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法律门户网站湖北省人民检察院关于印发《关于开展主办检察官办案责任制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全省各级人民检察院:现将《关于开展主办检察官办案责任制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各试点院遵照执行。执行中发现问题,及时层报省院。湖北省人民检察院2013年8月12日关于开展主办检察官办案责任制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为了加强我省检察机关组织体系和基本办案组织建设,健全完善执法办案工作机制,提高办案效率和执法公信力,根据法律和高检院的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在部分检察院开展主办检察官办案责任制试点工作,方案如下:一、主要目标和基本原则(一)主要目标试行主办检察官办案责任制,是贯彻实施修改后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深化基层院内部整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重要举措,是在现行法律框架内健全完善执法办案工作机制的积极探索。试行主办检察官办案责任制,以突出办案主体作用、健全基本办案组织、规范优化办案审批、强化执法办案责任为主旨,推进专业化、职业化检察队伍建设,形成符合检察工作规律、权责明确、运转高效的办案机制,提高办案质量、效率和执法公信力。(二)基本原则1.依法开展。试行主办检察官办案责任制,要符合现行法律和相关规定,在高检院、上级检察院统一领导下规范有序进行。2.遵循规律。要落实检察工作一体化的要求,坚持上级人民检察院领导下级人民检察院工作、检察长统一领导检察院工作的领导体制,规范和优化办案审批、指挥、指令,形成以检察官为主体的执法办案模式。适应检察业务工作规律,推动执法办案方式转型发展。3.明确职责。坚持依法合理授权,使检察官权责利一致,成为有职有权、相对独立的办案主体。坚持突出检察官的主体地位与强化监督制约相结合,既要通过赋予职权、强化履职保障等措施,增强检察官责任意识,充分调动检察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要建立健全制度机制,强化对主办检察官及其办案组成员履职行为的监督制约。4.整合资源。要从实际出发,对检察人力资源进行整合,使有限资源向执法办案工作集中,促进检力下沉。二、主要内容(一)试点范围试点单位包括省院;武汉、黄石、宜昌、咸宁、随州市院和汉江分院;黄石、宜昌、咸宁、随州市院和汉江分院所辖基层院;十堰市张湾区院、郧县院,黄冈市团风县院,武汉铁路运输检察院;全省内部整合改革试点基层院。除内部整合改革试点基层院外,省院、市级院和其他基层院试点业务范围限于职务犯罪侦查、审查批捕、公诉、民事诉讼监督工作。(二)基本办案组织形式主办检察官是经检察长授权,依法履行执法办案职责,享有一定范围的办案决定权并承担相应责任的检察官。综合法律门户网站检察机关办理案件应当设立主办检察官办案组,配备若干检察官和检察辅助人员,由主办检察官主持办案组的工作并承担责任,办案组成员应当服从主办检察官的指挥。办案组织的构成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以下三种形式:一是固定办案组,由主办检察官配备若干固定成员组成办案组;二是临时办案组,办案组成员不固定,根据办案需要实行人员组合,由若干检察人员(包括承办其他案件的主办检察官)组成办案组,并明确具体承办案件的主办检察官;三是临时指派办案,人数较少实行内部整合改革试点的基层院,可以将其他检察官、检察辅助人员归口案件管理部集中统一管理,根据办案需要临时指派其协助主办检察官工作。对于一般案件,由主办检察官主持办案组的工作,负责安排和进行具体办案活动;对于需要集中力量、抽调人员、专案办理的案件,可以由多个办案组分别承担一定任务,检察长、反贪局长、反渎局长或者内设机构负责人统一组织、指挥、协调和管理。(三)主办检察官的选配与考核各试点院成立检察官管理委员会及其办事机构,负责主办检察官的管理与考核。检察官管理委员会主任由检察长担任,副主任一般由一名副检察长和政治部(处)主任担任。检察官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具体工作由政治部(处)或综合管理部承担。主办检察官实行员额制,选配数量应当根据所在院的办案数量和检察官队伍现状等因素确定,其总量原则上按本院检察官总数的30%-50%配备。内设机构负责人(含副职)一般由主办检察官担任(内部整合的基层院除外)。主办检察官应当具备以下条件和资格:(1)遵守宪法和法律,严守检察纪律,秉公执法,清正廉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2)具有良好的品行和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3)一般应当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4)担任检察官满三年;(5)一般应当具有检察员身份,特别优秀的助理检察员选配为主办检察官的,可以适时依法提请任命为检察员;(6)具有三年以上相应业务岗位工作经历,法律功底深厚,检察业务精通,有比较丰富的检察业务实践经验,能够运用所掌握的法律专业知识解决检察业务中的实际问题,能够熟练主持办案工作,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并有较强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能够规范、熟练制作诉讼文书。主办检察官按照以下程序选配:(1)组织推荐。由政治部(处)或综合管理部根据有关主办检察官选配的条件和资格,提出主办检察官建议人选。(2)讨论决定。院党组从政治品行、司法经验、业务能力、职业操守等方面对主办检察官建议人选进行综合评议并讨论决定岗位人选,并报上级院备案。(3)颁发证书。各试点院向主办检察官颁发省院统一印制的主办检察官证书。对主办检察官实行年审制。主办检察官年审合格方可继续履行主办检察官职责。年审以主办检察官业绩档案和全面考核为基础,突出对执法办案数量、质量、效率、效果、规范、安全等情况的考核。年审由检察官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实施,并提出年审意见,报检察官管理委员会讨论确定。主办检察官年审不合格的,应当注销授权证书。主办检察官年审结果应当报上一级院备案。上级院可以通过检查业绩档案、抽查重点案件等方式,对主办检察官年审情况进行抽查,对选配和考核工作进行监督。(四)工作职责对法律明确规定应当由检察长、检察委员会行使的职权,以及检察长、检察委员会认为应当由其行使的职权,应当由检察长、检察委员会行使。对具有监督性质、相关行为和决定影响其他执法司法机关的权力,应当由检察长或检察委员会决定。对办案中的非终局性事项、事务性工作,主办检察官有权独立作出决定。对重大、复杂、疑难案件以外的其他案件,检察长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授权主办检察官决定和处理。1.职务犯罪侦查工作职责下列事项由检察长或者检察委员会研究决定:(1)回避;(2)初查和初查工作方案,以及进行公开初查或者接触初查对象;(3)批准安全防范预案、风险工作预案;(4)立案或者不予立案;(5)对犯罪嫌疑人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6)对特别重大贿赂犯罪案件,批准辩护律师会见在押或者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7)解除或者变更强制措施;(8)传唤犯罪嫌疑人到所在市、县的指定地点或者住处进行讯问;(9)提押犯罪嫌疑人出看守所辨认或者追缴涉案财物;(10)搜查;(11)非检察技术人员负责综合法律门户网站同步录音录像;(12)查询个人、家庭或者单位资产、房产、车辆、通讯等信息;(13)查封、扣押、冻结、处理涉案财物;(14)采取技术侦查措施;(15)采取通缉措施;(16)案件侦查终结;(17)撤销案件;(18)对办案中发现的线索进行处理;(19)向地方党委、人大、上级检察院请示报告;(20)答复下级院书面请示;(21)其他需要由检察长或者检察委员会研究决定的事项。下列事项经检察长授权,由主办检察官决定并负责处理:(1)研究提出初查工作方案,组织、指挥初查;(2)制定侦查方案、安全防范预案、风险工作预案;(3)组织、指挥办案组成员实施讯问犯罪嫌疑人、询问证人等具体的侦查活动;(4)调取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电子数据;(5)勘验、检查;(6)侦查实验;(7)鉴定;(8)查封、扣押物证、书证和视听资料、电子数据材料;(9)辨认;(10)提出适用强制措施和强制性侦查措施的意见;(11)提出延长侦查羁押期限和重新计算侦查羁押期限的意见;(12)根据检察长或检察委员会的决定,对搜查、查封、扣押、冻结等强制性侦查措施具体组织实施;(13)其他经检察长授权由主办检察官决定并负责处理的事项。2.审查批捕工作职责下列事项由检察长或者检察委员会研究决定:(1)对重大、复杂、疑难案件批准或者决定逮捕;(2)对外国人、无国籍人犯罪案件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犯罪案件批准或者决定逮捕;(3)附条件逮捕;(4)追捕漏犯;(5)不予批准或者决定逮捕;(6)撤销逮捕;(7)不批准延长侦查羁押期限;(8)对本院立案侦查的案件决定是否重新计算侦查羁押期限;(9)批准案件风险工作预案;(10)根据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情况,向侦查机关提出是否继续羁押的建议;(11)对重大、复杂、疑难案件介入侦查引导取证;(12)层报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13)答复下级院书面请示;(14)对公安机关提请复议、复核案件作出处理;(15)排除非法证据;(16)启动听证程序;(17)启动法律监督调查程序;(18)将发现的诉讼违法线索移送有关部门处理,或者提出书面纠正违法意见以及检察建议;(19)向有关机关(部门)移送犯罪线索;(20)其他需要由检察长或者检察委员会研究决定的事项。下列事项经检察长授权,由主办检察官决定并负责处理:(1)讯问犯罪嫌疑人、询问证人等诉讼参与人、听取辩护律师意见;(2)要求侦查机关(部门)对证据收集的合法性作出说明;(3)要求侦查机关(部门)补充完善证据;(4)对需要引导取证的案件提出意见,并制作继续侦查取证提纲或补充侦查提纲;(5)对普通刑事案件介入侦查引导取证;(6)对符合和解条件的案件建议当事人进行和解,对和解的自愿性、合法性进行审查并主持制作和解协议书;(7)对情节较轻的诉讼违法行为提出口头纠正意见;(8)对案件进行风险评估和制定风险工作预案;(9)对符合逮捕条件的一般性案件批准或者决定逮捕(市州分院决定逮捕的自侦案件除外);(10)决定延长侦查羁押期限;(11)其他经检察长授权由主办检察官决定并负责处理的事项。3.公诉工作职责下列事项由检察长或者检察委员会研究决定:(1)改变管辖;(2)批准案件风险工作预案;(3)采取、变更、撤销强制措施;(4)对职务犯罪案件介入侦查引导取证;(5)建议侦查机关追捕漏犯;(6)排除非法证据;(7)延长审查起诉办案期限;(8)职务犯罪案件和重大、复杂、疑难案件的起诉;(9)提起附带民事诉讼;(10)不起诉;(11)变更、追加、补充或者撤回起诉;(12)提请、决定或者撤回抗诉;(13)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提出没收申请;(14)对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提出强制医疗申请;(15)答复下级院书面请示;(16)对公安机关提请复议、复核案件作出处理;(17)启动听证程序;(18)启动法律监督调查程序;(19)将发现的诉讼违法线索移送有关部门处理,或者提出书面纠正违法意见以及检察建议;(20)向有关机关(部门)移送犯罪线索;(21)其他需要由检察长或者检察委员会研究决定的事项。下列事项经检察长授权,由主办检察官决定并负责处理:(1)对证据材料进行复查、勘验、鉴定;(2)退回补充侦查、自行补充侦查;(3)对普通刑事案件介入侦查引导取证;(4)传唤未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接受讯问,讯问在押犯罪嫌疑人,询问证人等诉讼参与人,听取辩护律师意见;(5)对符合和解条件的案件建议当事人进行和解,对和解的自愿性、合法性进行审查并主持制作和解协议书;(6)在审查起诉中追加漏罪及增加罪名;(7)在审查起诉中改变案件定性或者减少原认定的事实,但对量刑会产生较大影响的综合法律门户网站除外;(8)制作、发送起诉书、补充侦查函等法律文书;(9)移送涉案赃证物;(10)建议或者同意适用简易程序;(11)在法定量刑幅度内提出量刑建议;(12)建议法庭延期审理;(13)要求侦查机关(部门)对证据收集的合法性作出说明;(14)对被告人不服一审判决提出上诉的案件,建议二审法院维持原判或从轻处罚;(15)对下级院提出抗诉的案件,调取新的证据、重新勘验、鉴定等,要求提起抗诉的单位协助完成上述工作;(16)对情节较轻的诉讼违法行为提出口头纠正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