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 《儒林外史》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六讲《儒林外史》一、吴敬梓生平思想简介二、《儒林外史》对八股科举的批判三、作者对理想的追求与希望的破灭四、《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一、吴敬梓生平思想简介唯一没有争议的古代长篇小说名著的作者。字敏轩,号粒民,晚年号文木老人,安徽全椒人。出身于显赫家族和书香门第,祖辈中有考过榜眼、探花的。至父辈,家道衰落。吴敬梓至少接受了三种思想影响:一是儒家思想;二是魏晋名士的叛逆思想;三是明末清初的民主思想。并以后两种为主,故《儒林外史》的思想较为“激进”。吴敬梓不善持家理财,“性耽挥霍”,豪爽大度,乐于资助他人,没几年将家产坐吃山空。中晚年时期家境十分贫困,“近闻典衣尽,灶突无烟青”。《儒林外史》通行本为55回,书中人物大都有真人真事作影子,为避文字狱,假托明代之事。二、《儒林外史》对八股科举的批判《儒林外史》矛头直指八股科举制度,反映了封建文化教育的危机。1、痴迷世俗功名的科举迷形象。正面批判科举。(1)通过“二进”形象的塑造,反映了知识分子在科举毒害下痴迷疯狂乃至变态的灵魂,及其变态发狂的社会根源。周进老童生,秀才梅玖轻视他,借一首一至七字诗讥嘲他:“呆,秀才,吃长斋,胡须满腮,经书不揭开,纸笔自己安排,明年不请我自来。”举人王惠更是轻蔑他:“管家捧上酒饭,鸡、鱼、鸭、肉,堆满春台(饭桌)。王举人也不让周进,自己坐着吃了,收下碗去。落后和尚送出周进的饭来,一碟老菜叶,一壶热水。”“老菜叶”的清平生活没有过多久,便因推荐他做馆的夏总甲“嫌他呆头呆脑,不知常来承谢”而辞退,使周进只得跟做生意的姐夫去记账。游览省城贡院,看见齐齐整整的号板,百感齐集,“不觉眼睛里一阵酸酸的,长叹一声,一头撞在号板上,直僵僵不省人事。”救醒后,放声大哭,一号哭过,又哭到二号、三号,满地打滚……直哭到嘴里吐出鲜血来。”范进中举:范进本是一位五十多岁的老童生,考了二十多次才考上了秀才,取得了考举人的资格。去省城应考,向丈人胡屠户借盘缠,被骂了个狗血喷头。终于喜报传来,范进神魂飘散:“噫!好了!我中了!”两个可怜虫被科举弄得哭死和喜疯。足见科举对当时知识分子灵魂的腐蚀毒害之深。作品的深刻之处是它揭示了知识分子神魂颠倒、心志疯癫的社会因素。周进考中前,受尽欺凌,一旦考中,立刻就有“典史拿晚生帖子上门来贺。汶上县的人,不是亲的也来认亲,不相与的也来认相与。”当年的学馆里如今供起了“周大老爷”的长生牌位。范进中举前,丈人胡屠户对他动辄一顿臭骂,中举后则改称“贤婿老爷”,从无交往的张静斋也来登门拜访,并主动赠送金银房屋。(2)通过马二先生等形象的塑造,揭露了科举制度象迷魂药一样使知识分子深陷泥沼而执迷不悟。马二先生----举业义务宣传员。逢人鼓吹:“人生世上,除了这事(举业),就没有第二件可以出头”;他还毫不隐讳地教导匡超人:“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鲁翰林:“八股文章若做得好,随便你做什么东西,要诗就诗,要赋就赋,都是一鞭一条痕,一掴(guāi,打耳光)一掌血;若是八股文章欠讲究,任你做什么来都是野狐禅、邪魔外道。”鲁小姐房里摆满一部一部的八股文章。将希望寄托到四岁的儿子身上,每天给他“讲四书,读文章”,直至深夜,背不熟就一直督促到天亮。乃文学中热中科举的著名“女才子”形象。(3)通过对匡超人形象的刻画,揭露了科举制度把知识分子由人变成了鬼的罪恶。小说中的匡超人由淳厚的农家子弟变为吹牛撒谎、坑蒙拐骗的无耻流氓。趋炎附势,忘恩负义,为抬高自己而诋毁其恩师马二先生;同市井奸棍潘三狼狈为奸,私刻印章,干不法之事;到了京师,攀高结贵,弃旧纳新,停妻再娶……。作品开头通过王冕的口大声疾呼:“一代文人有厄!”指出八股取士制度将成为牢笼一代文人的深重的厄运灾难,一代文人是厄运的受害者。从匡超人的堕落历程,我们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罪恶制度是如何吞噬了这一朴实的农家子弟。《儒林外史》写的是儒林痛史而非丑史。2、残害百姓、科场出身的官绅形象。作品从反面批判科举。科场出身的官僚,文不能安邦定国,武不能临阵对敌,却是压榨欺凌百姓的“干才”、“奇才”。南昌大守王惠,到任后问的第一件事是:“地方人情,可还有甚么出产?词讼里可也略有些甚么通融?”做的第一件事是:“钉了一把头号的库戥(děng),把六房书办都传进来,问明了各项内的余利,不许欺隐,都派‘入官’”。从此,衙门里一片“戥子声、算盘声、板子声”,那些“衙役百姓,一个个被他打得魂飞魄散。无一个不知道太爷的厉害,睡梦里也是怕的。”居然以“江西第一能员”的美名被提升为南赣道。高要县知县汤奉,进士出身,却滥用酷刑,残无人性。为博取“清廉”政绩,求得指日“升迁”,严惩偷鸡贼;枷死卖牛肉的回民老人。严贡生寡廉鲜耻,人格极为卑劣:霸占兄弟家产;强关王小二家的猪;讹诈船家,无所不为。“乡绅发病闹船家”,用几片低廉的云片糕(谎说是人参、黄连等名贵药材合成的治疗晕病的药)抵赖了十二两银子的船费,还让可怜的船夫向他磕了好几个响头。3、招摇撞骗的假名士假高人形象。从侧面批判科举。假托无意功名富贵,实则功名利禄之徒。杨执中,权勿用,景兰江、支剑峰、浦墨卿、赵雪斋等等。这批人是科举制度的副产品,科场无望,仕进无门,于是伪装清高,冒充风雅的“名士”、“高人”,以接近官府,求得“异路功名”。他们实则是灵魂肮脏,人格低劣。闲斋老人《儒林外史序》:“其书以功名富贵为一篇之骨,有心艳功名富贵而媚人下人者,有倚仗功名富贵而骄人傲人者,有假托无意功名富贵自以为高被人看破耻笑者,终乃以辞却功名富贵、品地最上一层,为中流砥柱。”4、迂腐的书生形象。从深层揭露理学文化、科举文化的危害。理学宣扬“存天理,灭人欲”;“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清人戴震说宋儒“以理杀人”。王玉辉劝女殉夫:“这是青史上留名的事”。王三姑绝食八天活活饿死,母亲痛哭,王玉辉劝道:“你哭他怎的?他这死得好。只怕我将来不能象他这一个好题目死哩!”接着,“仰天大笑道:‘死得好!死得好!’大笑着,走出房门去了。”然而,当大家请他去烈女祠为女儿举行公祭时,他“转觉心伤,辞了不肯来”。王玉辉出门旅行,“恸哭了一场”,“大哭了一场,含泪上船。”一路上“悲悼女儿,凄凄惶惶”。到了苏州,“见船上一个少年穿白的妇人,他又想起女儿,心里哽咽,那热泪直滚出来。”如此多的眼泪,哭女耶?哭己耶?哭青史耶?已难分清。这段描写,十分动人地表现出理学吃人的本质,表现封建统治阶级所提倡的“烈女殉夫“之类是多么野蛮、残酷。点评:士人历来被视为一个民族的精英分子,其整体素质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国家民族的未来命运。当整个民族精英阶层走向高度世俗化、沉迷于功名利禄时,将昭示着这个民族前途的暗淡。生于十八世纪上半叶的吴敬梓似乎隐隐感到了民族前途的暗淡。因为那时中国的精英阶层大多是范进式的科举迷,既无“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豪迈气概,更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开阔襟怀,他们能为国家民族带来何等的希望呢?事实验证了吴敬梓的忧虑,《儒林外史》诞生几十年之后,在西方列强凌厉的进攻之下,大清帝国思想陈腐、目光短浅、只知“功名富贵”四字的范进们吓得惊惶失措、屁滚尿流,毫无应变能力,国家终于一败涂地!范进中举发疯的故事早已成为历史笑谈,但范进们的思想意识并未从此消亡绝迹,当代亦上演着历史的陈旧故事:湖南一所重点中学校长鼓励全体学生说:“要刻苦读书,准备考好大学,考上好大学,将来就可以住好房子,就可以拿高工资,就可以找好老婆!”北京一所重点大学的博士生导师对学生说:“如果到四十岁时没有赚到四千万,就别来见我,也别说我是你的老师。”三、作家对理想的追求与希望的破灭参袁行霈文学史345-349页。塑造一批真儒形象,体现作家改造社会之理想。其中,杜少卿形象为作者深赞的理想人物,含作家自己之身影:1、淡泊功名富贵,讲究“文行出处”。讨厌科举考试,拒绝出仕,实为贾宝玉之先。2、豪放狂傲,蔑视权贵,却扶困济贫。帮杨裁缝葬母;资助鲍廷玺一百两银子开办戏班。3、恣情任性,不受拘束,敢于挑战封建礼法。反对风水迷信;携妻子游清凉山;4、反对一夫多妻制;反对歧视妇女,敬重叛妇沈琼枝;5、尊重个性,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6、看似狂放不羁,实怀忧国忧民之心。送虞博士时伤感曰:“老叔去了,小侄从今无所依归矣。”四、《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儒林外史》被公认为讽刺文学的杰出代表作品。讽刺,即对丑恶落后的人物现象进行揭露讥嘲。诸子寓言中有讽刺小品,志人志怪小说、唐宋传奇、元明戏曲中,也间或有讽刺作品或带有讽刺意味的描写,《西游记》等有不少幽默、诙谐的讽刺,《聊斋志异》有直接讽刺科举的短篇。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殆吴敬梓《儒林外史》出,乃秉持公心,指摘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又文戚而能谐,婉而多讽:于是说部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常用的讽刺手法如下:1、白描写实描写反面人物或有缺陷的人物时,字面上不加任何褒贬,不作任何评论,纯用白描,在人物言行和生活场景的真实描写中自然而然地显露出其讽刺锋芒与悲剧情思,意在言外。如“马二先生游西湖”:一写了他严守男女大防,显其笨拙的动作表情与麻木僵化的灵魂;二写了他对功名富贵的虔诚。如伍公庙见仁宗皇帝御书时:“吓了一大跳,慌忙整一整头巾,理一理宝蓝直裰,在靴统内拿出一把扇子来当了笏板,恭恭敬敬,朝着楼上扬尘舞蹈,拜了五拜。”通篇故事三千多字,作家没有从旁插一句评论,但不失善良忠厚的马二先生在清醒的读者看来是如此愚拙酸腐可怜,亦见作家的凄哀之情。“范进遵制丁忧”:范进同张静斋去汤知县处打秋风时的情景:“席上燕窝,鸡鸭,此外就是广东出的柔鱼……方才放心。”把范进居丧守礼的虚伪嘴脸暴露无遗。鲁迅评:“无一贬词,而情伪毕露诚微辞之妙选,亦狙击之辣手矣。”(《中国小说史略》)。范进故事中,作家态度是有变化的:中举前,境遇相当凄凉,对自己的母亲也较孝顺,文人的良知并未丧尽,因此作家对他虽然予以讽刺,但更多的是同情;中举得官后,人变得恶劣了,作家就对他采取了辛辣的嘲讽。2、正反对照将一个人前后,表里截然相反的言行予以对照,将其浅薄卑劣的人格撕给读者看,使世人看清楚其真实面目,嘲笑其可鄙的灵魂。前后对照:“范进中举”中的胡屠户,前倨后恭。中举前:“一口啐在脸上,骂了个狗血喷头”,“像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抛尿自己照照”;中举后:改称“贤婿老爷”,“我每常说,我的这个贤婿,才学又高,品貌又好,就是城里头那张府、周府这些老爷,也没有我女婿这样一个体面的相貌。……”见范进“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表里对照:杜慎卿表面上清高,实为名副其实的纨绔子弟,卑鄙龌龊。他大骂:“妇人哪一个是好的?小弟性情,是和妇人隔着三间屋就闻见他的臭气。”私下却求媒婆沈大脚跑遍全城替他寻找“标致”的姑娘作妾。一再表示:“小弟最厌的人,开口就是纱帽”,中状元、做官。可是当鲍廷玺向他借钱作生意时,他却回说,钱倒是有点,只是要留作参加科举考试之用,并且不几天就“加了贡,进京乡试”,做官去了。这是个典型的言若清磬、行同狗彘的无耻之徒。3、欲擒先纵先让反面人物一本正经地讲假话,讲大话,然后轻轻一笔点出漏洞,使之处于尴尬的境地里,以此收到讽刺效果。严贡生吹嘘自己清廉:“小弟一向为人率直,在乡里之间从来不晓得占人寸丝丰粟的便宜……”话音刚落,一个篷头小厮走进来说:“老爷,家里请你回去。”“回去干什么?”,“早上那口猪,那人来讨了。”严贡生道:“他要猪,拿钱来!”如匡超人自吹自擂:“不瞒二位先生说,此五省读书的人,家家隆重的是小弟,都在书案上,香火蜡烛,供着‘先儒匡子之神位’。”牛布衣笑道:“先生,你此言误矣!所谓‘先儒’者,乃已经去世之儒者,今先生尚在,何得如此称呼?”匡超人红脸道:“不然!所谓‘先儒’者,乃先生之谓也!”如牛浦郎吹牛:“牵了我的驴头,一路走上去。走到暖阁上,走的地板格登格登的一路响。”4、夸张的细节描写在真实的基础上选取一个鲜明的细节,予以夸张,对

1 / 3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