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美学“美的本质”第一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美的本质西方美学史上的重要说法客观派——从事物本身出发来探讨的毕达哥拉斯学派:“美是各部分之间的和谐与比例”,“一切立体图形中最美的是球形,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形”。亚里士多德:“美在于事物的形式和比例”,“美在于事物的秩序、匀称、体积和安排”。[英]荷迦兹(1697-1764),画家、艺术理论家:适宜(物体大小比例要适当)、变化(有组织的变化会产生美,如花卉、蝶翅的形状、色彩既有规律又有变化,如人的侧面看起来总比正面美)、一致(整齐、对称)、单纯(免于杂乱)、错杂(如曲折的小河、可以引导眼睛作一种变化无常的追逐,故蛇行线是最美的线条)、一定的量(避免过大过小)。[英]博克(1729-1797),经验主义美学家:小(他说:“可爱的对象总是小巧的”,如小鸟、小猫)、光滑(能引起人的神经、筋肉的松弛、舒畅,如鸟兽的皮毛、溪水)、柔弱(女性弱不禁风的样子最美)、鲜明柔和的色彩(如浅绿、粉红、淡紫等)、逐渐变化(各部分线条不断变换方向,如同坐在马车上下摇晃的感觉)。主观派休谟:“美并不是事物本身里的一种性质。它只存在于观赏者的心里,每一个人心见出一种不同的美”。克罗齐:“美不是事物的事实,它不属于事物,而属于人的活动,属于心灵的力量”。鲍姆加通:“美学的对象就是感性认识的完善”。桑塔耶纳:“美是一种人类经验的对象,是客观化了的快感……它只存在于知觉之中”。科林伍德:“美是一种情感的想象活动,“如果能想象地对待一个对象,那也就是去发现一个美的对象”。洛德·杰弗里:“美是一种通过联想的作用,使某一客观对象诱导出一种审美愉快的力量”。乔治·迪基:“只要审美知觉一旦转向任何一种客观对象,它立即就能成为审美对象”。主客观结合派狄德罗:他提出‘美是关系’的说法,他说:“一切能在我们心里引起对关系的知觉的,就是美的”。他认为,美产生于这一事物同其他事物相联系的关系之中,“是随关系而开始、增长、变化、衰落、消失的”。车尔尼雪夫:提出“美是生活”,他说:“任何事物,凡是我们在那里面看得见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的;任何东西,凡是显示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生活的,那就是美的”。刘易斯:他的“潜能说”也属于主客观统一派。美是刺激内心价值经验的一种潜能。他举例说,“面包含有营养,但如果不让人吃下去,就无所谓营养”。所以他认为,审美客体尽管“是美的”,但必须与审美主题的感受“我喜欢它”相结合,这时候才能真正成为美的。兰非尔德:美“既不完全依赖于人的经验,也不完全依赖于被经验的物。它既不是主观的,也不是客观的……而是这两方面变化无常的关系,即人的机体和客观对象之间的关系”。他举例说,冬天冷的时候进屋烤火感到温暖,这种温暖饿愉悦既不在火中,也不在人本身,而在于火同人的关系中。在审美中,只有审美对象被正确地、完整地加以理解时,它的客观审美价值才能充分体现出来。(二)中国古代美学观1、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石(1)什么是哲学?冯友兰先生:哲学,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对于人生有反思的思想的人并不多,其反思的思想有系统的人就更少。这种思想,所以叫反思的,因为它是以人生为对象,所谓人生论、宇宙论、知识论都是从这个类型的思想上产生的。是西方观点,为了思想,我们必须首先照了我们能够思想什么;这就是说,在我们对人生开始思想之前,我们必须首先“思想我们的思想”。(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二版)思想思想的思想是反思的思想。哲学家必须进行哲学化,这就是说,他必然对于人生反思地思想。然后有系统地表达他的思想。“使人成为人”,是中国人特别为他人操心的一件事情。“中国经典学派的目的,在培育讲情理的人,这是教育的范型。”(林语堂《吾国与吾民》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7月)因为在中国,似乎人人都能成为哲学家,这与西方很不相同,西方人是系统地学习哲学,并且是一种少数人进学校的专业学习,可能以后是他们的一种职业。中国人不是对哲学进行系统的学习,而且学习、研究哲学不是一种职业,学习哲学的目的是为了学会做人或生活,是一种生存的本领,是一种处世的需要。中国哲学的表达方式,多是富于暗示,而不是明晰的一览无余,这也是中国艺术的理想,诗歌、绘画、戏曲等莫不如此。拿诗来说,诗人想要表达的往往不是诗中直接说了的,而是诗中没有说的。照中国的传统,应该是“言有尽而意无穷。”所以,聪明的读者能读出诗的言外之意,能读出诗的“行间”之意。比如以下这些成语,重视的是那字呢?弦外之音言外之意指桑骂槐杀鸡吓猴举一反三以小见大旁敲侧击重视的其实是后面那个字。弦外之音言外之意指桑骂槐杀鸡吓猴举一反三以小见大旁敲侧击所以,我们的表达方式,是暗示,不是明晰。比如诗歌:”东边日出西边雨”……再如民间流传的宝塔诗一轮明月照荒丘好似西瓜石榴梳篦都无用虱也难留光溜溜尽肉球其实,我们是与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根本就不同的一种中国式的思维方式,甚至西方人根本就无法理解。所以,中国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在表达时常用比喻和象征,名言隽语、比喻例证非常之多,它们的特点就是明晰不足而暗示有余,前者从后者得到补偿。“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中国哲学家的言论大多很简短。《世说新语》里写了这样一件事:有一人到一个大官(哲学家)那里去竞聘一个秘书的职位,这位大官(哲学家)就测试他,问他老子、庄子、孔子的异同。这个人回答道:“将无同?”意思就是“莫不是同吗?”这位大官(哲学家)非常喜欢这个回答,马上任命他为秘书。郭象注《庄子》,明晰、经典。(对原文的解释,谓注;对注又做解释,谓之疏,或正义。)但一些认为还是不如庄子的暗示、比喻好。一位禅宗和尚说:“曾见郭象注庄子,识者云:却是庄子注郭象。”中国哲学家的言论、文字没有表面上的联系,是由于这些言论、文字都不是正式的哲学著作。照中国的传统,研究哲学不是一种职业,每个人都要学哲学,正像西方人都要进教堂一样。学哲学的目的,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即有一定职业的人。在中国,没有正式哲学著作的哲学家,比有正式哲学著作的哲学家要多得多。要研究他们的哲学,只有看他们写给学生、朋友的信和他们的语录。比如韩非子“寓言”,只说故事,不言道理,道理读者自己去揣摩。如:买椟还珠《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楚人有卖其珠子郑者,为木兰之柜,重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比喻抛开主要的、根本的东西,而去追求次要的、枝节的东西,舍本逐末,取舍失当。)——买椟还珠在中国文化思想发展史上,“天人合一”是一以贯之的传统主题,它是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有一种哲学,注重身会中的人伦和世务。这种哲学只讲道德价值,不会或不愿讲超道德价值。这种哲学,即普通所谓“入世的哲学”。从入世的哲学的观点看,出世的哲学是太理想主义的,无实用的,消极的。从出世的哲学观点看,入世的哲学太现实主义了,太肤浅了。它也许是积极的,但是就像走错了路的人的快跑:越跑得快,越错得很。如孔子的“入世”和庄子的“出世”形成了对比。孔孟们汗流浃背大的穿梭在芸芸众生、大街小巷之间。中国哲学不可以简单地说是入世的或出世的。其实,它既入世又出世。入世与出世是对立的,正如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也是对立的。中国哲学的任务,就是把这些反命题统一成一个合命题。如何统一起来?这是中国哲学所求解决的问题。求解决这个问题,是中国哲学的精神。中国哲学以为,一个人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行动上完成这个统一,就是圣人。他是既入世又出世的。中国圣人的精神成就,相当于佛教的佛,西方宗教的圣者的精神成就。但是中国的圣人不是不同世务的人,他的人格是所谓“内圣外王”的人格。内圣,是就其修养的成就说;外王,是就其在社会上功用说,圣人不一定有机会成为实际政治的领袖。就实际的政治说,他大概一定是没有机会的。所谓“内圣外王”,只是说,有最高的精神成就的人,按道理说可以为王,而且最宜于为王,至于实际上他有机会为王与否,那是另外一回事,亦是无关宏旨的。照中国的传统,圣人的人格既是“内圣外王”的人格,那么哲学的任务,就是使人有这种人格。所以哲学所讲的就是中国哲学所谓内圣外王之道。在艺术方面,中国人追求“物我同一”的艺术化人生境界,它也是一种“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人格发展过程。在此过程中,人们总是从自身的需要或意趣出发,以不同的方式和不同的程度达到自己的目的。如:“庄生梦蝶”或“化景物为情思”。比如,在许多人文景观中,可以见出“天人合一”的美学精神,按“天圆地方”的原则修建的北京“天坛”,含有祈年殿、皇穹宇、圜丘坛等。“天人合一“作为中国美学的基本精神,是指人能够在观照自身的情感世界或凝视外物的时候,达到使自身有限的生命之流与无限的宇宙大化之流的回环、碰撞与交流。用“天人合一”的观点来看待自然美(景物)。人就可以悟到自身的本来面目和真知,受到疗效,同时会有一种超凡入圣的感觉。这种境界是超功利性的,是天与人的审美湖动,所谓“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就是这种境界。2、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美学思想儒家美学观的最大特点是把审美活动同社会政治生活、道德修养活动密切结合,强调美的伦理性、功利性。孔子在《论语》中曾14次提到美,其中大约有10次说的美的含义其实是善。当然,孔子也认识到美与善是有区别的。有时候,“美”与“善”可以兼有之。真正把美与善分开的,是他评论“韶”乐和“武”乐时;“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孟子的美学观继承了孔子的“仁”、“善”思想,同时又有所发展,提出了“充实之谓美”。“充实”可以理解为人的品德、才智、气节等。孟子所张扬的君子的“浩然之气”,即指这种内在美要与外在美统一。美学观里另一可贵之处在于他明确提出了“共同美”的观点:“口之于味也,有同嗜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这种观点指出了人性的某些共同之处,是难能可贵。荀子的美学观同孟子“充实之谓美”相近。他认为:“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儒家的美与善相结合的美学观,曾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中产生过持久而深远的影响,重视“内在美”。儒家美学思想的核心是“中和为美”在儒家美学思想中,以“中庸”之道为哲学基础的“中和为美”原则是最为基本的。据此,对艺术实践,讲求“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怨而不怒”、刚柔互补;对人格发展,讲求“文质彬彬”、外饰内修、美善统一乃至“仁民爱物”式的天人合一。儒家思想——“中和”是儒家关于艺术价值、创作原则与人格塑造的审美理想之一。中者,含中正、正确、准确、得当之意,通常表示“正确性原则”或“合理性原则”,和者,含和谐、最佳状态或对立因素之间的动态融合关系等义,通常表示“辨证的和谐”。“中和”思想的哲学基础是“中庸”之道。“中庸,常也,中和可常行之道。”(汉,何晏)“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宋,程子)“中”的含义是既不太过,又不不及。如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中:“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这番描写是说她的身体、容颜恰到好处。“恰到好处”即儒家所谓的“中”在《中庸》中有个重要的概念,叫“时中”,“时”可指时间、时运、时常、机遇、环境或具体情景等等,“中”是正确性原则,“时中”就是说,在应用过程中要时常考虑到具体的情况,以便把握住适当的时机,那样才会立于不败之地。“中和为美”长期以来被儒家奉为艺术批评或衡量审美价值的尺度,要求艺术作品在风格上,应“刚柔得中、刚柔相济”;在内容和形式上,应“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在人格评价上,讲求“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所以,中国艺术对情感的表现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保持着一种理性的人道的空置,极少堕入卑下粗野的情欲发泄或神秘、狂热的情绪冲动。(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中和为美”的准则是以社会伦理意义上的“仁”为旨归的,这就必然是儒家美学思想注重艺术的社会功能、人格的社会意义和自然的象征价值。在艺术社会功能方面,追求美与善、情与理的统一;在人格的社会意义上,追求做君子、做大丈夫和仁人志士;在自然物的象征价值方面,赋予自然景物以人格意义。如,松柏——(喻)精神;修竹——(喻)气节;兰花、荷

1 / 7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