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鹏SY1119210目录1概述234生平著作思想•存在主义哲学•海德格尔所理解的“道”概述毫无疑问,马丁·海德格尔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西方哲学家。他的影响超出了哲学领域,涉及神学、文学批评、历史学、心理分析或广义上的人文学科,也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学术研究范围,延伸至那些进行文化创造的人们,比如诗人、艺术家、作家,甚至建筑师。对于我们东方人,特别是中国人来讲,海德格尔也具有特殊意义。他对于中国“道”的近半个世纪的兴趣和他的思想与中国古学的内在关联使得他在我们眼中不是个“异己者”,而是一位能够进行亲切深入对话的谈友。生平一、人生起点马丁·海德格尔1889年9月26日出生于德国巴登洲的梅斯基尔希镇一户笃信天主教的家庭。海德格尔是家中长子,父亲是镇上圣马丁教堂的司事,母亲也是一位天主教徒,另外他还有一个兄弟和妹妹,这是一个虔诚而简朴的家庭。海德格尔在梅斯基尔希度过了自己的童年,他在这里上市镇小学,一直到1903年。1903年,14岁的海德格尔到离家50公里以外的康斯坦兹寄宿学校读初中。1906年,海德格尔进入弗莱堡一所教会办的文科中学读高中,直到1909年。1907年夏季,他父亲的一个朋友送给他一本《论亚里士多德关于存在的多种意义》,此书后来被证明对青年的海德格尔的成长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二、同乡亚伯拉罕的精神感召1909年,海德格尔结束了中学学习,马上申请加入了耶稣会,而且从这一年冬季开始,他进入了弗莱堡大学。1910年8月15日,海德格尔的家乡举行了纪念亚伯拉罕逝世200周年的活动,海德格尔出席了活动并写了他的处女作。从这篇名为“亚伯拉罕·阿·桑克塔·克拉哈:记1910年8月15日在克瑞亥斯特敦举行的他的纪念像揭幕仪式”一文开始,海德格尔的宗教信仰经历了痛苦的巨变,同时他也开始了自己哲学的道路。三、大学生涯弗莱堡大学为海德格尔打开了一个广阔的精神天地。1、神学学习据海德格尔本人后来的回忆,神学学习给予他的最重要的东西是“解释学”的问题。2、被迫中断神学学习3、1911年至1912年,海德格尔学习了逻辑学和数学,并且他正是从这里入手通到哲学中去的。4、1913年7月26日海德格尔完成了他的博士论文答辩,论文题目是《心理主义中的判断学说》。5、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海德格尔因身体原因没有去前线,使得他完成了题为“邓·司各脱的范畴和意义学说”的教职论文。四、找到自己的思想方向1915年7月31日,海德格尔被任命为弗莱堡大学助教。1916年求,胡塞尔来到弗莱堡大学,海德格尔成为他的助手。1917年,海德格尔应征至凡尔登附近的军队的气象部门服役,并与女大学生埃尔夫丽德·佩特里结为伉俪。1919年1月9日,海德格尔在写给朋友的信中表明了不再受天主教教条系统束缚的立场。1919年海德格尔在弗莱堡大学重执教鞭,很快在德国的大学中取得了很大的声望。1923年,海德格尔在很年轻时即被任为马堡大学编外教授,在候选此职时受到了胡塞尔的大力支持。五、《存在与时间》1926年4月8日海德格尔在黑森林南部的托特瑙堡完成了《存在与时间》的写作。该书出版后后海德格尔的知名度传遍了整个德国,甚至越出了国界。1927年底,海德格尔与胡塞尔为了给《大英百科全书》第14版撰写《现象学》一文,建立了短暂的合作。1928年,海德格尔被任命为弗莱堡大学的正式教授。1929年,海德格尔出版了《康德与形而上学问题》。1930年10月30日,海德格尔作了《论真理的本质》的演讲。六、海德格尔与纳粹1933年4月,当纳粹刚上台不久,海德格尔担任了弗莱堡大学的校长。1933年5月27日,海德格尔发表了自己的校长演说《德国大学的自我宣言》。1933年10月,海德格尔根据“元首的原则”任命了不同系、科的系主任。1934年4月23日,海德格尔离开了校长的职位。1934年4月起,海德格尔在大学里的活动限定于教学任务里。七、思想转变和对中国道家的关注大约以1930年为界,海德格尔的思想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不过海德格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比较多地公开谈论中国的“道”。1938年起,海德格尔开始涉及技术问题,这一问题在其整个著述的最后部分中成为一个占据重要地位的主题。1944年,海德格尔被告知属于大学中最不需要的教员,被征调到莱茵河畔从事挖土的劳动,同年11月,被编入人民冲锋队。八、接受审查和被禁止教学1945年至1947年,当局因为他的纳粹党背景而禁止他任教。到了1951年,更撤销他荣誉退休教授所享有的特权。九、恢复教学后1951年,海德格尔恢复了在弗莱堡大学的教授职务并重新开课。20世纪50年代,是海德格尔著作多产的时期。1973年,海德格尔在其弗莱堡扎赫林根区的寓所组织了最后一次讨论班。•1976年5月26日,海德格尔逝世于弗莱堡,之后安葬在他家乡梅斯基尔希的小墓地里。著作海德格尔生前出版的著作大致分为两类:第一类完全由“对外公开的”著作组成,他在这些著作中阐述了他的思想的不同方面。如《存在与时间》、《荷尔德林研究》、《演讲与论文集》、《林中路》、《在通往语言的途中》等。第二类由海德格尔在大学执教期间,在开课与主持讨论班时的讲稿和发言稿组成。实际上,海德格尔的手稿绝大多数是没有出版过的。海德格尔的著作完全是针对一个唯一的和同样的问题,即存在问题,该问题赋予了海德格尔著作的基本统一体。思想一、存在主义哲学海德格尔是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他在《存在与时间》一书中曾引用柏拉图的这段话:“当你们用‘存在着’这个词的时候显然你们早就很熟悉这究竟是什么意思,不过我们也曾相信懂得它,但是我们现在却茫然失措了”。在海德格尔的论述中,他阐述“在”的意义如下:1、已经具有的性质。也就是说,首先必须“在”,才有“在者”;绝不可能根本不“在”,就会有了“在者”。2、要解决“在”的问题,必须追溯到一种“在者”,这种“在者”在究竟成什么样子还不明确时它的“在”已经明确了。3、海德格尔认为只有“我”是这种“在者”,只有“我”是在成什么样都还不清楚的时候它的“在”已经恬然澄明了。因此,他认为“我”就是“在”,“在”就是“我”。往下,海德格尔就谈论“我”的“在”就是世界。这里,海德格尔思想的核心是:个体就是世界的存在。在所有的哺乳动物中,只有人类具有意识到其存在的能力。他们不作为与外部世界有关的自我而存在,也不作为与世界上其他事物相互作用的本体而存在。人类通过世界的存在而存在,世界是由于人类的存在而存在。海德格尔还认为人类处于矛盾之中,他们预示到不可避免的死亡,死亡导致痛苦和恐怖的经验。他们不得不承认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接着便是一切不复存在。我们的存在既不是我们自己造成的,也不是我们的选择。存在是强加给我们的,并将一直延续到我们去世。二、海德格尔所理解的“道”在有重大影响的西方哲学家中,海德格尔几乎是唯一一位与中国的“道”发生了真是交流的思想家。而且在各种东方思想中,“道”是唯一一个被他公开地、认真地讨论过的“主导词”。更重要的,他对于道的解释与他自己最基本的思想方式相一致,与他当时最关心的问题相配合,反映出这“道”对于他的深远含义。海德格尔对“道”的理解包括:1、“道”的愿意是“道路”;2、“湍急之道”就是缘构的“境域”;3、道与语言;表象的、概念的、传送式的语言手段永远对付不了这样的非现成的终极,因为它实在是贴近恍惚得如鬼影复形、与语言本身难分彼此。4、道、技艺与技术海德格尔一再提醒,技术和方法有着“令人费解的力量”,并“从根本上决定着现实的一切现实性”。在他看来,通过技术构架去经历实际存在是我们这些在西方文明影响圈中的现代人不能避免的命运。而这种技术和方法威胁到了我们的生存境遇,因为它只会以“整齐划一”的方式“冲压”我们的生存形态。这种技术方法是道的最退化的形式,而要改变这种命运,只能追溯这技术的技艺和“自身缘构发生”的本源。正是在这个追本溯源的转化努力中,海德格尔最强烈地感受到了中国道的思想吸引力。参考文献《海德格尔传》张祥龙著《海德格尔》【法】阿兰·布托著《西方哲学史》【美】S.E.斯通普夫J.菲泽著百度百科Thanksforyouratten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