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本科培养方案(2018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SchoolofRemoteSensingandInformationEngineering,WuhanUniversity)是集遥感、宇航、摄影测量、地理信息工程、地理国情监测于一体的信息和工程类学院。学院由1956年成立的隶属国家教育部的武汉测量制图学院的航空摄影测量与制图系发展而来。几经传承演变,先后易名为航空摄影测量系、航空摄影测量与遥感系、航测与遥感系、遥感与信息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2001年更名为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已经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遥感科学与技术类人才培养的摇篮。学院人才培养体系完整、学科优势明显。已形成了从学士、硕士、博士到博士后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现有“遥感科学与技术”、“地理国情监测”、“地理空间信息工程”、“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4个本科专业,“摄影测量与遥感”、“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3个科学硕士学位授权点,“测绘工程”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摄影测量与遥感”、“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以及“测绘科学与技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院拥有一流的师资队伍。截止2018年2月,学院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985”创新平台1个,学院参与的“地球空间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入选“2011计划”,学院入选“双一流”建设单位。学院教职工135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欧亚科学院院士2人,国家“千人计划”学者2人,青年“千人计划”学者2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3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青年长江学者1人,中组部国家青年拔尖人才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4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学术带头人1人,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科技领军人才1人,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人,湖北省“楚天特聘教授”1人,“楚天学子”1人,湖北省教学名师1人,宝钢教育优秀教师3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2人,湖北省优秀研究生导师2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湖北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等多名,武汉大学杰出青年3人、珞珈杰出学者1人、珞珈特聘教授5人、珞珈青年学者9人、师德标兵1人。学院现有博士生导师35人,现有全职专任教师95人,其中教授(研究员)36人,副教授(副研究员)33人,讲师24人,聘期制教师6人、重点资助博士后1人。学院教学成果丰硕。已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4门,湖北省精品课程3门。获得了一系列国家级和省部级教学奖励,包括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测绘教材一等奖等。出版了国家级规划教材、高等学校摄影测量与遥感系列教材、高等学校遥感科学与技术系列教材、高等学校地理国情监测系列教材、高等学校遥感信息工程实践与创新系列教材等一系列教材。学院科研实力强劲。近年来承担了大量的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973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大量的社会服务项目等。学院注重科研对本科教学的全面支持,多项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案例、教学软件、实验课程,支持课堂教学、实验教学与教材更新。学院每年招收全日制本科生300人左右、硕士生130人左右,博士生30人左右。学院毕业生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毕业生供不应求,本科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本科生升造率(保研、考研、留学)超过70%。毕业生遍布世界各大洲,集中在摄影测量、遥感、地理信息工程、地理国情监测、测绘、电力、国土、城规、环境、水利、信息化等企事业单位,以及高校、科研院所等。学院执行“大类招生、大类培养、分专业授学位”的方案。遥感科学与技术类(大类)包括: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遥感信息方向;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摄影测量方向;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地理信息工程方向;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遥感仪器方向(祖同菁英班);地理国情监测专业;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知卓菁英班;卓越工程师班。“祖同菁英班”全称为“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遥感仪器祖同菁英班”,侧重于遥感仪器方向人才的培养。第二学期分专业/方向时选拔。“知卓菁英班”全称为“遥感科学与技术类专业知卓菁英班”,采取博士生导师一对一培养模式。第四学期选拔。“卓越工程师班”全称为“遥感科学与技术类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班”,旨在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第四学期选拔。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18版)包括:(1)遥感科学与技术类(大类)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包括: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遥感信息方向(A模块);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摄影测量方向(B模块);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地理信息工程方向(C模块);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遥感仪器方向(祖同菁英班)(D模块);地理国情监测专业(E模块);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F模块);知卓菁英班;卓越工程师班。(2)遥感科学与技术类(大类)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表。(3)辅修与双学位培养方案。遥感科学与技术类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大类1.大类名称遥感科学与技术类2.大类培养目标遥感科学与技术类(大类)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坚实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具有国际化视野、受到严格科学思维训练、具备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遥感科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具有空间信息获取、处理、分析和应用的专业知识,具备研究与解决遥感科学与技术类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拔尖创新人才和专门人才。遥感科学与技术类(大类)专业培养的人才能胜任遥感技术及应用、摄影测量与应用、地理信息工程开发与应用、资源与环境调查与应用等领域的生产、设计、开发、研究、教学及管理等工作;具有较强的领导意识、创新能力、持续学习能力和国际化视野。毕业生可在测绘、遥感、地理信息工程、地理国情监测、遥感仪器、航天工程等相关行业和部门从事摄影测量与遥感、地理信息工程、地理国情监测、数字技术方面的生产、设计、规划及有关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其中,在生产单位从事遥感科学与技术类相关工作的毕业五年左右的毕业生,能够独立或负责完成数据生产、影像处理或软件设计与开发等生产任务,并逐步发展成为所在单位的技术骨干和中坚力量;在科研院所从事科学研究的毕业五年左右的毕业生,能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先进的技术手段,能够独立从事本学科的科学研究工作,并在某些专研方面取得创新性成果。3.大类培养要求毕业生应获得以下方面的知识、能力与素质:(1)掌握扎实的数学、物理、地理、计算机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及知识,具有系统而扎实的遥感科学与技术类专业领域所要求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应用于遥感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工程知识)(2)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综合运用遥感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研究遥感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并得到有效结论。(问题分析)(3)受到遥感领域系统的专业技能训练,能够根据所学遥感科学与技术类知识和技术实践经验,创新性地设计针对遥感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熟悉国家及有关部委颁布的各项专业规范和技术指标体系,设计过程中能够综合考虑经济、环境、法律、安全、健康、伦理等因素。(设计/开发解决方案)(4)掌握扎实的遥感科学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能够针对遥感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能够产生独特、新颖和有社会价值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具备解决空间信息分析、表达与应用问题的能力。(研究)(5)能够充分运用现代通讯传输设备进行信息交流和和处理,具备利用计算机、各种数字设备进行现代信息交流的能力;在传统文献资源基础上,能够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互联网资源、移动终端信息资源获取遥感学科领域知识和了解最新研究进展;具有较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使用现代工具)(6)能够基于遥感、摄影测量、地理信息工程、地理国情监测、数字技术的相关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工程与社会)(7)能够综合利用遥感基础知识和技术,研究全球地理信息资源、全球变化、环境污染、社会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并能够理解这些工程活动与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环境与可持续发展)(8)具有正确的政治立场、政治观念、政治态度及政治信仰;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懂得基本的法律知识,具有法制观念和法律思维能力;掌握一定的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修养;了解遥感行业领域的政策、法规、行业标准,受到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职业规范)(9)遵守社会公德,诚信为人;思想活跃、有进取心,有健全的人格,具有美学欣赏能力;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具备领导他人以及被他人领导的能力。(个人和团队)(10)能较熟练地运用外语阅读专业期刊和进行文献检索,有较好的外语交流和科技写作能力;具有撰写分析报告和设计文稿的能力;具有一定的演讲、陈述发言、讨论的能力;善于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具有国际化视野、现代意识和健康的人际交往意识。(沟通)(11)理解并掌握遥感信息工程管理的原理和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够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具备一定的项目组织和参与项目管理的能力。(项目管理)(12)具有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能力、具有终身学习意识;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具有独立分析、探索、实践、质疑遥感学科相关内容的学习能力。(终身学习)4.大类平台课程大类平台课程8门(所有专业和方向必修),包括:普通测量学、数据结构与算法、遥感物理基础、数字图像处理、空间数据误差处理、遥感原理与方法、地理信息系统基础、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5.学制和学分要求学制:四年。学分要求:不少于140学分。6.学位授予授予工学学士学位。7.主要实验和实践性教学要求主要实验和实践性教学包括:课间实习、平台实践课程、专业实践课程、毕业论文(毕业设计)4个部分。(1)平台实践课程(所有专业和方向必修)(8门,12学分):计算机原理及编程基础、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实习、数字测图与GNSS测量综合实习、数字图像处理课程设计、遥感原理与方法课程设计、地理信息系统基础课程实习、摄影测量学课程实习。(2)专业实践课程1)各专业(方向)的专业实践核心课程(8学分)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遥感信息方向(A模块):遥感图像解译课程实习、定量遥感课程设计、微波遥感课程实习、遥感综合实习。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摄影测量方向(B模块):解析摄影测量课程设计、数字摄影测量课程设计、近景摄影测量课程设计、摄影测量综合实习。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地理信息工程方向(C模块):计算机图形学课程设计、空间数据库课程设计、网络GIS课程设计、GIS工程设计与开发课程实习、空间数据分析课程实习、GIS综合实习。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遥感仪器方向(D模块):工程光学课程实习、电子线路基础课程实习、精密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遥感仪器设计综合实习、生产单位实践(服务学习)。地理国情监测专业(E模块):时空数据库课程设计、地理调查方法与编码课程实习、地理国情分析与建模课程实习、地理国情监测综合实习、生产单位实践(服务学习)。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F模块):时空数据处理与组织课程实习、信息系统集成与管理课程实习、空间信息感知与应用课程实习、空间智能计算与服务课程实习、时空数据分析与挖掘课程实习、空间信息数字工程综合实习。2)专业实践选修课程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实习、Java网络程序设计、Matlab编程、物理实验B、Python与R语言编程、遥感图像解译课程实习、传感器网络课程设计、3D技术与应用、多传感器集成与移动测量、无人机遥感、生产实践(服务学习)。8.毕业条件及其它必要说明按照武汉大学本科生毕业条件要求执行。(二)专业遥感科学与技术类(大类)包括3个专业: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地理国情监测专业、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1.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专业代码:081202包括4个专业方

1 / 1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