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人生境界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美学原理第四编审美人生第十五章人生境界教学内容:什么是人生境界、人生境界的品位、人生境界体现于人生的各个层面、追求审美的人生教学重点:什么是人生境界、人生境界的品位、人生境界体现于人生的各个层面•教学难点:追求审美的人生•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课时:2第十五章人生境界一、什么是人生境界二、人生境界的品位三、人生境界体现于人生的各个层面四、追求审美的人生一、什么是人生境界•“境界”的涵义最早“境界”是疆域的意思。佛经中有“境界”的概念,那指心之所对、所知。一、什么是人生境界“境界”的一般概念:•第一种,是指学问、事业的阶段、品位。王国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第二种,是指审美对象,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审美意象。王国维《人间词话》:“夫境界之呈于吾心而见于外物者,皆须臾之物。惟诗人能以此须臾之物,镌诸不朽之文字,使读者自得之。”•第三种,是指人的精神境界、心灵境界,也就是我们说的人生境界。学者论境界•冯友兰认为,人生境界的学说是中国传统哲学中最有价值的内容。《新原人》(1943):“觉解”•张世英用王阳明所说的“人心一点灵明”来说明人生境界。《哲学导论》(2002):“时间性场地”(“时域”)张世英《哲学导论》:“一个人的过去,包括他个人的经历、思想、感情、欲望、爱好以至他的环境、出身等等,都积淀在他的这种‘现在’之中,构成他现在的境界,从而也可以说构成他现在的整个这样一个人;他的未来,或者说得确切一点,他对未来的种种向往、筹划、志向、志趣、盘算等等,通俗地说,也就是,他对未来想些什么,也都构成他现在的整个这样一个人。从这个方面看,未来已在现在中‘先在’。”“人生就是人的生活、人的实践,人生所首先面对的就是人所生活于其中、实践于其中的生活世界。但人在这个生活世界中怎样生活、怎样实践,这就要看他的那点“灵明”怎样来照亮这个世界,也就是说,要看他有什么样的境界。”“一个只有低级境界的人必然过着低级趣味的生活,一个有着诗意境界的人则过着诗意的生活。”学者论境界何谓境界?•境界(人生境界、精神境界)是一个人的人生态度,它包括对宇宙人生的了解和对自己的行为的一种自觉,也包括感情、欲望、志趣、爱好、向往、追求等等,是浓缩一个人的过去、现在、未来而形成的精神世界的整体。•境界是一个人的生活世界(无穷的客观关联)的内在化。•境界是一种导向。一个人的境界对于他的生活和实践有一种指引的作用。一个人有什么样的境界,就意味着他会过什么样的生活。“胸怀”与“气象”•精神境界→内在的心理状态中国古人:“胸襟”、“胸次”、“怀抱”、“胸怀”布尔迪厄:“生存心态”(Habitus)•精神境界→外在的言谈笑貌、举止态度中国古人:“气象”、“格局”布尔迪厄:“生活风格”(Lestyledelavie)古人论境界•司马迁:“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二程说孔孟:“仲尼,天地也。颜子,和风庆云也。孟子,泰山岩岩之气象也。观其言皆可以见之矣。”•黄庭坚称赞周敦颐:“胸中洒落,如光风霁月”•程颢的学生说程颢:“浑是一团和气”。•程颐说程颢:“视其色,其接物也,如春阳之温;听其言,其入人也,如时雨之润。”冯友兰说,他在北大当学生时,第一次到校长办公室去见蔡元培,一进去,就感觉到蔡先生有一种“光风霁月”的气象,而且满屋子都是这种气象。二、人生境界的品位从表面上看,世界对任何人都是一样的,但实际上每个人所享受的世界的大小是不一样的。张岱的《西湖七月半》: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看七月半之人,以五类看之:其一,楼船箫鼓,峨冠盛筵,灯火优傒,声光相乱,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楼,名娃闺秀,携及童娈,笑啼杂之,环坐露台,左右盼望,身在月下而实不看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声歌,名妓闲僧,浅斟低唱,弱管轻丝,竹肉相发,亦在月下,亦看月而欲人看其看月者,看之。其一,不舟不车,不衫不帻,酒醉饭饱,呼群三五,跻入人丛,昭庆、断桥,嚣呼嘈杂,装假醉,唱无腔曲,月亦看,看月者亦看,不看月者亦看,而实无一看者,看之。其一,小船轻幌,净几暖炉,茶铛旋煮,素瓷静递,好友佳人,邀月同坐,或匿影树下,或逃嚣里湖,看月而人不见其看月之态,亦不作意看月者,看之。冯友兰把人生境界分为四个品位:天地境界:“知天”、“事天”、“乐天”道德境界:追求“义”(“予”)功利境界:追求“利”(“取”)自然境界:“莫知其然而然”《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言志•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孟子:“万物皆备于我”•郭象:“玄同彼我”、“与物冥合”•周敦颐:“寻孔颜乐处”•程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三、人生境界体现于人生的各个层面•人生的三个层面:日常生活的层面工作、事业的层面审美、诗意的层面•三个层面的关系:应该有一个恰当的安排,有一种恰当的比例。可以互相渗透、互相转化。人生的三个层面都体现一个人的人生境界•巴尔扎克的《风雅生活论》:“一个人的灵魂,看他持手杖的姿势,便可以知晓。”•冯友兰:“我好像一条老黄牛,懒洋洋地卧在那里,把已经吃进胃里的草料,再吐出来,细嚼烂咽,不仅津津有味,而且其味无穷,其乐也无穷,古人所谓‘乐道’,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四、追求审美的人生•审美的人生就是诗意的人生,创造的人生,爱的人生。(一)诗意的人生——“乐生”•马丁•布伯:“我—你”vs“我—它”•“本真的存在伫立在现时中,对象的存在蜷缩在过去里。”马斯洛:“对于自我实现者,每一次日落都像第一次看见那样美妙,每一朵花都温馨馥郁,令人喜爱不已,甚至在他见过许多花以后也是这样。他们见到的第一千个婴儿,就像他见到的第一个一样,是一种令人惊叹的产物。”“这个人可能已经第十次摆渡过河,但当他第十一次渡河时,仍然有一种强烈的感受,一种对于美的反应以及兴奋油然而生,就像他第一次渡河一样。”(二)创造的人生——“生生不息”朱光潜在“文化大革命”中被当作“反动学术权威”受到批斗。但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不到三年,朱光潜就连续翻译、整理出版了黑格尔《美学》两大卷(文化大革命前已出版了一卷),还有歌德的《谈话录》和莱辛的《拉奥孔》,加起来一百二十万字,这时朱光潜已是八十岁的高龄了。朱光潜把自己八十岁以后写的论文集在一起,取名《拾穗集》。(二)创造的人生——“生生不息”丰子恺:大树被斩伐,生机并不息,春来怒抽条,气象何蓬勃!(二)创造的人生——“生生不息”•马斯洛:“我们绝大多数人都一定有可能比现实中的自己更伟大,我们都有未被利用或发展不充分的潜力。我们许多人的确回避了我们自身暗示给我们的天职,或者说召唤、命运、使命、人生的任务等。”(三)爱的人生——万物一体•马丁•布伯:“爱伫立在‘我’与‘你’之间。”•东山魁夷:“花开花落,方显出生命的灿烂光华,爱花赏花,更说明人对花木的无限珍惜。地球上瞬息即逝的事物,一旦有缘相遇,定会在人们的心里激起无限的喜悦。这不只限于樱花,即使路旁一棵无名小草,不是同样如此吗?”•康•帕乌斯托夫斯基:“越是长久地望着那些无名的古希腊雕塑家雕塑的人像或者卡诺瓦雕塑的那些露出一丝微笑的妇女,就越是清楚地懂得,所有这些雕塑都是对人们自身高尚情操的召唤,都是人类无比纯洁的朝霞的先兆。”教学后记:

1 / 2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