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调研县域经济发展情况汇报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关于我县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的汇报淳化县人民政府(2011年4月7日)首先,对市调研组一行前来我县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地欢迎和衷心地感谢!下面,我就淳化县县域经济发展情况作以汇报,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一、县域经济发展现状2009年以来,我们淳化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精神,围绕“果业强县、旅游大县、生态名县”三大目标,按照农业产业化、县域工业化、城镇化“三化联动”,县城、乡镇、农村“三位一体”的工作思路,始终围绕“农”字做文章,围绕“特”字强优势,在特色化、差异化、错位化中谋求发展,县域经济呈现出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强劲态势。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达32.2亿元、增速14%;规模工业产值15.6亿元、增速30.8%;固定资产投资17.5亿元、增速32.6%、居全市第4位;地方财政收入4285万元、增速50.2%、居全市第2位;农民人均纯收入4476元、增速22.8%、居全市第3位,实现了“十一五”的圆满收官。全市目标责任考核位列13个县市区的第7名,全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测评位列56位,累计排名上升24个位次,先后荣获中国苹果之乡、中国山水园林-2-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县和陕西省卫生县城、陕西省园林县城、陕西省旅游强县等省部级荣誉32项。(一)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方向,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果业支柱地位更加巩固,新载果树10.5万亩,建设中国良好农业示范基地3006亩,建成各级各类示范园618个、3.3万亩,引进果业龙头企业2个。目前,全县水果总面积达到63万亩,总产达到80.5万吨,其中,苹果总面积达到55万亩,优质果率达到78%以上;以核桃为主的干杂果面积发展到10万亩,总产达到8.5万吨,年实现产值1亿元。畜牧业规模不断壮大,建成秦庄奶山羊养殖专业乡1个,开工建设PIC种猪养殖基地,正在建设城关辛店、润镇甘沟2个万头生猪养殖专业村,带动全县发展各类规模养殖场70个、规模养殖户3087户。目前,全县猪存栏18.15万头、羊存栏16.6万只、家禽存栏128万只,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2.08万吨、0.85万吨和3.58万吨,被列为陕西省畜牧发展核心区和陕西省奶山羊养殖基地县、陕西省百万头生猪养殖大县。蔬菜产业蓬勃发展,全县发展设施蔬菜1873亩,建设大路菜专业村5个,发展无公害大路菜4.2万亩,年生产无公害精细菜3.25万吨。龙头企业建设步伐加快。目前,全县有华泰农业、嘉煜粮食两家市级龙头企业,县级龙头企业发展到13家,联系农户1.2万户,经营范围已扩展到农产品产、加、销各个领域。这些龙头企业以“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组织形式,通过订单、合同、合作、参股等方式,把-3-工农产业有机结合起来,解决了农户生产规模小、经营分散、收益低、抗御风险能力弱的问题,初步实现了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农民合作组织发展迅速。全县现有生猪养殖、蔬菜种植、养鸡、苹果生产及销售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40个,注册资金4044.2万元,入社农户650户,带动25000户。主要有四种形式:一是专业大户利用其生产、经营、销售、技术等优势,联合农户兴办,如城关镇高塬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十里塬马家山养猪协会;二是全县一些部门及乡镇基层站所利用其技术、服务等优势,联合相关生产户组建,以各乡镇果工贸公司居多。三是龙头企业联系农户模式,如陕西瑞肽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联系种植户成立的城关镇随缘果养殖专业合作社、欣盛农化公司联系农资用户成立的赤醇果业专业合作社。四是村两委负责人发挥其在村民中威信高、组织协调能力强的优势,以服务群众为主,联合本村村民带头举办,如秦庄九庄村书记王华兴带头成立的秦庄华兴养猪合作社。(二)以项目带动和园区建设为重点,加快县域工业化进程。坚持以食品、建材、煤炭工业为重点,以润镇工业园区为平台,项目建设、国企改制、企业技术改造“三步走”,不断强化工业主导地位,县域工业取得长足发展。截至目前,全县共有工业企业97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8户。2010年,全县规模工业产值达到15.6亿元,增长30.8%,实现利润2.2亿元。连续多年咸阳市服务工业发展先进县,2009年-4-被评为陕西省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前十名县区。一是抓新建,不断壮大工业规模。坚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不动摇,瞄准国家产业政策和发展方向,精心储备包装项目,以招商引资为主渠道,共成功引进工业项目15个,引进资金23.896亿元,现已建成咸阳萨尼威尔苹果制品有限公司、咸阳嘉煜粮食贸易有限公司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正在建设的项目有姜家河煤矿项目、瑞肽腐殖酸有机肥生产项目、甘泉酒业和御醇酒业两个酒厂技改扩能等项目,初步形成果汁、煤炭、建材“三大”工业支柱产业。二是抓改制,努力盘活存量资源。坚持国企改制与县城建设相结合,妥善安置企业职工,大力推进国企改制,成功完成了县机械厂、县修造厂、县造纸厂、县化工厂、县纸箱厂等13户企业的改制任务,有效盘活了国有资产。三是抓提升,努力扩张企业产能。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实施企业技术改造,完成了县恒兴果汁厂、县煤矿一号与二号井、县菊花水泥等3户企业技术改造,全县果汁、煤炭、水泥年产能提高到5万吨、60万吨和30万吨,年新增产值5亿元。四是抓园区,引领工业集群发展。科学制定园区建设规划,出台了园区招商引资管理办法,先后投入4800万元,加快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吸引了一大批企业入驻,园区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园区经济成为我县工业经济发展的新亮点。目前,已入驻咸阳萨尼威尔苹果脆片有限责任公司、甘泉醇酒业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9户,其中,咸阳萨尼威尔苹果制品有限责任公司、甘泉醇酒-5-业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已全面投入生产,冠之源蜂蜜深加工项目和嘉煜粮油二期扩建项目正在紧张建设之中。预计到2012年,园区企业将达到30户。(三)以增强城镇服务功能为目标,不断加快城镇化进程。县城建设日新月异。围绕“生态园林山城”建设定位,突出“秦汉福地、绿色淳化”的主题,按照“大街小巷抓改造、文化景观促恢复、沿河流域添水面、见缝插针搞绿化、穿衣戴帽靓街景”要求,以实施年度县城重点工程为抓手,全面加强县城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升县城品位和对外形象。累计投入资金5.2亿元,相继实施了冶峪河综合治理、文博馆、梨园广场、秦汉仿古一条街、县城绿化美化等县城建设重点工程20余项,绿化县城“两山”2600余亩,“半城山色半城树,一湖清水两岸绿”的生态园林型山城雏形初步显现;着眼拉大县城框架,计划总投资7200余万元,及时启动大店新区建设,完成了《大店新区总体规划》,新区建成后,可使县城面积有现在的6平方公里扩展到16平方公里,县城人口有现在的2.5万人提高到5万人,将进一步提升县城综合服务功能。两年来,先后被评为“十一五”中国山水园林城市、陕西省卫生县城、陕西省园林县城。重点镇建设快速推进。2009年润镇被列为全省107个重点镇后,我们及时完成《润镇重点镇建设规划》,确定了“县域经济次中心、工业园区生活区、经济发展增长极、美丽乡村示范点、统筹城乡重点镇”的总体目标,两年来,累计投资1.3亿元,实施农产品批发市场、-6-民俗旅游街开发项目、南北大街拓宽改造、商业步行街等基础设施项目16项,城镇街容街貌大为改观。特色小城镇建设成效显著。按照“商贸型、产业型、旅游型”的发展模式,投资1.84亿元,拓宽改造方里、官庄等示范镇的街道,其余镇也进行了基础设施和街景整治,带动了有条件农民进城落户的步伐。2010年,全县进城落户农民达1642人,城镇化率提高到29.3%。(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37所,其中高级中学1所,初级中学8所,小学92所,职教中心1所,县公办幼儿园1所,民办幼儿园24所。全县在校学生4.86人,教职工2569人。全县创建教育强乡(镇)4个,创建市级素质教育先进学校6所,省市平安校园10所。淳化中学通过了省级标准化高中验收,教育质量逐步提升,二本上线人数连年正增长。全省绿色生态校园管理工作经验交流会在我县召开,生态校园创新工程走在全省前列。卫生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县卫生系统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达到240个,其中县级医疗卫生机构7个,镇中心卫生院6个、镇卫生院9个,预防保健服务站5个,现有干部职工745人。建成并通过省、市验收的规范化村卫生室209个,达到了一村一室;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为36.62,万人均有床位26.78张,实现了初级卫生保健目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17.01人,参保率93.1%,有效化解了群众看-7-病难问题。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积极推进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安置下岗和就业困难人员396人,新增就业人员1556人,城镇低保和农村低保新增1.8万人。全县累计参保人数共计5.53万人次,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6380人,企业养老保险7269人;失业保险6986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12078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7046人、工伤保险5330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8148人。“三告别”工作成绩显著。全县共完成“三告别”搬迁房屋建设5495户22783人,其中特困户935户2035人,分别占搬迁总任务的60.2%和60%。我县“三告别”工作得到了省市各级的充分肯定,去年11月份,全省移民扶贫工作现场会在我县召开。公共服务配套不断完善。全县建设扶贫开发重点村69个,改建县乡公路3条67.1公里,农村公路通达率100%、好路率80%。建成农村人饮工程105处,铺设自来水管道328公里,自来水入户率85%。广播电视通村率达95%。(五)以激活发展活力为目的,大力发展非公经济。坚持“政策优惠、形式多样、创业带动、扩产增量”的发展思路,不断完善优惠政策,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推进全民创业,全县非公经济取得长足发展。目前,全县共有个体经营户7226户,其中,个体工商户7098户,私营企业128户(规模以上私营企业18户),从业人员56643人。一是制定优惠政策促发展。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改善投资环境扩大对外开放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暂行规定》、《关于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8-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明确了发展思路、目标、措施及优惠政策,有力保障了非公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二是落实领导措施促发展。落实重点企业挂牌保护制度,实行县级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制度,形成“一户企业、一名县级领导、一套工作班子”的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三是坚持创业带动促发展。在大力实施项目招商的同时,大力实施“农民创家业、干部创事业”工程,以全民创业带动非公经济发展。2010年,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14.7亿元,较上年增长21.3%,占全县国民生产总值的45.1%。非公经济已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二、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两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坚持以4号文件精神为指导,县域经济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受自然条件、资源、体制等多重因素制约,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依然较低,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全县人民的愿望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还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经济总量仍然偏小,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不强。2010年,全县GDP为32.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4285万元,人均GDP、财政收入分别为15677元、209元,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在全省、全市规模最小、比重偏低,县域经济竞争力不强。二是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工业经济发展缓慢。2010年,全县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52:21:27,工业增加值仅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1.3%,对县域经济的拉动效应不明显,对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9-的带动作用不能得到有效发挥。三是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民增收难度较大。农业产业化发展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缺乏足够的经营资金。2010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4476元,较全市平均水平差580元。四是城镇化进程相对滞后,城镇化水平低。全县设有12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镇区面积18平方公里,占到全县辖区面积的1.8%;全县20.54万人口中,非农业人口只有2.14万,仅占全县总人口的1

1 / 1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