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德国文学知识点狂飙突进运动古典文学作家作品莱辛《汉堡剧评》《拉奥孔》《萨拉·萨姆逊》《爱米丽亚·迦洛蒂》席勒《强盗》《阴谋与爱情》《审美教育书简》《欢乐颂》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浮士德》狂飙突进运动狂飙突进运动,又称狂飙运动.发生在十八世纪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中叶的德国,得名于剧作家克林格尔在一七七六年出版的一部同名悲剧。狂飙突进运动崇尚情感和自然,推崇天才,强调个性,重视民间文学。它是德国新兴资产阶级发动的一次全国性的文学运动,也是启蒙运动在德国的延长与继续。启蒙运动的主要倾向,都在狂飚突进运动中得到发展与加强。歌德的《铁手骑士葛兹·封·贝利欣根》和席勒的《阴谋与爱情》,是狂飙突进运动的代表作。古典文学一般指歌德和席勒在魏玛珠联璧合的十年(1794-1805),它是德国文学继12世纪的第一次高峰之后的又一个堪为典范的鼎盛期,它承袭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传统,以希腊的古典文化为楷模。温克尔曼将希腊艺术特点概括为“高贵的单纯和宁静的伟大”,古典文学家以集真、善、美为一体的日神型希腊艺术为价值取向,力图在人类与自然、法则与自由、现实与理想、社会与个体、理智与情感、义务与欲求之间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创造完美和谐的艺术作品,培养完美和谐的人而不是参与激进的社会政治变革。席勒一生平(1759-1805)德国18世纪著名诗人、美学家、历史学家和剧作家,德国启蒙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席勒是德国文学史上著名的“狂飙突进运动”的代表人物,也被公认为德国文学史上地位仅次于歌德的伟大作家。他是歌德的挚友,死后和歌德葬在一起。也是《欢乐颂》的词作者。二歌德与席勒的友谊席勒初次见到歌德后,曾在给友人科尼尔(一七八八年九月十二日)的一封信上,报告他所得的印象,其中有几句这么写道:“一般来说,我对他(指歌德)一向所具有的崇高意念,并不曾因这次亲身同他接触而有所降低。但是我很怀疑我们是否有可能成为亲密的朋友。有许多事情仍使我感到兴趣,因此我仍希望能有机会同他在一起。他走在我的前面太远了——并不是在年岁上——而是在处世经验和自我发展上——因此我永不可能有机会在路上遇得到他。从一开始,他的整个生活就和我背道而驰,他的世界不是我的世界;我们的见解和观点似乎在本质上就有区别……”可是在另一封信上,席勒却承认歌德对他的影响之大,重视他的批评。席勒这么说:“歌德使我决心要将我的诗写得更好,具有很大的影响。他的判断对我的作用很大。他对我的《希腊诸神》很给予好评,只是觉得太长了一点;他这批判也许是对的。他的眼光是成熟的,他对于我的意见一向又是反对多于赞成。因此我既然最希望别人对于我的真实批评,他可说是在诸人之中对我最适合的一个。我将从别人方面获得他的意见,因为我决不在他面前提到我自己”。“我同席勒之间突然发展起来的关系,给与我超出了愿望和希望之外的满足——这种关系,可说是命运在晚年为我安排的最值得重视的一种。而这种喜遇的获得,应该归功于我对于‘植物的变形’的研究,因为正是在这场合下才有了一个机会,澄清了使我多年以来故意同他保持一种距离的一切误会”。1805年,席勒不幸去世。歌德为此痛苦万分:“我失去了席勒,也失去了我生命的一半。”歌德死后,根据他的遗言,被安葬在希勒的遗体旁。三创作1诗歌《欢乐颂》是席勒1785年夏天在莱比锡写的,当时的席勒受到欧根公爵的迫害出逃在外,身无分文,负债累累,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活。正在席勒走投无路的时候,莱比锡4个素不相识的年轻人仰慕席勒的才华,写信邀请他到莱比锡去,路费由他们承担。席勒接到信后立即从曼海姆出发,不顾旅途困顿和身体虚弱,走了8天来到莱比锡,受到4位陌生朋友的热情欢迎和无微不至的招待。《欢乐颂》就是在席勒感受了这种雪中送炭的温暖后,以万分感激的心情写出来的。这首《欢乐颂》也是贝多芬最钟爱的诗作之一,席勒在诗中所表达出来的对自由、平等生活的渴望,其实也正是一直向往共和的贝多芬的最高理想。所以作曲家从年轻时就开始计划着把这部诗作变成声乐作品,根据专家的研究和史料的调查,在贝多芬早期的一些作品中确实就已经有了后来《第九交响曲》最后《欢乐颂》乐章并不完整、成熟的雏形。他曾经说过:“把席勒的《欢乐颂》谱成歌曲,是我20年来的愿望!”附作品欣赏2戏剧《强盗》“歌颂一个向全社会公开宣战的豪侠的青年”,《阴谋与爱情》“德国第一个具有政治倾向的戏剧”。《阴谋与爱情》主要内容讲述平民琴师的女儿露易丝和宰相儿子斐迪南深深相爱。但这对年轻人的爱情,既遭到露易丝父亲----米勒的反对,又遭到宰相的破坏。最终,这段爱情,在等级森严的社会和勾心斗角的宫廷阴谋下,最终以二人死去的悲剧而告终。整部剧作,通过平民少女露易丝与贵族青年斐迪南的爱情悲剧展现了封建贵族与市民阶级的冲突,反映了真挚的爱情与宫廷政治阴谋的矛盾。剧中的主人公是封建等级制度的受害者和宫廷权势斗争的牺牲品。主要人物露伊斯----琴师的女儿(平民)斐迪南----宰相的儿子(贵族)瓦尔特----宰相(贵族)米勒----琴师(平民)伍尔牧----宰相的秘书歌德一.生平(1749-1832)“渺小”的“庸人”、“完全的人”、“世俗的人”“在他心中经常进行着天才的诗人和法兰克福市议员的谨慎的儿子、可敬的魏玛枢密顾问之间的斗争;前者厌恶周围环境的鄙俗气,而后者却不得不对这种鄙俗气妥协、迁就。因此,歌德有时非常伟大,有时极为渺小;有时是叛逆的、爱嘲笑的、鄙视世界的天才,有时则是谨小慎微、事事知足、胸襟狭隘的庸人”-恩格斯“人性中之至人”-伟兰“人性之完全”、“歌德从一切的人性中皆禀赋得一分,是人类之最人性的……所以,曾经接近过他的人都说,从未见过这样完全的人”-比学斯基“一个真正的人”-拿破仑总之,歌德的一生,从外在的生活到内在的思想、情感、心理的体验都是十分丰富、复杂而完整的。歌德是按照自然原则而不是按阶级纷争、社会革命的原则去面对并投身生活的,他要让自然人性顺着生活的河流去观赏两岸的风光,进而体验人性的欢乐与悲苦,展示人性的方方面面。因此,歌德的人格展现就显得无限丰富而自然。正如比学斯基所说,歌德的人生“从容自然的像一朵花的展开,像种子成熟,树杆上升,绿叶成盖”。-“歌德过于全能,他是过于积极的性格,而且是过于入世的,不能像席勒似的逃向康德的理想去避免鄙陋……他的气质,他的力量,他的整个精神倾向,都把他推向实际生活”—恩格斯歌德追寻“完全的人”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追求自然,表现自然天性,实现自然生命欲望的过程。因为,只有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的生命欲望,才能获得对人生的最丰富多样的体验,才能成为“完全的人”和“真正的人”。“歌德是个被神魔占有的人,他没有能够自由自主的行动”。(雅各比)这里的“神魔”即感性欲望,这里的“自由自主”即理性意志(顺随人的自然天性,向往个性自由)“只有像这样一个个性结构的人在老年时可以说:他命中注定连续的经历这样深刻的苦与乐,每一次皆几乎可以致他以死命”-比学斯基“既感情丰富又十分理智,既疯狂又智慧超群,既凶恶阴险又幼稚天真,既过于自信又逆来顺受。在他身上有多么错综复杂而又不可遏止的情感”-艾米尔·路德维希二《浮士德》1、结构内容第一阶段:知识悲剧-繁琐的经院哲学第二阶段:爱情悲剧-封建主义、利己主义第三阶段:政治悲剧-依附封建君王实行社会改良,资产阶级的妥协第四阶段:美的悲剧-用古典美的艺术改革现实第五阶段:事业悲剧-建造海边王国,实现社会理想2、人物形象浮士德:一个富于创造性的丰富复杂的艺术形象整个人类的代表-运动性、向善性、前进性和自我否定性,而这表征的正是人类历史的特征和发展规律,即人类历史是一个不断地自我否定的过程,一个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上升时期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自文艺复兴以来数百年间资产阶级人道主义者、启蒙思想家和理想王国开明君主的象征。诗人自身形象写照-诗人个体思想历程的总结靡菲斯特:一个极富辩证色彩的艺术形象外在的社会恶,魔鬼、恶和否定精神的代表内在的人性恶,个体自身的另一面3、浮士德精神与浮士德难题浮士德精神-代表了西方人的现代精神。“永不满足现状”、“不断追求真理”、“重视实践和现实”是浮士德性格的内核,也正是理想生命的特质。具体说来,“浮士德精神”就是对现实永不满足,对理想和真理永远不断地追求,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中不断发展,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辨明进取的方向,克服各种障碍和困难,最终实现人类的自我拯救.浮士德用自己不断的奋斗提出了新时代的人生命题:自由是人的本质,而自由的含义是欲望的永不满足和毫不间歇的追求;没有终极意义上的理想,只有永恒意义上的追求.这充分体现了歌德自身的精神特征.歌德认为,人的“自我的源泉、活力和根本核心仍然是那欲无止境、永葆青春的原始激情“.人靠着这种原始激情,保持着丰富完整的个体;同样,也靠着这种原始激情,个人行为才可能是个不断更新的整体,才可能与社会的行为相一致它是自我实现的真正动力,而正是在无数个体的自我实现中,带动了整个人类的进步.,歌德在浮士德身上实现着关于自由的理想时也揭示了自由的矛盾性,从浮士德一生的五个奋斗阶段来看,我们不难发现,浮士德的意义蕴含在他对自我的否定中:凭着他那不安的激情,他从经院书斋中走出,投身到火热的现实生活中”他先是否定了死气沉沉的书本知识,意识到人生意义在书斋之外、在自由的求索中;接着他便在品尝爱情的醇美中酿出苦酒;他有政治抱负,却为腐朽的封建王朝服务;他狂热地追求古典美,结出的硕果却早早夭折;他要建立赫赫功勋,却把对自然的征服建立在非人道的基础上。浮士德一生五次奋斗都以悲剧告终,但是他的不断否定与不断进取,表现的正是人的追求与发展的必然过程。浮士德的经历表明:人类总是给自己提出难以企及的高尚目标,而每向这目标靠近一步,人类都要以自己的错误甚至牺牲为代价;这种庄严的悲剧性,决定了人类进步的道路曲折而又漫长,决定了人类必须一刻不停地努力向上。浮士德难题-怎样使个人欲望的自由发展同接受社会和个人道德所必需的控制和约束协调一致起来;怎样谋取个人幸福而不出卖个人的灵魂“你是什么,/到头来还是什么,/即使你穿上几尺高的靴子,/即使你戴的假发卷起千层皱波,/是什么,永远还是什么!”“我也想到,只是徒然,/把人类精神的瑰宝搜集在身边,/等到我坐下来的时候,/仍无新的力量从内心涌现;/我没有增高丝毫,/而对无垠的存在未曾接近半点4、浮士德形象的多重哲学寓含(1)灵与肉(精神与肉体)的关系-人生的意义究竟在于肉体的快乐和生活的享受,还是在于超脱凡俗、追求精神境界。(《神曲》和《十日谈》代表了两种极端的倾向)有两种精神居住在我的心胸,一个要想同另一个分离!一个沉溺在迷离的爱欲之中,执拗地固执着这个尘世,另一个猛烈地要离去风尘,向那崇高的灵的境界飞奔!(2)知与行(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对浮士德来说,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就在于把主观和客观世界统一起来的追求和创造的行动之中,在于以自由的劳动和创造去每日每时开拓人人幸福的乐园。投身时间的洪滔中,投身到世事的无常之中!不管安逸和痛苦,不管厌烦和成功,怎样互相循环交替,大丈夫唯有活动不息(3)大我与小我(社会与个体)的关系-浮士德同时扮演了个人和人类的两种角色:浮士德首先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特的存在物,是具有肉体和精神需要的健全的个人,他的出发点就是使个人的生存获得最高的意义,经过探索和追寻,他终于在人类整体的事业中找到了生存的价值和意义。这儿是民众的真正天堂,不论男女老少都欣然欢腾;在这里我才是一个人,而且我敢是一个!(4)生与死(有限与无限)的关系-歌德除了借助浮士德自身对生与死的感悟和抉择涉及了这一哲学难题之外,还通过魔鬼靡菲斯特与浮士德的对立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刻触及。人为什么活着?生命的狂潮,行动的激浪,我上下沉浮,我来而复往!生生又死死,永恒的海洋,经纬相交织,火热的生长,傍着时光飞转的纺车,我织造神性生之云裳(5)善与恶的关系-魔鬼形象不仅是外在的社会恶的抽象,而且是内在的人性恶的象征.在浮士德的人生探索和精神发展中,魔鬼始终没有离开过浮士德并伴随他走完了生命的全程,这说明人在道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