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中南大学彭升教授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胡锦涛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是继新世纪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决策以来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新飞跃,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的重要任务。•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含义•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要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途径1.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含义(1)资源节约型社会——指以能源资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根本特征的社会。它不仅体现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更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发展模式,它要求在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以节约使用能源资源和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而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010两会政协一号提案:九三学社提交的《关于推动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提案》(2)环境友好型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它是一种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合理进行功能区划分,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追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2.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要性(1)我国国情的要求人口最多,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少。我国人均资源情况国土耕地草地森林原油(可采储量)天然气(可采储量)煤炭(可采储量)我国人均0.8公顷0.11公顷0.33公顷0.1公顷2.6吨1074立方米89.8吨占世界平均值比重29%40%50%17%12.5%4.5%50%注:国内石油生产年均增长仅1.7%,石油需求增长则达6%,对外依存度2003年为36%,2008年上升到51.4%,专家预测到2020年,中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将上升至64.5%。13亿人要吃饭,平均每天就要吃掉160万头猪,就要消费掉大约13亿公斤的粮食。13亿人要生活,每天就有10万吨垃圾需要填埋,就有3个西湖的水要被马桶抽掉。13亿人要发展,每天就要动用相当于建一个长江大桥的财政资金。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发展阶段,面临很大的资源环境压力。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对生产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2)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容量不足,逐渐成为中国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比如缺水和水污染1/5的城市空气污染严重,1/3的国土面积受到酸雨影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中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在世界银行连续统计的153个国家中居第88位。我国江河湖泊普遍遭受污染,全国75%的湖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90%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南方城市总缺水量的60%-70%是由于水污染造成的;对我国118个大中城市的地下水调查显示,有115个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其中重度污染约占40%。水污染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加剧了水资源短缺,未来我国水资源紧缺的形势依然严峻。垃圾处理问题中国全国工业固体废物年产生量达8.2亿吨,综合利用率约46%。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年产生量为1.4亿吨,达到无害化处理要求的不到10%。塑料包装物和农膜导致的白色污染已蔓延全国各地。土地荒漠化和沙灾问题目前,中国国土上的荒漠化土地已占国土陆地总面积的27.3%,而且,荒漠化面积还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增长。沙化土地面积174万平方公里,90%以上的天然草原退化。中国每年遭受的强沙尘暴天气由50年代的5次增加到了90年代的23次。土地沙化造成了内蒙古一些地区的居民被迫迁移他乡。近年来,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球的5%左右,但消耗的一次性能源约占全球的12%,淡水占15%,氧化铝占25%,钢材占28%,水泥占50%。据世界银行报告分析,中国每创造1美元GDP所消耗的能源是西方7个发达国家的5.9倍,是美国的4.3倍、法国的7.7倍和日本的11.5倍。50年来,中国GDP增长了10多倍,但矿产资源的消耗却增长了40多倍。据测算,到2010年,资源对外依赖程度将不断加大,石油、氧化铝达到40%、铁矿石达到45%、铜达到50%,而铬铁矿高达90%。美国兰德公司最近预测,中国如果沿用现在的发展方式,到2020年资源基本用尽,自然生态破坏非常严重,缺乏发展后劲,中国将变成一个很穷的国家。1987年,以挪威首相布伦特兰为主席的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其核心之处在于阐述了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使人们认识到代际公平(指当代人和后代人在利用自然资源、满足自身利益、谋求生存与发展上权利均等。)。具体地说,就是既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吴仪会见布伦特兰英国《卫报》一篇评论这样写道:“19世纪,英国教会世界如何生产;20世纪,美国教会世界如何消费;如果中国要引领21世纪,它就必须教会世界如何可持续发展。”3.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途径第一,必须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要充分考虑人口承载力、资源承载力、生态环境承受力,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需要,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中科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的研究成果指出,到2030年前后中国总人口将达到15亿左右。我国人口承载量最高值为l6亿。应该说,这里的16亿主要是基于土地承载力而估计出来的,并不完全等同于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我国矿产资源的基本特征是“三多、两少、一难”,即贫矿多、中小型矿床多、共伴生矿床多,富矿少、大型和超大型矿床少,开发利用难。生态与环境破坏严重,导致本应在不同发展阶段出现的生态与环境问题在短期内集中体现和暴发出来。目前仍然处于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的发展态势。我国重要矿产资源储量不足、人均少、保证程度低。但石油、天然气、铁、铜、铝、镍、金等重要矿产已探明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比例均小于5%,资源保障年限远低于世界水平。主要金属矿产已探明人均储量不足世界人均值的1/4。铜和铝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6和1/9,即使较为丰富的煤炭资源,也只有世界人均值的58%。到2020年,我国重要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资源可供储量的保障程度,除稀土等有限资源保障程度为100%外,其余均大幅度下降,其中铁矿石为35%、铜为27.4%、铝土矿为27.1%、铅为33.7%、锌为38.2%、金为8.1%。可采年限石灰石为30年、磷为20年、硫不到10年,钾盐现在已是需远大于供。我国矿产资源相对比较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8%,大型和超大型矿床比重很小,贫矿、难选矿和共伴生矿多,尤其是铁、铜、铝土、铅、锌、金等多为贫矿,难选比重大,开采成本普遍比较高,实际可供利用的资源比例较低。我国45种主要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石油、天然气、煤炭、铁矿石、铜和铝等重要矿产资源人均储量,分别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1%、4.5%、79%、42%、18%和7.3%。我国现在各种资源的开发和使用年限:石油45-50年,天然气50-60年,煤炭200-220年。若世界停止生产粮食,全世界的存粮只能用40天左右。按照2008年矿山实际产量测算,铜、铅、锌、镍四种金属储量保有年限分别为16年、6.5年、7.7年和31.7年,如按实际需求测算,保有年限更低”。第二,建立以循环经济为重要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一要大力抓好资源节约,特别是能源资源的节约,提高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做到“物尽所用,地尽其力”。以色列60%的国土面积被列为干旱地区,在350万公顷可耕地中,只有190万公顷得到灌溉,缺水严重制约了农业发展。以色列建国50多年来,在水资源利用、回收和管理方面摸索出一套成功办法,在农业产量增长12倍的同时,农业用水量只增加3倍。以色列对水资源的有效管理和技术应用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二要提高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要着力提高废渣、废水、废气的综合利用率,推动不同行业通过产业链延伸和耦合,实现废弃物的循环利用。丹麦的卡伦堡生态工业园区是目前国际上工业生态系统运行最为典型的代表。该园区以发电厂、炼油厂、制药厂和石膏制板厂4个厂为核心,通过贸易的方式把其他企业的废弃物或副产品作为本企业的生产原料,建立工业横生和代谢生态链关系,最终实现园区的污染“零排放”。其中,燃煤电厂位于这个工业生态系统的中心,对热能进行了多级使用,对副产品和废物进行了综合利用。电厂向炼油厂和制药厂供应发电过程中产生的蒸汽,使炼油厂和制药厂获得了生产所需的热能;通过地下管道向卡伦堡全镇居民供热,由此关闭了镇上3500座燃烧油渣的炉子,减少了大量的烟尘排放;将除尘脱硫的副产品工业石膏,全部供应附近的一家石膏板生产厂做原料。同时,还将粉煤灰出售,供铺路和生产水泥之用。炼油厂和制药厂也进行了综合利用。炼油厂产生的火焰气通过管道供石膏厂用于石膏板生产的干燥,减少了火焰气的排空。其中一座车间进行酸气脱硫生产的稀硫酸供给附近的一家硫酸厂;炼油厂的脱硫气则供给电厂燃烧。卡伦堡生态工业园还进行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炼油厂的废水经过生物净化处理,通过管道向电厂输送,每年输送电厂70万m3的冷却水。整个工业园区由于进行水的循环使用,每年减少25%的需水量。三要加强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德国的双轨制回收系统(DSD)是一个专门组织对包装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的非政府组织。它接受企业的委托,组织收运者对他们的包装废弃物进行回收和分类,然后送至相应的资源再利用厂家进行循环利用,能直接回用的包装废弃物则送返制造商。DSD系统的建立大大地促进了德国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利用。例如政府曾规定,玻璃、塑料、纸箱等包装物回收利用率为72%,1997年已达到86%;废弃物作为再生材料利用1994年为52万t,1997年达到了359万t;包装垃圾已从过去每年1300万t下降到500万t。四要倡导节约型消费方式。提倡节约,反对浪费,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珍惜资源,简约其行,是中华民族的一种道德。纵观历史,“奢侈之费,甚于天灾”,“历览前朝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浪费造成的损失有时比较隐蔽,但其破坏力比较大,可以造成国家、集体和个人财产的重大损失。长流水第三,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关系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关系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必须充分认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艰巨性、长期性,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大保护生态环境的力度,更加科学利用自然为人们的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坚决禁止掠夺自然、破坏自然的做法,坚决摒弃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做法。在全社会营造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良好氛围,形成爱护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尚。地处山东中部的淄博,是依托资源开发而兴起的一座老工业城市。长期以来形成的以煤炭、石化、医药、建材等为主的产业体系,造成了严重的结构性污染。为建设天蓝、地绿、水清、气爽的和谐宜居环境,淄博下大气力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结构调整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把节能降耗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把环境保护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命门,打造出一个熠熠生辉的新淄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