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政策概述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财政政策概述第一节财政政策的目标与类型第二节财政政策的工具第三节财政政策的传导与效应第一节财政政策的目标与类型一、财政政策的含义财政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其相应的措施。二、财政政策的构成要素财政政策一般包括政策目标、政策主体和政策工具三个要素。(一)财政政策目标要素财政政策目标是政府希望通过预定的财政措施的实施所能达到和实现的目的。它既是政府制定财政政策的主要依据,又是考察财政政策实施效果的标准。财政政策目标具有如下几个特点:1.具有约束性2.具有多元性3.具有时效性二、财政政策的构成要素(二)财政政策主体要素财政政策主体就是财政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实际上就是各级政府和立法机构。(三)财政政策工具要素财政政策工具就是由财政政策主体所选择的、用于达到既定的财政政策的目标手段和方法。包括:税收、非税收入、公债、财政支出总量以及结构的调整与变化、转移支付、财政补贴等。三、财政政策目标财政政策的目标,是指通过财政政策的实施所要达到的目的或所要产生的效果。财政政策的目标必须服务和服从于政府宏观调控的目标。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宏观调控的目标是效率、公平和稳定,财政政策是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政策目标也集中体现在五个方面:即资源的优化配置、收入的公平分配、经济的稳定增长、物价稳定及充分就业等。三、财政政策目标(一)资源的优化配置所谓资源的优化配置,就是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经济资源,使之达到优化组合,从而保证经济发展速度和效益的统一,即在保持一定发展速度的前提下,求得社会经济效益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二)收入的公平分配收入公平分配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确定合理的税收负担,而税收的合理负担,又是资源能否合理配置的关键。(三)经济的稳定增长经济稳定增长表现在适度的经济增长率、稳定的物价水平、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上,通过市场来考察,它又集中反映在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协调平衡上。(四)物价相对稳定(五)充分就业.知识库:季节性失业、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在经济学家们看来,失业可以分为几种情况,须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政策去解决。1、季节性失业季节性失业是指某些行业生产中由于气候和季节的变化等原因而造成的失业。例如,在冬季,农业和建筑业往往要解雇一些工人。这种失业被认为是临时性的,一旦淡季过去,旺季到来,工人便可以恢复工作。2、摩擦性失业摩擦性失业是指由于劳动力市场的正常活动而造成的失业。例如,工人在由一种工作转换为另一种工作的过程中需要时间;家庭在由一个地方迁移到另一个地方需要重新寻找工作;工人也往往要放弃待遇较低的工作谋求待遇较高的工作。这种摩擦性失业被认为是不可避免的,工人是心甘情愿的。只要改善就业机会信息传播的方式,就能缩短寻找工作的时间,减少摩擦性失业。知识库:季节性失业、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3、结构性失业结构性失业是指由于劳动力需求结构的变化,工人不能很快或完全适应新结构的要求而造成的失业。例如,由于消费者偏好的改变,使得一些新厂商应运而生,一些老厂商被淘汰,而老厂商工人不能适应新厂商的技术要求而造成失业;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得原有的技术和经验变得过时,新技术一时掌握不了也会造成一部分工人失业。结构性失业同摩擦性失业的重要区别在于,后者拥有可以重新找到工作的技术,很容易恢复工作;而前者若没有重新培训或接受再教育的机会以掌握新技术,就很难找到工作。因此,对工人进行培训和再教育,并鼓励工人流动,从而减少或消除技术进步对劳动力就业所造成的消极影响,是解决这种失业的有效办法。知识库:季节性失业、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4、周期性失业周期性失业是指由于周期性爆发的经济衰退而造成的失业,也就是由于社会总需求下降造成对劳动力需求的不足而引起的。这种失业和经济活动水平密切相关,经济活动总水平下降则失业增加,经济活动总水平上升则失业减少。对于周期性失业,并不像前三种类型的失业那样好解决,因为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只有通过实施财政政策,并配合以货币政策和其他经济调控政策,扩大社会总需求的规模,才能避免或缓和经济衰退,从而减少周期性失业。由此看来,财政政策在实现充分就业方面的主要任务,在于减少或消灭周期性失业,至于季节性失业、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经济学界虽也承认其存在,但认为政府不应直接干预,不必也不宜通过财政政策来解决。四、财政政策的类型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将财政政策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分类方式:(一)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和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按照财政政策在调节社会总需求过程中发挥作用方式的不同,可以将财政政策划分为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和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两种类型。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也称为“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是指政府根据不同时期的经济形势,相应采取变动政府支出和税收的措施,以消除经济波动,谋求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的目标。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就是随着经济形势的周期性变化,一些政府支出和税收自动发生增减变化,从而对经济的波动发挥自动抵消的作用。四、财政政策的类型(二)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按照财政政策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不同,从总量调控的角度,可以将财政政策划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三种类型。1、扩张性财政政策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总需求。2、紧缩性财政政策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减少和抑制社会总需求。3、中性财政政策指财政的分配活动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保持中性。四、财政政策的类型(三)宏观财政政策、微观财政政策和中观财政政策按照财政政策作用的对象不同,可以将财政政策划分为宏观财政政策、微观财政政策和介于二者之间的中观财政政策三种类型。(四)配置型财政政策、稳定型财政政策和再分配型财政政策按照财政政策目标的性质不同,可以将财政政策划分为配置型财政政策,稳定型财政政策和再分配型财政政策三种类型。四、财政政策的类型(五)供给管理型财政政策和需求管理型财政政策按照财政政策作用的方向不同,可以将财政政策划分为供给管理型财政政策和需求管理型财政政策两种类型。(六)中长期财政政策和短期财政政策按照财政政策期限的长短不同,可以将财政政策划分为中长期财政政策和短期财政政策两种类型。第二节财政政策的工具一、国家预算又称财政预算,是以收支一览表的形式表示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国家年度财政收支计划。1、特点:(1)具有直接调控性;(2)调节力度强。2、形式:财政收支总量(盈余、赤字、平衡)和财政收支结构第二节财政政策的工具二、税收国家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形式。1、特点: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具有权威性。2、形式:税率的确定、税种选择、税负分配及税收优惠或税收惩罚。第二节财政政策的工具三、公债(国债)政府为了实现其职能,平衡财政收支,增强其经济建设功能,按照有借有还的信用原则,从国内或国外筹集资金的一种方式。1、特点:灵活性强。2、主要形式:公债规模、偿还期限和利率等。第二节财政政策的工具四、财政投资指财政用于资本项目的建设支出,它最终形成各种类型的固定资产。1、特点:规模大、针对性强。2、形式:投资的总量和结构。第二节财政政策的工具五、财政补贴指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形势及方针政策,为达到特定的目的,对某些特定的单位和个人给予的财政性补助和津贴。1、特点:政策性强、时效性强和较灵活。2、形式:设置或取消多种补贴形式以及不同补贴标准。第三节财政政策的传导与效应一、财政政策的传导(一)含义政府在实施财政政策时,把各种政策工具变量最终转化为政策目标变量的过程。第三节财政政策的传导与效应(二)传导媒介收入分配、货币供应与价格。1、财政政策工具与收入分配;对整个GDP的分配主要通过个人收入与企业利润收入分配进行的。2、财政政策工具与货币供应;3、财政政策工具与价格。第三节财政政策的传导与效应(三)举例说明1、当时市场状况经济过热、价格持续上涨。2、传导具体过程(1)政策工具:税率(2)政策目标:稳定物价(3)具体过程第三节财政政策的传导与效应①提高税率——企业交税增多——税后利润减少——投资减少——投入市场的货币量减少(商品数量一定)——价格下降;②提高税率——个人交税增多——税后可支配收入减少——消费减少——投入市场的货币量减少(商品数量一定)——价格下降。第三节财政政策的传导与效应二、财政政策的效应财政政策效应是指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政策目标,采用一定的财政政策措施,对社会经济产生的作用,同时也包括社会各方面对此做出的相关反应。(一)“内在稳定器”效应1、累进的所得税制2、社会福利支出第三节财政政策的传导与效应(二)乘数效应1、投资或公共支出乘数效应支出乘数是正值,说明公共支出增减与国民产出呈正方向变动。2、税收乘数效应税收乘数是负值,说明税收增减与国民产出呈反方向变动。第三节财政政策的传导与效应(三)奖抑效应增减财政支出对国民经济起到鼓励或限制的作用。(四)挤出效应增加财政开支,可能会挤掉了消费者的消费与企业的投资,从而总需求并不因为财政开支增加而扩大。(五)货币效应指由于国债发行所带来的货币的一系列变动。第三节财政政策的传导与效应三、财政政策效应偏差财政政策在执行的过程中,由于其自身所具有的制度缺陷和一些人为因素的存在,势必会出现某些偏差,即财政政策没有对社会经济产生应有的作用,或者社会各方面对此没有及时做出相关的反应,这一问题被称为财政政策的效应偏差。财政政策效应出现偏差的原因:制度因素和人为因素。制度因素:财政政策的时滞和固化。人为因素:政策设计脱离实际、政策工具运用与搭配不当、政策行为主体行为不端正等政策效应偏差等。

1 / 2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