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史名词解释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中建史名词解释台基、踏道、栏杆、铺地P2632.叠涩:以砖石层层向外出跳之法,用于砖石建筑的出檐,或须弥座束腰上下枋的出跳,多用于塔身、台基、出桅等。P18217.寻杖绞角造:宋以前多为通长,仅转角处或结束处立望柱。寻杖在转角望柱上相互搭交而又伸出的作法,称为寻杖绞角造。18.寻杖合角造:宋以前多为通长,仅转角处或结束处立望柱。寻杖止于转角望柱而不伸出的作法,称为寻杖合角造。◆大木式P2661.大木作:是我国木构架建筑的主要结构部分,主要包括柱、梁、枋、檩等。同时又是木建筑比例尺度和形体外观的重要决定因素。清式大木作分大木大式、大木小式两类。小木作:宋代对室内装修的称法。2.开间:我国木构架建筑正面相邻两檐柱间的水平距离,又称面阔。各开间宽度的总和称通面阔。建筑中各开间的名称又因位置不同而异,正中一间称明间(宋称当心间)、左右侧的称次间、再外的称梢间、最外的称尽间,九间以上的建筑增加次间数。3.间:中国古代木架建筑把相邻两榀屋架之间的空间称为“间”,房屋的进深则以“架”数或椽数来表示。宋《营造法式》则以椽数计进深。4.步架:古建筑木构架中,相邻两檩中心线的水平投影距离,也简称步(进深);清代建筑木构架中,相邻两条桁(檩)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歩”。宋《营造法式》称架,或椽架。根据檩的布置和数量,常将木构架划分为若干个步架。其中,正脊两侧的步架称脊步,檐檩内侧的步架称檐步,脊步与檐步之间的步架称金步。木构架如有金柱,则檐柱与金柱之间的檐步,有时也称步。5.进深/通进深:各步距离的总和或侧面各开间宽度的总和称为“通进深”,有时则用建筑侧面间数或以屋架上的椽数来表示“通进深”的,简称为“进深”。6.缝:凡中心线均称缝,如柱列的中心线称为柱缝,槫(檩条)断面的垂直方向中心线称为槫缝,转角铺作上的斜栱斜昂称之为“斜出跳一缝”等。7.馒头榫:柱子上端与梁结合之榫,位于柱头中线位置,榫呈方形,宽高均为柱直径的1/4~3/10,其榫根部略大,头部略小,呈方形馒头状,多见于小式做法。8.管脚榫:柱根与柱顶石相结合之榫,有方形和圆形两种,其径寸略同于馒头榫,多见于小式做法。◆柱1.梭柱:柱子上下两端(或仅上端)收小,如梭形。(《营造法式》中已有梭柱做法,规定将柱身依高度等分为三,上段有收杀,中、下二段平直。元代以后重要建筑大多用直柱。明代南方某些建筑又复采用梭柱。)2.卷杀:宋代建筑中栱、梁、柱等构件端部作弧形,形成柔美而有弹性的外观,此种做法宋《营》中称为卷杀。“卷”有圆弧之意,“杀”有砍削之意。3.收分:中国清代建筑柱子直径下大上小,以柱根部分直径为基数,按柱高的1/100或一定比例减小柱径,称为收分。4.柱顶石:下衬磉墩,上附柱础,长为两倍的柱径,厚为柱径。5.都柱:在秦、汉宫室和崖墓中,有的在厅堂平面中央仅设一根柱子,汉称“都柱”。2列柱:一整排间隔规律的柱子。6.槽:宋代殿阁类建筑的术语,指殿身内用一系列柱子与斗栱划分空间的方式,也指该柱列与斗栱所在的轴线。《营造法式》载有殿阁分槽平面图4种:金厢斗底槽、分心斗底槽、单槽、双槽。7.金厢斗底槽/金箱斗底槽:宋代殿阁内部空间划分方式之一,内外两圈柱将殿身空间划分为内外两层空间,外层环包内层。此种做法宋《营》中称为金箱斗底槽。如佛光寺大殿。8.分心槽/分心斗底槽:宋代殿阁内部空间划分方式之一,一列中柱将殿身空间划分为大小相等的两个空间。一般用作殿门。此种做法宋《营》中称为分心槽。如天津蓟县独乐寺山门(辽)。9.双槽:宋代代殿阁内部空间划分方式之一,两列内柱将殿身空间划分为大小不等的三个空间。此种做法宋《营》中称为双槽。如大明宫含元殿、北京故宫太和殿。10.单槽:宋代殿阁内部空间划分方式之一,内柱将殿身空间划分为大小不等的两个空间。此种做法宋《营》中称为单槽。如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11.副阶周匝:在建筑主体以外另加一圈回廊的做法,宋《营》中称“副阶周匝”,一般应用于较隆重的建筑,如圣母殿、释迦塔。12.殿身:宋代建筑中重檐建筑的概念是由殿身外面包一圈外廊。(副阶周匝)殿身是相对于副阶而言,指上檐所盖的那一部分空间。假如殿身7间,加副阶周匝,古代文献记录有时称此殿为9间,有时称7间,应注意鉴别。13.生(升)起:建筑的檐柱由当心间向二端升高,檐口呈一缓和曲线。明间二柱不升,其余则每出一间,升高2寸。此种做法宋《营》中称为生起。屋宇檐柱的角柱比当心间的两柱高2~12寸,其余檐柱也依势逐柱升高。因而宋代建筑的屋檐仅当心间为直线段,其余全由曲线组成。屋脊也因此而用生头木将脊槫的两端垫高,形成曲线,使之与檐口相对应。其他各槫的生头木则使屋面形成双曲面。清代建筑无角柱升起。14.侧脚:为了使建筑有较好的稳定性,宋代建筑规定外檐柱在前、后檐均向内倾斜柱高的10/1000,在两山向内倾斜8/1000,而角柱则向两个方向都有倾斜。此种做法宋《营》中称为侧脚。元代尚可见到,到明、清则已大多不用。15.移柱造:宋、辽、金、元建筑中常将若干内柱移位,称移柱造,如华严寺大雄宝殿。16.减柱造:宋、辽、金、元建筑中常将若干内柱减去,称减柱造,如佛光寺文殊殿。17.叉柱造:宋代多层木建筑柱的交接方法之一,上层柱的柱脚落在下层柱顶的栌斗中心的做法。即将上层檐柱底部十字开口,插在平座柱上的斗栱内,而平座柱则叉在下檐柱斗拱上,但向内退半柱径。(隆兴寺转轮藏殿,独乐寺观音阁)18.缠柱造:宋代多层木建筑柱的交接方法之一,上层柱立在下层柱后的梁上,但在角部需要增加钭梁,另外每面还要各增加一组附角斗。19.柱径:柱子根部的直径(若为方柱则指柱根部的看面尺寸)。20.柱高:明清建筑中所指柱高通常指檐柱高。在带斗拱的清式建筑中,柱高包含斗拱及平板枋之高。21.檐柱:位于建筑物外围的柱子。22.山柱:位于建筑物两端山墙部位的中柱。23.金柱:位于檐柱内侧的柱子,多用于带外廊的建筑。又称老檐柱。金柱又是除檐柱、中柱和山柱以外的柱子的通称,依位置不同可分别以外金柱和内金柱。(位于檐柱以内,除了处于建筑纵轴线以外的所有柱子。)324.里金柱:即围金柱,参见“金柱条”。25.下檐柱:在二层或多层楼房中,最下面的一层的檐柱。26.重檐金柱:用于重檐建筑的金柱,采用一木做成,其下半段为金柱,上半段支承上层檐,故称重檐金柱。27.重檐角金柱:用于转角部位的角金柱。28.瓜柱(童/桐柱):柱脚落于梁背上,用于支顶上层檐或平座支柱,又称童柱。两层梁架之间或梁檩之间的短柱,其高度超过直径,叫做瓜柱。瓜柱/侏儒柱/蜀柱/童柱:下端立于梁、枋之上,功用与檐柱、金柱相同的短柱。宋时瓜柱叫侏儒柱或蜀柱,明以后称瓜柱、童柱29.角背:瓜柱两端的木构件,以固定瓜柱。(一般在大式房屋上用的较多)。30.平台海墁下桐柱:用于三滴水(指古建筑三层檐屋顶形式建筑的名称。多用于歇山式楼阁建筑。也有攒尖庑殿罕见悬山硬山)楼房,支承平台(平座)部分的桐柱。31.倚柱:壁柱虽然保持着柱子的形式,但它实际上只是墙的一部分,并不独立承受重量,而主要起装饰或划分墙面的作用。32.垂莲柱:用于垂花门的垂柱,倒悬于垂花门麻叶抱头梁下,端头有莲花等雕饰,故得名。33.雷公柱:在汉族古建筑中,避雷装置主要是用“雷公柱”。(一)用于有推山的庑殿建筑屋脊两端太平梁之上,用于支顶脊桁挑出部分的柱子;(二)用于攒尖建筑斗尖部位的悬空柱。(这种装置有三种形式:一是亭、阁上的宝顶及佛塔的塔刹,下面设有雷公柱;二是牌坊之类的建筑,在高架柱处设雷公柱;三是殿堂的顶上,在屋脊两端的正吻下面,也设置雷公柱。)34.通柱:为于二层楼房中贯通上下层的柱子,用一木做成。35.假檐柱:假檐柱是专用于转角房的外转交两侧,转间房的外转角两侧开间(即转角进深)大于其余两开间,为解决开间过大而附加的檐柱。假檐柱的高度比一般檐柱要高垫板一份、檩碗一份外施假梁头。如用代梁头,则其高度与其他各檐柱同。36.擎檐柱:擎檐柱是指用以支撑屋面出檐的柱子,立于建筑物台明(或平座)四角,用于支顶四偶角梁的方柱(柱子断面有圆、方之分,通常为方形)。37.封廊柱:位于楼阁建筑平座之上,用于支承挑出深远的檐椽端头的方形木柱,与擎檐柱作用相似,柱头间通常有横枋及折柱花板雀替等构件相连,柱间有栏杆,栏杆内为走廊。38.槏(lian)柱:窗旁的柱或用于分隔板壁、墙面的柱,属小木作,不承重。宋式名称。39.覆盆:柱础的露明部分加工成外凸的束线线脚,如盆覆盖。40.瓜楞柱:采用拼邦法加粗柱子,柱身成瓜楞状,近人呼之为瓜楞柱。一般用八根小圆木拼于中间圆木上,成八楞形。宋《营造法式》称“蒜瓣柱”。41.挑金悬饰柱:把交金瓜柱解放出来,成为装饰性很强的构件。◆枋1.枋:水平构件,位于如窗户或走道之上,或是连接两柱或两框架的构件。2.额枋(阑额):柱子上端联系与承重的构件。宋称阑额、清称额枋。有时两根叠用,上面的清谓之大额枋,下面的叫小额枋(由额),二者用(额垫板)传于内柱间的叫内额,位于地脚处的叫地袱。如不穿入柱头而在柱顶上放一根通长达整个建筑物立面的硕大枋料,则称为檐额,檐额下用绰幕枋承托。(大式(带斗拱)叫额枋。小式(不带斗拱)叫檐枋。长按面阔尺寸减半柱径,高宽按斗口计。)3.绰幕枋:位于大檐额下串联角柱与檐柱的枋料。因大檐额仅搁置于柱头上,故需用绰幕枋把檐柱连接起来,4以增加其稳定性。绰幕枋向内止于心间的补间铺作下,出头作成蝉肚形或㭼头型,以后演变为明、清的雀替形式。4.雀替:是置于梁枋下与柱子相交的短木,可以缩短梁枋的净跨距离。清称雀替、宋称绰幕枋。可以用于柱间的花牙子下,称为花牙子雀替,在建筑末端,由于开间较窄自两侧柱挑出的雀替常连为一体叫骑马雀替。5.平板枋/普拍枋:平置于额枋(阑额)之上,用以拉接柱和承托斗栱的长条形木构件,清称平板枋、宋称普拍枋。6.柱头枋/正心枋:檐柱或内柱中心线上,用于各朵斗栱的枋料。宋称柱头枋,清称正心枋。(在各跳横拱上均施横枋,在柱心中心上的枋)7.罗汉枋/拽枋:在里跳或外跳栱上的联系枋料。宋称罗汉枋,清称拽枋。(位于铺作跳头上方的素枋)8.橑檐枋/挑檐枋:宋代斗栱外端用以承托屋檐的枋料。此枋荷载大,故断面高度为其他枋之1倍。清称挑檐枋。如用圆料,则称撩风榑。宋称撩檐枋,清称挑檐枋。9.穿插枋:明清建筑在檐柱与老檐柱之间,用枋料加以串联,提高了木构架的稳定性。(又称挑尖随梁)随梁枋:又在内柱之间用枋料加以连接,则称之为随梁枋。顺随梁枋:用于顺梁下面的随梁枋。10.箍头枋(即搭角枋):此枋用在山面前后转角处。前(后)面与山面搭接相交。长按尽间面阔,山面按廊深各加一檩径半即长。一端做银锭榫,榫做法同前。一端作箍头榫和霸王拳(小式作三岔头)作法,长宽同坐斗枋出头。◆斗栱1.斗栱:我国古建筑特有结构构件,由方形的斗、升和矩形的拱以及斜置的昂组成。在结构上起承重、挑檐的作用,并具有装饰作用和建筑等级标志。2.柱头铺作/柱头科:斗栱在不同部位有不同的明称,位在柱头上的宋称柱头铺作、清称柱头科。3.补间铺作/平身科:斗栱在不同部位有不同的明称,位在柱间上的宋称补间铺作、清称平身科。(宋代建筑位于两柱之间阑额上的外檐斗栱称补间铺作,即清代的平身科。补间铺作的数量,通常当心间用2朵。其他次、稍各间用1朵。各补间铺作的分布尽量使之间隔大体匀称)4.转角铺作/角科:斗栱在不同部位有不同的明称,位在角柱头上的宋称转角铺作、清称转角科。5.朵:宋代斗栱计量方法,一朵即一组斗栱,即最简单的四铺作。6.攒:清代斗栱计量方法,一朵即一组斗栱。▶斗、升1.斗口:坐斗正面的槽口,清代衡量建筑尺度的标准,即清代模数制。按建筑等级分为十一等。斗口制:取平身科大斗所开口的尺寸为一斗口,相当于材的九分,斗口分十一等,最大斗口用六寸,每一等级差半寸,十一等斗口则为一寸,如柱径为六斗口,柱高为六十斗口。斗口制是单向模数,等分十一级,计算简化。2.材:高宽比为15:10的矩形断面尺寸,宋代衡量建筑尺度的标准,按建筑等级分为八等。3.栔:高宽比为6:4的矩形断面尺寸,宋代建筑单位。4.足材:单材加栔谓之足材,高21分,宋代建筑单位。5"一材一栔"为足材.其中材高1

1 / 1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