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经济学院政经、西经重难点1经济学专业课考研指导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历年考研试题的知识点分布及特点经济学考研试题的构成如下: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政治经济学221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221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221一共是3个小时,150分,三部分每部分50分,各部分名词解释2个,每个5分,共10分;简答2个,每个10分,共20分;论述1个,20分.经济学院考研的特点:1重理论,重基础基本上所有的历年考研试题都可以在教科书,笔记上找到答案,特别是名词解释和简答题.2以文字叙述的形式出题占绝大部分,以数学形式出题占很少一部分.在答题过程中结合图表进行分析构成了解答简答以及论述题的主要形式考研更看重的是对经济学基础理论,经济学基本思想,甚至经济学感觉的掌握和理解.推荐解答简答和论述题时采用文字结合图表的方法,必要时写上数学公式,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改革后的经济学专业课的数学推导部分主要集中在西方经济学的宏观部分--索洛模型的推导.考查的主要方式为黄金率的推导,或者分析在不同的条件下,均衡的不同形式.文字叙述也很重要,对数学基础相对薄弱的同学来说,这部分要引起相当的重视.二答高分的秘诀历年经济学院考研专业课的分数段(以过经济学专业课分数线的人数为准)130以上20%120-13030%100-12040%100以下10%分数能够达到120以上就可以看作是比较满意的分数了取得理想分数的秘诀:1把书看透量和质的要求:以一本指定教材为主,其他的作为重要补充,看书至少3-5遍,10月份开始看专业课.第一遍可以快些,不要求理解每个知识点,但是要对经济学的体系有个大体的了解.第二,三遍要求质量,对重点的知识做到理解和掌握,形成经济学的知识体系,能够不看书写出经济学大体的各个体系,以及每个体系中的重点掌握内容.第四,五遍结合历年真题,对名词解释和简答等问题要做到心中有数,能够独立做出答案,论述题要掌握基本的分析思路和分析的要点.2把手练熟要做到熟练,就必须克服懒惰的毛病,多动笔,多动脑.此时,通过历年真题或者书后的重点复习题检验复习的效果是最好的方法.吉林大学经济学院政经、西经重难点2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讲义第一部分政治经济学讲义政治经济学考查的重点在于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在考试时,侧重于考前面的资本论部分,这部分内容是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之后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都是以资本论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从历年的考题来看,资本论部分出题所占的分数也是最高的。一复习和解答政治经济学的方法复习政治经济学方法:从历年真题来看,政治经济学部分相对来说注重基本理论,考题集中在参考书的课后题里面。以参考书的课后题为总的指导体系,把参考书课后题掌握熟练,是比较好的复习方法。解答政治经济学试题的方法:名词解释:一般来说,政治经济学里面的名词解释要比西方经济学里的名词解释简单。政治经济学名词解释出题有这样两个特点:1有的名词解释为“形容词+名词”的形式,比如使用价值,私人劳动,简单劳动。在复习这类名词解释时,可以考虑用这种方法:用名词前面的形容词进行解释。2有的名词解释往往以对比两组十分相近的名词的形式出现:比如,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绝对剩余价值的特点是不进行技术革新,单纯靠增加工人的劳动的时间的方法获取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的特点是保持工人一定的劳动时间,依靠技术革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方法获取剩余价值。简答题:尽管简答题要比名词解释复杂的多,但是从某个侧面来说,简答题考察的是对名词深入的理解。比如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商品经济和自然经济有哪些区别?信用的特征是什么?论述题:论述题主要集中在参考书课后题的比较长的论述或者简答题中。一类论述题是直接以课后原题的形式出现的,比如:“如何理解价值增殖过程是到达并超过一定点的价值形成过程?”。另一类论述体的出题形式比较隐蔽,题目首先引用一段话,可能是经济学家曾经说过的名言,比如:“贫困,……,似乎有利于生育”,试从经济学角度理解这段话.近年来,结合社会热点进行经济学分析成为考题的一个重要出题方向,特别是那些对社会现实有着强烈关注的老师,更愿意出这种类型的题。这样对考生的知识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进行完全的理解,达到熟练运用的程度,才可以在这类题目中拿到高分。这种题目实际上并不是很难,因为这种题与进行纯理论分析的试题考察的内容都是一样的,注意分析清楚题干。几乎所有的考研试题都可以在参考书的课后题里面找到原题。二政治经济学的复习体系《政治经济学》共十四章,重点章节主要分布在关于基础理论的部分:第一篇商品经济,第二篇经济制度。第三篇和第四篇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但是也存在出题的可能性。第一篇商品经济核心内容:第一篇的重点在于介绍政治经济学的主要思想体系和思考方法,就考研来说,这一篇里面的主要名词,以及各个概念的特征,名词与名词之间的异同是需要特别注意的内容。在复习这篇的内容时,一定要围绕这样的核心:自然经济如何发展到商品经济的阶段?这两种不同的经济形式,相互的区别是什么?总之,区分两种经济形式的各个方面是第一篇最重点的内容。第一章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第一节自然分工和自然经济吉林大学经济学院政经、西经重难点3自然分工:自然分工首先是反映人们按性别和年龄的区别,在纯生理的基础上产生的劳动分工。另一种表现形式是氏族部落共同体之间,在地域资源的差异性从而自然产品差异性基础上形成的分工,即自然地域分工。自然经济:自然经济又称自给自足的经济,是指为满足生产者家庭或者经济单位的直接消费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自然经济以自然分工为基础,主要与较低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第一,自然经济是自给自足的经济。第二,自然经济是封闭型经济。第三,自然经济是保守型经济。第四,自然经济是以简单再生产为特征的经济。第五,自然经济中劳动者的私人劳动直接成为社会劳动的组成部分。总之,自然经济是一种落后的经济形式。第二节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社会分工:在自然分工的基础上,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一方面,纯生理分工的范围扩大了,另一方面,不同的部落在接触时引起了产品交换并出现了商品。各个部落根据各自的特点,形成了专门生产某一种特定领域的生产部门,同时,不同的部落经过商品就换成为了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生产部门,社会分工从此产生。商品经济:是与自然经济相对应的经济形式,直接以市场交换为目的,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商品经济的特征(对比自然经济的特征进行记忆):第一,商品经济本质上是交换经济,交换成为劳动产品流通的主要形式,商品生产者以追求价值为目的。第二,商品经济是开放型经济。商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联系扩大,并且更加紧密,不是局限在某一个固定的地域。第三,商品经济是开拓进取型经济。第三节商品经济充分发展阶段的不可逾越性为什么说商品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基本理论的阐述)首先,交代商品经济和定义和特征。其次,商品经济作为比较高级的经济形态,是任何一种社会形式都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第一,商品经济的存在最终与社会生产力有关。商品经济既是社会分工和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又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尚未达到更高阶段的产物。商品经济发展将贯穿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全过程。实践表明,超越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调整生产关系是行不通的。第二,商品经济作为社会生产的经济形式,反映社会生产力的连续,继承和发展的客观规律性。自然经济发展到商品经济,商品经济发展到更高水平的产品经济,是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发展的连续性,继承性和不断变化的序列和客观规律性的过程。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进行生产关系的调整是违反社会发展规律的行为,实践证明了这样的行为是注定要失败的。(联系社会的现实进行分析)商品经济的发展,可以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生产的社会化,商品化,现代化。第二章商品核心内容:商品的属性劳动的二重性商品的价值量和价值规律第一节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物品的有用性或效用,就是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使用价值可以从质和量两方面来考虑。交换价值:交换价值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数量上的关系或者吉林大学经济学院政经、西经重难点4比例,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商品中凝结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商品的价值。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第二节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是指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具体劳动创造新的使用价值,是劳动的自然属性。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形容词+名词)抽象劳动是撇开了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都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都是人们的脑力和体力的支出。是劳动的社会属性,形成商品的价值。劳动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具体劳动形成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价值。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一方面,二者是统一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两次或两种劳动,而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二者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是不可分割的。另一方面,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又是不同的,矛盾的。具体劳动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劳动的自然属性,永恒属性,是一切社会形态都存在的永恒的范畴;抽象劳动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是历史范畴。第三节商品的价值量个别劳动时间:个别的生产厂商生产某件商品所花费的劳动时间称为个别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简单劳动: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的一般的劳动者都能胜任的劳动。复杂劳动: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技能的劳动者才能从事的劳动。论述: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大量的机器人的使用提高了生产的效率。有人认为这样的情况违背了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学说,试分析这种观点。从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观点来阐释,设计和调试机器人是复杂劳动,复杂劳动创造出来的价值要大大的高于简单劳动。商品的价值量有生产某种产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而非个别劳动时间所决定。第四节价值规律价值规律:商品经济的客观规律。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商品的交换依据商品的价值实行等价交换。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商品进入交换领域,交换价值以价值为基础。同时,受商品的供求关系所影响。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以这种形式实现了价值规律。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第一,价值规律自发的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社会生产个部门之间按比例分配第二,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力。当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者获得利润,当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者遭受资金的损失。为了获取更高的利润,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各生产厂商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提高生产效率,从而促进了整个社会生产率的提高,促进社会发展。第三,价值规律会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分化。第三章货币核心内容:货币的产生过程货币的职能货币流通规律纸币流通规律通货膨胀通货紧缩信用信用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第一节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吉林大学经济学院政经、西经重难点5价值形式产生的过程:简单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者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形式货币:在商品交换中产生的,能够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第二节货币的职能和货币形式的演变货币的职能:第一,价值尺度。货币充当衡量商品所包含的价值量大小的尺度。货币本身也具有价值,能以自身的价值为尺度来衡量其他商品所包含的价值量。第二,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第三,贮藏手段。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当作独立的价值形式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保存起来。第四,支付手段。货币在商品赊购赊销的过程中的延期支付以及用于清偿债务或者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职能。第五,世界货币。货币越出国内流通领域,在世界市场上执行一般等价物作用的职能。第三节货币流通规律与纸币流通规律货币流通规律: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商品价值总量/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纸币流通规律:当纸币进入代替金属货币,进入流通领域。就产生了纸币能否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