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教育机构嬗变的历程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教育制度的嬗变教育•《孟子*尽心上》“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说“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做善也”。•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教育”才成为常用词,教育一词的通行,与中国教育的现代化联系在一起的。原始时期的教育•原始教育的内容:生产劳动教育,道德和社会传统教育;原始宗教教育;军事教育和原始艺术教育。《孟子·滕文公上》:“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原始教育的特点:完全是自然状态下的教育。教育与社会实践完全结合为一体,早期人类在生产劳动中获得经验、技能、知识以及行为规范。教育并没有被分化为专门的活动。教育没有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教育的方式是言传身教,口耳相传。远古时期的学校:学校萌芽的传说:古籍中记载颇多,众说纷纭,这里主要说两种:1、“成均”说最早见于《周礼》;“大司乐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国之学政,而合国之子弟焉”。西汉董仲舒认为“成均,均为五帝之学(就是五帝时候的学校)”。东汉郑玄解释说:“均,调也。乐师主调其音”(也就是说成均是古代乐师作乐的地方。因而可以理解“成均”以音乐教育为主。)。这里有两点:一,《周礼》成书于战国时期,书中所记的“成均”有无,具体样态以及是不是后人“托古言志”,都成问题。二,董仲舒和郑玄生活的在两汉时期,他们的解释虽然比较接近远古时代,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他们的解读定然带有后时代的因素和色彩。2、“虞庠”说《礼记》记载:“米廪,有虞氏之庠也”。《礼记》有曰:“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孟子解释说:“庠者,养也”。东汉郑玄解释:“米廪,藏养人之物(也就是粮仓)”。《说文解字》“庠,从广羊声”,换句话说就是食羊者所居之地,养老敬老的地方。因而从总体上来看,有虞氏时代把有道德,有经验的老者养在“庠”里,专门从事教育儿童的工作。所以,“庠”,以德教为主。先秦时期1、夏朝的官学夏朝官学除了沿袭“虞舜”时期的“庠”之外,还有“序”和“校”两种学校。所谓“序”,孟子曰:“序者,射也。——《孟子*滕文公上》”就是说“序”是习射的场所。后来“序”发展成了早期贵族议政,祭祀和养老的场所。【尚“力”】“校”是在地方上设立的学校。“校”也是一种习武为主的军事训练场所。——生产力低下,采集打猎是获取生活资料的重要手段;“夏商周断代工程【碳十二】”,二里头遗址【遗址层垒,商代遗址下有一层另外的文化遗址】和“夏”是否为信史;商代的教育•史料来源:甲骨文。•甲骨文记载,商代的官学已出现“大学”“瞽宗”、“庠”、“序”、“学”等名称。《礼记·明唐位》说:“殷人设右学为大学,左学为小学,而作乐于瞽宗。”《礼记·王制》曰:“殷人养国老于右学,养庶老于左学。”•右学和瞽宗属于大学性质,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机构。殷人尚右尚西,将大学设在西郊,故称右学。右学和瞽宗以乐教为主,是奴隶主贵族子弟学习礼乐的场所。右学和瞽宗(又称辟雍或西雍)。西周的官学•西周的官学分为两类,即国学和乡学。•1、国学(设在王都)国学由负责宗教祭祀和国家典礼的大司乐兼管(即“官师合一”)•为贵族阶级开设,按年龄和程度分为小学和大学。小学教育:小学一般设在王宫东南郊,由担任王宫守卫队长的师氏和保氏兼任教师,教育内容是德、行、艺(技能)、仪(礼仪)等方面。•大学教育:只有少数符合条件的贵族子弟和平民中经过选拔的优秀人才能进入大学。大学分为两种:“辟雍”和“泮(pan)宫”,也称学宫。“辟雍”设在天子的都城,“泮宫”设在诸侯的国都。•辟雍还是习射的场所,故又称射宫。泮宫规模简单,只有一学。大学实行分科教学,以礼乐为主,射御次之。•2、乡学(设在地方)•地方乡学有四学:校、序、庠、塾。乡学由管理民政的大司徒兼管教育,教育内容包括德、行、艺三方面。•“六艺”:西周官学的基本学科,它起源于夏代,商代有所发展,到西周日益完善。其内容包括:礼、乐、射、御、书、数。•在文化教育上的特征是“学在官府”(或称“学术官守”),即在宫廷设立学校,用典章作教材,聘官吏为教师(即“官师合一”)。【西周的教育制度就是适应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统治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春秋战国时期•1、春秋战国时期:•即社会动荡——王权衰落——官学衰废——文化下移——私学兴起•【越是战乱时期私学发展的势头较强劲,和平时期或者社会稳定时期,官学发展日趋正规化和强势化,关键原因是政府掌控着人才选拔的权利,特别是科举制成为选拔人才的主要机制之后,要想获得当权者认可,就必须遵守他们制定的游戏规则,“想玩,按规矩来”。】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礼记*学记》《礼记*大学》《荀子*劝学》等教育书籍或文章;这个时期老子、孔子等收门徒授学【孔子曾向老子问“礼”】;孔子更是提出“有教无类”主张。•春秋战国时私学发达使得学校教育开创了官学、私学并存的二元化轨道并行的模式。•稷下学宫:战国时期齐国的一所著名高等学府,因齐国君主在都城的稷门附近设立学宫而得名。稷下学宫历史悠久,它创办于公元前4世纪中叶,至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历时150年。稷下学宫是战国时代养士之风走向制度化的产物,也是各学派展开思想论战的园地。它由官方主办,私家主持,是一所集自由讲学、著书立说、培养人才、咨政议证的场所。稷下学宫的特点:1、性质二重:官私合营的自由联合体。2、多功能性:集讲学、教育、咨议一体。3、士人充分享受学术自由、精神自由与人身自由。秦朝时期•秦国文教政策:秦国在政治上推行法家的法治思想,禁止传授儒家学说(代表保守势力),最后走向了“焚书坑儒”的道路。•【儒家学说被广泛应用大概有这几个时段,周代,汉武帝之后的两汉时期;王莽新朝时期;宋;明;清】•【秦国为什么重视“法家”:秦国立国于战乱时分,乱世用重典,法家一系列主张为秦立国强国以及后来秦朝安国定邦都提供了制度性帮助;秦朝接续的是周朝,周重儒,但周朝几百年战乱不止并最终灭亡;】•【如何认识“焚书坑儒”:一定要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百年战乱之后,统一人们对国家、民族以及当时政权的认可和认同是当务之急,杜绝私学,提倡官学是捷径;“焚书”,并非是要把所有的书籍都烧掉,博士是可以保留书籍的,另外国家“图书馆”和咸阳皇宫都保存有书籍;有愚民因素,但要说就是为了愚民是值得商榷的;“坑儒”,当时的部分儒生代表的不是历史潮流,而是要逆潮流而动,说白了就是当时儒生本身是有问题的。“坑你,不坑他,问题核心不仅仅是“为什么不坑他”,更多的是你自己要反思“为什么坑的是你”】•在文化教育上采取了以下措施:(1)统一文字(2)严禁私学(3)吏师制度,“以法为教,以吏为师”“以法为教”:【人们学习知识的内容限于朝廷的法令,即秦律。政府官吏承担教育行政官员和教师职责;学习的内容是朝廷的法令。】•秦代教育政策的评价:统一人们的头脑;思想专制,加速了秦朝的灭亡。•【秦和以后的“隋”灭亡几乎都不是因为“思想专制”,更多的是国家“攫取性”政策】汉朝时期•1、中央官学:太学•太学是西汉官方高等学府,以传授研习儒家经典为主。由太常负责管理。一般认为太学始于公元前124年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设五经博士【《诗》《书》《礼》《易》《春秋》】,置博士弟子,标志着太学的正式建立。•太学教师称博士,主职是“掌教弟子”。同时参与政府的政治和学术活动,为政府提供咨询服务。博士之上设有官职,西汉时称为仆射,东汉时称祭酒,由德高望重的博士担任。博士由皇帝征召或由公卿荐举社会学术名流担任。•汉代太学学生,西汉称“博士弟子”或“弟子”,东汉称“诸生”和“太学生”。太学生的来源有两条途径:•一是由太常在京师直接挑选,条件是“年十八以上,仪态端正者,补博士弟子”,作为正式的太学生。•二是由郡国县地方选送到京都,标准是:“好文学,敬长上,肃政教,出入不悖。”作为非正式的特别生。正式生可免除赋役并享受一定俸禄,特别生则待遇较差。•太学初创时由于学生少,采用个别教学或小组教学;后来由于太学发展,学生数以万计,采用集体授课制或次第相传的形式。此外,太学允许学生自由研讨学问和向社会名流学者请教。鸿都门学与四姓小侯学•鸿都门学创设与东汉灵帝光和元年(178年),因校址在洛阳鸿都门而得名,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研究文学和艺术的学校。由三公推荐入学。它是宦官集团培养自己势力的场所。•四姓小侯学创设于东汉明帝永平九年(66年),是朝廷专门为外戚贵族及功臣子弟设立的贵族学校。“四姓”是指:樊氏、郭氏、阴氏和马氏,因他们不曾列侯,故称“小侯”。地方官学:•汉代地方官学按行政区域划设置。郡国设学,县、道、邑设校,乡设库,聚设序。学与校(相当于中学)设经师一人,痒和序(相当与小学)设《孝经》师一人。汉初文教政策:无为而治汉武帝即位后:有为而治相关措施(1)重视知识分子的作用《求贤诏》(2)允许开办私学(3)废除“挟书律”(1)推崇孔子,罢黜百家(2)兴太学以养士(3)重视选举,选贤任能(1)设立五经博士(2)开设太学(3)建立察举制度三、封建官学制度的完备:•魏晋南北朝:继汉开唐。其特点为:创设国子学,南朝创设玄、儒、文、史、律等学科,是隋唐专科学校和分科教学的先导。•隋朝:•唐朝:较为完备的学校教育。(中央官学、地方官学)•一、中央官学:•1、唐代学制系统:“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前三学属大学性质,•后三学属于专科性质,比欧洲早约1000年)“二馆”(崇文馆、弘文馆)。此外,崇玄学亦属大学性质,唐还设有医学(比西方早几百年)和兽医学以及天文算学。•二、地方官学:•地方官学属中小学性质,按行政划分,分为府学、州学、县学、由长史管辖。生源除从事“贱业杂类”外均可入学。主要任务是习礼。•三、唐代官学的特点:•(1)封建学制体系完备;•(2)儒家经典成为主要教学科目;•(3)教师地位很高;•(4)学校形式多样,管理措施相当健全和严密。四、封建官学制度的发展与衰落:•宋承袭唐制,其创新之处为:为皇室子孙而设的宗学、诸王官学及内小学。还有画学。•辽代:在国子监下设“五京国子学”(上京、中京、东京、西京、南京)•金朝和元朝:除国子监外,还有少数民族语言的学校。•明清: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国子监的学生统称“监生”清代把监生又分为“监生”和“贡生”。•中央官学的特点:•1、教育世俗化进程加快,教育对象不断扩大;•2、学校类型多样化,并出现了新的学校类型;(宋代的武学与画学)•3、教学内容不断扩大;•4、各代都重视发挥太学的示范作用,不断改革太学组织形式;•5、对学生的思想控制不断加强;•(二)地方官学的发展:•宋元明清时代官学的新特点:•1、加强了对地方教育的管理,建立了专门的行政机构;•2、加强了对教师的管理;•3、学校经费比较固定;•4、学校分布较广,开始重视边疆及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5、学校逐渐沦为科举的附庸;一、起源与发展:书院萌芽于唐朝末年,到宋朝时得到迅速发展。二、发展历程:北宋时出现了六所著名的书院,分别是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嵩阳书院、石鼓书院、茅山书院。这些书院由于受到朝廷的褒奖,在社会上影响较大。南宋也有四大书院: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丽泽书院、象山书院。•到南宋时,书院进一步制度化,制定了比较完备的教规,如朱熹在主持白鹿洞书院时制订的《白鹿洞书院学规》是书院制度化的主要标志,它明确规定了书院教育的目的、教育教学过程、待人接物的原则,这种把儒家思想汇集起来,并用学规的形式固定下来,形成较为完整的书院教育理论体系,成为后世学规的范本和办学准则。•元代书院:由朝廷任命山长,加强对书院的控制。•明代书院:逐渐成为科举附庸的地位,明末宦官摧毁了所有书院。•清代书院:大部分与官学无异,只有极少数保持特色。、唐末五代以后书院发展的原因:①、官学衰落、士人失学。晚唐五代军阀割据十分严重,战争不断,严重危害了学校教育事业,士人大量失学,需要寻找求学的途径。②、私人讲学的传统私人讲学自古就是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具有顽强的生命力。③、佛教禅林的影响佛教徒往往在山林名胜之处建立禅林精舍,从事坐禅和讲经,这种形式给书院以很大影响。④

1 / 3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