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火救援专业士兵职业技能鉴定业务理论复习题(初级消防员)基础理论部分1.消防工作的主要任务。为了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加强应急救援工作,保护人身、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2.消防工作的方针。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3.消防工作的原则。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原则,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社会化的消防工作网络。4.“五个第一时间”的主要内容。(一)第一时间调集足够警力和有效装备;(二)第一时间到场展开;(三)第一时间实施救人;(四)第一时间进行排烟降毒;(五)第一时间控制灾情发展,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和危害。5.执勤战斗保障的主要内容。公安消防部队应当建立健全战勤保障制度,完善战勤保障体系,做好执勤战斗的装备、物资、生活、医疗和技术等各项保障工作。6.执勤战备等级。公安消防部队实行等级战备制度,战备等级分为经常性战备、二级战备、一级战备。7.燃烧的本质和条件。(一)本质:燃烧是一种放热发光的化学反应。(二)条件:任何物质发生燃烧,都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氧化剂)、着火源。8.燃烧的类型。(一)闪燃;(二)着火;(三)自燃;(四)爆炸;9.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状态的物质燃烧过程的区别。易燃和可燃液体在燃烧过程中,并不是液体本身在燃烧,而是液体受热时蒸发出来的气体被分解、氧气达到燃点二燃烧,称蒸发燃烧。其燃烧速度取决于液体的蒸发速度,而蒸发速度又取决于液体的蒸发速度,而蒸发速度又取决于接受的热量,故接受热量愈多,气体蒸发量愈大,燃烧速度愈快。可燃液体的蒸发与可燃气体的燃烧特点相同,也分扩散燃烧和预混燃烧。可燃气体燃烧不需要像固体、液体那样经熔化、蒸发过程,所需要热量仅用于氧化或分解气体,或气体加热到燃点,因此,容易燃烧、燃烧速度较快。10.完全燃烧的概念。在燃烧反应过程中,如果生成的燃烧产物不能再燃烧,则称为完全燃烧,其燃烧产物为完全燃烧产物。11.可燃物的定义。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称可燃物。12.闪点的定义。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易燃与可燃液体表面能够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闪点13.自燃的定义。可燃物在空气中,在没有外部火花、火焰等火源的作用下,因受热或自身发热并蓄热所产生的自然燃烧现象叫自燃。14.火灾的定义和分类。凡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都称为火灾。1、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往往具有有机物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火灾等。2、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火灾等。3、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火灾等。4、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火灾等。5、E类火灾:指带电的电气设备及其他物体燃烧的火灾。6、F类火灾:指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如动植物油脂)火灾。15.火灾危险性的概念。火灾危险性通常理解为火灾在不同物质中和不同状态下或处理过程中发生发展的可能性。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使用物质和材料的燃烧性。16.火灾烟气的危害性。(一)火灾烟气的毒害性;(二)火灾烟气的减光性;(三)火灾烟气的灼伤性。17.影响火场温度变化的因素。1、燃料的发热量:燃料的发热量愈高,则燃烧温度越高,因此,燃烧的质量好坏对燃烧温度的高低有很大的影响。2、燃料和空气温度:如将燃料和空气在进入燃料室前加以预热,对于提高燃料温度有很好的效果。18.烟雾的特征及其对灭火工作的影响。烟雾是物质在燃烧反应过程中热分解生成的含有大量的气态、液态和固态物质与空气的混合物。它是由极小的炭黑粒子完全燃烧或不完全燃烧的灰分及可燃物其他分解产物所组成。烟气的组成成分和数量取决于可燃物的化学组成和燃烧时的温度、氧的供给等燃烧条件。火灾时,由于燃烧要消耗大量的氧气,使空气的氧浓度显著下降,人长时间呆在这种低氧的环境中,就会造成呼吸障碍、失去理智、脸色发青,甚至窒息死亡。。19.热量传播的概念。火灾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始终伴随着热传播过程,热传播是影响火灾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热传播除了火焰直接接触外,还有三个途径:传导、对流、辐射。20.爆炸的概念。爆炸是物质从一种状态迅速转变成另一状态,并在瞬间放出大量能量,同时产生声响的现象。21.爆炸极限的概念。是指可燃气体、易燃液体蒸汽和可燃星粉尘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时遇火即发生爆炸,这个浓度叫爆炸极限。22.粉尘爆炸的特点。(一)多次爆炸是粉尘爆炸的最大特点;(二)粉尘爆炸所需的最小点火能量较高;(三)与可燃性气体爆炸相比,粉尘爆炸压力上升较缓慢,较高压力持续时间长,释放的能量大,破坏力强。23.灭火的基本方法和原理。(一)基本方法:冷却法、窒息法、隔离法、化学抑制法。(二)原理:物质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必要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和着火源。根据这些基本条件,一切灭火措施,都是为了破坏已经形成的燃烧条件,或终止燃烧的连锁反应而使火熄灭以及把火势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损失。这就是灭火的基本原理。24.危险化学品的定义。危险品系指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性质,在运输、装卸和储存保管过程中,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毁而需要特别防护的物品。25.常见危险化学品的分类。根据灭火救援工作的实际,将危险化学品分为九大类:第一类:爆炸品;第二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第三类:易燃液体;第四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遇湿易燃物品;第五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第六类:毒害感染性物品;第七类:放射性物品第八类:腐蚀品;第九类:杂类。26.常见危险化学品的标志。27.室内火灾的发展蔓延过程。(一)火灾初起阶段。(二)火灾发展阶段。(三)火灾下降阶段。28.室内火灾蔓延的途径。1、内墙门2、房间隔墙3、楼板孔洞4、穿越楼板、墙壁的管道和缝隙5、闷顶6、外墙窗口29.易燃性建筑材料的概念。在空气中受大烧或高温作用时,立即起火,且火焰传播速度很快30.可燃性建筑材料的概念。在空气中受到火烧或高温作用时,立即起火或发生微燃,而且火源移走以后仍燃继续燃烧或微燃。31.防火分区的概念。防火分区:采用防火分隔措施划分出的、能在一定时间内防止火灾同一建筑的其余部分蔓延的局部区域。32.耐火等级的概念。根据有关规范或标准的规定,建筑物、构筑物或建筑构件、配件、材料所应达到的耐火性分级。33.避难层的概念。建筑高层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为消防安全专门设置的供人们疏散避难的楼层。34.建筑物周围设置消防车道的要求。消防车通道宽度不应小于4m,城市道路中心线间距不宜超过160m,当建筑物沿街部分长度超过150m或总长度超过220m时,应在适(当)中位置设置穿过建筑物的消防通道。消防通道上空4m范围内不应有障碍物。对于高层建筑、占地面积超过3000㎡的甲、乙、丙类厂房、占地面积超过1500㎡的乙、丙类库房,大型公共建筑、大型堆场、储罐区等较为重要的建筑物和场所,其周围应当设置环形消防通道。环形消防通道至少应有两处可根据消防车的情况,不少于12m×12m或15m×15m或18m×18m。供消防车取水的天然水源和消防水池,应当设置消防车道;对于有内院或天井的建筑物,当其短边长度超过24m时,可设置进入内院或天井的消防车道。有河流、铁路通过的城市,可采取增设桥梁等措施,保证消防车道的畅通。35.消防控制室的组成和功能。消防控制室是设有火灾报警控制设备和消防控制设备,用于接收、显示、处理火警报警信号,控制相关消防设施的专门处所。36.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组成。喷水灭火系统是指按适当的间隔和高度,装有喷头的供水灭火系统。包括有如下几种类型:(1)湿水喷水灭火系统:由湿式报警装置、喷头、管路和充气设备组成,并在报警阀上、下管路始终充满着水的灭火系统。(2)干式喷水灭火系统:由干式报警装置、喷头、管路和充气设备组成,并在报警阀上部管路中充以有压气体。(3)预作用灭火系统:由火灾探测系统、闭式喷头、预作用阀等组成,在喷头打开之前管路内才充水的灭火系统。(4)雨淋灭火系统:由火灾探测系统、开式喷头、雨淋阀等组成的灭火系统。(5)水幕系统:由水幕喷头、管路和控制阀等组成的灭火系统。(6)水雾系统:由水雾喷头、管路、控制装置等组成的灭火系统。(7)蒸气喷射系统:由蒸气源、喷头管路系统和火灾探测器等组成的灭火系统。37.训练安全的内容及要求。在全面开展体能和业务训练前,要对参训人员进行必要的体检和心理测试,一般情况下,不安排在酷暑、严寒季节和恶劣气候条件下进行大强度、长时间的集中训练、考核。在训练过程中应当根据训练科目和气候条件,严格按要求着装,做好各项防护、保障和准备工作。(1)训练前,要对受训对象进行针对性的安全教育,讲清注意事项,强调安全纪律。(2)在全面开展体能和业务训练前,要了解参训人员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状况,防止带伤和带情绪参训。(3)严格按训练科目要求着装,身上不得携带打火机、手机、钥匙、手表、笔、刀剪等与训练无关的坚硬物品。(4)设置安全员,对训练场地、设施、器材必须进行检查、测试,并在训练中落实安全保护措施。(5)必须进行跑步、活动操等热身运动,运动时间应以身体微微出汗为标准,一般不少于半小时。38.训练准备的内容和要求。(1)认真检查训练场地。训练前,要认真做好场地检查工作,不平的训练场地要组织人员平整,碎石杂物要清扫干净,并根据训练内容,划出清晰标记,为训练创造安全环境。(2)认真检查器材装备。在训练前要组织安全员对训练所需器材装备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如一时不能解决的,要迅速报告中队干部调整训练内容。(3)认真做好自查互查。训练前受训人员按要求着装,并仔细检查头盔是否损坏,安全带有无断裂,安全钩有无变形,安全绳是否牢固,必要时进行互查,严防不安全因素被遗漏。(4)认真开展准备活动,准备活动要科学,当机体兴奋度较低或气温较低,以及肌肉韧带较僵时,准备活动要充分,有伤的部位准备活动要小心谨慎;准备活动要有针对性,应尽量使全身各主要关节韧带和肌肉群都得到活动,并应加强发展较差的肌肉群的练习;准备活动的时间和量不宜过长过大,准备活动时间一般在15MIN-20MIN为宜,或以身体觉得发热、微出汗为好。39.火灾扑救作战安全的要求。(1)严格纪律。火场不要擅自行动,自觉遵守群众纪律。(2)加强防护。在浓烟、有毒、缺氧等危险条件下进行灭火抢险,必须佩戴防护装备,并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3)紧急避险。当火场发生紧急情况,危及作战人员生命和消防车安全的情况下,应当先将作战人员转移到安全地带。(4)防止触电。火场内如有带电设备应视情采取必要的切断电源和预防触电的措施。(5)清点人数。战斗结束后,班长要清点本班人数,一旦发现缺少时,应立即寻找。(6)整理装备。归队前,班长要组织本班人员认真检查器材装备,若发现丢失时,应积极寻找。40.应急救援作战安全的要求。(1)在对易燃易爆等场所、单位进行灭火救援时,必须划出警戒区域,消防车不得进入警戒线,停放时应车头朝外,保证随时能够迅速撤离。进入人员,禁止穿钉鞋、化纤服装和携带有火花装备及所有不防爆的通信设备。(2)在扑救储罐、压力容器设备以及爆炸物品火V时,应指定专人监视,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并及时发出撤离信号。进攻人员要善于利用地形地物掩护。(3)在扑救有可燃粉尘场所火灾时,切勿用直流水枪扑救,防止形成粉尘爆炸着火伤人。(4)在扑救老式建筑火灾时,内攻人员进入前要使用直流水枪先上后下左右晃动射流实施试探,击落悬垂、断裂或即将倒塌的建筑构件,防止砸伤人员。进入内部转移水枪阵地或延伸水带时,要探步前进,防止因踏空或木质地板烧损坠落而造成摔伤。(5)在扑救大空间、大面积、大跨度建筑火灾时,应严密观察,加强冷却,减少内攻人数,防止顶棚塌落伤人。(6)在利用大绳实施攀登或下滑救人时,必须使用双绳保护,大绳与墙面接触的部位,要使用足够的垫层保护,防止大绳摩擦断裂。(7)在处置带电火灾及事故时,要一律按要求穿好绝源胶靴、戴好绝缘手套,搞好个人防护。严禁使用直流水枪直接灭火,并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