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耕作学网上作业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耕作学作业题(一)一、解释名词1、耕作学:亦称农作学,是研究建立合理耕作制度(亦称农作制度)的理论及其技术体系的学科。2、种植制度:是指一个地区或某个生产单位的作物种植结构及其在空间(地域或地块)对时间(季节、年代)上的安排。3、单作:在一块地上一年或一季只种一种作物的种植方式,又称清种,华北称为平作。4、间作:在同一块地上成行或带状(若干行)间隔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通常为两种)生育季节相近(亦有不相近者)的作物。二、简述题1、简述农业生产的严格地域性。答:农业生产,是通过动植物的生命活动和环境资源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过程中实现的。因此,环境是向植物提供所需生活因素的物质和量是形成产量的客观条件。环境的异质性,不仅存在于大的自然区域之间,甚至在小范围内,由于小气候和土壤变化的相互作用常常引起环境生产潜力的巨大差异,要求完全不同的管理技术和利用途径。因而农业生产具有严格的地域性。2、简述我国粮食生产发展的四阶段。答:解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从总体上来讲呈波浪型上升态势,大约经过了2亿吨、3亿吨、4亿吨和5亿吨等4个台阶。3、简述农业生产应用连作的原因。答:第一、在某些地区,气候和土壤条件比较适宜某种作物的种植。第二、专业化程度高,生产者掌握其高产栽培技术,积累了丰富的高产稳产经验。第三、在一些生产单位,适合于某一作物种植的机械化程度较高,种植作物种类少,相应的机械设备投资少,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第四、农田基本建设的改善和某些新技术的应用,克服了连作中产生的问题。第五、不同作物对连作的反应不同,这是连作大量存在的原因。三、论述题1、试论述垄作耕法中扣种的作业方法,以及垄作耕法的优缺点。答:扣种是一种垄翻作业,其方法有多种,主要用于大粒种子作物,如玉米、大豆等。典型的扣种作业的第一步是破茬,将根茬和原垄台上部的表土翻入垄沟,在上年垄沟的松土上播种,然后在破茬处再趟一犁,将松土覆于种子上,最后用磙子镇压。可根据气候调节破茬和掏墒的深度而改变播种深度与覆土厚度。如春季多雨,地温偏低,可深破茬,浅掏墒,提高播种位置和降低覆土厚度;若春季干旱,地温高,可浅破茬,深掏墒,降低播种部位,增加覆土厚度,以后可根据覆土情况采取辅助作业。垄作耕法的优点:(1)垄作耕法适应东北地区的降雨形式。(2)垄作耕法白天温度高、夜间温度低,昼夜温差大利于作物生长。(3)防风蚀水蚀。(4)具有先发治草的杂草防除体系。(5)耕种结合、耕管结合。(6)肥沃土集中。(7)垄作耕法,一机多用,配套机械组件少,机械投资少。垄作耕法的缺点:(1)固有垄作耕法受农具限制,耕作层浅。(2)固有垄作耕法用原始的木制大犁作业效率低。(3)垄作耕法的耕层构造适宜作物苗期生长,但由于耕层浅不能完全满足作物的后期生长。综上述,垄作耕法由于受老式农具的限制,耕作层前、效率低。耕作学作业题(二)一、名词解释1、套种:也称套作,串种。在前作物生育后期或收获之前,于其行间播种或栽植另一种作物,在田间两种作物既有构成复合群体共同生长的时期,又有两种作物分别单独生长的时期,充分利用空间,是提高土地和光能利用率的一种措施。2、轮作:在同一块地上,在一定的期限内有顺序地轮种不同作物称为轮作。3、连作:同一作物在年内或年间连续重复种植于同一块田地上,称为连作或重茬。4、土壤耕作:就是通过农机具的机械力量作用于土壤,调整耕作层和地面状况,以调节土壤水分、空气、温度和养分的关系,为作物播种、出苗和生长发育提供适宜土壤环境的农业技术措施。二、简答题1、简述我国耕地质量不高的原因。答:水土资源空间分布的不均衡,是导致我国耕地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山地、丘陵面积大,平原仅占国土面积的17%,是我国耕地资源质量总体上不高的原因之二。土壤瘠薄、盐碱等障碍因素多是我国耕地资源质量总体上不高的原因之三。2、简述通过耕作保持水土的基本方法。答:(一)等高耕作法(二)横坡垄做法(三)垄向区田(四)残茬覆盖耕作法(五)免耕法(六)蓄水聚肥改土耕作法3、简述农业生产的强烈的季节性。答:由于地球围绕太阳旋转运行,地球上光热水的供应呈现季节性变化。随之而来的是土壤肥力因素也出现周期性变化。自然植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巧妙地随着环境的节律变化,发展出不同的季相,反映出生命过程在时间上与环境变化顺序的一致性。因此,进行农业生产,必须顺天时,量地利,瞻前顾后,从各方面发挥人们利用农时的主动性。4、简述土壤有机质是土壤肥力的决定因素。答:土壤有机质对土壤肥力有重要的作用。首先,它由十多种元素所组成,能释放出各种养分。其次,有机质是土壤微生物的生命能源。第三,土壤有机质的持水性能比粘土强,而结持力比粘土弱,可以增强砂土的持水力和粘土的透水性,对各种土壤都有改善水分状况的作用。第四,有机质对土壤物理性状有良好的作用。由此可见,有机质既影响土壤肥力的因素,又影响土壤肥力的条件,培育土壤肥力,有机质的含量和品质是一个决定的因素。三、论述题1、试论述深松耕法的由来以及作业方法。答:深松耕法是黑龙江省为了进一步稳产、高产和加速田间作业机械化进程的要求而研究产生的一种新耕法。它是以深松铲间隔深松,局部打破犁底层,形成纵向虚实并存耕层结构的耕作方法。其理论依据是:五十年代初期引进机械化平翻耕法农具,经过十多年广泛的两种耕法对比试验证明:运用垄作耕法的作物,表现早熟、稳产,但不高产,其关键问题是耕层浅,封闭式波状犁底层,影响作物后期生育。运用平翻耕法的作物表现高产,但是晚熟而且不稳产,其关键问题是耕层疏松,春季不能及时提墒以满足作物前期的水分要求,延迟了生育期。这两种耕法都不能解决作物早熟、稳产,而又同时高产的问题。在生产中形成的垄作与平翻相结合的方法,平翻后起垄,在平翻的基础上而后起垄种植作物,该耕作法虽然加深了耕层,但两次作业丢失了大量水分,同时也破坏了垄体所具有的不同松紧程度的部位。七十年代,黑龙江省针对平翻耕法、垄作耕法以及平翻后起垄耕法,经过多年研究和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创造出深松耕法。为适应不同作物、气候和土壤的要求与特点,有多种耕作法,形成各种纵向虚实比例的耕层结构。垄作深松(1)垄沟深松(2)垄底深松(3)垄帮深松。平作深松(1)耙茬深松(2)松耙松。耕作学作业题(三)一、名词解释1、耕作制度:指在农业生产中,为了农田持续高效生产所采用的全部农业技术措施体系。它主要包括种植制度、土壤耕作制度、施肥制度等环节。2、种植制度:是指一个地区或某个生产单位的作物种植结构及其在空间(地域或地块)对时间(季节、年代)上的安排。3、复种:是指在同一田地上一年内接连种植二季或二季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4、休闲:是复种的对义词。休闲是指耕地在可种作物的季节只耕不种或不耕不种的方式。二、简答题1、简述种植结构调整的步骤与内容。答:(一)明确社会对农产品需要的种类与数量。(二)调查和收集资源环境与生产条件状况。(三)确定农作物的生态适应性,划分生态经济适宜区。(四)确定作物组成。(五)综合划分作物种植区与田间配置。(六)可行性鉴定。2、简述合理轮作显著增产的原因。答:(一)改善土壤理化、生物学性状,提高地力和肥效。(二)改善农田生物种群结构,清除土壤有毒物质,减少病虫危害。(三)改变农业生态条件,减少田间杂草。此外,合理轮作,还能错开农忙季节,均衡投放劳畜力,做到不误农时和精耕细作,达到提高复种、用地养地和增产增收的良好效果。3、简述植被与土壤侵蚀的关系。答:植被是影响土壤侵蚀的自然因素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植被的好坏直接影响土壤侵蚀。良好的植被覆盖地面,截持降雨,分散径流,减缓流速,能减少或防止土壤侵蚀,植被一旦遭到破坏,土壤侵蚀就会加剧。4、简述农业生产的连续性。答:人类对农产品的需要是连续不断的。农产品本身,如谷物或块根,也是一个生命体,在储藏的过程中要消耗一定的能量。因此,农产品在一般条件下,不宜长期保存。无论从农作物对环境的转化效率方面或从农产品本身的特性方面来考虑,农业生产都不是进行一次而一劳永逸。由于农业生产要连续进行,在上一个生产周期和下一个生产周期之间,就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三、论述题1、试论述免耕法的由来、技术环节以及优缺点。答:美国过去是沿用平翻耕法及铧式犁为主的一套农具作业,由于来翻后要进行多次表土作业才能达到播种状态,在不旱而多大风的地区和坡地上,造成了严重的风蚀和水土流失。美国农业研究部门和农民一起研究风蚀的原因,他们认为西部地区毁林和毁草开垦为农田是风蚀原因之一,同时传统的土壤耕作表土裸露、过松、过碎也是原因之一。经过几个阶段减少耕作次数和改变耕作方法的研究,认为免耕而利用作物秸秆覆盖可保护土壤。但因草荒严重而无适宜的除草剂难以成功。直到1957年美国成功研究出除草剂——阿特拉津,它能杀死双子叶杂草才使免耕法趋于完善。免耕法的技术机理:生物措施——利用秸秆、残茬或死亡牧草覆盖地面,减少雨水对土壤冲击及其对土壤的沉实作用。化学措施——利用除草剂代替全部耕作除草,利用杀虫剂和杀菌剂代替耕作翻埋虫害与病菌等作用。机械措施——由于地面长期秸秆覆盖,必须有特殊的播种机切碎播种行上的秸秆,另外,必须配备除杂草、防虫、防病的植保机械,以及具有秸秆切碎覆盖功能的相应收获机械。免耕法优点:地面有秸秆、残茬或牧草覆盖,水土流失和风蚀现象明显减轻。同时可缓和雨强,减少雨滴直接打击表土和土粒移动,也减少团粒结构的破坏。免耕法的缺点:免耕条件下多年生杂草发生严重,需要有高效而杀草谱广的除草剂;病虫害重,防虫防病用药量大。加上农药成本并不低于常规耕作法的成本,同时加重环境污染。耕作学作业题(四)一、名词解释1、土壤培肥:就是运用农业技术措施培育土壤耕层,不断恢复、提高土壤肥力。2、轮作:轮作:在同一块地上,在一定的期限内有顺序地轮种不同作物称为轮作。3、连作:同一作物在年内或年间连续重复种植于同一块田地上,称为连作或重茬。4、耕法:是由一组土壤耕作措施组成,其所建立的耕层结构具有明显特点的土壤耕作类型。二、简答题1、简述我国粮食生产的变化特点。答:(1)我国粮食生产发展阶段。解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从总体上来讲呈波浪型上升态势,大约经过了2亿吨、3亿吨、4亿吨和5亿吨等4个台阶。(2)增长方式变化。我国粮食由单产与总产并重向提高单产为主转变。(3)作物结构变化。小麦、玉米在粮食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稻谷的地位逐渐下降,品种结构变化较大。2、种植结构调整的原则。答:(一)满足社会需求的原则。(二)生态适应性原则。(三)效益原则。(四)发挥区域优势,适当集中发展原则。(五)随生产条件改善与经济发展不断调整的原则。3、简述土壤耕作的主要任务。答:土壤耕作的主要任务表现为:1、调整耕层三相比,创造适宜的耕层构造。2、创造深厚的耕层与适宜的播床。3、翻埋残茬、肥料和杂草。三、论述题1、试论述建立土壤耕作制的原则。答:1在SPAC连续系统中,土壤耕作是适应当地气候和协调土壤孔隙,以满足作物对生活因素的要求的。由于各地的土壤、气候及作物种类不一,而轮换顺序又极不相同,土壤耕作制有其具体的内容。在此列举建立土壤耕作制的一般原则。1、建立土壤耕作制要善于发挥当地气候优势与突出地缓冲气候的劣势。在轮作制或换茬原则确定后,如何满足作物轮作中各作物对生活因素的要求,土壤耕作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当地的气候优势为作物创造适宜的土壤环境。另一方面又要针对当地气候条件的不足,加以缓冲。2、适应当地的地势与土壤。在地势高而地下水位深的地区,应以蓄水贮墒为土壤耕作制的核心,坡度较大,坡长较短的,应以水平梯田为主要措施;坡度较小而坡长较长的,应以拦截雨水的等高垄作,留茬耕作以及漫岗梯田为主。3、土壤耕作制应适合各茬作物高产的播种方式。东北地区大多数中耕作物适合垄作,采取垄上播种的应在前茬收获后起垄,如前茬为平作的小麦,则应在小麦收获后进行搅麦茬或搅麦茬深松起垄,下茬春季直接在垄上播种。4、土壤耕作制应有利于系统控制杂草的生长和繁殖。土壤耕作防除杂草的策略和机制是:杂草出苗后立即铲除;窒息杂草种子,降低杂草种子的寿命及生命力;有利于除草时,尽量诱发草籽发

1 / 1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