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心理健康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一章警察心理健康在日常生活中,只要人们一提起“健康”两字,自然就会想到红光满面、神采飞扬的样子。相当多的人会认为,所谓健康,其实就是身体没毛病。事实上,健康本身应包括两层含义——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本章将教给你判定什么是健康的心理活动,以及如何采用有效的方式保持心理健康等问题。1.1警察心理健康的标准世界卫生组织曾将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病症,而且是-种个体在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全安宁状态。”具体来说,健康有以下10项标准:·有足够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应对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不论事情大小都不挑剔;·善于休息,睡眠良好;·能适应各种环境变化,应变能力强;·能抵抗一般性的感冒和传染病;·体重得当,身材匀称,站立时,头、肩、臂的位置协调;·反应敏锐,眼睛明亮,不发炎;·牙齿清洁,无空洞和痛感,无出血现象,颜色正常;·头发有光泽,无头屑;·肌肉和皮肤富有弹性,走路轻松匀称。由此可见,世界卫生组织的健康标准具有双重含义,既包括心理上的健康,又包括生理上的健康。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健康标准,结合警察工作的特点,我们认为,警察的心理健康标准应当是:警察在工作、学习和生活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它具有自身的特点,是多种心理因素的统一体,是经常的、习惯性的内心活动与外显行为的一致。这个定义实际上包括了四层含义:第一,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第二,具有警察自身的职业特点;第三,多种心理因素的集合;第四,内心世界和外部行为的统一。具体来说,警察心理健康的标准可以归纳为“七要”标准:·要有正常的心理过程、个性心理的其他心理品质;·要有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较强的自信心;·要能遇事冷静并经常保持积极乐观的心境;·要保持与外显行为相统一的人格;·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要有对周围环境的良好适应能力;·要有较强的控制能力。针对这一标准,就可以对照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判断了。1.2心理不健康的主要表现心理健康的标准是相对的,基本符合标准的,即心理健康。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之间仍有为数不少的心理缺陷人群。这类人群有这样或那样的心理不健康表现,但却不属于心理疾病范畴。对这类心理过渡状态,我们称之为心理缺陷。一、心理缺陷所谓心理缺陷,是指无法保持正常人所具备的心理调节和适应等平衡能力,心理特点明显偏离心理健康标准,但尚未达到心理疾病的程度。心理缺陷的后果是社会适应不良。在实际生活中,最常见的心理缺陷是性格缺陷和情感缺陷。1.性格缺陷常见的性格缺陷有下列八种:(1)无力性格。这种人由于精力和体力不足,容易疲乏,所以情绪常处于不愉快状态,缺乏克服困难的精神。对精神压力和心身矛盾,易产生心理过敏反应,由此诱发心理疾病。(2)不适应性格。这种人由于判断和辨别能力有限,因此,对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差。一旦受不良的社会环境影响,就易发生不良行为。(3)偏执性格。固执,敏感多疑,容易产生妒忌心理。考虑问题常以自我为中心,遇事有责备他人的倾向。这种心理缺陷如不注意纠正,可以发展为偏执性精神病。(4)分裂性格。性格内向,孤独怕羞,情感冷漠。社会适应和人际关系很差。喜欢独自活动。此种心理缺陷易发展为精神分裂症。(5)爆发性格。平时性格黏滞,不灵活,遇到微小的剌激易引起爆发性愤怒或激情。(6)强迫性格。强迫追求自我安全感和躯体健康。可有程度不同的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这类人易发展为强迫症。(7)癔症性格。心理发展不成熟,常以自我为中心。感情丰富而不深刻。热情有余,稳定不足。容易接受暗示,好表现自己。这种性格的人容易发展成癔病。(8)攻击性格。性格外向,好斗。情绪高度不稳定,容易冲动。往往对人、对社会表现敌意和攻击行为。2.情感缺陷常见的情感缺陷有下列八种:(1)焦虑状态。对客观事物和人际关系,表现出焦虑、紧张。忧心忡忡,疑虑不快。虽然具有强烈的生存欲望,但对自己的健康和疾病存有忧虑。(2)抑郁状态。情绪经常处于忧郁、沮丧、悲哀、苦闷状态,常有长吁短叹和哭泣的表现。这种人缺乏人生的动力和乐趣,生存欲望低下。(3)疑病状态。常有疑病情绪反应,有疑病性不适症状,自我暗示性强,求医心切。(4)狂躁状态。情绪高涨、兴奋,活跃好动,动作增多,交际频繁,声音高亢,有强烈的欣快感。这种状态容易发展为躁狂症。(5)激情状态。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地出现亢奋状态。(6)淡漠状态。孤独、不合群,对外界客观事物和自身状况漠不关心,无动于衷。(7)幼稚状态。心理年龄明显落后于实际年龄,情绪幼稚化。(8)反常状态。情感反常,不协调,甚至出现矛盾的情感状态。二、变态心理在日常生活中,有时我们会发现这样的人:他(她)每天必须洗固定次数的手才能安心;下班了,要检查3次~5次门锁,否则无法放心。这些现象表明他(她)出现了心理变态或心理障碍。(一)什么是变态心理变态心理又称心理异常或心理障碍,是指一个人表现出了与其他正常人相反的心理或行为。(二)变态心理的类型1.行为和人格偏离以及不良适应性反应(1)行为偏离。它是指在没有智力迟滞和精神失常症状的情况下而与其所处的社会情境及社会评价相违背,在行为上显著地偏离常态,从而妨碍对正常的社会生活的适应。如酗酒、吸毒、盗窃、拉帮结派等。(2)人格障碍。它是指反映明显偏离正常人格,并与他人和社会相冲突的一种持久和牢固的行为。人格障碍-般从幼年开始,持续到成年或终身。虽然这类人有正常的智力或完整的认识能力,但自我控制能力很差。通常有以下不同的表现类型:①反社会性人格。其特点是容易冲动,缺乏同情心和责任感,对他人和社会冷酷无情,常表现出强烈的愤怒和强暴行为。②偏执型人格。其特点是情感冷漠,怪癖古怪,固执己见,对周围事物敏感多疑。③强迫型人格。其特点是刻板固执,墨守成规,缺乏自信,常有不安全感和不完善感。④表演型人格。其特点是以自我为中心,情绪不稳定,爱表现,好幻想。⑤分裂型人格。主要表现为个性孤独、胆怯、退缩、沉默和怪癖,活动能力差,无进取心。⑥情绪高涨或低落型人格。其特点是情绪高涨和情绪低落循环出现,且持续时间为数日乃至数周。时而热情豪放,精神振奋,精力充沛;时而抑郁寡欢,情绪消沉,精力不足。⑦癔病型人格障碍。人格不成熟和情绪不稳定。有较强的暗示性,情绪易激动,变化无常。(三)性行为变态1.同性恋以同性作为满足性欲的对象。同性恋者有同性之间性的吸引和性的活动。异常的爱慕、依恋、拥抱、接吻、抚摸、手淫、口交、肛交等。2.异装癖以穿戴异性服装和打扮成异性而得到性的满足。3.异性癖性身份或性别意识倒错,有强烈要求改变自己的自然性别的欲望。4.恋物癖以接触、玩弄异性物品而得到心理满足的变态心理和行为。喜欢偷窥异性的物品,如内衣、乳罩、内裤、丝袜等,并经常在暗地里玩弄,以得到心理满足。5.露阴癖在异性面前暴露生殖器而得到性的满足。6.窥淫癖以窥视他人性的活动或偷看异性的裸体而得到性的兴奋与满足。7.摩擦癖用摩擦或触摸异性的方法而得到性的满足。8.色情狂色情狂指男女有异常强烈的性追求,容易产生性变态和性犯罪。9.施虐淫与受虐淫施虐淫是指通过在他人身上造成痛楚和屈辱来满足自己的性欲;受虐淫是指通过接受别人施以痛楚和屈辱而发泄情欲来获得性的满足。10.恋童癖恋童癖是指以尚未成年的儿童为性行为对象,进行猥亵、性活动甚至残杀等。(四)不良适应性反应如果一个人心理发育不健全、人格发展有缺陷,在变化着的或新的环境中,就很容易产生不良的适应性行为,从而影响自身的心理健康。例如,学生的厌学行为导致休学或退学;成人如无法适应新的社会环境和工作岗位,轻则影响工作和生活,重则造成身心疾病。三、特殊意识状态(一)催眠状态下的心理异常1.神游症主要表现为患者在意识朦胧的状态下漫无目的地在外面旅行或漫游,持续时间为数小时至数日不等。2.梦游症其特点为患者在睡眠状态进入另一种意识障碍状态的表现,且患者对梦游状态发生的事情全然不知。(二)社会交往剥夺和感觉剥夺主要表现为注意力分散,记忆力减退,意志力和控制能力下降,思维混乱,情绪烦躁不安等。(三)练功者心理异常有些练功者由于心理易受暗示,对练功法盲目狂热地崇拜,以至于漠视现实生活,出现了违背基本规律的行为习惯。(四)某些药物导致的心理异常这类心理行为异常表现大多是属于正常和变态心理之间的交叉或边缘状态,其表现多为一次性,一旦异常表现状态消失,心理和行为也恢复正常。四、轻度心理异常这类心理异常表现为人的整体心理的某些方面受到影响,虽然脑部没有器质性的损害,但高级神经功能活动发生失调。这类人对人际关系处理上往往不够和谐,对周围环境的适应能力降低,但生活能自理,自知有异常,并要求诊治。(一)神经衰弱主要表现为失眠、多梦、敏感、疲劳、易怒、头晕、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二)强迫性神经症状1.强迫性观念这类人会不由自主地产生某些想法、某种情绪或某句歌词等,经常怀疑自己做过的事情,或强迫自己回忆刚做过或早已做过的事情,或者强迫自己由一件事联想到另一件事,或就某一无意义又很难得到答案的问题冥思苦想。2.强迫意向表现为被一些异常的欲望和意向所纠缠,容易产生冲动。例如,走到河边就有跳下去的冲动。3.强迫行为表现为强迫自己不断重复做一种行为。例如,反复检查房门、窗户是否锁好、关好,反复洗手,反复记录步行楼梯台阶数等。(三)恐怖性神经症这类人的心理异常往往由某些确实存在但当前明知并无危险的境遇与客体所引起,而自己却难以控制,因而极力回避,其恐惧程度可由轻度的不安到惊恐。1.社交恐怖主要表现为害怕在众人面前出现,特别是对于他人的注意比较敏感,容易发抖、脸红或出汗,因此不敢出现在公共场所。2.广场恐怖主要表现为对空旷的场所、旷野或街道等产生恐惧,且伴随有强烈的焦虑和不安。3.闭室恐怖表现为害怕封闭的空间,如电梯、电影院、汽车、飞机等。4.高度恐怖表现为对高处的恐惧,如爬山、上楼梯、乘坐飞机等。5.动物恐怖表现为害怕接触或见到某些动物,如老鼠、蛇、狗等。6.昆虫恐怖表现为害怕接触或见到某些昆虫,如蜘蛛、蝙蝠等。7.疾病恐怖表现为由于害怕被疾病或细菌传染,因此千方百计地回避正常的社交活动。8.黑暗恐怖表现为畏惧黑暗,不敢个人单独处于黑暗之中。9.其他恐怖如利器恐怖、犯罪恐怖、雷雨恐怖等。(四)癔病主要表现为肌肉痉挛或瘫痪,言语和意识出现障碍,感觉敏感或迟钝,情绪低落或高涨。(五)焦虑性神经症主要表现为注意力分散、记忆力减退,有莫名的不适感,烦躁不安,手脚麻木等。五、大脑病患及躯体缺陷时所表现的心理异常·大脑发育不全时所表现的心理异常。如智力迟滞。·大脑器质性病变时出现的心理异常。如脑震荡、病毒感染等所造成的心理异常。·盲、聋、哑、跛等躯体缺陷时所发生的心理异常。当身体的某一部分受到破坏时,如缺乏适当的教育与训练,很容易造成某种程度的心理异常。六、严重的心理异常它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整体性的破坏及心理活动协调性的瓦解。表现出对客观环境不能适应,对自己的异常言行无自知力,往往给社会造成不良影响和危害。(一)精神分裂症主要表现为个性改变,出现感知、思维、情感和行为障碍,精神活动各方面都与环境不协调,但一般无智力缺陷和意识障碍。(二)躁狂抑郁症躁狂期和抑郁期循环发作,躁狂发作期主要表现为言语明显增多,观念漂浮,情绪极端高涨,精神亢奋,活动增多,行为轻率等;抑郁期表现为思维迟钝,活动明显减少,情绪低落,甚至反复会有轻生的念头产生。七、如何判断心理的常态和变态心理活动的变态与常态是相对的;不能把所有的常态偏离者都看做是变态。例如,智商(IQ)低于60或高于150者都偏离了常态,但前者属变态之列,而后者则是智力超常的表现,不属于异常。常用的判断心理活动的常态与变态的方法有以下四点:(一)和太多数人相比较看是否和大多数人(尤其是同龄人)的心理状态相一致。如结果有明显差异的,可能是心理变态。(二)社会适应与评价一定的社会对于其成员的行为规范具有一定的标准,这些标准往往代表了社会中大多数人的思想观念。如果人和社会生活环境及社会行为规范不能协调一致,可能是变态心理的表现。(三)个人经验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种既能意识自身的心理活动,同时又能体察他人心

1 / 2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