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_李清照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步骤:1、意象分析。欣赏作者对于所咏之物特点的把握和刻画。2、情感分析。把握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3、手法分析。分析咏物诗词的写作技巧。如何鉴赏咏物诗(词)学习目标1、了解托物言志的艺术手法2、掌握诗歌的思想感情3、从诗人的审美观点中得到的启示鹧鸪天桂花李清照鹧鸪天·桂花李清照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其父是当时的著名学者。丈夫赵明诚是宰相赵挺之之子,历任州郡的行政长官。他们婚后的生活很优裕,搜集了大量的书画金石,共同从事学术研究。李清照是我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女文学家。诗词文都写得很好,可惜诗文流传至今的为数不多。她的作品留存至今较多的是词。她的词作,从数量看,较之其他名家也不算多,但几乎每篇都是精品佳作,是公认的宋词一大家。李清照(1084-约1151),宋代著名婉约派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李清照被当代散文大家梁衡称为“乱世中的美神”,她以沧桑的生命之躯连接了北宋和南宋。靖康之变,李清照的家庭遭到严重的摧残,她也被迫南渡,过起颠沛流离的生活。南渡不久,赵明诚病死,她精神上遭到沉重打击。只身经历国破家亡夫死的痛苦。此后就在孤苦寂寞中度过凄惨的晚年。千古才女李易安万古愁心李清照国愁,家愁,情愁乱世中的美神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南渡后:反映战乱痛苦生活,感时伤怀,怀旧思乡,表现思夫、思国、思乡。主题的社会意义也扩大了,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浓愁、哀愁--沉郁凄凉◆南渡前:描写少女、少妇时期的生活,内容只限于闺情相思.闲愁、离愁--清丽婉转李清照词的特点:从内容看,绝大多数是言情写愁,都写得很精到,很富于特色。她工于造语,善于创意出奇,善于用白描手法塑造出鲜明动人的艺术形象,在语言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从艺术风格看,绝大多数作品是婉约的,她被看作是婉约派的代表词人之一。鹧鸪天·桂花李清照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找出诗歌中直接描写桂花的诗句,并概括作者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桂花。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颜色体态生长地气味暗淡轻黄柔情疏迹远香用一句话简单的说说李清照笔下的桂花的形象。要求用“虽然……但是……”的句式1、荷花虽然生长于污浊的淤泥但是却洁身自好,一尘不染;虽然洗濯于清涟,但是却淡雅而不妖艳。2、梅花虽然已飘零一地并被碾作尘土,但是却仍然保持着芳香。虽然桂花没有艳丽的外表,但是香满人间。虽然桂花天生柔弱,但是将它的芳香存留在各方。虽然桂花生在深山,远离闹市,但却香飘千里。对于桂花,作者给了什么样的评价呢?1、自是花中第一流拟人,衬托用典对比2、画栏开处冠中秋3、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作者高度赞美桂花,赞美它虽没有艳丽的外表,却有着如此的高尚的品质,我们从中能否看出,李清照心中关于高尚,关于美的内涵是什么?美不是外在的大红大紫,而是内在的芳香作者对桂花美在内在,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托物言志社会背景这首诗是李清照和赵明诚隐居在青州时的作品。宋徽宗年间政坛风云变幻,李清照的公公赵挺之官至宰相,后来遭遇了政治对手蔡京的迫害,被迫辞去宰相,回家的第五天后去世,同时,牵连家人和子女们,全部被免职回到青州老家。李清照和赵明诚因祸得福,在青州隐居的十年,是他们生活最安逸的时候。暗喻自己超凡脱俗,才情过人,甘于淡泊。表达自己对平淡宁静,没有功名纷争的乡村生活的满足。写自己傲视尘俗,乱世挺拔的正直性格。

1 / 1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