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我们还要不要煤?发布时间2014-06-09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4月煤炭业规模以上企业利润总额411.7亿元,同比减少42%。地方数据显示,在煤炭大省山西,煤炭企业吨煤平均利润已经降到5.72元,比黄金时期下降了近七成。近两年来,我国煤炭行业从黄金十年骤然跌至寒冬,卖方市场变成买方市场,煤价跳水式下跌,供大于求的市场格局短期内难以改变。大气污染令煤炭行业雪上加霜。有关分析指出,燃煤污染物排放,是大气污染的主要元凶之一,在环保重压之下,限煤、控煤之声此起彼伏,煤炭企业以量补价的幻想也随之破灭。不少中小煤炭企业已经出现资金链紧张甚至断裂,被迫停产、转产。加上以往形成的固有观念——煤矿安全生产事故频发、煤炭开采破坏水源、造成巨大采空区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谈煤色变,认为煤炭行业已经没落了,要被抛弃进历史的“故纸堆”中去了。煤炭真的没落了吗?■中国发展离不开煤——在一定时期内,煤炭依然是中国的主体能源,在能源消费中比重将下降,但消费总量仍将保持适度增长去年,热火朝天的“煤改气”在全国许多城市展开。《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出台后,许多地区更是将“煤改气”提速,按照规划,大量的工业燃煤锅炉、燃煤电厂要改造成燃气电厂,因为天然气燃烧的污染物排放远低于传统燃煤。然而到年底,国家发改委紧急发出通知,要求各地有序实施“煤改气”,“煤改气”项目必须有气源保障。这一纸通知的背后,其实是对我国能源资源禀赋、能源供应安全的冷静考量。富煤贫油少气,是我国能源资源的鲜明特点。我国煤炭资源总量5.9万亿吨,占一次能源资源总量的94%,而石油、天然气资源仅占6%,且其增产难度大,对外依存度约为58%和30%。事实上,在这一轮“煤改气”中,有的地方锅炉改造完毕,却连调试用的天然气都没有。煤炭一直是我国的能源支柱,新中国成立以来,共有620亿吨煤炭流向全国各地,支撑着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煤炭生产利用对国民经济总量和增量的贡献率达到15%和18%。从上世纪90年代起,我国就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路耀华介绍,煤炭为电力、冶金、建材、化工等行业提供了70%的原料或燃料,每生产1千瓦时电、1吨钢、1吨水泥、1吨合成氨需要消耗320克、0.6吨、0.13吨、1.2吨标准煤。2013年全国煤炭消费36.1亿吨,占一次能源消费的65.7%,有效保障了国家能源的稳定供应。预计到2020年,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率仍将占60%左右。“大范围的雾霾天气,对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提出了更高要求,从中长期发展趋势看,我国煤炭消费增速下降,但基于我国工业化、城镇化速度,煤炭总量仍将保持适度增加。”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王显政说。中煤协组织的煤炭峰值预测研讨会认为,到2020年,全国煤炭消费量将达到48亿吨左右,比2013年要增加约12亿吨。中国发展离不开煤。“长期以来,我国石油天然气严重依赖进口,如果大范围、大规模放弃煤炭,无异于将能源命脉彻底交给他人,而目前也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承担起为中国提供全部能源的重任。”一位大型燃煤电厂负责人说。据了解,2013年,我国煤炭消费已经占到世界煤炭消费的50%左右。■中国煤炭正努力由黑变绿——矿井规模普遍提升,安全生产水平整体提高,地表沉陷治理规模不断扩大,洁净煤利用技术已经成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总局数据显示,截至5月20日,我国今年煤矿事故的总起数下降19%,死亡人数下降37%,特别是煤矿的重特大事故下降更为明显,起数下降60%,人数下降67.7%,已经连续14个月没有发生特别重大事故,这也是历史上煤矿最长的一个安全时段。一度,“带血的煤”“煤黑子”是煤炭行业的代名词。经过多年投入和治理,煤炭行业的安全生产、绿色生产水平稳步提升。小、散、乱,曾经严重制约我国煤炭工业发展水平。经过多年整顿治理,我国矿井单井规模不断扩大,产能集中度不断提升,煤矿数量从1994年的7.5万处减少到2013年的1.2万处。大型矿井占我国煤炭总产能的65%以上,有8家煤炭企业年产量超过亿吨,产量约占到全国煤炭产量的37%。矿井规模提升,矿井机械化水平也不断升级。国有重点煤矿采煤机械化程度已由1978年的33%提高到现在的95%,原煤工效也由每工0.93吨提高到5.8吨。煤矿安全生产水平显著提升。“与10年前相比,我国的煤炭百万吨死亡率由3.08下降到0.288,下降了90.6%。但由于煤矿生产环境的特殊性、多变性和不可知性,发生事故的概率仍然较高,煤矿安全事故将始终是煤炭人的心患。”路耀华说。备受诟病的采煤采空区、塌陷区,情况也有所好转。一方面,大部分矿区开始利用矸石回填、立体开发等办法,减少新的采空区、塌陷区形成;另一方面,煤炭企业大规模实施采煤沉陷区、采空区复垦治理,经过土壤改良、植被绿化,神东等大型矿区沉陷土地复垦率已经超过65%。在沉陷区治理中,很多煤矿根据地方政府需要,将沉陷区搬迁工作与新农村建设、小城镇建设结合,打造村庄搬迁安置示范工程,同时,还要修缮道路、支持教育、建设公园、设立敬老院等。不仅开采环节逐渐由黑转绿,在利用环节的洁净煤技术也已经成熟。作为世界上少数以煤为主要能源的国家之一,我国煤炭领域的科学研究从未间断,煤炭清洁利用技术已经十分成熟和完备,其能源利用效率之高、污染物排放之少,与天然气比肩已经不是梦。在中小型电厂、工业锅炉方面,有水煤浆技术、煤粉燃烧技术等,有的燃烧效率达到99%以上,排放出的灰渣是白色石灰粉,可以直接使用。在大型燃煤电厂方面,在国外已经发展成熟的湿式除尘设备即将国产化,其运行维护成本不仅比燃气改造低,甚至低于当前主流的布袋除尘技术。我国自主研发的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技术,也已经进入工业化试验阶段,燃煤电厂有望实现“近零”排放。■煤炭产业面临调整机遇期——市场低迷有助于优胜劣汰,环保重压有助于产业升级,但要打破谈煤色变的偏见市场低迷之际,煤炭大省山西却再次抬高煤矿“门槛”——停止核准新建产能低于120万吨/年的煤矿。而依照国家有关规定,2014年起,全国新建煤矿的门槛是年产30万吨。山西省的这项新举措,是在《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中提出的。“市场低迷,煤炭行业的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反倒迎来机遇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总局局长杨栋梁说,“有些煤矿亏损严重,小煤矿就表现得更为突出,此时应当加大力度整顿关闭小煤矿,利用市场的供求关系变化,实现煤炭行业内部的‘良币驱逐劣币’。”环保重压之下,煤炭的清洁利用成为必选题,直接带动煤炭行业及涉煤行业产业升级。目前电力行业年耗煤20亿吨左右,占全国煤炭消费总量的55.4%。近期,国内部分燃煤电厂开展了清洁燃煤发电技术改造工程建设工作,浙江、上海等多地开始筹划“近零排放”燃煤电厂。据了解,燃煤电厂技术改造后,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汞的排放可以达到燃气电厂的排放标准。“希望有关部门跟踪燃煤电厂清洁高效发电技术改造工程进展情况,推进清洁燃煤发电技术攻关,提高煤炭利用效率,控制污染物排放水平。”王显政说。“从燃料向燃料与原料并举也是煤炭产业升级的重要方向。”王显政介绍,煤炭不仅能用来燃烧获取热量,还能作为化工原料,如今煤化工的产品已经包括甲醇、烯烃、汽油等,几乎遍及石油化工的产品目类。“在技术和环境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充分挖掘煤化工的代油、代气性,对于我们这个贫油少气国家的能源安全,具有战略意义。”王显政说。就连灰分高、发热量底的褐煤,也被充分利用起来。目前,蒙东多伦煤制烯烃(年用褐煤800万吨、生产聚丙烯46万吨)、克什克腾煤制天然气(年用褐煤2200万吨、生产40亿立方米天然气)两个褐煤深加工转化项目已进入运行阶段,对我国褐煤结构转化和清洁高效利用,具有示范意义。从国际上看,煤炭的清洁利用也不乏先例。不少发达国家也大量使用煤炭,2012年,美国、德国的人均煤炭消费量就与我国相近。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德国煤炭年消费量曾超过5亿吨,每平方公里煤炭消费强度接近今天的京津冀地区,环境却治理得很好。“目前煤炭清洁利用最大的障碍,不是技术,而是‘谈煤色变’的偏见。”中国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节能工程技术研究分院副院长何国锋说,作为多项洁净煤专利技术的牵头人,在产品推广过程中,对方一听煤就摆手的场景,令他十分头疼。无论是从能源供应,还是从经济性考量,加快推广煤炭清洁利用技术,作为富煤、贫油、少气的国家,立足于煤、做好煤炭文章,才是实施能源转型、保障能源安全的主要路径。(据国家煤炭工业网)义马:强力打造煤化工产业黄金链发布时间2014-04-29日前,河南省2013年度产业集聚区考核晋级结果揭晓,义马市产业集聚区被省政府授予“2013年度十强产业集聚区”荣誉称号,这是在荣获“2012年度河南省十强产业集聚区”称号后再次获得此项殊荣,成为三门峡市唯一获此殊荣的产业集聚区,在河南省是唯一冠名煤化工的产业集聚区。2013年,该市产业集聚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10.62亿元,利税26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8.76亿元,利用省外资金16.85亿元。近年,义马市紧紧围绕强力实施“四大一高”战略,积极打造千亿元煤化工产业集群,争做三门峡“一高两化”的排头兵。该市产业集聚区紧抓建设,各项建设持续保持在全省前列,有力地支撑了全市经济的快速增长。坚守煤化工主业,实施四大项目集群建设,围绕气化厂项目群,着力打造原煤→煤制合成气→硝铵、甲醇、二甲醚及天然气产业链;围绕开祥化工项目群,着力打造原煤-煤制合成气-甲醇(二甲醚)-1,4-丁二醇-PBT及其他精细化工产业链;围绕义煤综能项目群,着力打造原煤-煤制合成气-甲醇-甲醇蛋白、木聚糖酶、蛋白纤维等煤生化产业链;围绕义腾科技项目群,着力打造锂电池隔膜-锂离子电芯-动力锂电池产业链。通过产业链拓展,逐步形成建设一个项目群、打通一个产业链、增加一个发展极、吸引一批投资商的良好格局,最终实现以能源、煤化工、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为五大主导产业的项目集群。科技创新,不断助推产业升级。建成了1000吨甲醇蛋白中试线,成功生产出我国第一罐煤制甲醇蛋白,标志着我国成为继俄、英之后第三个拥有煤生化技术的国家,开辟了煤化工发展新领域,实现了原煤从无机到有机的新突破;以新材料为主导产业的义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其动力锂离子电芯采用国内最新技术,锂离子电芯用隔膜技术为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技术,在国际、国内均处领先地位。优化产业集聚区投资环境和发展环境,完善联席办公会议制度、重点建设项目领导分包制度,提出“只要项目定了干,一切手续我们办”的承诺,全力服务集聚区内项目建设,得到了入驻客商的一致好评。集聚区内的开祥化工1,4-丁二醇项目从开工建设到生产出优质产品,仅用了短短363天时间,创造了让世界化工业界为之赞叹的“义马速度”。开展空心村治理和闲置地改造、移山填沟,为拟上中小项目储备土地500亩。建立投融资平台和中小企业担保平台,设立义马市产业集聚区建设投资开发中心,先后融资1.4亿元用于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与农发行等国有、商业银行合作,积极争取资金。加强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谋划和实施产业集群建设,使义马产业集聚区快步成为义马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使产业集聚区主营业务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税收三项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翻番”,率先建成千亿元产业集聚区。黑色的叹息——曹跃矿业兴衰沉思录义马矿工报记者刘彩镔乍一听到曹跃矿业全矿停产、职工放假的消息,怎么也难以让人相信。因为曾经萦绕在脑海和耳畔的是曹跃矿业在地质极复杂的情况下实现机械化采煤的壮举,是曹跃矿业争创西部四矿“领头羊”的豪情,是曹跃矿业建设“全国首个煤铝联采矿井”的憧憬。然而,看到近百名曹跃矿业职工打着“我们要吃饭,我们要生存”的横幅到义煤公司集体反映问题时,看到义煤公司下发的《关于曹跃矿业放假期间相关事宜的通知》,宣布曹跃矿业“暂时停产,部分放假,战略转型”时,又令人不得不信。停产放假的这一天,距曹跃矿业成立只有58个月;距曹跃矿业决定优化采煤工艺,实施机械化开采只有37个月;距曹跃矿业放言成为“义煤西部四矿快速发展的领头羊”,只有33个月。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