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宗教文化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传统文化鉴赏关于宗教文化宗教是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歪曲反映。表现为对超自然力量和超社会力量的崇拜和信仰。中国宗教既有远古流传下来的原始宗教,又有土生土长的道教,还有从国外传人的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各种形态的宗教都是中国文化大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基督教基督教是以信仰耶稣基督为救世主的宗教。发端于犹太教。其经典是《圣经》。基督教是天主教、新教、东正教、基督教马龙派等的统称。目前基督教在全世界有约为21.4亿信徒,为拥有信徒最多的宗教。主要集中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以亚洲、非洲的信徒的发展最快。伊斯兰教伊斯兰教7世纪初兴起于阿拉伯半岛,由麦加人穆罕默德(约570~632)创传。它的经典是《古兰经》。信奉伊斯兰教的人统称为“穆斯林”(Muslim)。伊斯兰是阿拉伯语音译,意为“顺从”、“和平”,指顺从和信仰宇宙唯一的最高主宰安拉及其意志,以求得两世的和平与安宁。中国旧称大食法、大食教度、天方教、清真教、回回教、回教等。主要传播于亚洲、非洲,以西亚、北非、中亚、南亚次大陆和东南亚最为盛行。佛教佛教创始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为乔达摩·悉达多。佛教在世界性的各大宗教和思想之中,显得非常特殊。凡是宗教,无不信奉神的创造及神的主宰,佛教却是彻底的无神论者;因此佛教似宗教而又非宗教,类哲学而又非哲学,通科学而又非科学。这是佛教的最大特色。在《增一阿含经》的序品中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可以说佛教就是佛陀的教育。它的经典有许多。道教道教是中国固有的一种宗教,距今已有1800余年的历史。道教的名称,一则起于古代之神道;二则起于《老子》的道论。道教奉老子为教主。但是,学术界认为,道教的第一部正式经典是《太平经》,完成于东汉,因此将东汉时期视作道教的初创时期。道教正式的实体活动是东汉末年太平道和五斗米道的出现以后。道教以“道”名教,其教义就是以“道”或“道德”为核心,认为天地万物都有“道”而派生。第四章中国宗教文化§1佛教文化§2道教文化§3宗教文化的总体特征第一节佛教文化一、佛教的创立与发展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释迦牟尼。佛教徒称之为“佛”或“佛陀”。“佛陀”有三种涵义,即:正觉;等觉或遍觉;圆觉或无上觉。佛教的标志和象征是“法轮”。13世纪以后,佛教在南亚次大陆和印度本土销声匿迹。到19世纪末得以复兴。由于弟子们对教义的理解不同,佛教分为上座部和大众部两大派。如来初生菩萨讲经弘法卍卐佛法法轮:二、佛教的基本教义广义的佛教包括它的经典仪式习惯等等。狭义的佛教仅指佛陀的教言即佛法。简要介绍佛法。佛法包括四圣谛、缘起说、四法印、八正道等教义,解释人生和世界的问题。四圣谛指的是苦谛,因谛(或集谛),灭谛,道谛。“谛”是真理的意思。各种佛教经典的内容都没有超出四圣谛。而四圣谛所依据的根本原理是缘起说。缘起说是佛教的根本思想。缘起即“诸法因缘而起”。佛教认为世间一切事物或现象,都是相待、相持的互存关系和条件,离开关系和条件,就不能生成任何事物和现象。佛给“缘起”下的定义是:“若此有则彼有,若此生则彼生;若此无则彼无,若此灭则彼灭。”四法印印是印玺。法印就是佛教的标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有漏皆苦、涅盘寂静”四则,可用以印定各种义理,故称四法印。印定其说,即是佛说,否则即是魔说。“诸行无常”,即一切事物都是此生彼生、此灭彼灭、相待相持的相互关系,没有恒常不变的存在。所以任何现象都是刹那生灭的。“生灭”包括“生、异、灭”三字,或“生、住、异、灭”四字。“诸法无我”。“无我”的意思是无固定性。佛教认为,世上一切有情感之物都叫做“有情”,即都是种种要素的集合。而各种要素又是“刹那生灭”,找不到一个固定的、独立的“有情”在支配着身心,即找不到“我”的存在。佛教说的“空”,即指世界上没有永恒不变的“我”存在,没有一个恒常不变的主宰体存在。有漏皆苦“漏”是烦恼的意思。佛教认为众生在无常的法上贪爱追求,在无我的法上执着为“我”,就是惑。惑使人烦恼。烦恼就是苦。烦恼种类极多。贪、愤、痴是三毒,加上慢、疑、恶见为六大根本烦恼(漏)。世间有无穷的苦。苦是因缘而起的。惑所造的烦恼就是业。业是生、死、苦的根源,就是有漏皆苦。涅盘寂静涅盘的梵文原意是“熄灭”,意译“圆寂”。它是佛教全部修习所要达到的最高理想。圆寂是指熄灭了生死轮回后的一种精神境界。佛教认为,人生有着重重烦恼和痛苦,涅盘即是对“生死”诸苦及其根源“烦恼”的最彻底的断灭。为了摆脱痛苦的根源,达到理想境界,佛教的提出了很多主张。最主要的是所谓“八正道”。八正道的具体内容是:(1)正见,(2)正思,(3)正语,(4)正业,(3)正命,(4)正精进,(7)正念,(8)正定,佛教认为,按此修行可由凡入圣,从迷界此岸达到悟界的彼岸。三、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影响1、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中国佛教协会把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定为佛教传入中国中原地区的标志。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可以分为三大时期:汉魏六朝时期为传入期。此期间,汉人以对待中国的神仙方术的眼光对待佛教。隋唐时期是佛教在中国发展的鼎盛时期。宋以后,佛教逐步衰微。各大宗派逐步趋向融合。中国佛教的十大宗派大乘的八大宗派:天台宗、三论宗、唯识宗、华严宗、律宗、密宗、禅宗、及净土宗,小乘的俱舍、成实二宗,是一般盛行的。观音法身千手观音文殊菩萨2、禅宗佛教禅宗是佛教中国化的标志,是最典型的中国佛教。“禅”是梵语“禅那”的简称,意为“静虑”或“思维修”,是僧侣修行的一种基本功。“禅那”有制服烦恼、引发智慧的作用,是由此岸世界到达彼岸世界的必由之路。禅宗是中国佛教的主要教派。禅宗的创始人是在南北朝时期来华的印度僧人菩提达摩。发祥于湖北黄梅五祖寺。为六世祖慧能所弘扬。菩提达摩禅宗慧能的佛学思想主要有佛性说,顿悟说,无念说。佛性说认为,人人皆有佛性。慧能认为:“人性本净,为妄念故,盖复真如;离妄念,本性净”。因此,佛教修行的要义,就在于除却妄念,拨开云雾,自识本性,即可见性成佛。顿悟说认为人人都可以“顿悟成佛”。慧能反对坐禅念佛,认为凭自己的智慧,一旦把握佛性,“直指本心”便可刹那成佛。顿悟成佛的关键在于吹散妄念浮云而自见真如本性。无念是禅宗的最高宗旨和最高境界。《坛经》说:“我佛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三无”之中,无念为本,无相和无住归根到底也就是无念。“无念”,即“见一切法,不著一切法”。修行者在与外界的接触中,不受外界影响。无念之人,身处尘世之中心在尘世之外。禅宗的创立,是佛教史上的一次革新,形成了地道的中国化佛教。到中唐以后,禅宗受到王室重视,成为正统,广有道场。3、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对中国哲学的影响:魏晋哲学家们在讨论老庄哲学和玄学问题时,多取义于佛经;而他们在讨论佛学问题时又多取义于老、庄。唐以后,佛教与儒学也发生密切联系并互相影响。宋、明时期,理学家们吸取了禅宗“直指本心”的理论,提出了“宇宙即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将人的心性与万物本体统一起来,把封建伦理观念上升为宇宙的规律、本体。对中国文化人格与社会心态的影响:佛教的理想人格是超尘脱俗、万念具空、与世无争、随缘而安的超人、至人。按禅宗的解释,只有身处尘世之中而心超尘世之外,宠辱不惊,进退从容,才能把握佛教真谛。佛教人格对中国的传统人格精神有深远影响。佛教的轮回报应说既有反科学的一面,但同时也包含劝人为善、减轻人们对死亡的焦虑,净化人对死亡的心态的一面。对思维方式的影响:佛教主张直觉体验、瞬间顿悟、玄妙表达的思维方式,对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产生了影响。直觉思维丰富了民族的思维方式,对于提高审美能力有积极意义;但它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科学理论的发生与发展,也影响了理性思维的精致与纯粹。对中国文学艺术的影响:佛学理论对中国的文学艺术的内容、形式、风格、以及文学艺术的创作方法等各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道教文化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与民间风俗、习惯联系密切,是了解中国民间信仰和民间文化的重要途径。一、道教的产生道教产生在东汉后期。道教产生的思想文化渊源:商周形成的天神、地祗、人鬼信仰及崇拜,为道教的产生提供了神灵体系;战国至秦汉盛行的神仙方术,为道教的产生提供了道法之术;《庄子》、《列子》等道家书籍对神仙生活、仙家世界的描绘,为道教产生构建了理想境界;两汉之交,佛教传入中国,为道教的产生带来了外部刺激和组织模式。东汉后期,政治腐败,各种社会矛盾尖锐,为道教的产生创造了社会历史条件。农民起义的领袖往往利用方术及迷信思想号召和组织群众,为道教的产生提供了群众基础。东汉后期产生的原始道教主要有两支:太平道东汉灵帝时期,张角以《太平清领书》为经典,创建太平道。后人称此书为《太平经》。该书承袭殷周以来对天神、地祗、人鬼的崇拜,提出:天、地、人三者合一可以致太平;精、气、神三者混一可以成神仙。书中还记载了许多修道的方法、途径。认为世人可以通过修道积德而登仙界,成为长生久视的神仙。张角借发展太平道发动的黄巾起义,被朝廷镇压,太平道亦因此而衰绝。五斗米道东汉顺帝年间,张凌创道,学道者须交五斗米,故世称“五斗米道”。此道尊李聃为太上老君。以《老子》为主要经典。张凌死后,其子、孙相继掌教。其孙张鲁在汉中创建了政教合一的政权。后来投降曹操,被封侯,五斗米道受到官方保护,得以绵延发展。道教昌盛于隋、唐时期。唐代皇帝以李聃为李氏祖先,道教得到官方青睐,一度列为三教之首。宋、元时代仍提倡道教。明朝中叶以后,道教逐渐失去人心,开始衰落。清朝官方重佛抑道,道教失却官方恩宠,逐成为民间信仰。二、道教的基本信仰道教是一种杂神教,所崇拜的神箓达500余种,常见的也有240种。其基本信仰有三:1、大道无形,生育天地道教信仰的核心是“道”。《太平经》说“道为万物之元首。天、地、大、小,无不由道而生成。”还说:“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因道无形又无名,所以早期的道教不搞偶像崇拜。“道”又是至高无上、具有神秘力量的人格化的神,是虚无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元。这是道教神学思想体系的核心。2、生道合一,长生成仙与佛教相反,道教是“乐生而恶死”的宗教,以追求长生不老为最高目标。教徒坚信“我命在我不在天,还丹成仙亿万年”。《内观经》说:“道不可见,因生以明之;生不可靠,用道以守之。或生亡,则道废;道废,则生亡;生道合一,则长生不老死”。所以,“养生者慎勿失道,为道者慎勿失身;使道与身相守,生与道相保。”即认为人体可以与道合一,达到长生久视。3、天道承负,因果报应道教认为:神监视着人间的一切,并且“设生以尝善,设死以威恶”。确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善报则延命,福及子孙;恶报则折寿,祸及后人。关于善恶承负的报应方式,有两种说法:一是身报,即当代承负,报应在本人身上。二是后报,即隔代承负,报应在后人身上。为了劝善惩恶,道士们伪托三清,制订了不少清规戒律。其内容与佛教相似。戒律是劝善的成文,如“五戒”、“八戒”。三、道教的文化价值1、对人生哲学的影响道教哲学来源于老庄哲学。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一是自然恬淡、少私寡欲的生活情趣。老子认为,人生最大的祸事来自欲望,最大的罪咎来自私心。有私欲就有追求,有追求就有纷争,有纷争就生祸端。因此,“少私寡欲,见素抱扑”才是人生应该追求的理想境界。二是清净虚明、无思无虑的心理境界。道教认为:心性的清净、寡欲、淡泊,才能免除内心的烦恼与外在的灾祸。三是安身健体、养气守神的生理状态。道教认为,如果功名心太强,就会沽名钓誉,心浮意躁,生活格调不高,心性不清净,因而在生理上就难免要“夭伤”。反之,无欲无求,少思少虑,退避自守,生活格调就会高雅,心性就能够清净空灵,也就能够长生久视。总之,道教对人生哲学的影响,总括起来就是以生活上的自然恬淡、少私寡欲和心性上的清净虚明、无思无虑求得生理上的健康长寿。2、对古代科技的影响道教以其特有的形式对古代科技发生过一定的影响:一是炼丹术对古代化学的影响,二是气功对人体科学的影响。3、对文学艺术的影响道教产生后为文学艺术的创作提供了无数神

1 / 5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