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电 教案 半导体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三章半导体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3.1半导体BJT一、BJT(BipolarJunctionTransistor):是通过一定的工艺,将两个PN结结合在一起的器件。二、BJT(晶体管)分类:1、按频率分:高频管;低频管2、按功率分:大功率管;中功率管;小功率管3、按材料分:硅管;锗管4、按结构分:NPN型:虽然发射区和集电区都是N型半导体,但发射区比集电区掺的杂质多,面积小。PNP型:三、BJT的电流分配与放大作用:1、BJT的放大作用:1)外部条件:发射结要正向偏置,集电结要反向偏置。2)内部条件:发射区杂质浓度要远大于基区杂质浓度,同时基区厚度要很小。2、BJT内部载流子的传输过程:1)发射区向基区注入电子;2)电子在基区中的扩散与复合,基极电流就是电子在基区与空穴复合的电流。3)集电区收集扩散过来的电子。3、电流分配关系:4、放大作用:输入信号VI是首先通过发射结的电压变化改变输入电流IE的,再利用IE的变化去控制IC,而表征NJT电流控制作用的参数就是电流放大系数。例:RL=1k,vI=20mV,iE=0.98mA=0.98,则iC=0.98mA5、共射级连接方式:1)连接方式:共基极:输入端为发射极,输出端为集电极,基极为输入、输出回路的共同端。共发射极:输入端为基极,输出端为集电极,发射级为输入、输出回路的共同端。共集电极:输入端为基极,输出端为发射极,集电极输入、输出回路的共同端。2)原理:3)共射极电路与共基极电路的异同:共射极电路:以iB为输入控制电流;优点是信号源消耗的功率很小。放大过程是IC与Ib的关系。共基极电路:以iE为输入控制电流,电流放大系数为,只有电压放大。例:RL=1k,vI=20mV,iE=0.98mA=0.98,则iC=0.98mA四、BJT的特性曲线(V—I之间的关系曲线):1、共射级电路的特性曲线:1)输入特性:Vce=C,Vbe与iB的关系曲线,iB=f(vBE)|uce=c.Uce=o(v),vce=1(v)当uce=1(v)时,集电结加了反向电压,集电结吸引电子的能力加强,发射区进入基区的电子更多地流向集电区,因此对应于相同的vBE,流向基极的电流iB比原来Uce=o时减小了,特性曲线也就相应地向右移动了。Uce1V之后,只要vBE保持不变,发射区到基区的电子一定,而vce=1时已将绝大部分电子拉到集电结束,以至Uce再增加,iB也不再明显减小,故vce1与vce=1几乎重合。2)输出特性:iB=C,uce与ic的关系曲线,ic=f(Vce)|iB=c。输入特性输出特性五、BJT的主要参数:1、共发射极接法的电流放大系数:1)直流电流放大系数,反映静态(直流工作状态)。2)交流放大系数,反映动态(交流工作状态)时的电流放大特性。3)在BJT的输出特性曲线间距基本相等并忽略ICEO情况下,则和是相等的。一般在工作电流不十分大的情况下,可以认为,故常混用。ICEO---穿透电流:从集电区穿过基区流至发射区的电流。BCFEIIh)(bcfeiih)(值太小放大作用差,但太大也易使管子性能不稳定,一般放大电路采用=30~80的BJT为宜。2、共基极接法的电流放大系数()11)可混用,和(),(3、极间反向电流:1)集电极---基极反向饱和电流ICBO:表示发射极开路,C、b间加上一定反向电压时的反向电流。(它由温度和少数载流子的浓度所决定),ICBO较小,小功率硅管的ICBO1µA,锗管10µA。2)集电极---发射极反向饱和电流ICEO:表示基极开路,c、e间加上一定反向电压时的集电极电流。ICEO---穿透电流,ICEO=ICBO+ICBO=(1+)ICBO。4、极限参数:1)集电极最大允许电流ICM:是指BJT的参数变化不超过允许值时集电极允许的最大电流。2)集电极最大允许功率损耗PCM:集电结上允许损耗功率的最大值。3)反向击穿电压:V(BR)EBO:集电极开路时发射极---基极间的反向击穿电压。V(BR)CBO:B(BR)CEO§3.2共射极放大电路一、各元件的作用及取值范围:1、Cb1、Cb2---隔直电容(耦合电容),隔直流。隔断信号源与放大电路,放大电路与负载之间的直流通路(几µF~几十µF),常用电解电容(有大电容且小体积),一定要注意极性。2、Rb---基极偏置电阻,为三极管提供一个大小合适的基极直流电流(偏流),Q(几十k~几百k),若Rb=0,ib、ic不变,ui不能放大。RC---集电极负载电阻(集电极电阻),将BJT的ic变化转变为uce的变化,(几K~几十K)图3.2.1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若RC=0,则ic变,uce不变。3、BJT起电流放大:4、电源---保证集电结加反向电压(反向偏置),发射结加正向电压(正向偏置)(几伏~几十伏)。5、ic,iB以流入BJT为正,iE则以流出为正(NPN)。二、工作原理:1、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输出电压u0与输入电压ui的相位差是180°。2、即具有电压放大,又具有电流放大。三、放大作用的实质就是放大器件的控制作用;放大器是一种能量控制部件。同时还要注意放大作用是针对变化量而言的。§3.3图解分析法一、静态工作点(Q)1、直流工作状态(静止状态,静态),输入信号Vi=0的状态。2、动态Vi03、估算Q(共射电路):IB、IC、VCE(计算法)4、图解法求Q:1)把放大电路分成非线性和线性两个部分。2)作出电路非线性部分的V---I特性----(BJT)的输出特性。3)作出线性部分的V---I特性---直流负载线。VCE=VCC-ICRC。4)由电路的线性与非线性两部分V—I特性的交点确定Q点。二、动态工作情况分析:1、输入正弦信号:2、交流负载线:接入RL:对Q无影响,交流通路,交流负载电阻RL’=RC//RL。直流负载线:由斜率为-1/RC定出的负载线(由直流通路决定)交流负载线:由斜率为-1/RC’定出的负载线(由交流通路决定)。交点为Q,Vi=0,Q选中点,选低截止失真,选高饱和失真。3、BJT的三个工作区域:饱和区;放大区;截止。§3.4小信号模型分析法BJT小信号建模的指导思想:把非线性问题转化为线性化问题来处理的方法。BJT小信号建模方法:1)已知网络的特性方程,按此方程画出小信号模型。2)从网络所代表的BJT的物理机构出发加以分析,再用电阻、电容、电感等电路元件来模拟其物理过程,从而得出模型。一、BJT的小信号建模:Z参数---输出端开路阻抗参数,由于BJT的输出阻抗高,测量不易准确。Y参数---输入端短路导纳参数,由于BJT的输入阻抗低,测量不易准确。H参数---混合参数,低频时用得较广泛。物理意义明确,测量条件容易实现,低频范围内为实数。1、BJTH参数的引入:2、H参数小信号模型:1)小信号模型的引出及讨论:Vbe=hieib+hrevce;hieib表示输入电流ib在hie上的电压降,hrevce表示输出电压vce对输入回路的反作用,用一个电压源来代表。a、ic=hfeib+hoevce;它是从电路分析的角度虚拟出来的,不是BJT本身的,它只代表BJT的电流控制作用,用电流源表示:ib=0(vbe=0),它不存在,它是受控电源。Hfeib由基极电流ib引起的ic’=hfeib:电流由集电极流向发射极,它是由ib决定(电压—共同端为负,电流以流向电极的方向为正方向)。它是由于输出电压加在输出电阻1/hoe上引起的电流。b、放大电路在工作时放大的对象是变化量,所以在小信号模型中所讨论的电压、电流也都是变化量。不有用来求Q,但它反映了Q附近的工作情况,某一时间的V和总总值。2)模型的简化:对于共射极接法的BJT的小信号模型,H参数的数量级一般为:对于低频放大电路:hrevcevbe,Rc(Rl)1/hoe,hre和hoe可忽略,工程上习惯用rbe代替hie并用代替hfe,用ur代替hre用rce代替1/hoe,当Rc(Rl)/rre0.1时,则利用简化模型来分析误差不会超过10%。3、H参数的确定:1)、采用H参数测试仪;2)利用BJT特性图示仪测量和rbe。Rbe也可用公式rbe=rb+(1+)re估算;rb为基区体电阻,对于低频小功率管,rb约为200;re---发射结电阻;Vr/IE(1+)re是re折算到基极回路的等效电阻。二、用H参数小信号模型分析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1、画出小信号等效电路:1)用H参数小信号模型表示BJT。2)固定不变的电压源(VCC和VCb1,vcb2)都认为是交流短路。固定不变的电流(IB,IC)都不予考虑,其他元件都照原位画出。3)采用相量表示电压和电流。2、求电压增益:3、计算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1)计算输入电阻:2)计算输出电阻:结论:希望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高一些为好,特别是在信号源内阻RS较大的场合,可避免信号过多地衰减,特别是输入级。对输出级,希望RO越小越好,从而可提高带负载的能力。三、图解法与小信号模型法的比较:1)图解法求Q;2)小信号模型法求Vi较小或BJT在线性范围内工作时;3)Vi幅度大,BJT在非线性部分时,用图解法。

1 / 3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