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故事》第九集解说词《铁蹄下的煤田》左图为阜新矿务局右图为阜新矿务局局长钟子云阜新市因煤而立,阜新市成立的历史,也就是阜新煤田开发的历史。人们把阜新称作煤海,这煤海有多大呢?鸟瞰阜新煤田,是一雄浑壮观的盆地,整体轮廓呈长槽形,夹在山势逶迤的松岭和风光秀丽的闾山之间,东北起自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沙拉,西南到义县泥河子,长约130公里,宽约20公里,分布总面积2000多平方公里,可采面积181平方公里。阜新煤田包括沙海含煤组、阜新含煤组。阜新含煤组主要分布在阜新市新邱区、太平区,煤层最大厚度为106米,一般为39.64米;沙海含煤组在阜新含煤组之下,主要分布在清河门区,最大可采厚度为19.3米,一般为8.68米。1988年末,阜新煤田累计探明总储量近20亿吨;矿区表内保有储量12.5亿吨,可采储量4.46亿吨。煤类主要为长焰煤和气煤。早在清乾隆四年(1739年),义州(今义县)和土默特左旗(今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交界地带就已发现局部煤田。当时清王朝为保护其在东北地区“龙兴之脉”的完好,实行封禁政策,禁止设窑开采。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四月,义州蒲草泡(今属阜新市清河门区)刘士俊等人合伙私挖煤窑两口,得煤自用,为阜新煤田开采之始。但开采仅仅半年就被清廷派员查禁,刘士俊被发配到新疆伊犁充当苦役。近代阜新煤田的开发,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开始,到1930年,这期间尽管日本帝国主义染指阜新煤田,但是阜新民族资产阶级艰苦奋斗,阜新民办煤矿还是蓬勃发展。然而,就在此时,灾难降临了!为了将中国东北变成自己的殖民地,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占领了辽吉黑东三省。1932年3月伪满洲国傀儡政权成立。1933年3月日本侵略军大举进攻热河省,4月8日,当时隶属于热河省的阜新县沦陷。从此,日本侵略军的铁蹄开始践踏阜新煤田。阜新沦陷后,张学良的煤矿被日伪政权定为“逆产”予以没收。先由伪满洲国第二军接管,1933年10月交给日本关东军特务部,改称孙家湾炭矿,由八道壕炭矿矿长武谷信吉任矿长。1934年5月,日伪当局管理经营东北煤矿的机构满洲炭矿株式会社(简称“满炭”)成立,孙家湾炭矿作为伪满洲国实物投资交给“满炭”经营。1935年3月,阜新地区民营大矿裕阜矿务局和阜新地区的其他民营煤矿全被“满炭”强行收购。随即日本侵略者在孙家湾开发露天堀,原张学良的孙家湾煤矿一带为东露天堀,韩瑞麟的裕阜矿务局一带为西露天堀。1935年7月,“满炭”理事长河本大作(原日本关东军高级参谋,曾策划暗杀张作霖,解放后病死于太原战犯管理所)等人来阜新,策划立即开建孙家湾露天堀。8月8日,八道壕——孙家湾输电线路尚未架完,孙家湾露天堀即以手工方式开建。日本侵略者大规模掠夺阜新煤炭资源由此开始。中国人开发自己煤田的权利完全被剥夺。1935年6月,日伪当局开始修建新立屯至义县铁路,第二年12月通车,与大郑线和锦承线连接,疏通了煤炭外运渠道。1936年10月1日,“满炭”在阜新成立矿业所,统一经营阜新煤矿。到1939年,阜新矿业所已管辖8个采炭所,计有生产斜井44个、露天3座,在建斜井2个、露天2座,成为“满炭”系统最大的煤矿。另外,还建了一个制作所、4座选煤厂。奉天造兵所阜新工厂于1938年3月正式生产火药,阜新发电所也于1939年9月开始送电。1940年,阜新矿业所年产煤炭337万吨,占“满炭”总产量的34%。1940年,“满炭”的经营开始恶化,到1941年,亏损额增至2160万元。随着侵华战争的扩大和长期化,日伪经济危机日益加深。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对煤炭的需求更加紧迫。为解脱陷入危机的“满炭”,增加煤炭产量,满足战争需要,日伪当局决定让阜新矿业所与“满炭”脱离,改组成立具有准特殊法人资格的独立会社——阜新炭矿株式会社。1943年2月26日,正式改组成立阜新炭矿株式会社,重组管理机构,增资22000万元(伪满币)。当时,阜新炭矿株式会社总资本2.2亿元(伪满币),全部由伪满洲重工业开发株式会社承受。年生产能力450万吨(不含八道壕煤矿的26万吨)。从业人员总数46741人。当年阜新市新建矿井2个,全矿区产煤389万吨。1944年产煤427万吨,为日伪时期产煤最高年份。到1945年,日本侵略者以各种方式在阜新地区奴役中国劳动力总数达50多万人,掠夺阜新煤炭2527.5万多吨。大规模掠夺式开采,回采率仅有30%,使煤田遭到严重破坏。为了满足侵略战争的需要,日本侵略者对阜新煤炭资源的掠夺步步加紧,对中国劳工的残酷压榨日甚一日。劳工从事繁重的苦役,过着非人的生活,体质日衰,死亡的越来越多。到1939年,社宅周围零散地块已埋葬不下,矿业所乃于1939年8月到1940年11月,先后设立新邱兴隆沟、城南、孙家湾南山、五龙南沟等4处墓地,劳工称之为“万人坑”,总计占地面积504120平方米。1942年以后,日本侵略者掠夺煤炭日益疯狂,造成矿井恶性事故频频发生,加之传染病流行,劳工成批死亡。还有很多劳工因有反满抗日情绪而惨遭屠杀,被矿方成百地埋于“万人坑”内。在日伪统治期间,阜新地区死难劳工达68000多人。为了强化对阜新人民的统治,进一步掠夺阜新地区的煤炭资源,日本帝国主义指使伪满洲国皇帝溥仪于1936年3月26日批准设置阜新市令,在阜新县境内划出海州、新邱、米家窑、孙家湾等25个村和今阜新镇,设立阜新市,此令于1940年1月1日施行。日伪当局于1936年开始编制《阜新都邑计划》。阜新市中心地址开始打算设在孙家湾,其次选阜新县城,最后选定以阜新县城西9公里的海州庙村作为市区中心。海州庙大约建于清康熙初年(1662年),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当时,海州庙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规模宏伟,分上下两寺,背依苍翠的西山,面临宽阔的细河,四周松柏参天,风光秀丽,庙宇富丽堂皇,错落有致。蒙古语把山坡叫做“海州”,所以后来人们习惯地把这座西山南坡上的蒙古族喇嘛寺庙叫做海州庙。当时在寺庙的周围,住着20多户人家,蒙、汉族都有。人们以“海州庙”称呼此地。清末以后形成海州庙村。1936年3月,日伪当局在海州庙村一带设立阜新街,隶属于阜新县。为什么选海州庙村作为阜新市市区中心呢?根据是,此地处于医巫闾山山脉西北盆地中央,位于细河北岸,发电所在细河南岸沿新义线铁路布设,又有利于城市供水。确定阜新城市东西长23.5公里,南北宽14.5公里,总面积340.7平方公里。把阜新各煤矿纳入城市建设范畴,规划城市人口20万,设想30年后突破50万。市区范围南起新义铁路,北至六家子旱河,东起广富营子村,西至巩家洼子河,面积26.5平方公里。市街道路以中央广场(今解放广场)为中心,呈环形放射状,辅以棋盘式小方格组成网络。公共建筑及商业区布设在今新华街、大众街两侧。到1940年1月1日正式设市时,西山、平安中部、勿拉毛头、新邱中部等日本人住宅建设相继完工,高德、孙家湾、五龙、平安西部、新邱南部等简陋的矿工宿舍及市内一般市民住宅也相继建成。1940年年底,伪阜新市公署由“协和区”(阜新县城)迁至海州。阜新正式建市后,隶属于伪满洲国锦州省,阜新街改为海州区。同时撤销阜新县,保留土默特左翼旗。阜新市辖海州、新邱、太平、孙家湾、协和、城南、城北、高山、兴隆、红叶、东岗11个区。第二年,撤孙家湾区,设新兴区。伪阜新市公署设市长、副市长各1人。到1945年“八一五”日本投降,四任市长均为日本人:稻叶贤一、西芳雄、广部忠彦、山口民二。三任副市长有两名中国人:王兴义、徐谦德,一名朝鲜人:中江千里(黄千里)。初期伪市公署下设庶务、行政、财务、工务、警务、保健卫生等6个科,后又增设地政科,有股长以上伪官吏67人。区公所为市公署直辖,各区设区长1人,下分民济、财务、行政、实业、庶务等系。区下设街。全市共划为72个街,街公所设街长和文书。为了统治和镇压阜新人民,日伪统治当局在市区西部修建兵营,驻扎重兵,并先后设置了警察署、法院、监狱、“思想矫正院”、“工人辅导所”、宪兵队、炭矿警备队等,设有各种刑罚。全市共设27个警察派出所,主要头目一律由日本人充当。1940年1月阜新设市时,人口为146214人。其中日本人9369人,占百分之六,这还不算日本军人。阜新沦为日本的殖民地。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伪满阜新炭矿株式会社解体。10月15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锦州矿产管理委员会派干部接收阜新煤矿,10月26日成立了阜新矿产管理委员会。1946年国民党占据阜新市后,成立了阜新煤矿有限公司。1948年3月18日清晨,国民党阜新煤矿有限公司官员及部分管理人员和矿警千余人随同国民党军队逃往义县,阜新煤矿彻底回到人民手中。4月20日,成立阜新煤矿管理委员会,中共阜新市委书记丁丹任主任委员,直属东北行政委员会工业部领导。1941年1月1日,阜新矿务局和中共阜新煤矿委员会成立,中共中央东北局调原哈尔滨市委书记钟子云任阜新矿务局局长、矿委书记。从此,阜新煤田的开发开始了新的历史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