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体育概述主讲人:姜熙警察体育的重要性警察体育是警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应用学科,它与普通高等学校的公共体育课以及军事体育课都有很大的不同,在警察院校,警察体育课都是一门基础课程,它与警察工作、警察队伍的建设密切相关。它的任务不仅是增强警察的体质,促进警察身体的健康,而且还要使警察掌握惩治违法和犯罪的相关警察技能。在警察的执法实践中,体能的优劣和警体技能水平的高低不仅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任务的完成情况,而且还关系到警察自身的人身安全。而警察体育的开展情况直接决定着警察队伍战斗力的强弱。也就是说,警察体育课的教学与训练直接关系着未来人民警察素质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警察队伍的战斗力。对警察自身的安全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警察肩负的任务日益繁重,社会上各种恶性事件、团伙犯罪、暴力犯罪及突发性大案显著增多。犯罪份子作案水平越来越高,而且手段日益暴虐。因此,新型的各类犯罪对警察身体素质和技术、技能、战术、理论知识及处置案件能力均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据不完全统计,1993年牺牲警察人数293人,1994年牺牲335人,1995年警察牺牲人数为398人,因公受伤或致残人数为9000多人,1996-2000年负伤人数达到7568人,年均牺牲人数达到470人。而近年来平均每年有500人因公牺牲,近900人因公受伤,其中有相当部分人是因身体素质和体技能差而死伤于犯罪分子之手的。这些数据一方面反应了犯罪份子的犯罪手段和性质日益残暴、恶劣,同时也暴露出警察队伍在体能,技能和战术上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一些干警一旦遇到暴力抗法,体能技能就不如对方,不但制服不了对方还往往造成自身伤亡,极大的阻碍了警察的执法护法活动。追不上、逮不着、打不赢,战斗力弱,自我防卫能力差是当前我国公安民警存在的一个尖锐问题。此外,警察的健康水平也在不断的下降。为保障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稳定发展,为警察的身体素质和警技水平的警察体育课程改革已势在必行。•警察体育是在军事体育的孕育中,随着警察事业的发展、警察队伍的不断扩大、警察教育和培训工作的加强及人民警察在长期执法实践中逐步发展、形成的。早在1984年公安部就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公安教育工作会议。当时,全国全日制公安警察院校已发展到了88所,在校学生达到3.5万人。为了全面贯彻党的德、智、体全面发展教育方针,公安部、教育部决定在军事体育教育训练中增设普通体育课,其目的是为了全面增强公安警察院校学生的体质和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随着警察正规教育的发展和对在校学生体育教育训练的加强,各警察院校开始大批引进具有专门的体育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高、中级体育人才和体育院系应届大学毕业生充实到军体教师队伍中,使警察院校军体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体育专业知识、技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为警察院校的军事体育和训练的改革注人了新鲜血液。•二、我国警察体育的形成与发展在警察教育整体改革浪潮推动下,全国广大警察体育工作者,在教育训练实践中深切地体会到在警察体育训练中用单一的军事体育或普通高校体育的教材内容和教法手段,已很难完成教育计划中规定的对警察的体育教育训练任务。从警察执法人员和警察院校毕业生实习反馈的信息中也证明,军事体育和普通体育的教材内容与警察执法实践的现实要求严重脱节。如何改变警察体育教育训练的落后现状,就成了当时公安部、各省(市)公安厅(局)和公安警察院校的领导、军事体育教员共同关心的主要课题。全国广大警体工作者根据深化警察教育改革的要求,积极认真地进行调查研究,探索教改方案,不少同志还深人第一线,在执法实践中掌握第一手资料,根据教育为执法实践服务,为提高民警战斗力服务,为增强民警体质服务的指导思想,从培养目标出发,在警察学与体育学科学结合的基点上,提出了“警察体育”这个新的课程概念,并提出用“警察体育”取代“军事体育”课程的设想。在公安部、教育部领导的支持下,1986年,由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主持,在山东省青岛市召开了首届全国警察体育学术讨论会。经过与会同志的认真论证,一致认为以“警察体育”的课程取代“军事体育”课,是公安教育改革深入发展的需要,是警察体育教育训练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我国警察体育史上,1986年首届全国警察体育学术讨论会是一次开创性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学术讨论会。在公安部、教育部领导下,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在这次学术讨论会上率先提出了“试论警察体育”的论文,得到了与会代表的一致肯定。这是50多年来警察体育教育训练在军事体育的孕育中由量变到质变的重大飞跃,是警察体育从实践到理论的升华,是警察体育学科上的一次“破土开荒”的学术讨论会,它为我国警察体育学科的创建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警察体育”这一新生学科在全国警察体育工作者中形成共识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就积极筹建警察体育专业,并报请公安部和国家教育委员会审批。1987年至1988年,在国家教委的主持下,相继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体育系和清华大学组织了由全国六大体育学院十几位专家、教授、武术界著名人士及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体育负责同志参加的三次讨论、论证和审核会。专家们一致认为:设置警察体育专业,培养警察体育专门人才,是公安院校警察体育教育训练的特殊性所决定的,是公安警察院校警体教学训练的需要,是增强警察体质,提高警体技能和警察战斗力的需要,也是警察队伍建设的需要。1989年1月,经国家教委和公安部批准,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试办警察体育系,同年8月,公安大学在全国招收了第一批。四年制本科警察体育系学生。警察体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此开始登上了科学的殿堂。为了进一步促进警察体育学科体系的形成,在公安部中国前卫体协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警察体育系于1990年11月在江苏省张家港市召开了全国公安、武警院校第二届警察体育理论研讨会;大会以警察体育的概念、目的、任务、警察体育教育训练为主要议题,展开了广泛的研讨:会议还专门邀请了部分专家对警察体育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深人的探讨,大会最后提议,将全国公安警察院校的“军体教研室”统一更名为“警察体育教研室”。这在警察体育史上是一次继1986年青岛会议后,警察体育耕耘播种的研讨会,它为警察体育学科在理论体系上的迅速形成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993年7月,由国家教委审定并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正式把警察体育列入体育学类中一个独立的专业,编号040307。由警察学与体育学有机结合的警察体育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新兴学科。它的建立使警察体育开始走上了科学发展的轨道,它标志着我国警察的体育教育训练开始冲破了传统的军事体育范畴,初步形成了为全面增强警察的体质和提高警体技能,更好地为普察的执法实践服务,为提高警察的战斗力服务,为警察队伍建设服务的强警学科之一。实践证明,警察体育学科的建立和形成不仅是警察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体育科学向更深、更广、更细方向发展的必然结果,这是科学的普遍规律在体育科学发展中的又一次体现。警察体育既有与普通体育和军事体育相同的共性,又与之有不同的区别,警察体育不仅要为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增强警察体质服务,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反应敏捷、具有特种制敌技能的人,以适应警察实际工作任务的特殊需要。近几年,广大的公安干警深深地体会到,在实际工作中,不仅要有较强的体能素质,还应具备较好的战术技能,只有这样才能完成好警察工作这一特殊的任务。因此,我们必须在加强警察体育训练提高身体素质和警体技能水平的同时,还必须重视加强警察战术的训练,以此增强实战运用的能力。有不少的公安警察院校,由20世纪80年代设立“军体教研室”发展到90年代的“警体教研室”,“军体”释为“军事体育”,“警体”释为“警察体育”;直至发展到现在的“警体战训部”,此名释为“警察体育战术训练部”,行政级别也由过去的正科级发展到正处级。1999年11月,全国第二届公安教育工作会议在上海召开,政治部主任祝春林同志在报告中指出:要大力加强民警的体能训练,研究和制定民警体能测试标准、办法。要以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强化民警的实战技能培训。2000年是“九五”计划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的最后一年,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任务都很繁重。公安工作面临的形势仍然十分严峻,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和治安稳定的任务十分艰巨,要圆满完成新时期繁重的公安保卫任务,从根本上说,关键在于加强公安队伍的自身建设,提高公安队伍几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警察体育是警察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强大的公安队伍的一个重要保证。提高民警身体素质,增强警察克敌制胜的本领,是警察体育的中心任务,也是警察体育的永恒主题。开展群众性警体活动是警察体育与战术的中心环节,也是替察体育与战术训练工作的重中之重。群众性警察体育与战术训练活动要有鲜明的警察职业特点,要与各警种的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从1999年11月第二次全国公安教育工作会议到200。年1月全国警察体育训练工作座谈会,前后两个月中,祝春林同志根据公安队伍建设的需要和“两强”目标的要求对警体工作的目的、任务、重点训练科目、科研方向及警察体育如何为增强民警的体质和提高民警战斗力服务等问题都指出了明确的方向。2001年公安部下发了《2001-2005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的通知,制定了《2001-2005年全国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教育培训规划》,其中对公安干警的警察技能、体能与战术的训练工作做了具体的要求。2003年11月20日,公安部长周永康同志在第二十次全国公安工作会议上的报告中,讲到:“要认真贯彻落实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训练条令》,全面实施民警上岗和首任必训、职务和警衔晋升必训、基层和一线民警每年的实战必训‘三个必训’制度。进一步完善公安部和省级、地(市)级公安机关三级民警训练基地建设,努力建设一支专兼职结合的高素质教官队伍,科学制定分级分类的教育训练内容,积极创新训练方法,逐步推行‘战训合一’的训练模式,不断提高训练水平和训练质量。”这充分说明国家领导对警察体育与战术训练工作的高度重视,充分体现警察体育与战术训练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在眉睫的需要。这些一系列的指示极大地促进我国警察体育与战术事业的进一步繁荣,为警察体育学科的快速发展注人强大的动力。警察体育课程目标与任务任务:(1)增强体质、发展体能,提高警察在警务活动中的适应能力和作战能力。(2)掌握警体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促进警务技能应用能力、操作能力和使用能力的提高。(3)培养团队精神和拼搏精神,警察意识和战术意识,重点解决警察在执法过程中“追得上、打得赢、打得准”的问题。既能熟练地运用追、防控、抓、带等基本技能抓捕犯罪嫌疑人,又能保护自身安全、保持充沛清力、提高警务工作效率。目标:(1)通过警察体育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独立作战和协同作战的能力,造就一批追得上、打得准、擒得住、能有效地保护自己和打击犯罪分子的合格人才。(2)通过警察体育课程的学习,使学员获得在与犯罪分子斗争中快速追击、连续作战,抗负荷、抗疲劳,穿越各种障碍,一招制敌,首发命中,迅速查处制服罪犯和遏制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的处警能力(3)树立学员的警体意识,发展体能,增强体质,掌握警体实战技能和战术,使之成为体魄强健、职业技战术熟练的合格警察人才。(4)通过警体教学训练,掌握体育和卫生保健的基本知识,掌握警体运动的基本规律,充分调动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5)通过警体教学训练,使学员掌握警体基础理论和锻炼方法,促使学员积极参加警体活动,科学的进行警体训练。(6)通过本课程学习,培养和强化学生的警务战术意识和执法的安全行为规范、增强学生随机处变能力和综合运用警务技战术的能力。让学生所学技术能真正运用到实战中。警察体育课程教学内容设置队列训练•队列训练是规范警察生活行为的基础,是警察职业道德基本素质的起点。通过队列队形的训练能够使学生具有严整端庄的警容姿态;坚决勇敢、勇猛顽强、敢于拼杀搏斗的战斗精神。培养学员的共产主义道德和集体主义精神,养成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良好习惯。•队列训练有单警队列动作和集体队列动作。单警队列动作包括站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