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美的本质(西方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讨)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二章西方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讨一.从精神上探索美的根源1.柏拉图:美是美的理式·理念世界和真实世界。(说明:桌子的理式)·最重要的是他第一次区分了“什么是美的”和“什么是美”。对此,黑格尔在他的《美学》中有一个非常精到的评价“柏拉图是第一个对哲学研究提出更深刻的要求的人,他要求哲学对于对象(事物)应该认识的不是他们的特殊性,而是它们的普遍性,它们的类性,它们的自在自为的本体。他认为真实的东西并不是个别的善的行为,个别的真实见解,个别的美的人物或美的艺术品,而是善本身,美本身和真本身”。2.康德:美只能是主观的(1)审美是一种趣味判断或鉴赏判断。·趣味判断和利害、概念无关美是不涉及利害和概念的纯形式。欲念的对象涉及利害关系,逻辑判断的对象涉及概念,而趣味判断的对象即是美。(2)在趣味判断中,美具有没有目的而又合目的性的形式。a.没有客观的目的:指不考虑对象的性质和用途,与概念、利害无关。b.合目的性(3)这种快与不快的情感虽然是个人的,但又具有必然的普遍有效性。我认为美的不是从我的利害计较出发得出来的,而是引起我的认识功能的和谐的自由活动。这是人人都有、人人相通的“共通感”。因此这种普遍性不是客观的(即不是对象的普遍属性),而是主观的(即一切人都有的先验的“共通感”)。3.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1)美的根源在于理念、绝对精神。(2)理念“显现”于现象,成为理念与感性的具体的统一体,才能有美。按朱光潜的解释“显现”的意思是放光辉。美就是理念借感性形式放出的光辉。(3)真正的美是艺术美。在艺术美中所谓“理念的感性显现”,就是指作品的“意蕴”的显现。一切造型、色彩、线条、音调的运用,都是为了显示出一种内在精神,也就是“意蕴”。哥特式建筑的各种感性形式(包括形体、空间、色彩、音响)都是宗教精神生活的显现,是作为宗教精神的客观性相。这些感性形式把人们引向一定的目的,引向“天国”。科隆大教堂位于科隆的莱茵河左岸。从13世纪中起建,至1880年才由德皇威廉一世宣告完工,耗时超过600年。是中世纪欧洲哥特式建筑艺术的代表作,也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哥特式教堂建筑。它与巴黎圣母院大教堂和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并称为欧洲三大宗教建筑。哥特式建筑黑格尔:方柱变成细瘦苗条,高到一眼不能看遍,眼睛就势必向上转动,左右巡视,一直等到看到两股拱相交形成微微倾斜的拱顶,才安息下来,就象心灵在虔诚的修持中起先动荡不宁,然后超脱有限世界的纷坛拢攘,把自己提升到神那里,才得到安息。——《美学》第3卷,第92-93页。黑格尔:窗扇是嵌着半透明的彩画玻璃,玻璃上面的是宗教故事,有时只是涂上各种色彩,用意是使从外面射来的光线变得暗淡些,让里面的烛光显的更明亮些,因为教堂里照明的不应该是外在自然界的光而应该是另一种光。——《美学》第3卷,第93页。罗丹:十二和十三世纪教堂里的彩色窗玻璃镶嵌画,深蓝的颜色仿佛象丝绒,紫得如此温柔,红得如此热烈,充满爱娇的意味,非常悦目。因为这些色调表达出那个时代虔诚的艺术家希望在梦想的天国中能享受的那种神秘的幸福。——《罗丹艺术论》科隆大教堂四壁窗户总面积达一万多方米,全装有描绘圣经人物的彩色玻璃,被称为法兰西火焰式,使教堂显得更为庄严。主要使用四种颜色:金色——代表人类共有一个天堂,寓意光明和永恒;红色——代表爱;蓝色——代表信仰:绿色——代表希望和未来。教堂外部形状所显示出的性格是昂然高耸,在一切方面都表现为尖角,努力向最高处飞腾,迸散为一层高似一层的尖顶。科隆大教堂中央是两座与门墙连砌在一起的双尖塔,高161米,是全欧洲最高的尖塔,教堂外型除两座高塔外,还有1.1万座小尖塔烘托。双尖塔像两把锋利的宝剑,直插云霄。高塔将人的视线引向上天,直向苍穹象征人与上帝沟通的渴望。紫禁城故宫的建筑设计秉承传统儒家理念,如天人合一、皇权至上、夫为妻纲等。总体布局强调“左祖右社,面朝后市”、“五门三朝”等礼制规定。其建筑布局,具有强烈的“尚中”情结,集中体现在对中轴线意识的强化和运用中。从故宫的永定门(最南端)开始,到景山向北的地安门,有一条约长7公里的南北中轴线。它既是故宫布局的中轴线,也是当时北京城的中轴线。中轴线南北贯穿(天子面南而坐),建筑物左右对称,秩序井然。土楼4.克罗齐:美是心灵作用于事物而产生的直觉。·这种直觉是先于理性、概念而产生的,是与理性和概念无关、孤立绝缘的现象,所谓“见形象而不见意义的认识。”·“美不是物理的事实,它不属于事物,而属于人的活动,属于心灵的力量。”二.从客观现实、物质属性上探索美的根源1.亚里士多德:美在事物本身之中·对柏拉图理念论的批判:“一般”是不能脱离“个别”而单独存在的。·美在事物之中,主要是在事物的“秩序、匀称与明确”的形式方面,主要靠事物的“体积与安排”。↔脱离美的事物的“理念”或“美本身”。2.达·芬奇:美存在于现实生活中·比例论美感完全建立在各部分之间神圣的比例关系上。绘画的和谐比例,由各个部分在同一时间组合而成,……它的优美不论是整体或是细部都町同时观看。从整体看,是看它的构图思想,从细部看,是看它组成整体的各部分之意图。——《达芬奇论绘画》·美并不是什么神意的体现,而是存在于现实生活中,是可以用感官认识到得事物的性质。MonaLisa油画(画板)尺寸77X53cm现藏法国卢浮宫《蒙娜丽莎》塑造了文艺复兴升时期一位城市有产阶级的妇女形象。画中人物坐姿优雅,笑容微妙,背景山水幽深茫茫,淋漓尽致地发挥了画家那奇特的烟雾状“无界渐变着色法”般的笔法。画家力图使人物的丰富内心感情和美丽的外形达到巧妙的结合,对于人像面容中眼角唇边等表露感情的关键部位,也特别着重掌握精确与含蓄的辩证关系,达到神韵之境,从而使蒙娜丽莎的微笑具有一种神秘莫测的千古奇韵,那如梦似的妩媚微笑,被不少美术史家称为“神秘的微笑”。3.荷迦兹(WilliamHogarth,1679—1764)•他分析各种美的事物的特征,从而得出结论说:“美正是现在所探讨的主题。我所指的原则就是:适宜、变化、一致、单纯、错杂和量;——所有这一切彼此矫正、彼此偶然也约束、共同合作而产生了美。”•他提出蛇形线是最美的线条。“如果从一座优秀的古代雕塑上除去它的弯弯曲曲的蛇形线,它就会从精美的艺术作品,变成一个轮廓平淡、内容单调的形体。”——《美的分析》拉奥孔大理石群雕,高约184厘米,是希腊化时期的雕塑名作。阿格桑德罗斯等创作于约公元前一世纪,现收藏于罗马梵帝冈美术馆。米开朗基罗:摩西大理石雕像,高235厘米,米开朗基罗创作于公元1513-1516年,(局部完成于1542年-1545年)现位于罗马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罗丹:思想者198×129.5×134cm,青铜,创作于1880-1900年,它是被预定放在未完成的《地狱之门》的门顶上的。后来独立出来,放大3倍。最初罗丹给这尊雕像命名为《诗人》,意在象征着但丁对于地狱中种种罪恶幽灵的思考。罗丹:地狱之门罗丹在1880年接受了制作《地狱之门》的艰巨任务。雕刻家为此耗费了近20年的时光。他为了表现那些运动中的生命,雕塑了186个分别为情欲、恐惧、理想而不断争斗、折磨自己的形象。这当中,有雄健的躯体,也有柔美的裸身,其中的主要形象后来成为独立的作品。《思想者》便是其中最杰出的作品之一。4.博克(1729—1797)•“美的性质,因为只是些通过感官来接受的性质,有下列几种:第一.比较小;第二,光滑:第三,各部分见出变化;但是,第四,这些部分不露棱角,彼此溶成一片;第五,身材娇弱……;第六,颜色鲜明,但不强烈刺眼;……”•这些品质作用于感官就可以引起神经松弛舒畅而获得愉快。5.狄德罗:美是关系•“就哲学观点来说,一切能在我们心里引起对关系的知觉的,就是美的。”也就是说,美是事物的客观关系。他说:“我说一个存在物,由于我们注意它的关系而美,我并不是说由我们的想象力移植过去的智力的或虚构的关系,而是说那里的实在关系”。•他把美分为实在美和相对美:(1)实在美:属于客观事物本身形式方面的秩序、对称、安排的关系。(2)相对美:属于对象与其他事物相比较的联系。三.从社会生活来探索美的根源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美是生活”;“任何事物,凡是我们在那里看得见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的。”(《生活与美学》,第6-7页)在普通人民(农民)看来美好的生活是“丰衣足食而又辛勤劳动,因此农家少女体格强壮,长得很结实——这也是乡下美人的必要条件。”电影《柳堡的故事》剧照陶玉玲饰二妹子维米尔: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创作于1665年,现藏荷兰海牙毛利斯博物馆。戈施耶德认为这是维米尔最出色的作品,是“北方的蒙娜丽莎”。上流社会中美人则是以纤手细足为美,甚至以病态为美。因为这是社会上层阶级觉得惟一值得过的生活,即没有体力劳动的生活标志。电视剧《红楼梦》剧照陈晓旭饰林黛玉芭蕉美人图明姜隐绢本设色纵105.1厘米横51.8厘米此图绘一貌美女子于葱茏苍翠的芭蕉旁,等同伴来弈棋。人物神情淡然而清纯,姿容娇媚,与画面的清淡敷色很是协调。弗吉尼亚·伍尔芙1882年1月25日-1941年3月28日)真正的有教养的人(指知识阶层)认为“真正的生活是思想和心灵的生活。这样的生活在面部表情、特别是眼睛上捺下了烙印……往往一个人只因为有一双美丽的、富于表情的眼睛而在我们看来就是美的”。

1 / 3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