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春·中山大学通识教育工作会议大班现实下的小班讨论人文高等研究院刘晨光一、我对通识教育之认识二、所授课程简介三、讨论课情况四、成绩概况一、我对通识教育之认识1、态度转变过程:心怀理想,热情高涨→实际多艰,困惑丛生→边做边想,边想边做→稳健探索,努力改进一、我对通识教育之认识2、何谓“通识教育”?通识:即共识,共通的知识与见识通识教育之目标:建立共通的知识基础,传承共通的文明传统,分享共通的精神视野,塑造共通的精英群体通识教育之方式:阅读经典关键两点:文本阅读和小班讨论二、所授课程简介1、课名:马基雅维里的《君主论》与现代政治2、开课校区:东校区与珠海校区3、选课人数:限选:180人实选:东校区177人;珠海校区169人(后又有两人退选,一因休学,一因做志愿者)。二、所授课程简介4、选课学生概况东校区选课学生中,大一新生人数稍多于大二学生,约占55%。选课学生来自法学院、政治与公共事务学院、管理学院、传播与设计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学院、资讯管理系、工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光华口腔医学院、药学院等各院系。珠海校区选课学生中,大二学生远多于大一新生,占四分之三强。选课学生来自翻译学院、人文科学学院(哲学系)、旅游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岭南学院、国际商学院、外国语学院、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等各院系。三、讨论课情况(一)组织方式:在当前高校大学生人数众多的国情、校情之下,要开展小班讨论,最可行、易行的方式就是采取分组讨论的办法。根据选课人数以及小组长报名情况,东校区分成18个小组,其中有15个小组每组10人,有3个小组每组9人。东校区配有三名助教(赵桃桃、马娇、吕万),均为本院硕士一年级学生,他(她)们同时也修读本课程。根据选课人数以及小组长报名情况,珠海校区分为9个小组,其中有7个小组每组19人,有2个小组每组18人。三、讨论课情况本课程共进行过两次讨论课,一次安排在第八周(东校区11月1日、珠海校区11月2日),一次安排在第十一周(东校区11月22日,珠海校区11月23日),各用一个小时。进行讨论时,东校区第1-6组、7-12组、13-18分别由三位助教负责组织协调,老师总揽全局;珠海校区则主要由九个小组长负责组织协调,老师总揽全局。小组长工作出色酌情有1-5分加分。三、讨论课情况(二)东校区讨论状况:1、除了上课教室B104,另外申请了两个教室,B102和C103(此教室稍小于另两间,但够用)。三位助教各带六组分别在三个教室进行讨论。任课老师在三个教室巡回指导。2、各组进行讨论时出席人数平均下来大致是7-8人,出席率高于平时上课。但各组的讨论情况因小组成员以及小组长的差异而颇有不同,比如第一次讨论后,助教马娇就指出,在她所带领的六个组中,第7、11、12组的讨论,主题就比较突出,很热烈。3、第一次讨论时,任课老师在讨论前有意不对主题进行具体说明,旨在考察学生们是否认真听讲与正确理解了。结果,不少同学往往泛泛而论,不能有针对性地把内容集中在主题上。等到老师为其指明,他们才恍然大悟,由此可知这样的同学平时对课程基本没有下什么功夫。但有的小组讨论情况就比较好,他们不仅就主题展开多层次、多角度的讨论,不仅恰当举出许多例证,对于主题的思考和讨论更有所引申,还能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颇为难得,至少看得出是认真思考了。三、讨论课情况(二)东校区讨论状况:4、如果小组长自身准备充足又具有领导协调能力,那就会把小组讨论组织得更好;如果小组成员对讲课内容进行了细致思考并在讨论前作了认真准备,那么讨论时态度就会积极些,发言也会言之有物。总的来讲,由于有助教的组织和引领,大家能够很快平定下来进入讨论,但实际的讨论情况并非尽如人意。以较为理想的标准来看,只有少数组的讨论值得称道,那就是当上述小组长和组员的条件碰巧都较为理想的时候。5、第二次讨论情况较之第一次更好些。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有了第一次的经验,不同年级不同院系专业的同学也因为此前有了一次讨论彼此略微熟悉,更为放得开来。由此可见,通识教育讨论课要做得好,宜小班教学和讨论,其中很大因由就在于方便进行更多次的讨论,且同学之间也更容易熟悉,更容易建立起密切关系,营造讨论氛围。三、讨论课情况(三)珠海校区讨论状况:1、除了上课教室E201,另外申请了四个小教室,E204、E206、E304、E306。第1-4组由小组长带领依序分别在上述四个小教室进行讨论,第5-9组留在E201,由任课老师和各小组长进行组织协调。任课老师也在四个小教室巡回指导。2、总的讨论情况,特别是出现的问题,与东校区那边差不多。不同于东校区的地方主要有两点:首先是分组少、成员多,这是不利之处;其次是有利之处,那就是有小教室。如果有小教室,即便小组成员多一些,效果仍然会好一些。珠海校区的小教室内,椅子是活动的,大家可以围成一圈,这样的形式本身就很容易营造讨论的氛围,任课老师本人在巡察指导时对此感受深切。三、讨论课情况(三)珠海校区讨论状况:3、珠海那边的小组长虽少,但任课老师因此对其比较了解,尤其庆幸的是他(她)们本人都比较出色、比较能干,否则每个小组那么多人(实到每组大概15-16人)实在不容易组织讨论。在某种程度上,他们还具有助教的成分。比如第五组小组长袁琪就在讨论时从组中选了一位副手,协助她进一步把第五组分成两个小组展开讨论。还有的小组长本人好学深思,在讨论中成为大家的楷模,受到大家的欢迎和喜爱。4、另外还有小组长本身是学生干部,比如第3组小组长吴昊昙就给任课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她组织讨论特别有一手,且非常娴熟,她自述道:“首先,我预留给到席的每一位同学10分钟左右的准备时间,然后让他们自觉举手发言。每一位同学都积极主动地做了报告,在每位同学发言过后,我都用简短的话做一下总结,并对其中的一些比较新颖的点子给以重点点评。讨论持续了近1小时,井然有序。”在给老师的汇报中,她还进一步总结了讨论中哪些地方做的比较好,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后来在与其谈话中才得知,原来她是其所在院的团支书,平时经常组织学生活动,且本人成绩优异,名列前茅。她所负责的那个小组是最后结束的,要比其他小组至少晚十分钟,但她说,大家仍意犹未尽,有的成员还想发言,却已经没有时间了。5、第二次讨论同样比第一次要更好些。三、讨论课情况(四)东校区与珠海校区讨论状况的比较、总结:1、珠海校区教务工作做得好,任课老师仅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去借教室,三分钟不到就办好了,甚是便利。2、理想的讨论情况:人数少+有助教+学生认真准备+可以围坐的小教室。如果需要分组,则小组长本身须出色能干。3、东校区缺少小教室,幸亏有三位助教相助。珠海校区有小教室,但缺少助教,幸亏有出色能干的小组长相助。很难想象,在人数众多的情况下,如果只有大教室,没有助教,小组长不够出色,学生也不认真,还怎么可能开展讨论,怎么可能把讨论搞好。4、学生们如果平时不认真,课前不预习、课后不温习,只在上课时随便听听,甚至根本就不来听,等到进行讨论时只是临时抱佛脚,那就很不容易开展有质量的讨论。腹中无物,从何言起?质言之,好的讨论必须建立在对于所学内容有好的把握的基础上。如果通识课想做好讨论,那还是得学生们首先普遍改变对通识课的态度才行。三、讨论课情况(四)东校区与珠海校区讨论状况的比较、总结:5、就讨论内容而言,也可从中看出,大一大二学生们的知识结构仍在很大程度上停留在高中时期所塑造的范围内。比如第一次讨论中,虽然他们很希望在课堂上听到老师多联系现代的事例与中国的事例,但他们本身对于现代的事例和中国的事例也并未有如何广泛深入的了解,而他们对于书中的那些古代的事例(包括马基雅维里时代的事例)更是陌生。6、他们有一定的好奇心,但对于知识的获取缺乏必要的主动性和珍贵的耐心。他们更多地只是愿意被动地接受一些可口但并无营养的速食快餐罢了。通识课如果不能让其改变俗陋而顽固的品味,如果不能使其分辨得出好坏高低,如果不能使其从被动地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地追求知识,那就绝算不上有起码的成功。三、讨论课情况(四)东校区与珠海校区讨论状况的比较、总结:7、谨以一位小组长(也是珠海校区的)的话做结:我认为,如果要让同学之间讨论,那这种讨论应该是贯穿于学习过程当中的,同学之间首先要熟悉,然后才能形成讨论,要不然两个陌生人一开口就是“我认为君主论……”,互相聆听还可以,形不成讨论的效果。而这些还有一个前提,就是同学能在通识课上投入相当一部分精力(起码书要看完),但就现在课业以及各种活动安排情况来看,我们大部分人是不可能重视通识课的。我自认为对通识课是比较有兴趣的,但坦白说单是我们讲过的章节我都没有完整看过,只是知道大意。在此,斗胆说一句,通识课要搞起来,在课程安排上(学分,课时)要调整,更重要的是各专业的课程也要配合调整。四、成绩概况修习本课程的同学,其总成绩由平时成绩(课堂出席、小组讨论、读书笔记,占40%)和期末论文成绩(占60%)构成。成绩情况大概如下:东校区:珠海校区: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