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心理学试题2016(DOC)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教育学与心理学2016年备考题库一、教育学(共69题)1.我国的(A)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A.《学记》B.《中庸》C.《论演说家的教育》D.《论语》2.提出“学校即社会”教育主张的是(A)。A.杜威B.夸美纽斯C.第斯多惠D.卢梭3.在西方,古罗马昆体良的教育名著是(B)。A.《理想国》B.《论演说家的教育》C.《大教学论》D.《教育论》4.“泛智教育”思想的提出者是(A)。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布鲁纳D.洛克5.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主张的是(C)。A.赫尔巴特B.夸美纽斯C.杜威D.卢梭6.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教育家是(C)。A.皮亚杰B.赞科夫C.维果茨基D.苏霍姆林斯基7.古代教育专著《师说》的作者是(A)。A..韩愈B.王守仁C.董仲舒D.朱熹8.夸美纽斯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是(C)。A.《普通教育学》B.《民主主义与教育》C.《大教学论》D.《爱弥儿》9.在教学方法中,提出“做中学”的教育家是(C)。A.赫尔巴特B.夸美纽斯C.杜威D.卢梭10.英国教育家洛克的代表作是(D)。A.《大教学论》B.《教育论》C.《爱弥尔》D.《教育漫话》11.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教育基本原理的著作,是杨贤江于1930年以李浩吾化名出版的(B)。A.《普通教育学》B.《新教育大纲》C.《教育学》D.《教育原理》12.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代表作是(C)。A.《爱弥尔》B.《大教学论》C.《普通教育学》D.《教育论》13.19世纪末以来在德国出现了一种精神科学教育学,又称(B)。A.实验教育学B.文化教育学C.批判教育学D.实用主义教育学14.在中国古代,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用人的力量去矫正人的恶性,持这种观点的教育家是(B)。A.孟子B.荀子C.孔子D.老子215.“范例方式教学理论”的首创者是教育家(A)。A.根舍因B.赞科夫C.皮亚杰D.巴拉诺夫16.古代《四书集注》的作者是(D)。A.韩愈B.王守仁C.董仲舒D.朱熹17.《德国教师指南》的作者是(B)。A.赫尔巴特B.第斯多惠C.培根D.亚里士多德18.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提出的教育理论是(B)。A.学生的“一般发展”B.“结构主义”C.“最近发展区”D.“合作教育学”19.俄国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的代表作是(B)。A.《教育诗》B.《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C.《论共产主义教育》D.《教育学》20.《教学过程最优化》一书的作者是(D)。A.根舍因B.布鲁纳C.维果茨基D.巴班斯基21.将教学过程划分为:社会、心理、控制三方面成分的教育家是(D)。A.布鲁纳B.赞科夫C.阿莫纳什维利D.巴班斯基2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了在人的发展中(B)具有重要的作用。A.遗传B.环境C.教育D.主观能动性23.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认为,教育起源于(B)。A.生产劳动B.生物本能C.心理模仿D.活动与交往24.美国心理学家孟禄认为,教育起源于(C)。A.生产劳动B.生物本能C.心理模仿D.活动与交往25.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可能性的生理前提因素是(A)。A.遗传B.身体素质C.生理成熟度D.个体活动26.历史上流传的“狼孩”的故事说明,遗传因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B)。A.起决定作用B.不起决定作用C.不起作用D.起加速作用27.我国唐代由中央直接设立的学校有“六学二馆”,其中“二馆”是(B)。A.教馆和学馆B.崇文馆和弘文馆C.文馆和武馆D.书学馆和算学馆28.孟子的人性观是(A)。A.性善论B.性恶论C.善恶兼有论D.神学论29.在我国50年代和90年代出生的儿童,其身心发展的指标具有差异,这说明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D)。A.顺序性B.阶段性C.差异性D.可变性30.世界上不同民族的教育往往表现出不同的传统和特点,这主要是因为(C)。3A.教育具有阶级性B.教育具有永恒性C.教育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D.教育不能脱离政治经济的制约31.孔子施教的主要教育内容是(C)。A.“四艺”B.“五艺”C.“六艺”D.“七艺”32.儿童的视听觉器官在4-5岁已达到较高发展水平,而性成熟则要到13、14岁以后,这说明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B)。A.顺序性B.不均衡性C.阶段性D.可变性33.在欧洲封建社会,教会教育的“七艺”分为“三科”、“四学”,其中“四学”是指(C)。A.文法、音乐、天文、几何B.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C.算术、几何、天文、音乐D.天文、修辞、辩证法、文法34.在中国近代史上,美育曾两次列为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第一次是在(B)年,由当时的教育总长蔡元培提出的。A.1911B.1912C.1919D.192235.1958年,党中央颁布了“两个必须”的教育方针是(A)。A.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C.教育必须与工农相结合,必须与社会生产实践相结合D.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服务,必须与我国国情相结合36.最早提出并使用美育一词的是(D)。A.赫尔巴特B.卢梭C.洛克D.席勒37.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指出,我们必须“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D)的教育方针。”A.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C.教育必须为人民服务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D.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38.新中国第一次学制改革是在(C)年。A.1949B.1950C.1951D.195839.新中国第一次学制改革是在(A)。A.1951年B.1949年C.1950年D.1952年40.第一次规定了男女同校,废止读经,充实了自然科学内容,将学堂改为学校的是(C)学制。A.壬寅B.癸卯C.壬子癸丑D.壬戌41.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说明了教师的劳动具有(C)的特点。A.复杂性B.主动性C.创造性D.针对性42.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教师既要注意共性,又要注意个性,即“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意味着教师的劳动具有(B)的特点。4A.复杂性B.创造性C.主动性D.针对性43.课程的类型从学生对课程选择的自由度划分,可以划分为(B)。A.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B.必修课程、选修课程C.显性课程、隐性课程D.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44.课程的类型从课程的组织核心划分,可以划分为(A)。A.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B.必修课程、选修课程C.显性课程、隐性课程D.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45.在教师的指导下,巩固知识和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称为(C)。A.实验法B.实习法C.练习法D.实践活动法46.班级教学的辅助组织形式是(B)。A.班级授课制B.分组教学C.个别教学D.复式教学47.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校内外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把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中的方法,称为(B)。A.实验法B.实习作业法C.练习法D.实践活动法48.在教学中,教师向学生说明、解释,或论正原理、概念、公式的教学方法,称为(B)。A.讲解法B.讲读法C.讲演法D.讲述法49.有效地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称为(C)。A.教学原理B.教学规律C.教学原则D.教学要求50.长期以来的教学实践证明,学校工作必须(A)。A.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B.教学科研两中心C.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D.教学、科研、生产、实践四结合51.“双基”教学是指基础知识和(D)。A.基本技术B.基本智力C.基本素养D.基本技能52.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提问学生,并引导学生试图解决问题或得出某种结论的教学方法是(A)。A.谈话法B.讨论法C.提问法D.访问法53.前苏联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倡导的教学方法是(A)。A.合作教学法B.“掌握学习”教学法C.“纲要信号”教学法D.启发式教学法54.目的是为了改进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侧重于过程管理的教学评价,称为(A)。A.形成性评价B.终结性评价C.诊断性评价D.标准性评价55.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体验客观事物的真善美的一种方法,称为(B)。A.探究法B.欣赏教学法C.情景教学法D.实践活动法56.班级授课制在我国开始实行是在(B)。5A.1840年B.1862年C.1912年D.1922年57.根据评价的性质和作用,旨在对被评价对象做出某种资格上的证明的评价类型是(B)。A.形成性评价B.终结性评价C.诊断性评价D.标准性评价58.在教学过程中,为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学生学习中出现的困难而进行的评价,称为(A)。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终结性评价D.自评、他评59.《学记》中所说“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是指在教学中要贯彻(A)原则。A.启发性B.巩固性C.循序渐进D.因材施教60.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创设情境—参与各类活动—总结转化”这一程序是采用了(D)。A.传递—接受教学模式B.自学辅导教学模式C.探究教学模式D.陶冶教学模式61.“学而时习之”一语出自(A)。A.《论语》、B.《学记》C.《孟子》D.《道德经》.62.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提问学生,并引导学生对所提问题得出结论,从而获得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称为(B)。A.讲授法B.谈话法C.讨论法D.讲述法63.教师在教学中,运用“问题—假设—验证—总结提高”这一程序是采用了(C)。A.传递—接受教学模式B.自学辅导教学模式C.探究教学模式D.陶冶教学模式64.评定学生学业成绩的方法除百分制记分法外,还有一类是(B)。A.五分制记分法B.等级制记分法C.文字记分法D.数字记分法65.教学评价的类型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划分,以作用为依据可划分为(A)。A.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B.相对性评价、绝对性评价C.课程评价、学业评价、教学质量评价D.自评、他评66.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明辨是非,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是(C)。A.自我修养法B.品德评价法C.说服教育法D.榜样示范法67.(A)是社会现象,是社会学、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并受社会发展规律制约而不依赖个体人存在。A.道德B.品德C.思想D.信仰68.有效地开展班主任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是(A)。A.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B.选拔和培养班干部C.确定班级的共同奋斗目标D.组织和培养班集体69.由学校、班级组织实施的课余教育活动,称作(B)。A.校外教育B.课外教育C.课外辅导D.学科活动6二、心理学(共67题)1.研究强化和惩罚规律的心理学流派是(B)A.人本主义B.行为主义C.精神分析D.机能主义2.强调对心理进行整体研究,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的是(B)A.机能主义心理学B.完形心理学C.行为主义心理学D.构造主义心理学3.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的心理学家是(C)A.詹姆斯B.桑代克C.冯特D.华生4.通过观察饿猫如何打开疑难笼获得食物的过程来研究学习过程的心理学家是(B)A.詹姆斯B.桑代克C.冯特D.华生5.弗洛伊德对人类的杰出贡献在于他在精神分析学说中首先提出了人类具有(D)A.生本能B.死本能C.力必多D.潜意识6.人脑中负责躯体感觉以及初级听觉、视觉的脑区分别是(C)A.枕叶顶叶颞叶B.颞叶顶叶枕叶C.顶叶颞叶枕叶D.枕叶颞叶顶叶7.“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体现的注意品质是(C)A.注意的广度B.注意的稳定性C.注意的分配D.注意的转移8.当目光专注于电扇转动时,会觉得电扇忽而正转,忽而倒转,甚至有时会有暂时停止不转,这种现象属于(A)A.错觉B.深度知觉C.形状知觉D.幻觉9.视觉的三色说认为,视网膜上三种不同的感受器分别感受(B)A.红、黄、蓝B.红、绿、蓝C.红、黄、绿D.黄、绿、兰10.“思维的知觉”是指(B)A.感觉B.观察C.想像D.记忆11.教师在上课时用抑扬顿挫的语调再加上表情动作,有助于引起学生的(A)A.不随意注意B.随意后注意C.随意注意D.有意注意12.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力努力的注意是(C)A.不随意后注意B.不随意注意C.随意后注意D.随意注意13.“窥一斑而见全豹”反映

1 / 4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