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民居一说到客家人的建筑,最多人知道的也许就是福建永定的土楼,一个个像散落在山谷中圆形的飞碟,曾经被美国人惊呼是中国对付台湾的导弹发射基地!山谷中的飞碟客家民居的地位在闽西南和粤东北的崇山峻岭中,点缀着数以千计的圆形围屋或土楼,这就是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民居。••土楼是以土作墙而建造起来的集体建筑,呈圆形、半圆形、方形、四角形、五角形、交椅形、畚箕形等,各具特色。土楼最早时是方形,有宫殿式、府第式、体态不一,不但奇特,而且富于神秘感,坚实牢固。楼中堆积粮食、饲养牲畜;有水井,若需御敌,只需将大门一关,几名青壮年守护大门,土楼则像坚强的大堡垒,妇孺老幼尽可高枕无忧。营垒式住宅•军营周围的防御建筑物,堡垒。客家民居的建筑材料•在土中掺石灰,用糯米饭,鸡蛋清作粘合剂,以竹片,木条作筋骨,夯筑起土楼。石灰鸡蛋清糯米饭竹片,木条客家民居的形状结构•土楼高15米,它们大多为3至6层楼,一百至二百多间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雄伟壮观。(说明方法——列数字,打比方)客家民居的布局•土楼围成圆形的房屋均按八卦布局排列,卦与卦之间设有防火墙,整齐划一。客家民居的文化内涵•两三百人聚居一楼,不分贫富,贵贱,平等分房,和睦相处,勤俭持家,追求吉祥,幸福与安宁。(说明方法——举例子)承前祖德勤和俭•表现了先辈希望子孙和睦相处,勤俭持家的愿望。启后子孙读与耕傣家竹楼傣家竹楼的建筑成因傣族人民居住区地处亚热带,地温高,据说竹楼利于防止酷热和湿气,因此,傣族人家至今依然保持着“多起竹楼,傍水而居”的习惯。•踏上傣家人居住的土地,你就走进了绿色的世界。远远望去,到处是一丛丛绿色的凤尾竹,和遮天盖地的油棕林。在竹林深处不时传来鸡犬之声,却看不到村寨、房舍,显然那一幢幢竹楼都藏在浓绿的竹林中了。•整个竹楼呈正方形,分上下两层,楼上住人,楼下一般作关牲口和堆柴禾用。•傣家竹楼建筑结构一般都比较简单,但十分宽敞,别致美观,室内通风也很好,你在室内坐着,只觉清风徐徐,花果飘香。傣家竹楼的形状结构傣家竹楼的文化内涵•傣族还有个风俗:一家盖房,全村帮忙。新楼落成时,还要举行“架竹楼”仪式。这时候,全寨子的人都蜂拥而至,喜气洋洋,像过节一般热闹。同时还要请“赞哈”(歌手)唱“贺新房”的曲子,据说这样才能吉祥、平安,家道兴旺。•北京四合院,在北京大大小小的胡同中,坐落着许多由东、南、西、北四面房屋围合起来的院落式住宅,这就是四合院。最简单的四合院只有一个院子,比较复杂的有两三个院子,富贵人家居住的深宅大院,通常是由好几座四合院并列组成的。四合院的“四”字,表示的是东南西北四面;“合”是围在一起的意思。也就是说,四合院是由四面的房屋或围墙圈成的。四合院中除大门与外界向通之外,一般都不对外开窗户,即使开窗户也只有南房为了采光,在南墙上离地很高的地方开小窗。•云南、四川、贵州三省交界地带是彝族人民的聚居地,这片土地上孕育出了彝族特有的民居建筑:土掌房。•彝族的“土掌房”多为平房,不过也有建成两层甚至三层的。它与藏式石楼有些相似,房屋厚实,房顶筑成平台作为晒场使用。不同的是,土掌房多建于斜坡上。•土掌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朝。为适应云南一带的气候和山地特点,彝族先民便在这里以泥土为墙、木头为顶,再在屋顶铺上柴草、松针等,建成了土掌房。这样的房屋冬暖夏凉,且有着良好的隔热和防火性能。•不过,土掌房只分布在云南东南一带的彝族聚居区,因为这一带土质细腻、干湿适中,比较符合建造房屋。•彝族人民热情好客,土掌房恰好为他们提供了“便利”。家家户户都放有梯子,方便邻里之间来往。赶上晾晒稻谷时,他们还边忙农活边聊天。逢年过节,屋顶便是宴请宾客的绝佳场所。•在广西的丘陵间,随处可见这样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蓝天碧水,群山掩映之中,一座座别致的木楼依山势而居,这就是瑶族民居吊脚楼。•瑶族主要聚居在广西山区一带,那里少有可供成片建造房屋的平地。于是,瑶族人便选择坡度较为平缓的地方,将房屋一半建在平整土地上,另一半用长短不一的木柱依山势悬空而立。远远望去,吊脚楼依山傍水,鳞次栉比,层叠而上。•吊脚楼是我国南方特有的古老建筑形式,一般正屋建在实地上,厢房除一边和正房相连外,其余三边皆悬空,靠柱子支撑。•瑶族吊脚楼至少分两层,楼上为饮食起居的地方,外人一般不准入内。楼下则用来饲养家禽,放置杂物。•这种民居不仅节约土地,还和气候有关。广西炎热潮湿,山区更是雨水充沛,吊脚楼上层住人,楼下架空,既通风、干燥、防潮,还能防毒蛇、野兽等,被现代建筑学家认为是当地最佳的生态建筑形式。湘西吊脚楼“湘西吊脚楼”是苗、侗、布依、土家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民居。古香古色、建筑风格特殊的吊脚楼,为湘西的山水添了几分韵致。#羌族碉楼碉楼是羌族特有的民居,在四川茂县广有分布,汉代就开始发展盛行。羌族碉楼多建于村寨住房旁,建筑材料主要是石片和黄泥土。墙基深约1米,以石片砌成。碉楼有四角、六角、八角等形式,有的高达十三四层,高度在10到30米之间。碉楼的石墙内侧与地面垂直,外侧则由下而上向内稍倾斜。别看外形复杂,石匠在修建碉楼时却不绘图、不吊线,也没有柱架支撑,全凭高超的技艺与经验。此次汶川地震使得震区不少建筑被毁,而阿坝地区的碉楼只有一两座被震塌。其他碉楼虽有裂缝,却没有倒塌,充分体现了羌族碉楼的坚固性。在碉楼旁,就是羌族人居住的石砌平顶房。房子呈方形,多数为3层,每层高约3米。顶平台是晒粮、做针线活及孩子老人游戏休歇的场地。羌族祖先修建碉楼既可以在高寒地区贮藏粮食,还能在战时躲进碉楼,抵御外敌入侵。•客家土楼也叫围屋,主要分布在闽、粤交界地区。•由于客家人大多居住在偏僻的山区,当时不但建筑材料匮乏,还要面对豺狼虎豹和盗贼的侵扰,所以客家人便建造了“抵御性”的住宅形式――土楼。•土楼造型奇特,大致可分为围龙楼、玉凤楼、方楼、圆寨四种类型。如果需要御敌,只要关上大门,土楼就会像一座坚固的堡垒。•土楼体积之大,堪称民居之最。直径50多米的三层圆楼中,能有百余间住房,可以住三四十户人家,容纳二三百人。如果是直径达到七八十米的五层圆楼,能有四五百间住房,可住七八百人。•客家土楼中轴线分明,以厅堂为中心,廊道贯通全楼,可谓四通八达。客家人还善于利用斜坡等特殊地段构筑土楼,乃至发展为层次分明的土楼群。这些都与地理学、建筑学等有着密切关系。•蒙古包自匈奴时代起就已出现,现存于内蒙古等地。它的出现与蒙古族等游牧民族居无定所的生活习性有关。•普通的蒙古包由架木、毛毡、绳带组成,无须砖瓦,搭建蒙古包是一个很庄严的仪式,人们先用木棍、绳子捆编好“骨架”,再在上面覆盖厚实的毛毡,然后再捆结实绳子,新的蒙古包就落成了。•蒙古包西南侧安门,帐顶有圆形天窗,以便采光、通风,排放炊烟。毛毡一般为牧民自制,上面还有棕色毛线缝的吉祥图案。•蒙古包看起来不大,但内部使用面积却不小。室内通风、采光都还不错,且冬暖夏凉。不过,随着定居的人越来越多,蒙古包的数量在减少。•呼伦贝尔弘吉剌蒙古大营是现在中国最好的蒙古包群,对游客开放。不仅有蒙古风味的烤全羊、手把肉等,还能欣赏到特色歌舞。•黎族是海南岛独有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海南省中南部。龟形屋、船形屋、吊脚楼都曾出现在黎族人的生活中,其中以船形屋最具原始风貌。•相传三千年前,黎族人的祖先乘木船漂流过海,克服了种种险阻,来到了美丽富饶的海南岛,并决定在此定居,于是木船就成了他们避风挡雨的屋舍。后代为了纪念祖先,便将木船形状的草屋代代相传,取名为“船形屋”。•海南五指山地区遍布热带原始森林,船形屋就地取材,以竹木为架、茅草为顶。地下以木板或竹子为主,可以防潮。•现在船形屋已不多见,海南只有东方市江边乡白查村的船形屋保存得比较完好,其它地方的船形屋已渐渐淡出了海南黎族人民的生活。•白查村现存有81间船形屋,是海南船形屋保存得最完整的自然村落之一。周庄江南水乡的典范千年历史沧桑的周庄,以其灵秀的水乡风貌、独特的人文景观、质朴的民俗风情,成为东方文化的瑰宝。周庄是吴地文化的摇篮,江南水乡的典范。竹楼说是楼,其实它只有一层,只是整个房子被一根根木桩高高地撑起,倒也算得上是空中楼阁。竹楼下面的木桩一般有50根,木桩之间的空地是堆放杂物的仓库,有的人家还用来养猪圈牛。至于傣族人为什么自古以竹楼为家,大概是因为住在高悬于地面之上的地方,一来可以防潮,二来可以防野兽。北方窑洞中国地域宽广、民族较多,各地民居的形式、结构、装饰艺术、色调等各具特点。在此,主要介绍一下个性鲜明的北方窑洞和古城内的民居。•中国北方黄河中上游地区窑洞式住宅较多,在陕西、甘肃、河南、山西等黄土地区,当地居民在天然土壁内开凿横洞,并常将数洞相连,在洞内加砌砖石,建造窑洞。窑洞防火,防噪音,冬暖夏凉,节省土地,经济省工,将自然图景和生活图景有机结合,是因地制宜的完美建筑形式,渗透着人们对黄土地的热爱和眷恋。开平碉楼中西合璧开平碉楼分布在广东省开平市境内,是中国乡土建筑的一个特殊类型,是一种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其特色是中西合璧,有古希腊、古罗马及伊斯兰等多种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