矩阵变换器研究综述1引言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交-交变频器在传动系统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也存在一些固有的缺陷,因此研究新型的既有优良控制性能和输入电流品质而又成本低、结构紧凑、性能可靠的交-交变频器已成为当前的发展趋势。矩阵式变换器是一种直接交-交变频器,与传统的自然换流变频器相比,具有以下优点:l无中间直流环节,结构紧凑,体积小,效率高,便于实现模块化;l无需较大的滤波电容,动态响应快;l能够实现能量双向流动,便于电动机实现四象限运行;l控制自由度大,输出电压幅值和频率范围连续可调;l输入功率因数可控,带任何负载时都能使功率因数为1.0;l输出电压和输入电流的低次谐波含量较小;l实现功率集成后能够改善变换器内部的电磁兼容性,其输出的pwm电压和输入功率因数可调的特点能够改善电动机、变换器与电源之间的电磁兼容性[1]。矩阵变换器的原理在80年代被提出,由于具有性能优良的潜在优势,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有逐步取代交-直-交变频器、周波变流器的趋势[2]。特别是它具有本身不产生谐波污染的同时,能够对电网进行无功补偿的能力,其总体性能高于其它变换器。在日益关注可持续发展问题,大力推行电力环保、绿色电源的今天,研究与开发矩阵式变换器特别具有现实意义。矩阵变换器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主回路的拓扑结构和工作原理、安全换流技术、调制策略和保护电路设计等,下面就这些关键技术的研究进行一一介绍。2主回路拓扑结构和工作原理矩阵变换器的名称来源于它的矩阵状拓扑结构。一个m相输入、n相输出的矩阵变换器,由m×n个双向开关组成,它们排列成矩阵形状,分单级和双级两种。图1单级矩阵变换器拓朴结构2.1单级矩阵变换器常规的矩阵变换器是一种单级交-交变换器(见图1),其结构简单,可控性强,但存在以下缺陷:l最大电压增益为0.866,并且与控制算法无关;l主电路的9个双向开关存在控制和保护问题,应采用安全换流技术;l必须采用复杂的pwm控制和保护策略,同时要求复杂的箝位保护电路。单级矩阵变换器的理论和控制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仍然停留在实验阶段,而不能在工业中推广应用,原因在于:l其控制策略复杂,计算量大;l四步换流法增加了控制的难度,降低了系统的可靠性;l开关数量多,系统成本过高[3,4]。2.2双级矩阵变换器双级矩阵变换器的结构同传统的交-直-交变换器相似(见图2),包含交-直(整流)和直-交(逆变)两级变换电路。图2双级矩阵变换器所不同的是:l双级矩阵变换器的两级变换协调同步,直流侧不需要滤波元件;l整流电路采用由两个单向开关(如igbt)组成的双向开关,是一个三相输入两相输出的3/2相变换;l在其输出的直流电压极性保持为正的情况下,逆变电路为一个标准的电压源逆变器,可采用单向开关。双级矩阵变换器克服了传统矩阵变换器的缺点,此外还具有以下优点:l控制容易,电网侧的单桥可实现零电流开关,负载侧开关控制类似于传统的dc/ac逆变器;l不同负载,开关数目可以减少;l箝位电路大大简化。双级矩阵变换器一般由18个单向开关组成,在一些只需要能量单向传输的场合,可采用15个单向开关、12个单向开关或者9个单向开关的拓扑电路结构,从而降低了系统成本[5]。2.3双向开关及开关频率矩阵变换器所用双向开关有多种形式,如开关内嵌式、开关反并联式等。常用的有两个igbt和两个二极管反并联组成共发射极电路(ce开关模式)和共集电极电路(cc开关模式)。最终使矩阵变换器能够成为产品的是由标准双向开关单元构成的集成功率模块。主电路的双向开关的频率并不是越高越好,在谐波注入法中,开关频率为2khz时,变换器的性能和电机直接与电网相连时最为相似。在实际应用中,受开关器件、控制器和外围电路处理速度的限制,调制频率不可能无限制地加高,根据具体调制方法和电路特点优选开关频率是至关重要的[6]。3安全换流技术换流是指将负载电流从一个双向开关管换到另一个双向开关管。在调制过程中,矩阵式变换器开关管通断状态不断改变,换流始终存在,因此安全换流是矩阵式变换器控制策略中一项至关重要的问题。为实现双向开关之间安全切换或抑制换流不安全所带来的危害,除了在输出侧增加整流式阻容箝位电路限制过压、在输入端增加一组共铁心的线圈对磁通进行调整外,还需要探索新的安全换流方法。换流方法主要有死区换流、交叠换流、辅助谐振换流、两步换流和四步换流等[7-8]。3.1死区换流死区换流,即插入死区延时法。它要求输入侧开关触发之前,输出侧开关关断。这种方法控制简单,但不能工作在电流连续的情况下,且开关损耗大,电压利用率较低,另外缓冲网络比较复杂,故很少使用。3.2交叠换流交叠换流要求输出侧开关关断之前,输入侧开关触发。这种方法必然带来输入相间瞬时短路,需要额外的输入电感限流。由于电感体积大,价格昂贵,故很少使用。3.3辅助谐振换流策略(1)台湾学者潘晴财教授提出的基于电流滞环调制的谐振式软开关换流策略,仅限于电流滞环调制的矩阵式变换器。(2)ching-taipan提出一种低损耗的双向可控开关,能够实现开关的零电流开通,零电压关断,可以实现近于零损耗的换流。如果采用滞环电流pwm调制方法,可无附加缓冲电路。但是当负载电流大、开关关断速度快、电感量较大以及二极管快速性不够时,电感将产生瞬时高电压降,此时应采用箝位电路。(3)cho,jungg与steffenbernet提出了辅助谐振换流方案。利用杂散电感作为换流电感,输出电容作为换流电容。在辅助谐振下,主开关只有容性换流,通过增加换流电容可以做到关断瞬间零电压,实现零电压切换。辅助开关只有感性换流,通过增加换流电感可以做到零电流开通,能够完成零电流切换。这种换流策略能够安全、高效地高频切换,但功率开关与谐振电感会流过较大的电流,而且零电压、零电流的检测困难。(4)steffenbernet又提出一种基于辅助谐振换流的矩阵式整流器,可以用于工业直流传动。以上换流策略均不安全或不实用,安全的换流策略一般需要事先了解某些电量信息,如输入电压和/或输出电流。常用的有两步换流和四步换流等。3.4两步换流策略(1)svensson.t提出两步换流策略,在应该导通的开关单元中,只触发正确的单向开关,而另一单向开关则关闭。在输入相间换流时,根据实际负载电流方向,在欲导通的开关单元中只触发应该导通的单向开关,而另一单向开关保持关闭,然后关闭上一导通的开关单元中导通的单向开关。两步换流方法要求准确地检测负载电流方向,在实际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误差;当电流变号时,两个开关之间不能进行换流。对于大功率变换器,电流阈值过大,将影响输出电流波形。(2)l.empringham提出了改进型两步换流方案。通过检测正在导通的开关单元中每个单向开关的管压降,可以确定电流方向,而且将该信息作为其他开关单元门极驱动的一个条件。为避免负载电流变向时换流引起的短通状态,可采取如下解决办法:当电流过零时,增加换流死时,其间不再触发任何开关。由于延时很短,负载电流失真程度不大。3.5四步换流策略目前比较普遍采用的是n.burany提出的四步换流策略。四步换流策略属于半软开关换流策略,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方法。每次换流可以实现一次零电流零电压关断和一次零电流开通,但由于换流时间过长,且每次换流依赖于负载电流的方向,换流过程中不许有负载电流方向的改变,不免有一些局限性,如负载很轻或负载刚启动时,待机状态以及启动瞬间,负载过零点时电流方向很难准确判定,这些可能会造成换流停滞。为此,有学者提出用pld/cpld技术的解决换流问题,用可编程逻辑器件实现四步换流,在输出频率为10hz~60hz的范围内,以交流电机作负载进行了相关实验。该换流策略简化了控制系统,提高了控制系统的可靠性[9-10]。4调制策略矩阵变换器有多种控制方法。根据控制目标不同,可分为电流控制法和电压控制法两大类。4.1电压控制法电压控制法以矩阵变换器输出电压(通常要求为正弦量,但也可为其他波)为控制目标。根据变换器合成输出电压时有无中间环节又可分为间接控制法和直接控制法。(1)间接控制法是基于空间矢量变换的一种方法,主要指空间矢量调制法(svm),它将变换器虚拟为一个整流器和一个逆变器经中间直流环节串联,然后对输入整流器和输出逆变器分别进行电压空间矢量和电流空间矢量调制(svpwm),再消去中间直流环节,就可以得到整个变换器的空间矢量调制。这一控制方法的物理意义明确,简单易懂,目前已有专用的svpwm集成芯片商品化产品。更重要的是,对于采用矢量控制的电机调速应用场合,可将电机调速系统的矢量控制和变换器的矢量控制合为一体[11]。(2)矢量调制法也可直接实现。直接控制法的基本思想是:不同开关连接状态对应着不同的空间矢量。当进行空间矢量合成时,选取适当的矢量后,可以直接按一个统一的公式计算出各个矢量的开关组合占空比。两者的结果完全相同,但直接实现更适合于计算机控制。直接控制法可以分为坐标变换法、谐波注入法、等效电导法及标量法,所有这些方法虽各有一定的优越性,但也存在一定问题,因此,限制了它们的应用范围和深度[12]。矢量调制法的缺点是抗干扰性差,实际应用中由于电网输入的不对称给变换器的输出电压的输入电流带来难以滤除的低次谐波。通常的解决方法有负序分量注入法和变系数法。但这需增加额外计算量和软件的复杂度,且电压传输比有所降低,这样便可采用目前流行的高频整流和高频pwm波形合成技术,变换器的性能可得到较大的改善。4.2电流控制法电流控制法以输出电压为控制目标。一般要求电流为对称正弦量,因此变换器输出电流要跟踪给定电流呈正弦变化。它有两种基本实现方法:滞环电流控制法和预测电流控制法[13]。(1)滞环电流跟踪法是将三相输出电流信号与实测的输出电流信号相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和当前的开关电源状态决定开关动作,它具有容易理解、实现简单、响应快、鲁棒性好等优点,但开关频率不够稳定,谐波随机分布,且输入电流波形不够理想,存在较大的谐波等。(2)预测电流控制法的基本思想是:利用变换器下一开关周期的期望电流值和当前的实际电流值可以计算出符合电流变化的变换器输出电压矢量,然后在变换器的虚拟逆变器中运用空间矢量法合成这一输出电压矢量,就可以达到跟踪输出电流的目的,但复杂性和计算量将有所增加。电流控制法具有开关函数求解简便,控制简单,对控制器硬件要求较低,输出电流波形谐波分量小,抗干扰性能好、动态响应快、能限流、鲁棒性好等优点;但开关频率不够稳定,输出电压谐波分量大,输入滤波器难以设计,且输入电流波形不够理想,存在较大的谐波等;主要应用于高性能电机驱动场合。如果将输入端虚拟整流器采用输入电流空间矢量调制,可改变输入电流谐波情况,同时输出电流的跟踪性能不变。4.3其他新型调制策略(1)非平衡输入时矩阵变换器的调制策略矩阵变换器没有中间直流环节,其输出电压对输入的干扰非常敏感。由于实际输入电压总有一些不平衡和失真,常规调制策略会造成输入电流的谐波和输出电压的低次谐波。因此,深入研究非平衡输入时矩阵变换器的调制策略是矩阵变换器实用化和工业化的关键技术之一。在非平衡输入时,电源电压存在负序分量,导致输入电压矢量角速率和大小的变化,因此必须对输入电压或电流采样,并进行闭环调制。目前实现的方法有两种:l通过采用空间矢量时变调制比的方法,消除不对称输入电压的影响,从而获得对称正弦输出电压或输入电流对矩阵式变换器中双向开关的逻辑控制。l在输入非平衡、输出平衡矩阵变换器中采用输入电流偏置角动态调制策略。该策略比输入电流偏置角恒定调制策略更能有效抑制输入电流高次谐波[14-16]。(2)降低开关损耗的优化调制策略矩阵变换器的损耗主要时硬件的损耗,尤其是开关损耗,因此减少器件的开关次数是降低开关损耗的主要手段。l在任何情况下,采用标准的双向调制(输出电压和输入电流同时调制)矢量顺序,依靠参考电流矢量合理选择零矢量,平均开关周期中的开关转换9次;如果采用最小开关转换的矢量顺序组合策略[17],平均开关周期中的开关转换8次开关损耗同样减少1/9。l常规的空间矢量调制法通常采用两个瞬时值最大的线电压合成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