有3种特征型植硅体,即叶茎中的并排哑铃型植硅体、颖壳双峰型植硅体,稻叶表皮机动细胞扇型植硅体。其中扇型植硅体因代表性强,含量高(一枚稻叶便约5万个),对于发现、鉴定水稻遗存起到了关键作用。水稻植硅体双峰型植硅体扇型植硅体并排哑铃型植硅体如果能够在考古遗址同一层中采集各种样品(如土壤、灰堆、陶器碎片等)进行植硅石分析,其中大量典型的扇形植硅石的存在将证明当时人类已开始种植水稻。4利用水稻扇型植硅体区分野生稻和栽培稻1形态测量学方法后续研究工作不多可行性未进一步的论证检验加上实际操作较为繁杂等未能应用于考古遗址中野生稻和栽培稻扇型植硅体的鉴定。4利用水稻扇型植硅体区分野生稻和栽培稻2鱼鳞状纹饰区分前人研究发现:野生稻的鱼鳞状纹饰数量一般少于9个,栽培稻的鱼鳞状纹饰数量在8~14个之间,所以水稻扇形植硅体鱼鳞状纹饰大于或等于9个可以认为是栽培稻的特征。该区分对栽培稻的起源及稻作农业起源和传播的研究有重要价值。中国栽培稻起源于何处,现在还没有定论,随着考古发现的继续进行,通过加强考古学与矿物学、古植物学、农学、生物学等学科间合作相互结合论证,栽培稻起源地将会被发现。结语ENDThanksforlistening.

1 / 2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