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设计目录01模块化设计02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设计03工程实例04同圆企业简介及装配式建筑设计心得1LOREMIPSUMDOLORLOREM1模块化设计装配式建筑装配式建筑是指采用预制构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这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装配式建筑可实现项目开发过程中的质量可控、成本可控、进度可控三大目标。装配式建筑优势建造速度快,受气候条件制约小,节约劳动力,提高建筑质量,并且保护环境。主要特征装配式建筑概念及特征BIM的概念BIM是(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的简称建筑信息模型,是以三维数字技术为基础,集成了建筑工程项目各种相关信息的工程数据模型,是对该工程项目相关信息的详尽表达。这里的信息不仅是三维几何形状信息,还有大量的非几何形状信息,如建筑构件的材料、性能、价格、重量、位置、进度等。BIM技术第一次革命第二次革命A可视性协调性模拟性可出图性优化性BIM技术基本特征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应用装配式建筑的核心是“集成”,BIM技术是“集成”的手段,串联起设计、生产、施工、装修和管理的全过程,服务于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BIM技术应用为装配式建筑设计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避免传统的二维设计容易出现问题,实现设计三维表达,减少图纸量,有效解决专业间、预制构件间可能出现的碰撞问题。标准化设计性能设计工程量统计管线优化基础验证预制构件库碰撞检测施工模拟模具设计生产计划管理质量控制场地控制施工管理装配安装物业管理档案管理运行维护运维管理现场施工构件生产深化设计设计阶段基于BIM技术的模块化设计家具整体厨房整体卫生间客厅模块卧室模块厨房模块餐厅模块阳台模块卫生间模块楼梯、电梯、走廊等模块户型模块交通核模块单元模块A....单体模块部品模块居住单元模块户型模块单元模块单体模块基于BIM技术的模块设计以滨河新居公共租赁住房工程为例,从标准化设计到管理全过程应用BIM技术模块化设计采用建筑标准模数体系,实现构件经济高效的预制生产,方便装配式组装以及与传统作业部分的精密衔接,同时能规范相关配套建材、部品的规格品类,实现装修一体化。标准化和模块化的设计模式,实现住宅空间支撑体系与填充体系的分离,形成开放式格局。达到了空间可变及高度的适应性,实现“百年住宅”和全客户群覆盖。模块化设计餐厅——客厅——卧室空间开敞独立小阳台可灵活使用40户型A模块独立餐厅和卧室空间设置读写空间,满足个性化需求厨房北向采光,解放了南侧空间,可做一间半卧室厨房模块卫生间模块A1户型A2户型A3户型阳台模块(微型阳台,提供晾晒空间)保障紧凑的保障性住房采用标准化、模块化设计,也可实现户型多样化。模块化设计各种模块均以3M为基准模数,通过模块控制户型尺寸,便于户型组合及布局调整BIM模块库,可将模块像“搭积木”一样组装成建筑模型,为决策提供直观的依据。BIM模块库BIM技术标准化设计与常规设计对比1LOREMIPSUMDOLORLOREM2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设计深化后模型:A1户型深化后模型:B1’户型深化后模型:B1户型深化后模型:A1’户型深化后模型:B2户型深化后模型:B2’户型BIM技术可结合家具布置及日常使用特点对水电等点位布置进行优化设计基于BIM技术的户型深化设计通过BIM的标准化设计,大大减少预制构件种类。预制外墙构件种类共10种其它同样面积户型公租房,预制外墙构件种类达到30种以上BIM技术标准化设计与常规设计对比结构模型建筑模型机电模型综合模型基于统一模型,可实现装配式建筑全专业协同设计及优化。拆分模型管线优化钢筋分析基于BIM技术的全专业协同设计BIM精细化设计充分考虑管线及其它的相关预留预埋。构件精细化设计使得钢筋的浪费减到最小,并实现预制构件现场无差错安装。预制构件深化图纸预制构件临时支撑甩筋位置矫正器精细化钢筋、管井设计BIM精细化设计按照装配式建筑的特点,通过分类统计进行快速的工程量分析,实现对成本的初步控制。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量统计创建不同标准的BIM预制构件库,依托族库里标准BIM构件,按照业主不同需求进行“组装”设计。标准BIM预制构件,既满足工厂规模化、自动化加工,又满足现场的高效组装要求。预制楼板族库预制墙板族库BIM预制构件库传统建造模式下的装配节点本项目数字化论证后的节点做法基于BIM技术的碰撞检查及节点论证应用BIM技术对预制构件内部、预制构件之间进行碰撞检查,可以避免传统二维设计中不易察觉的“错漏碰缺”。对复杂部位和关键施工节点进行论证,保证施工的可行性。基于BIM技术的施工模拟应用模拟建造技术,排除现场施工隐患,优化施工工序,实现高效管理。2.吊装预制外墙1.现浇部分混凝土浇筑3.现浇实体布筋4.吊装外页墙板5.现浇梁箍筋布置6.预制叠合楼板吊装7.吊装阳台板,空调板8.梁纵筋,叠合办钢筋布置9.铺设电气管线10.现浇部位混凝土浇筑基于BIM技术的施工模拟视频1LOREMIPSUMDOLORLOREM3工程实例地点location济南市时间time2015年产业化建筑面积area6.6万平方米层数floor高层住宅产业化设计范围Industrialdesignscope户型模块化设计预制外墙预制楼梯预制楼板轻质内隔墙整体卫浴单体装配率70%j滨河新居公共租赁住房工程从标准化设计到管理全过程应用BIM技术项目实例地点location济南市时间time2015年产业化建筑面积area1#总建筑面积11837㎡2#总建筑面积29840㎡层数floor1#共18层4#共21层产业化设计范围Industrialdesignscope预制外墙挂板、预制叠合楼板、预制楼梯单体装配率50%济南鑫苑陶瓷市场B1、B4号楼济南市第一个采用预制外墙挂板的高层项目项目实例龙湖水晶郦城金科E地块鑫苑世家公馆鑫苑世家公馆万科金域华府三盛国际项目滨河新苑公共租赁住房项目实例济南铁路运输中级法院地点location济南市时间time2016年产业化建筑面积area2.6万平方米层数floor高层公建产业化设计范围Industrialdesigncope预制楼梯、预制楼板单体装配率25%山东省人民济南铁路运输分院检察院地点location济南市时间time2016年产业化建筑面积area1.68万平方米层数floor高层公建产业化设计范围Industrialdesignscope预制楼梯、预制楼板单体装配率30%项目实例1LOREMIPSUMDOLORLOREM4同圆企业简介及装配式建筑设计心得•山东同圆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建筑设计为核心的综合性工程服务企业集团,成立于1956年,是由具有60年悠久历史的济南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改制、改革发展而成。主营业务板块:建筑设计、城乡规划、工程咨询、工程管理、数字技术、投资开发。1956年,为配合济南市城市建设和工业发展的需要,组建“济南市建工局建筑设计室”。1980年,更名为“济南市建筑设计院”1985年,工程设计实行市场化管理。1986年,经建设部评定为首批“建筑设计综合甲级设计院”;1989年,更名为“济南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立灵活的内部经营管理机制,经济效益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增长。职工总数保持在240人左右,人均设计费收入达到14万元,为改企建制奠定了基础。2001年改制成为完全由职工持股的民营科技型企业,更名为“济南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2006年,更名为“济南同圆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8年来,设计收入总额累计达到7.2亿元,利润总额累计达到2.69亿元。2009年成立“山东同圆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争创以设计为核心的全国知名综合性工程服务集团。2012年,达到4.1亿元。2013年集团由综合院模式转变为专业院模式,目前集团职工总数达到1000余人。集团现有员工1000余人,其中专业设计人员700余人,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高级职称170余人;各类注册工程师220余人(含建筑、规划、结构、公用设备、电气、咨询、造价、监理、建造等专业。)山东勘察设计大师5名,山东十佳百优设计师30名,外籍设计师3名。人才优势•建筑行业(建筑工程)甲级•城乡规划编制甲级•风景园林工程设计专项甲级•工程造价咨询甲级•工程咨询(建筑)甲级•房屋建筑工程监理甲级•工程咨询(城市规划)乙级•市政综合乙级•压力管道设计资质•房地产开发二级•施工图审查一类机构•工程招标代理机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丙级全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信息化工作先进单位(评选单位:中国勘察设计协会,2010年)中国建筑设计百家名院(评选单位:中国建筑学会,2012年)高新技术企业(2013年)全国十大民营建筑设计企业(评选单位:中国建筑时报,2007、2011、2015)全国优秀勘察设计企业(评选单位:中国勘察设计协会,2006年)全国十佳民营勘察设计企业(中国勘察设计协会,2009年)企业资质与荣誉装配式项目服务团队国内一流合作单位01020304•建筑产业化是完整的体系以单一技术或产品为导向的建筑产业化,无法实现构件种类优化,无法实现规模化生产,无法实现效率提高,体现不出建筑产业化的优势。•标准化设计是前提没有进行标准化、模块化、一体化设计的项目,不是真正产业化项目。以“滨河新居公共租赁住房工程”项目为例,通过标准化、模块化设计,优化构件种类60%以上,取的良好社会效益。•EPC管理模式是未来产业化工程建设管理模式的方向应致力于以研发、设计为龙头,整合前期咨询、部品生产、安装施工、项目管理等全产业链资源,采取设计、施工和管理一体化联合总承包的发展模式,争取成为建筑产业现代化的交钥匙服务商。•基于数字技术的信息化平台是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必要条件没有实现从设计到生产、物流、安装、后期运维的全过程信息化管理,也体现不出产业化的优势。装配式项目设计心得基于数字技术的信息化平台是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