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中世纪文学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二章中世纪文学欧洲历史上的“中世纪”起点:西罗马帝国灭亡(公元467年)终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的17世纪中叶。初期:公元5—11世纪中期:公元12—15世纪(中世纪文学)末期:公元15—17世纪(文艺复兴时期)1.欧洲文学史上的“中世纪文学”指的是中世纪初期和中期的文学,末期则属于文艺复兴时期2.欧洲中世纪的一大特点是基督教神学思想占统治地位,基督教文化主宰着一切世俗文化。中世纪文学的状况:突出特征:宗教色彩、神秘色彩、民间文学色彩。主要包括:1教会文学(正统文学取材《圣经》)体裁:圣经故事、圣徒传、祷告文、赞美诗、圣徒言行录、梦幻故事、宗教剧等。作者:教会僧侣主要内容:赞美上帝的权威和歌颂圣徒的德行,宣扬禁欲主义和来世主义思想。主要手法:梦幻、寓言、象征。2骑士文学(世俗封建主义文学)兴盛地:法国宣传骑士道“忠君、护教、行侠”的骑士精神,反映大量骑士与贵妇间的“典雅的爱情”肯定对现世生活和幸福的追求,这是对基督教禁欲主义、来世主义极大的冲击。主要内容:描写骑士爱情和冒险故事、宣扬和美化骑士精。主要体裁: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作者:封建主、骑士骑士抒情诗内容:描写骑士们的所谓“典雅的爱情”。中心主题:骑士对贵妇人的爱和崇拜。破晓歌最为有名。分为三个系统:古代系统:根据古希腊罗马文学作品改写。著名的作品:《亚历山大传奇》骑士叙事诗《特洛伊传奇》《埃涅阿斯传奇》不列颠系统:主要写不列颠王亚瑟和他的圆桌骑士的故事。作品:《特里斯和伊瑟》拜占庭系统:《奥卡森和尼柯莱特》3英雄史诗(歌颂封建时代理想英雄人物的长篇史诗)。日耳曼人盎格鲁。萨克逊人的史诗《贝奥武甫》(流传至今最完整的一部早期英雄史诗)。前期英雄史诗(中世纪初期)日耳曼人:《希尔德布兰特之歌》芬兰:《卡勒瓦拉》(又译《英雄国》)冰岛:《埃达》《萨迦》《贝奥武甫》:上篇《鹿厅》下篇《屠龙》中心主题:爱国主义、英雄主义、诗中的英雄具有忠君爱国、英勇善战的高尚情操。后期英雄史诗法国:《罗兰之歌》(爱国主义的主题)(中世纪中期)西班牙:《希德之歌》德国:《尼伯龙根之歌》俄罗斯:《伊戈尔远征记》英雄史诗特点:(1)民族遭难、民族英雄拯救民族,脱离苦难。(2)风格庄严、激越。谣曲:以描写生活的悲剧或历史题材为主,不少作品塑造下层人民喜爱的英雄,具有平民意识。最有名的:英国《罗宾汉谣曲》4城市文学(反映中世纪城市生活和新兴资产阶级思想愿望)主要特征:适应市民的政治要求和生活愿望。取材于现实生活,揭露封建主和僧侣的暴虐、愚昧、赞扬市民的才智,具有较强的现实性。主要创作手法:讽刺主要体裁:韵文故事、讽刺故事诗、抒情诗、市民戏剧等。《列那狐的故事》:以动物讽喻现实,通过动物间的斗争来反映城市内部各阶层间的矛盾冲突。在动物故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列那狐是市民的化身,在它身上体现市民阶级的二重性:一方面:与象征豪门权贵的狮、狼、熊、等大动物斗争,表现了市民阶级对封建统治阶级的反抗思想。另一方面:它又欺凌和残害象征贫苦人民的麻雀、乌鸦、鸡、兔等小动物,表现了市民上层与下层之间的斗争。诗中运用喜剧手法,通过动物的形象歌颂了市民阶级的机智讽刺和嘲弄了贵族、僧侣等统治阶级。长篇故事诗代表作:《玫瑰传奇》:(法国)整部作品运用象征、梦幻手法。上部:宣扬骑士“典雅的爱情”的贵族文学作品。下部:反映了主张个性解放,反对封建贵族特权,反对禁欲主义和蒙昧主义等市民阶层的思想感情。(人文主义思想的萌芽)术语解释:普罗旺斯抒情诗:(1)抒情诗的中心在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2)普罗旺斯所所抒情诗受民间诗歌影响较大,主要是写骑士和贵妇人的爱情故事。(3)最著名的《破晓歌》写的是骑士和贵妇人在黎明前依依惜别的情景。具有反禁欲主义和反封建等级制度的特色。但丁(意大利)但丁:出身于佛罗伦主要作品:《新生》:(用散文连缀起来的诗)热烈赞美贝亚特丽齐。是西欧文学史上第一部向读者揭露作者最隐秘的思想感情的自传性作品。诗人的情感飘浮在宗教和世两者之间,表现了诗人兼容新旧时代的创作倾向。形式上属于“温柔的诗体”诗派。放逐期间的作品:《飨宴》:作者将知识当作精神食粮介绍给读者,教导人们如何去认识人生。《论俗语》:关于意大利语言,文体和诗律。目的在于引起人们对民族语言的重视。《帝制论》:阐述了作者的政治观点,表达了作者的爱国思想。1.但丁是“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恩格斯)2.诗集《新生》是但丁献给他所爱的女子贝亚特丽齐的。诗歌热烈赞美贝亚特丽齐,把她看作是纯洁和爱的化身,她为他带来了灵魂上的新生。《新生》在形式上属于“温柔的新体”诗派。3.《神曲》分为《地狱》《炼狱》《天堂》三部。《神曲》运用意大利民族语言写成,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民族特色。而民族特色也是它作为近代文学史上“最初一位诗人”的特征之一。4.《神曲》采取中世纪梦幻文学形式,梦游“地狱”“炼狱”和“天堂”。序曲富有寓意,进入“昏暗的森林”是指当时佛罗伦萨以及整个意大利混乱的政治环境;“三只猛兽”分别代表淫欲的豹、野心的狮子和贪婪的狼;地狱分为九圈。但丁笔下的地狱是惩恶扬善的所在,是反映人民愿望和要求的所在。炼狱分为七层,是根据经院哲学派的七恶划分,但丁把改造恶习的权力和责任交给了人,人靠自己的忏悔和行为改造自己。天堂分为九重,但丁写天堂的主旨在于突出一个“爱”字。结尾写道:“……这都是由于那爱的调节,是爱动太阳而移群星”。爱的本质,那就是“善”。“善就会煽动爱”。而地狱、炼狱中改恶从善的历程,无疑是追求一种爱的升华——对祖国和人类博大的爱。从而展示了人类经过迷惘和错误,在信仰(贝雅特丽齐)和理性(维吉尔)的指引下,经过苦难和考验,走向光明和至善的历程。5.《神曲》的思想意义:《神曲》是一部划时代的作品,作者政治上的挫折和个人的遭遇,以及他对人类和意大利民族前途的忧虑,使他意识到自己担负的责任,促使他以诗的形式去揭露现实、评判善恶、描绘理想、探索民族复兴的道路。《神曲》的艺术特色:1梦幻与写实的交融。2工整与协调的结构。采用连锁押韵式衔接、每部诗的末尾均以“群星”一词作结。3象征、寓意、梦幻的手法。维吉尔代表知识和理性;贝亚特丽齐是爱和信仰的化身;地狱:黑暗社会;炼狱:人类由黑暗走向光明必经的痛苦历程;天堂:理想境界。作品的结构:“3”的含义(3部、33篇、3韵句)神学上的“三位一体。”4运用意大利语写成,采用意大利的民歌形式,打破正统的拉丁文写法

1 / 1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