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轮-地表形态的塑造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地表形态的塑造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第一讲考纲要点考纲解读1.岩石圈的物质循环。2.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1.理解: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和对地貌的影响。2.应用:运用地壳物质循环的原理分析常见地貌的形成和演化过程。基础知识梳理一、内力作用1.能量主要来自2.表现形式及作用表现形式对地表形态的影响3.结果:主要来自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地壳运动水平运动垂直运动形成绵长的断裂带和巨大的褶皱山系引起地势的起伏变化和海陆变迁。岩浆只有喷出地表才能直接影响地表形态形成火山、熔岩高原等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岩浆只有喷出地表才能直接影响地表形态使地表变得凹凸不平。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震可以短时间内造成地壳的断裂和错动,引起海陆变迁和地势起伏基础知识梳理二、外力作用1.能量主要来自2.表现形式及作用表现因素作用主要来自太阳辐射能。3.结果总的趋势是使地表起伏状况趋于平坦风化作用温度、水、生物①使岩石发生崩解和破碎②为其他外力作用创造条件侵蚀作用水、冰川、空气等①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产物进行破坏;②常使被侵蚀掉的物体离开原地,并在原地形成侵蚀地貌搬运作用风、流水、冰川等①移动风化或侵蚀的产物;②为堆积地貌的发育输送大量物质堆积作用外力减弱或遇到障碍物被搬运的物质堆积下来基础知识梳理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1)岩石的分类:A是B是C是(2)地质作用:①②③④岩浆岩沉积岩(或变质岩)变质岩(或沉积岩)。冷却凝固外力作用(或变质作用)变质作用(或外力作用)重熔再生概念形式考点探究一、概念的区别地质作用地壳运动地质构造构造地貌地形地势地球上由于自然界的原因引起地壳及其表面形态不断发生变化的作用地表各种各样的形态由内力作用引起的地壳结构改变和内部物质发生变位的运动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变形和变位明显反映地质构造的地貌陆地地形(5种)和海底地形(3种)地表高低状况和起伏大小大陆、洋盆、山脉、大盆地、大平原、山脊、裂谷、陡崖、块状山包括褶皱和断层水平运动和升降运动包括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对以上概念需把握其相互之间的联系:1.地形、地势是地质作用的结果。2.地质作用是形成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的动力;3.地壳运动是地质作用的一种形式;(过程)4.地壳运动是地质构造的成因,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的结果;5.构造地貌是地质构造的反映。(表现形式)考点探究考点探究二.地壳运动及对地形的影响1、板块及板块运动:地壳运动实际上是板块运动①②③④⑤⑥⑦⑧地壳地幔地核岩石圈上地幔下地幔外地核内地核ABCDEF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1)岩石圈不是一个整体,可划分为6大板块(2)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3)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地壳和上地幔顶部,既软流层之上,厚约60-120公里1.(1)印度洋板块向什么方向运动?亚欧板块向什么方向运动?印度洋板块向东北方向运动,亚欧板块向西南方向运动。板块的这种相对运动使地形发生了很大变化,本地区由海洋变成了陆地。印度洋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之下,将其挤压、抬升,形成高大的山脉——喜马拉雅山。2.(1)阿拉伯半岛属于什么板块?阿拉伯半岛属于印度洋板块。与阿拉伯半岛相邻的非洲板块朝西南方向运动,与印度洋板块运动方向相反。红海的形成是由于上述两大板块运动方向相反,板块交界张裂扩张而形成的。(2)上述两个板块的运动造成了什么结果?(3)上述运动使地形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2)与阿拉伯半岛相邻的非洲板块朝什么方向运动?(3)红海是怎样形成的?考点应用2.板块运动形成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板块相对移动图示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典例考点探究板块背离运动(张裂)板块对运动(挤压碰撞)大陆板块相互挤压碰撞海洋板块与大陆板块挤压碰撞形成高大的褶皱山系和巨大的高原形成海沟、海岸山脉、岛弧等东非大裂谷、红海、大西洋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马里亚纳海沟、美洲西岸的山脉、亚洲东部的岛弧形成裂谷、海洋、海岭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典型地理事物的形成原因3.地壳运动的类型及分析判断运动类型水平运动垂直运动岩层运动方向地壳运动方向平行于地表,使岩层发生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地壳运动方向垂直于地表,使岩层发生大规模的隆起和凹陷对地形的影响举例相互关系形成断裂带和褶皱山脉常形成高原、断块山及盆地和平原等地貌东非大裂谷、喜马拉雅山台湾海峡的形成、意大利那不勒斯湾海岸的变迁①它们相伴发生;②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区域,两者常有主次之分;③就全球而言,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考点探究引起地壳及其表面形态不断发生变化的作用,统称地质作用。据此回答1~2题。1.下列地质作用中,属于内力作用的是()①侵蚀作用②风化作用③岩浆活动④变质作用⑤地壳运动⑥沉积作用A.①③④B.①②⑥C.②③④D.③④⑤2.形成片麻岩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风化作用B.搬运作用C.变质作用D.沉积作用DC考点应用3.下图为某地实景图。其所示地质构造的形成原因主要是()A.搬运作用B.地壳作用C.变质作用D.风化作用B4.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区域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示意图。图中Ⅰ、Ⅱ、Ⅲ、Ⅳ处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A.Ⅰ、ⅡB.Ⅲ、ⅣC.Ⅰ、ⅢD.Ⅱ、ⅣD考点应用三、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1、外力作用形式及其关系考点探究注意:能形成典型地貌的外力作用形式是:侵蚀作用和沉积作用风化使地表岩石由坚硬变得松动、破碎、易被侵蚀,形成散落的碎屑,在搬运过程中不断发生堆积,结果使下层的碎屑物质被压紧、固结形成新的岩石。新的岩石出露地表后再次发生上述过程。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2、主要的外力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貌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形态分布考点探究使地表岩石被破坏,碎屑物残留在地表,形成风化壳普遍,如花岗岩的球状风化风力吹蚀和磨蚀,形成戈壁、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和风蚀城堡等干旱、半干旱地区,如蒙古高原的戈壁和新疆的雅丹地貌使谷底、河床加深加宽,形成“V”形谷,使坡面破碎,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在湿润、半湿润地区分布普遍,如黄土高原地表的千沟万壑和横断山区的深切河谷风力侵蚀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流水侵蚀侵蚀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形态分布侵蚀作用考点探究流水侵蚀溶蚀冰川侵蚀海浪侵蚀形成漏斗、地下暗河、溶洞、石林和峰林等喀斯特地貌,一般地表崎岖,地表水易渗漏常见于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分布地区,如广西桂林山水、云南路南石林、贵州织金洞和重庆天坑形成冰斗、角峰、“U”形谷、冰蚀平原和冰蚀洼地(北美五大湖、千湖之国芬兰)等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如挪威峡湾、阿尔卑斯山的角峰、北美五大湖形成海蚀平台、海蚀洞穴、海蚀柱、海蚀陡崖等海滨地区,如福建平潭岛的海蚀地貌和台湾北部野柳地质公园的海蚀地貌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形态分布堆积作用考点探究流水堆积风力堆积冰川堆积海浪堆积形成冲积扇、冲积平原、三角洲沙丘、沙漠边缘的黄土堆积杂乱堆积,形成冰碛地貌(冰碛丘陵和冰碛湖)波浪向海运动,速度减慢,形成海滩颗粒大、比重大的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积出山口和河流的中下游,如黄河三角洲和恒河平原干旱内陆及邻近地区,如塔克拉玛干沙漠和黄土高原的黄土堆积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如东欧、中欧平原的波状起伏和日内瓦湖海滨地区,如广西北海银滩和海南三亚亚龙湾海滩[温馨提示](1)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蚀地貌和风力堆积地貌。(2)湿润、半湿润地区流水作用显著,多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堆积地貌。(3)高山地区多冰川作用,多角峰、冰斗、“U”型谷、冰碛丘陵等地貌。(4)沿海地区多海水作用,常见海蚀柱、海蚀崖和沙滩等地貌。小结归纳考点探究地形冲积扇三角洲相同相异位置成因地势3、冲积扇和三角洲的异同成因:河流流速降低,泥沙淤积地势:比较平坦河流中上游地区,多分布在山前和河流出山口河流入海口地处山前,地势低平,水流减缓,泥沙淤积河口地势低平,海水的顶托作用,水流减缓,泥沙淤积规模较小,地势略高,呈弧形,整体性强规模较大,地势更低平,多河道、沙洲冲积扇洪积扇概念区别联系山地河流在出山进入平原后,坡度骤降,水流突然分散,所携物质大量堆积,就要形成一个从出山口向外展开的扇形堆积体干旱、半干旱地区暂时性山地水流出山口堆积形成的扇形地貌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季节性洪流引起的,组成洪积扇的泥沙、石块颗粒粗大,磨圆度差,层理不明显,透水性较强,扇面上水系不发育。常年的水流引起山前堆积体。广义的冲积扇包括在干旱区或半干旱区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即洪积扇;狭义的冲积扇仅指湿润区较长大河流出山口处的扇状堆积体,不包括洪积扇。考点探究4、冲积扇和洪积扇的异同含有大量沙粒的气流,遇到地面灌丛、岩块等的阻挡,沙粒沉落、堆积形成沙丘(风力堆积)考点探究5、沙丘1、成因:2、类型:固定沙丘和移动沙丘固定沙丘移动沙丘移动沙丘(新月形沙丘)的结构和治理风向考点探究在迎风坡前方下部种植灌木和半灌木植物(如沙柳、沙篙),拉住沙丘,使其不向前移动。治理措施考点探究6、流水和风力沉积物的分选性风力堆积戈壁沙漠黄土沉积过程中,颗粒大、比重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物质后沉积。把沉积物质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为水平方向,另一部分为垂直方向;沉积过程中,在水平方向上,较轻、小的后沉积,移动距离较远;较重、大的先沉积,移动距离较近。在垂直方向上,较轻、小的后沉积,移动距离较长在上面;较重、大的先沉积,移动距离较短在下面。流水堆积冰川堆积杂乱无章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的比较:作用方式产生结果总趋势关系内力作用外力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奠定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风化侵蚀搬运堆积不断对地表进行破坏使地表起伏状况趋于平缓归纳小结内力作用为主,外力作用为辅。同时存在、同时起作用[2014•重庆卷]野外考察是发现和解决地理问题的重要方法。右图是某地理兴趣小组在野外考察中拍摄的照片。读图,完成(1)~(3)题。(1)图中砾石滩常见于大河的()A.河源B.凸岸C.凹岸D.入海口(2)下列地貌形态的形成作用中,有与图中使砾石变圆的作用类似的是()A.石笋B.冰斗C.风蚀蘑菇D.花岗岩风化球(3)粒径分布是分析河流沉积物特性的重要指标。同学们绘制了四幅直径2厘米以上的砾石粒径统计图,其中能反映图124中粒径分布特征的是()BCD考点应用[2014•安徽卷]鄱阳湖地区夏季的风向、降水等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位置变化的影响。鄱阳湖汛期水位上升,湖面辽阔;枯水期水位下降,水流归槽成为赣江,见右图。图中的沙岭沙山(29.5°N附近)形成于2万年前,由松散沙粒组成。沙山临湖一侧发育了一系列垄(脊)槽(谷)相间的地形。沙山及沙山上垄槽相间地形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A.风力堆积、流水侵蚀B.流水堆积、风力侵蚀C.风力堆积、风力侵蚀D.流水堆积、流水侵蚀C考点应用[2013•福建卷]图123为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的爬升沙丘。读图,完成(1)~(2)题。(1)该沙丘位于()A.冲积扇B.洪积平原C.三角洲D.河漫滩返回目录(2)正确示意沙丘剖面及其外力作用主要方向的是()A.①B.②C.③D.④DC考点应用岩石圈物质循环1.要了解地壳内部物质——岩石的分类2.要了解每一类岩石是怎样形成的3.理解三大类岩石之间,及其与岩浆间的相互转化(重点)4.从过程来看,把握转化的起点、终点,及先后顺序并由此过程形成“循环”的认识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变质作用重熔再生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三大类岩石分别是如何形成的?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是哪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岩浆岩——岩浆沿岩石圈的薄弱地带侵入或喷出地表,冷却凝固而成沉积岩——裸露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固结而形成变质岩——生成的岩石在一定的温度、压力下变质而成岩浆冷却凝固喷出型侵入型岩浆岩沉积岩重熔再生变质岩三大类岩石的特点及用途不同岩石由于形成过程、物质来源不同,具有不同的特点和用途。类型特点常见岩石用途岩浆岩侵入岩矿物结晶颗粒较大花岗岩花岗岩是坚固美观的建筑材料;多种金属矿是工业生产的原料喷出岩矿物结晶颗粒细小,有的有流纹或气孔构造玄武岩形成地下岩浆在内部压力作用下,沿地壳薄弱地带侵入地壳岩石圈上

1 / 11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