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句式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古代汉语句式•常式句叙述句/判断句肯定句•否定句•疑问句•变式句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宾语前置•主谓倒置•被动句式叙述句•叙述句是以动词为谓语、叙述人或事物行动变化的。•注意:谓语词性:动词语义特点:叙述人或事物的行动变化。古今汉语叙述句的相同点•冬,晋文公卒。•晋侯秦伯围郑。•初,郑武公娶於申。•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公赐之食。•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马逸不能止。•虎求百兽而食之。•从上述例句可以看到:相同之处:语序均为SVO•差异表现在:引进地点的状语的位置,如“於申”。另外,有差异的句式还有:双宾语句动量表达形式双宾句•双宾语由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组成。直接宾语是谓语动词的承受者,间接宾语表示谓语动作的方向(对谁做)或动作的目标(为谁做),间接宾语紧接在谓语动词后,但它不能单独存在。它和直接宾语组成双宾语。古今汉语双宾语的共同点•动词:告谓类动词、给予类动词带双宾语。•宾语所指:直接宾语指物,间接宾语指人。•两个宾语的位置:间接宾语放在动词和直接宾语之间。(方言中情况不同)古今汉语双宾语的共同点·举例公赐之食。《左传·隐公元年》多予之重器。《战国策·赵策四》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左传·隐公元年》古今汉语双宾语的不同点主要表现在动词方面:1、古代汉语不仅告谓类动词、给予类动词带双宾语,普通及物动词也可以带双宾语。2、有经常带双宾语的动词“为”普通及物动词的双宾语句式•欲见贤人而不以其道,犹欲其入而闭之门也。《孟子·万章下》•紾兄之臂而夺之食,则得食;不紾,则不得食;则将紾之乎?《孟子·告子下》•天生民而立之君。《左传·襄公十四年》动词“为”的双宾语句式•不如早为之所。《左传·隐公元年》•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左传·僖公三十年》•而为之箪食与肉,寘诸橐以与之。《左传·宣公二年》•重为之礼而归之。《左传·成公三年》•吾不忍为之民也。《战国策·赵策三》•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论语·季氏》古代汉语双宾语句式的翻译(一)•与现代汉语相同的古代汉语双宾语句式,翻译时句式、语序不需要改变。•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古代汉语双宾语句式,翻译时句式、语序要作变化。古代汉语双宾语句式的翻译(二)•变化方式:★普通及物动词的双宾语句式翻译时,通常会借助介宾短语,句式变化为“介宾·动词”这样的状中结构。★动词“为”的双宾语结构翻译时,“为”的意义要随上下文而定,同时要么在直接宾语前面添加合适的动词,句式变化为兼语结构;要么句式变化为“介宾·动词”这样的状中结构。古代汉语动量表达的形式(一)•基本形式:数词+动词“数词”做状语三进及溜,而后视之。《左传·宣公二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论语·宪问》禹八年於外,三过其门而不入。《孟子·滕文公上》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劝学》古代汉语动量表达的形式(二)•强调形式:动词·者,数词数词作谓语於是平原君欲封鲁仲连,鲁仲连辞让者三,终不肯受。《战国策·赵策三》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史记·项羽本纪》古今汉语动量表达形式的不同•1、动量词的有无•2、数(量)词与动词的位置不同•3、强调形式不同•古代汉语动量的强调:V者,Num•现代汉语动量的强调:•动词+数词+量词•注意:•量词产生的比较晚;名量词的产生比动量词早;量词泛化使用的情况古今都有判断句•判断句是以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为谓语,表示判断的句子。用以判定两者是否属同一事物,判定主语所指的属性或类别。•例如:•我是中国人。•他是好学生。•制,严邑也。•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注意:“是”不是古代汉语的判断词•现代汉语用判断系词“是”表示判断,先秦汉语中判断句一般不用系词。•有时“是”在句中的地位很像判断词,但仔细分析一下,能够发现它仍然是指示代词。•例如:•至入人栏厩取人牛马者,其不义又甚於攘人犬豕鸡豚者,何故也?•先秦时,“是”的常用用法为指示代词,相当于“此”,在句子中做判断句的主语或谓语。•“是”做判断句的主语•例如:•是社稷之臣也。•公曰:是吾宝也。•是吾师也。常用判断句式•1.在判断句的谓语后面加语气词“也”。“…,…也”•例如:•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王,人君也。斶,人臣也。•张骞,汉中人也。•2.在主语后面,可以加语气词“者”提顿,然后再句末加语气词“也”。“…者,…也。”•例如:•南冥者,天池也。•吾所欲者,土也。•陈胜者,阳城人也。•计者,所以定事也。•3.有时句末语气词“也”可以省略,这种情况比较少见。“…者,…。”•例如:•兵者,不祥之器。•虎者,戾虫。•夫礼者,民之纪。•陈轸者,游说之士。•4.“者”字、“也”字都不用也可以构成判断句。“…,…。”•例如:•荀卿,赵人。•赵,秦之深仇。•刘备,天下枭雄。判断句的省略式•主语承前省略。句末“也”字必不可少。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对话中。•例如:•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沛公之骖乘樊哙者也。•对曰:翳桑之饿人也。加强肯定的判断句•古代汉语判断句用“乃”“即”(副词)“惟”“维”(语气词)等字加强肯定。•例如:•是乃狼也。•吾乃燕人张翼德。•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乃”往往带有辩白或声明的口气。•注意:用“乃”的句子可以翻译成“就是”、“便是”,但“乃”不等于“就是”、“便是”,“乃”相当于“就”、“便”。活用的判断句•1.采用判断的形式来打比方。•例如:•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曹公,豺虎也。•夫鲁,齐晋之唇。•2.用判断的形式来解释原因。•例如:•良庖岁更刀,割也。•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3.表示某种曲折复杂的关系。•例如:•夫战,勇气也。•百乘,显使也。•小结:判断句形式表达的语义关系•基本语义:判断•派生语义:其一,解释原因。其二,表示比喻。其三,其他复杂的语义关系。否定句•表示否定的句子叫做否定句。•例如:•朽木不可雕也。(论语·公冶长)•公弗许。(左传隐公元年)•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论语·卫灵公)•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左传隐公元年)•是非君子之言也。(礼记·檀弓上)•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否定句中必须有否定词•否定词可以分为三类:•1.否定副词,不、弗、毋、勿、未、否、非;•2.否定动词,“无”;•3.否定代词,“莫”。判断句的否定•在名词谓语前加否定副词“非”就可以构成否定判断。“非”译为“不是”。•例如:•是非君子之言也。•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管仲非仁者与?疑问句•在古代汉语里,句子一般须有疑问词的帮助,方能发出疑问。有时候用疑问代词,有时候用疑问语气词,有时候是二者都用•例如:•其谁曰不然?(左传隐公元年)•则将焉用彼相矣?(论语·季氏)•孰为夫子?(论语·微子)•子见夫子乎?(论语·微子)•是谁之过与?(论语·季氏)•疑问词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疑问代词;•第二类是疑问语气词。几种表示反问的习惯说法•“不亦……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不亦……乎”是古代的一种比较委婉的反问说法。•“何以……为”。•例如:•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论语·颜渊)•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论语·季氏)•然则又何以兵为?(荀子·议兵)定语后置•在古汉语中将定语移置在中心词之后的现象。定语后置一般有三种情况:•(1)、中心词+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定语+者•例如:楚人有涉江者。(《察今》)•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列子〉•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2)、中心词+之+形容词(定语)•例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3)、中心词+数量词(定语)例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状语后置•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谓语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位置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用来引入时间、地点、工具、比较对象等。•例如:•“覆之以掌”即“以掌覆之”应理解为“用手掌覆盖(蟋蟀)”。《促织》•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寡人之于国也》〈孟子〉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荀子〉•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荀子〉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韩愈宾语前置•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硕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孟子〉•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苏轼〉•而良人未之知也。《齐人有一妻一妾》〈孟子〉•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例如:《鸿门宴》:“良问曰:‘大王来何操?’”•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彼且奚适也?•彼且恶(何)乎待哉?•沛公安在?•介词宾语提前: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例如:•“臆!微斯人吾谁与归?”“谁与归”•不然,籍何以至此?•奚以知其然也?•特殊结构:用之、是将宾语提前。•例如:•夫晋,何厌之有?•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惟利是图惟兄嫂是依。主语后置•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如,“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被动句的概念古代汉语叙述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动作的被动者,受事者。•例如:•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左传●郑伯克段于鄢》•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兵挫地削,亡其六郡。《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君能补过,衮不废矣。《左传●晋灵公不君》•谏行言听。《孟子●离娄下》•益复得兔,兔不可复得。《韩非子●五蠹》•被动句的分类意念上的被动句特点:没有特殊的语法标记。被动关系靠语义来体现。并没有形成真正表示被动的句式。注意:此类被动句出现及早,意念被动句一般不认为是真正的被动句。这种被动表示法直到现代汉语中还广泛运用。被动句的分类被动句式:1.“於字式2.”为”字式3.“见”字式4.“被”字式“於”字式•先秦时比较常见。•例如:•郤克伤於矢,流血及履。《鞍之战》•东败於齐,长子死焉;西丧地於秦七百里;南辱於楚《孟子●梁惠王》•夫惟无虑而易敌者,必擒於人。《孙子兵法●行军篇》•先发制人,后发制於人。《汉书●项羽传》•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於人。《孟子●滕文公上》•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注意:•“於”字式的被动句,句子中“於”字本身不能表示被动。动词已经用于被动的意义,“於”字只是引进了行为的主动者,使全句的被动意义更加明确了。•同古代汉语不同,现代汉语引进行为主动者的介宾词组位于动词前。“为”字式•用为(wéi)放在动词前引进行为的主动者,使主语的被动性明显地表现出来。•“为”在句子中的地位和作用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被”。•例如:•止,将为三军获《左传●襄公十八年》•不为酒困。《论语●子罕》•卒为天下笑。《战国策●赵策三》•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韩非子●五蠹》•“为”后亦可不出现行为的主动者。•例如:•父母宗族皆为戮没。《战国策●燕策三》韩厥献丑父,郤献子将戮之。呼曰:“自今无有代其君任患者,有一于此,将为戮乎!”《左传●成公二年》“为”……“所”式•在动词谓语前用“为”引进行为动作的主动者,在主动者与动词谓语之间加“所”构成“为……所”式。这个句式产生的比“为”字式要晚。这种句式产生于战国末期,盛行于汉代。一直沿用到现代汉语书面语里。•例如:•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史记●魏公子列传》•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史记●项羽本

1 / 6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