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 (6)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购买性支出,也称消耗性支出,是指政府用于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支出。从性质上看,购买性支出反映着政府部门和其他经济主体之间的互利、有偿的市场交易关系。•6.1行政支出•6.2国防支出•6.3文教科卫支出•6.4农业支出•6.5基础设施与基础产业支出6.1行政支出•6.1.1行政支出的概念与特点•所谓“行政支出”,是财政提供的用于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外事机构在行使其特定职能时所需要的各项支出。行政支出是财政支出中重要的经常性支出项目,是各级政府履行社会管理职责的物质保障,是政府向社会公众提供公共服务活动的经济基础。•从性质上看,政府的社会管理活动是一种典型的纯公共产品;行政支出,一般表现以下几个特点:•1.公共性•2.消耗性•行政支出不直接作用于生产经营活动,也不产生任何直接的经济效益。•3.稳定性6.1.2行政支出的内容•按支出部门的不同,行政支出可分为:•(1)行政经费•(2)公检法支出•(3)外交支出•按支出对象的不同,行政支出可分为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按支出用途的不同,行政支出可分为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其他工资、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障费、公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业务费和其他费用等。6.1.3行政支出的增长•从总体上看,我国行政支出规模的变化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规模迅速扩张随着社会进步和发展,经济活动日趋复杂化,公共事务日渐增多,导致行政支出的规模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图5-1中国行政支出的规模(1978-2003年)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19781979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年份单位:亿元•2.增长速度超过财政支出增长速度•3.占GDP比重稳中有升•GDP是行政支出增长的物质基础,行政支出占GDP比重指标显示了一个国家非经济费用支出的负荷能力和负担水平。图5-2行政支出占财政支出和GDP的比重(1978-2003年)0%2%4%6%8%10%12%14%16%19781979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年份行政支出/财政支出行政支出/GDP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01,2004)。4.行政支出的实际增长率平稳增长•如果真正考察行政支出的实际增长率,那就要考虑的物价因素。图5-3行政支出名义增长率与实际增长率的比较(1978-2003年)-10%-5%0%5%10%15%20%25%30%35%40%19781979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年份名义增长率实际增长率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01,2004)注:(1)1978年商品零售价格指数=100;(2)实际行政支出=名义行政支出/零售价格指数。6.1.4行政支出增长的影响因素•外在因素•1.财政收支水平•2.经济发展水平•3.物价指数水平•内在因素•1.政府机构膨胀•2.财政秩序紊乱•3.预算约束软化•4.政府部门运作效率低下6.1.5行政支出改革•从目前来看,我国行政支出的改革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科学界定政府职能范围。•强化政府的法律、经济和社会职能,弱化政府的行政职能。•(2)严格控制机构膨胀和人员增长。•(3)进一步完善公务员制度。•(4)认真落实政府采购制度。•(5)改进预算管理,强化预算约束。•另外,还要加强上下级之间、审计部门、监察部门、社会和公众的监督,使行政支出逐步科学化、规范化。6.2国防支出•6.2.1国防支出的概念与内容•所谓“国防支出”,是指财政提供的用于军队建设和其他国防建设的支出。•按预算收支科目分类,国防支出包括军费、国防科研事业费、民兵建设费、动员预编经费、招兵事业费、专项工程经费等具体项目。•按军队兵种分类,国防支出包括国防部支出、战略部队支出、陆海空支出、武警支出和预备役支出。•按支出目的分类,国防支出包括维持费用和投资费用。6.2.2国防支出的有效提供国防是一种典型的纯公共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对国防支出的有效规模的局部均衡分析:MCMBMBaMBbMBcO国防支出规模Q*E价格MBaMBbMBcO*QO国防支出规模价格图6-4国防支出的有效水平•国防支出不直接作用于生产经营活动,是一种消耗性支出。在一国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军用品与民用品之间,在总量上存在此消彼长的制约关系。•对国防支出合理规模的一般均衡分析:•生产可能性曲线表示在现有资源和技术约束条件下,能够生产的军用品)和民用品的各种组合,而社会无差异曲线则代表能给社会成员带来相同效用水平的军用品和民用品的不同数量组合。•根据一般均衡的要求,要实现国防的有效供给,社会对于军用品和民用品的边际替代率应等于二者之间的边际转换率•当两条曲线相切时,就达到现有资源和技术约束下的均衡组合。·●生产可能性曲线社会无差异曲线E军用品(大炮)民用品(黄油)O民用品(黄油)社会无差异曲线生产可能性曲线军用品(大炮)图6-5大炮与黄油之间的选择•尽管对于国防支出合理规模的一般均衡分析,有助于理解有限资源约束下,军用品和民用品之间的权衡抉择。但在现实中,要找到合理的国防支出规模存在以下困难:•1.国防总需求难以界定•“免费搭车”的想法•社会成员无法表达其确切需求•2.国防总效益难以确定•每个人对国防产品的评价不同•每个人可用于购买国防产品的收入不同•3.国防的负担难以合理确定•提供国防产品的成本来自税收•每个人对国防产品的评价不一,并且不可能真实反应从国防产品总所得利益,这使得每个人愿意支付的税收数量不尽相同。•国防支出的合理数量界限,难以由一般模式来确定的。实际上,如何安排国防支出,很大程度上是由政治程序决定的。6.2.3国防支出的规模•我国国防支出的相对规模在“六五”、“七五”时期曾一度趋减,“八五”时期略有回升,之后有所下降,目前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大致稳定在8%左右。这一情况,主要与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有关。•2000年以来,为了推进军事现代化步伐,我国国防支出有所增加。不过,从总体上说,我国对国防的财政投入仍然是相当有限的。与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国防支出无论是在绝对规模还是相对规模上都是较低的。图5-6我国国防支出的相对规模(1978-2003年)0%2%4%6%8%10%12%14%16%18%20%1978198019821984198619881990199219941996199820002002年份国防支出/财政支出国防支出/GDP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04)。6.2.4国防支出的影响因素•1.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2.国家管辖范围的大小•3.国际政治形势的状况•4.军事现代化程度•5.兵役制度•中国实行的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的兵役制度:义务兵役制的军事人员薪金较低,有助于减少直接的军事开支费用,但国家需要更多地承担他们复员后的基本生活保障性需求,从而增加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志愿兵役制可相应减少退伍军人的生活保障开支,但志愿兵役制通过市场机制实现兵力动员,将增加军费开支的需要。6.2.5国防支出的经济效应•传统的观点认为,国防支出是一国国防安全产品及劳务的非生产性投资,是政府的一项沉重的财政负担,削减国防支出对经济增长具有正面效应。从特定角度而言,国防支出与一国的经济增长是有矛盾的。事实上,国防支出对一国经济增长既可能产生负效应,也可能正效应。如果处理得当,正效应是可以占据主导地位的。具体说来,在当代社会里,国防支出的正效应主要表现为:•1.带动高新技术发展•2.促进民用领域技术水平提高•3.拉动一国需求,刺激经济增长6.3文教科卫支出•所谓财政的“文教科卫支出”,是财政用于文化、教育、科学、卫生、出版、通讯、广播、文物、体育、地震、海洋等事业的经费支出的统称。它由国家财政用于这些事业的日常经费支出和投资支出两项内容构成。•6.3.1教育支出•所谓财政的“教育支出”,也可以称作财政性教育经费,是国家财政支出的一部分。•按照来源和负担情况划分,教育支出主要包括财政的预算内教育支出,各级政府征收的由于教育的税费,校办产业、勤工俭学和社会服务收入用于教育的经费,以及其他属于国家财政性的教育经费。•按照性质划分,教育支出主要包括教育基建支出和教育事业费支出。•按照教育层次来分,教育支出可以分为初等、中等和高等学校三级教育经费支出。•从经济性质看,教育服务首先具有私人性。但在实践中,各国政府却往往在提供教育服务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原因是教育服务还具有较强的公共性。换言之,教育是一种混合产品或准公共产品,尤其是越基础性的教育,其公共性越强,对于整个社会的利益与好处就越多。1.教育公共性的体现•教育具有强烈的正外溢性。具体表现:•(1)教育是高素质劳动力的来源。•(2)教育有助于提高公民的文明程度。•(3)教育能提高公民的文化素质。•(4)教育有助于缩小贫富差距。•(5)教育资本市场的不完全。•尽管教育也有一定的负外溢性,如提高犯罪技能等。但总体说来,教育的正外溢性大大高于负外溢性,这是近现代国家大体上都必须大力介入教育,直接为教育提供大量经费的根本原因所在。2.教育支出效应分析•(1)对学生本人提供补助的经济效应——普及义务教育•学生在得到补助前,预算线AB和无差异曲线I相切于E点,个人教育消费数量为OD。得到补助后,学生的预算线由AB向外平移至ACF,其中AC部分即为补助数额。新的预算线ACF与无差异曲线I’相切于E’点。个人教育消费数量增加至OD’。•对学生本人提供补助一般有两种具体的做法:一是拨款兴办学校,提供免费教育;二是给学生发放免费入学卡。I′IEE′ACDD′BFO教育其他产品其他产品教育CI图6-9对学生本人补助后个人教育消费的变化•(2)对低收入家庭提供补助的经济效应。•政府部门试图通过补助,提高低收入家庭对教育消费的支付能力。•家庭在获得补助前,预算线AB与无差异曲线I相切于E点,用于教育消费的数量为OD。得到补助后,家庭的预算线由AB向外平移至CF,并且与无差异曲线I’相切于E’点。可以看出,家庭用于教育消费和其他产品的消费同时增加,其中教育消费由OD增加到OD’,增加了DD’。•在一般情况下,由于获得补助的低收入家庭可以将补助款用于购买其他产品,因此这种方式无法保证家庭增加对教育的消费。I′IEE′ACDD′BFO教育其他产品教育其他产品图6-10对低收入家庭补助后个人教育消费的变化•(3)对私立学校补助的经济效应。•这一方式以私立学校而非学生本人为补助对象,政府部门试图通过补助,降低私立学校向学生收取的学费标准。该方式大多出于扶植私立学校的需要。•在学费补助之前,预算线AB与无差异曲线I相切于E’点,个人的教育消费为OD。学费补助后,学费标准降低,个人的预算线外移成为AC,与另一条无差异曲线I’相切于E’点,个人对教育的消费为OD’,增加了DD’。I′IEE′ADD′BO教育其他产品C其他产品教育图6-11对私立学校补助后个人教育消费的变化3.教育支出规模分析•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要“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本世纪末达到百分之四,达到发展中国家八十年代的平均水平。”•我国教育支出规模变化呈现以下几个特点:•(1)预算内教育经费绝对规模扩大。•(2)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多渠道教育经费投入格局逐步形成。•(3)教育支出占GDP达4%的目标尚未实现。6.3.2科技支出•所谓财政的“科技支出”,是财政在科学技术研究方面的专项支出。按照我国财政支出的划分标准,科技支出包括科技三项费用、科学事业费、科研基建费及其他科研事业费。•从研究性质上说

1 / 3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