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精品文档】示范性高中创建中的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示范性高中创建中的办学理念与办学特色问题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委员广东教育学院教科所副所长/教育系副主任广东教育学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广东基础教育研究》杂志主编周峰教授联系电话:020-34113822或13312810822一、以前的“重点高中”与今天的“示范高中”有何不同:1、创建的背景不同:以前的“重点高中”是贯彻“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强调“普及基础上的提高,提高指导下的普及”;是精英教育需要今天的“示范高中”是遵循“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需要。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新趋势。不仅要普及教育,而且要办优质教育。是大众教育要求2、推进的方法不同:“重点高中”主要靠政策倾斜,给一流生源、一流师资、一流设施,创一流升学率;“示范高中”追求素质教育的突破,突出学校的办学特色,强调示范性,重视对其他学校的辐射作用3、预期的效果不同:“重点高中”几乎是“一个模式”(高升学率),有人戏称为“县一中模式”(把应试教育做到极致);“示范高中”期望的是“百花齐放”格局,有省、市、县、镇区不同特点、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示范校”。可以说,重点学校不是“要不要办?;而是如何办?”今天如何办“优质学校”。经费投入只是决定办学水平的一个方面,还有很多方面决定办学水平。如:学校硬件是“常量”,校长、教师的素质是“变量”二、关于办学理念问题何谓办学理念?办学理念是办学者(校长)据以实施办学实践的的教育理念或叫教育价值观(价值取向)。在办学过程中,办学理念处于最上位,它理应体现在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如何理解“办学理念”与“办学思想”,两者基本是一致的。一般体现在学校的“一训三风”中,即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北京大学蔡元培校长,提出“兼融并蓄,学术自由”(体现了北大在中国教育界的风格,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清华大学梅贻琦校长,“厚德载物,自强不息”,“行胜于言”,“和谐治校”譬如:巴甫雷什中学的苏霍姆林斯基校长认为:“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的领导”该校的全面发展教育的办学理念名扬世界华师附中:用完整的教育培养现代的人(实际就是全面发展的教育)中山纪念中学:中山精神+现代素质打造文化栟中建设平民栟中享受成功栟中西方教育思想100年近代的百年教育现代化的历史,我国是在不断移植西方教育思想。张之洞的洋务教育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值得注意“世界工厂”的转移:19世纪在英国,20世纪在美国,21世纪在中国。赫尔巴特的“主知主义教育”时代背景:18世纪末、19世纪初培养目标:能自觉地约束自己、遵守社会秩序、服从法律的有道德的人特征:“传统教育”的“三中心”:即教材、课堂、教师杜威的“经验主义教育”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教育运动(欧洲新教育、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迅速发展的美国资本主义大工业;移民社会,“民族熔炉”目标:培养“新型劳动力”具有开拓事业的实际才干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反省思维、能解决问题的人)杜威教育思想的要点学校是社会变革最有效的工具社会——儿童——社会观念、知识、经验都是从行动中、从亲身经历中得来——“一切学习来自经验”“教育即经验的继续不断的改造”“做中学”的教学论20世纪以来主要“教育理念”改造主义:也叫“社会改造主义”,新进步主义,学校不仅要维持社会,更要改造社会,并在这方面起决定作用。存在主义:注重现实人生,重视人的存在,在现代西方普遍缺乏理想、信念的时代,工业化社会中人的异化。永恒主义:又称“古典主义”,它的特点是“复古”,强调“名著”20世纪以来主要“教育理念”进步主义:杜威,相对于19世界的欧洲传统教育思想;儿童中心、重视兴趣、注重活动,做中学;行为主义:华生、斯金纳,强调环境的设置,行为是“强化”的结果;要素主义:文化上存在着各式各样的最好的东西,即共同的不变的文化“要素”,学校的任务就是把它们传递给青年一代。(属于教育上的保守主义)人本主义科学主义技术主义学校的主要功能传递文化(要素主义)恢复过去的文化(永恒主义)适应、变革现存的文化(进步主义)改造,建立新秩序(改造主义)学校的基本功能:保存功能更新功能如何找到两者的平衡点教育对象的重心变化英才教育与大众教育对儿童天赋的估计“多一把尺子,多一批人才”(多元智能理论)(发展有快慢、程度有差异)评价的统一性与差异性问题教育目的的协调教育目的的统一性与层次性:例:价值观教育(四个层次)应该提倡的*必须做到的允许存在的*坚决反对的当前需要重视的教育新理念1、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观”:在各级各类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中,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坚持全面发展、均衡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观点;2、“和谐社会”与“和谐校园”创建3、优质教育与“优质学校”创建4、“全面质量管理”5、“学习化社会”与“学习化学校”今天的示范高中的基本理念是:做“实施素质教育”的领头羊“素质教育”(qualityeducation),特别强调“优质”,“高效”,“创新”。“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生动活泼”,虽然被许多人看成是素质教育的要义;但在操作过程中却出现了许多误区,有些所谓的“素质教育”,甚至有变成“低素质教育”的危险。真正的素质教育,目标是优质,手段要高效,方法、理念要创新。简单地说,素质教育是“用完整的教育培养完整的人。”素质教育,它不是一时的口号,不是一种具体的方法,更不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一“育”;它是一种教育思想,是一个教育理论体系,更是一种科学的、着眼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面向21世纪的崭新教育理念。素质教育所蕴涵着的是现代教育的多样性、丰富性和创造性,任何一种具体的教育模式都不能代替人们对它的探索。实施素质教育,要懂得“教育辩证法”回顾近50年我国教育发展的历史,或“左”或右、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钟摆现象”至今未变。因此,有人认为,教育改革几乎是大改大错、小改小错、不改不错。今天我们推行素质教育,能否摆脱“钟摆现象”的困扰,就看我们能否正确评价教育的历史,坚持教育辩证法,用历史的、全面的、辨证的观点看待过去的教育,而不是用“应试教育”简单否定“过去”。示范高中要在创造素质教育的先进经验方面起示范作用既不要把高升学率简单当成“应试教育”;也不要把素质教育看成高不可攀的事情;关键是“按教育规律办学”;关键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栟茶高级中学和洋思初级中学,基本解决了“追求升学率与实施素质教育的世纪难题”三、关于办学特色问题创建学校特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办出各自的特色”。学校要办出自己的特色,就是要在教育方针指导下,根据各个学校所处地域的历史文化传统、教育发展水平、教育资源配置的状况等,建立起学校独特的、稳定的、优化的办学模式,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发扬自己的特长和优势,更好地完成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任务。(一)创“学校特色”就是要改变“千校一貌,万生一面”的局面显然,过去那种把升学作为办学唯一目标的中小学教育,是难以适应现实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创建特色学校,从根本上讲是学校冲破当前一统天下的“应试教育”模式的必由之路,是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培养多层次、多类型人才的有效措施和重要手段,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二)创建特色学校是办学规律的体现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同是一所学校,管理的对象都是人、财、物、时间、信息等因素,但管理的模式、风格、规章、措施等却不一样,也不可能一样,更不应该一样。“千校一貌”是畸形的发展,各有特色才是规律的体现。任何一所学校,都有它潜在的优势,经过反复认识筛选,就会找到形成特色的突破口。特色不是一枝独秀,形成特色需要一定的基础和土壤。所以,特色形成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整体优化的过程。学校某一方面有特色,会带动其他的工作,互相之间展开竞争,内部运行机制得到自动调节,竞争的活动推动整个学校向前发展。这也是一种规律,即办学的规律。(三)何谓学校(办学)特色学校特色是一所学校在长期教育实践中,遵循教育规律,发挥本校优势,选准突破口,以点带面,实行整体优化,逐步形成的一种独特的、优质的、稳定的个性风貌和办学特点。学校特色是学校特殊性或个性在办学过程中的体现,特殊性是其核心因素,是一事物不同于它事物的关键所在,离开它,就无特色而言。其次,学校特色不是一枝独秀,它的形成和发展必须有一定的环境和基础,点面结合,整体优化,才有特色。这是学校特色的系统环境。再次,学校特色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是学校特色的时空维度。(四)学校特色有哪些特点(1)独特性独特性是指一所学校所独有的特色,它是学校特色的核心因素和重要标志。没有独特性就谈不上学校特色。所有学校都必须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这是共性;但涉及到一所学校的教育、教学及其管理,不可能千篇一律,而是各具特色,这就是独特性。独特性在学校办学的过程中,表现为某一个方面或某几个方面有突出超群的地方,别人没有做到而自己率先做到了,或者别人虽然做了,而自己比别人做得更好,即“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宝安中学的“生存教育”校本课程很有特色。(2)优质性优质性是独特性的基础,是独特性形成和发展的环境和土壤,它决定着学校特色的档次,离开了优质性,独特性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缺乏生命力;独特性是优质性的外显,它是优质性这块肥沃土地上结出的硕果,进而又不断激活优质性使优质保持活力,点面结合,整体优化,两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换言之,学校特色不仅是有个性的学校,而且也是成功的学校;不仅要形成风格,而且要产出成果。如果不能更多、更好地培育出人才,学校的风格再鲜明、再独特,也是毫无价值的。“独特的整体风格”与“出众的办学成果”是特色学校最本质的内核。上海建平中学“合格+特长”,“五星级管理”(3)稳定性学校特色不是昙花一现,特色一旦形成,就应该相应地稳定下来,既有长远规划,又有短期安排,一年年、一届届传下去,形成比较稳定的办学模式。但稳定性又是相对的。学校特色是一个与内外环境相适应、与特定时空相联系的动态概念,是一个动静结合的统一体。只动不静,形成不了特色;只静不动,发展不了特色,特色也会因缺乏活力而退色消失。深圳市西乡中学“大榕树文化场”的建设,就说明了这一点。(五)形成学校特色的策略1、培养一种意识一种意识是指创新意识。办学特色的核心就是创新,有了“新”才有“特”。创新意识是孕育办学特色的温床,没有它就没有深入抓好学校工作的激情,办学特色就无从谈起。那么,创新意识来自何处?普遍地说,学校领导者应培养起“三感一识”,即成就感、危机感、新意感和敢于冒风险的胆识。2、做好两类分析两类分析是:指“环境分析”和“学校需求与能力分析”。所谓环境分析是指要对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校内外服务对象的需要作出判断。办学特色的属性之一是对环境的适应。对学校而言,这一方面包括了解和顺应社会及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如国家在经济政治和教育发展中所提出的新政策、新主张与新理论、社会变动对教育所提出的挑战和机遇等。适应环境的另一方面也包括分析校内外公众的合理需要,提供新服务。办学特色不能是脱离社会需求的阳春白雪,曲高和寡是不会有生命力的。如果把国家的政策和先进的教育观念比做“天”的话,那么公众的需要就是“地”。有了“地”,特色才能立足。顶“天”立“地”的特色,才能方向明,立足稳。学校需求与能力分析论证了实现特色的可能性。学校的需要是指学校按照教育规律开展工作的需要和学校发展的特殊需要(如树立良好形象的需要、求得外援的需要等)。如果说环境状况是创造特色的外在动力,那么学校的需要就是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另外,论证创办特色的可能性,还要分析学校的人力、资金、管理等条件,选取最有保证的特色项目。3、抓好三个环节一是校长的风格。一所学校

1 / 3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