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两晋南北朝(公元220——589年)三国两晋南北朝(公元220——589年)二、政治(一)整体特征1、国家分裂,政权并立;2、士族地主崛起;3、民族融合加强三国两晋南北朝(公元220——589年)二、政治(二)政治概况1、政治制度:由东汉的尚书台演变为尚书省,继而又设立中书省、门下省,逐步形成三省体制。三国两晋南北朝(公元220——589年)二、政治(一)政治概况九品中正制2、主要官制:设置中正官,对某一地区人物进行品评。(1)选官标准:a、家世(家庭出身、背景)b、行状(个人品行才能)c、定品(确定品级)(2)作用:初期,起到选拔人才的作用,家世、品德、才能并重;利于克服汉末以来豪强割据局面。后期选拔标准变成仅重视门第出身,失去选才意义。世家大族垄断选拔权,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门阀制度,成为世族操纵政权的工具。三国两晋南北朝(公元220——589年)二、政治(一)政治概况九品中正制2、主要官制:(2012·安徽省示范高中调研)对下列有关《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表》的认识,不正确的是()朝代曹魏西晋东晋隋唐北宋比例26%15%4%17.2%24.5%46.1%A.魏晋的选官制度不利于寒门子弟入仕B.魏晋的选官制度造成了门阀士族垄断政权C.寒门子弟入仕比例上升与科举制有关D.寒门子弟入仕比例大小与封建统治基础无关【答案】D三国两晋南北朝(公元220——589年)二、政治(一)政治概况士族门阀政治3、政治形式:汉代崇尚“儒术”,经学大师往往有传子的习惯,一代传一代,成为经学世家。经学世家拥有任官的优势,久而久之就形成家世显赫的名门大族,成为“世族”,或称“士族”。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士族高门(北方)三国两晋南北朝(公元220——589年)自魏晋以来,仕者多世家。逮南北分裂凡三百年,而用人之法多取之世族。……虽朝代推移,鼎迁物改,……其起自单族匹士而显贵者,盖所罕见。——《文献通考·选举考七》三国两晋南北朝(公元220——589年)二、政治(一)政治概况“清谈”4、政治现象:清谈,亦称“玄谈”。魏晋时期崇尚虚无、空谈名理的一种风气。以《周易》、《老子》、《庄子》“三玄”为基本内容,用老庄思想解释儒家经义,摈弃世务,专谈本末、体用、有无、性命等抽象玄理。上承汉末清议,从品评人物转向以谈玄为主。到晋王衍辈,清谈之风大盛。东晋佛学兴起后渐衰。三国两晋南北朝(公元220——589年)竹林七贤图(局部)魏晋之际,阮籍、嵇康等七人常聚于竹林,喜好饮酒、清谈,人称“竹林七贤”。二、政治(一)政治概况“清谈”4、政治现象:三国两晋南北朝(公元220——589年)二、政治(一)政治概况北魏孝文帝改革5、政治改革:(1)背景: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2)内容:①整顿吏治,行均田制②迁都洛阳③全面汉化魏晋墓壁(砖)画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胜,人物殷阜,目所不识,口不能传。——《洛阳伽蓝记》三国两晋南北朝(公元220——589年)三国两晋南北朝(公元220——589年)二、政治(一)政治概况北魏孝文帝改革5、政治改革:(3)影响①大大推动了北方社会经济的复苏和繁荣。--生产方式农耕化②大大加速了北魏政权封建化进程,对被为社会政治生活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社会制度封建化③缓和民族矛盾,巩固封建统治,促进民族的大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基础。---生活方式汉族化499年孝文帝去世后,北魏即进入内部动乱不已的多事之秋。20余年后,爆发了六镇起义,再过10余年,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实权分别落入高欢、宇文泰等人之手。因此有学者认为造成北魏后来局面的根源,实际上可以追溯到孝文帝改革。因为,孝文帝改革舍平城迁洛阳,改鲜卑武勇之风为汉人文弱之风,进一步削弱北魏军事力量,这是他终不能强大魏国的重要原因。并说孝文帝的改革,学来的主要是汉人的繁缛腐朽,丢掉的恰恰是拓跋的长处——勇武质朴,这就加速了北魏的衰亡。三国两晋南北朝(公元220——589年)改革的不足之处三国两晋南北朝(公元220——589年)二、政治(一)政治概况北魏孝文帝改革5、政治改革:(3)影响①忽视了北部边境②忽略了军事上的改革③全盘吸收汉文化④后继乏人民族融合是指不同民族之间不同生产方式、风俗习惯、文化心理特征等方面的相互影响和渗透,是民族之间的自然融合。民族融合既包括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又有汉族对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吸收。这是中国历史上的进步现象。深度思考民族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公元220——589年)民族大融合的原因(途径):①政治因素:国家分裂或战乱,民族迁徙。②阶级因素:联合反抗统治者压迫的斗争。③经济因素:少数民族由游牧生活转向农业生活的封建化过程。④统治者政策因素:开明的民族政策、汉化政策、“和亲”“册封”。⑤友好交往深度思考民族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公元220——589年)◆从经济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由游牧经济转向农耕经济的过程;◆从习俗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从政治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政权封建化的过程。古代中国民族融合实质深度思考民族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公元220——589年)1、科技火药:东晋《抱扑子》有关于火药的最早记载。农学: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古代农书。数学:南朝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地理学:郦道元著《水经注》,是一部历史、地理、文学价值都很高的综合性地理著作。三国两晋南北朝(公元220——589年)三、文化2、艺术绘画:文人画和绘画理论出现。代表: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书法:书法发展到自觉阶段。楷书完善、草书成熟,王羲之《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石窟艺术:石窟艺术发展。代表作: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三国两晋南北朝(公元220——589年)三、文化魏碑,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朝书法艺术的总称,它主要指北魏、东魏、西魏时期的碑志造像刻石文字等书法。魏碑介于隶楷之间,具有古拙自然、高浑雄大的风格。左图为魏碑之司马元兴墓志铭。3.承上启下的文学(1)特点:承上启下;诗歌完成了古诗从四言、五言、骚体到七言诗的过渡。(2)诗歌①建安文学特点:内容充实,风格苍凉,富有生气。代表人物:三曹(曹操、曹丕、曹植),建安七子(孔融、王粲、刘桢、陈琳、阮瑀、应玚、徐干),蔡文姬。代表作:曹操的《蒿里行》、王粲的《七哀诗》和蔡文姬的《悲愤诗》等。三国两晋南北朝(公元220——589年)三、文化三国两晋南北朝(公元220——589年)三国两晋南北朝(公元220——589年)建安七子,是建安年间(196~220)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这七人大体上代表了建安时期除曹氏父子(即曹操,曹丕,曹植)外的优秀作者,所以“七子”之说,得到后世的普遍承认。②田园诗风格:诗歌内容清新自然,风格朴实恬淡。代表人物及代表作: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桃花源诗》等。③民歌——新乐府诗大为盛行特点:南方民歌缠绵婉转,多描写爱情,代表作有《采桑度》等;北方民歌慷慨激昂,既有恋歌,又有牧歌、战歌,代表作有《敕勒歌》《木兰辞》等。④刘勰《文心雕龙》标志中国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建立完整体系。三国两晋南北朝(公元220——589年)三、文化三国两晋南北朝(公元220——589年)三国两晋南北朝(公元220——589年)三、文化4、道教、佛教的传播与反佛(1)道教发展东晋葛洪改造道教,萧梁陶弘景建立道教的神仙体系。使之成了为封建统治服务的宗教。(2)佛教盛行(3)反佛范镇的《神灭论》从理论上打击佛教,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先后灭佛。右图为河南安阳出土的曹操墓石牌。“曹操”现身,惊醒“刘备”,四川省彭山县牧马乡莲花村的刘备墓,再次受到关注。两墓可能出土的文物是()①隶书书写的墓碑②《兰亭序》真迹③大量成熟的青瓷④钢制刀剑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④D.③④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能力。《兰亭序》出现在晋代,故排除②。答案:B三国两晋南北朝(公元220——589年)在南朝陶弘景所著《真灵位业图》中,诸神就坐,依地位高上排列,秩序井井有条。这表明南北朝时期的道教()A.从民间走向统治地位B.宗教教义已经很完整C.吸收了封建等级观念D.从佛教体系吸收养分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南朝陶弘景吸收佛教教义和封建等级观念,丰富了道教教义,建立了道教的神仙体系。从题干材料中的“诸神就坐,依地位高上排列”可看出C项符合题意。答案:C三国两晋南北朝(公元220——589年)《敕勒歌》中“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表明()①南北朝时期北方人民的游牧生活②当时内蒙地区良好的生态环境③体现了北方民歌缠绵婉转的风格④属于一种新的乐府诗A.①②④B.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解析:《敕勒歌》体现了北方民歌慷慨激昂的风格,故③错误。答案:A三国两晋南北朝(公元220——589年)(2012·海南历史)魏晋时期,有人斥责佛教“使父子之亲隔,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朋之信绝”。这反映出当时 ()A.佛教传入颠覆了传统观念B.儒家伦理不为社会所重视C.佛教急于融入本土文化D.佛教与儒家伦理抵触【答案】D三国两晋南北朝(公元220——589年)(2010年高考安徽卷)西晋杜育的《荈赋》是我国第一篇以茶为主题的文学作品。某班兴趣小组以此为题材对茶的起源问题进行探究后,形成了以下四种意见,其中最合理的是()A.文学作品不具有史料价值,不能以此确定茶的起源B.文学作品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仍不能据此确定茶起源于晋代C.唐代《茶经》是中国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应据此确定茶起源于唐代D.传说神农氏发现了茶,可据此确定茶起源于神农氏时期解析:研究历史的主要依据是考古发掘遗迹及古代历史典籍史料。文学作品和古代传说虽对印证历史有一定借鉴意义,但不能作为确凿的证据。由此可知A项和D项表述都不准确,不符合探究历史的方法;《茶经》是中国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但并不能由此推断茶起源于唐代,因此C项也不准确;文学作品是一定时期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但也有一定的虚构成分,因此不能单凭文学作品的内容就确定茶起源于晋代。故最合理的是B项。答案:B三国两晋南北朝(公元220——589年)魏氏立九品,置中正,尊世胄,卑寒士,…晋、宋因之,始尚姓已。然其别贵贱,分士庶,不可易也。于时有司选举,必稽谱籍而考其真伪,故官有世胄,而谱有世官。过江则为侨姓,王(琅琊)、谢(陈郡)、袁(汝南)、萧(兰陵)为大。东南则为吴姓,朱、张、顾、陆(均吴郡)为大。山东则为郡姓,王(太原)、崔(清河、博陵)、卢(范阳)、李(赵郡、陇西)、郑(荥阳)为大。关中亦号郡姓,韦、裴、柳、薛、杨、杜首之。代北则为虏姓,元、长孙、宇文、于、陆、源、窦首之。《新唐书·柳冲传》引柳芳《士族论》高祖曰:“自上古以来及诸经籍,焉有不先正名,而得行礼乎?今欲断诸北语,一丛正音。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各宜深戒。如此渐习,风化可新。”——《魏书献文六王传咸阳王禧传》晋、宋之间,士庶区别日益严格,宋、齐时已达到僵化的程度。…门阀贵族坚决反对把新兴的或假冒的士人处于自己的同一等级,他们认为必须保持原来独占的统治轨道。士庶区别的严格化发生在此时,正因为士庶有混淆的危险。所以这里并不表示门阀势力的强大,相反的倒是由于他们害怕这种新形势足以削弱甚至消除他们长期以来引以自傲的优越地位。——唐长孺《南朝寒人的兴起》黄门郎路琼之,(宋孝武帝)太后兄庆之孙也,宅与(王)僧达门并。尝盛车服诣僧达,…就坐,僧达了不与语,谓曰:“身昔门下驺人路庆之者,是君何亲?”遂焚琼之所坐床。太后怒,涕泣于帝曰:“我尚在而人陵之,我死后乞食矣!”帝曰:“琼之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