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社会经济体制第十一章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宏观调控学习要点:了解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宏观调控的对象、目标和手段;总量平衡即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平衡的问题;掌握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职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对国民经济实行宏观调控的模式以及宏观调控体系。本章思考题:1、市场经济中进行宏观调控的必要性。2、市场经济中的政府经济职能的主要内容。3、政府直接调控的范围。4、政府间接调控的内容。5、宏观调控的目标。6、宏观调控的手段。7、政府宏观调控的政策。第一节宏观调控概述宏观调控是指国家从经济运行的全局出发,按预定的目标通过各种宏观经济政策、经济法规等对市场经济的运行从总量上和结构上进行调节、控制的活动。宏观调控的主体是国家(政府),调控的客体和对象是市场经济运行的过程和结果。现代市场经济都是有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在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的前提下,加强宏观调控是弥补市场失灵的一般要求,而且在我国当前市场发育不够健全的情况下,显得尤为重要。因而,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健全宏观调控体系。一、宏观调控的原因1、市场失灵使政府的积极干预成为必要西方发达国家及一批发展中的市场经济国家的实际历程和政府职能的演化轨迹表明,市场调节这只“看不见的手”有其能,也有其不能。一方面,市场经济是人类迄今为止最具效率和活力的经济运行机制和资源配置手段,它具有任何其他机制和手段不可替代的功能优势。但是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也有其局限性,其功能缺陷是固有的,光靠市场自身是难以克服的,完全摒弃政府干预的市场调节会使其缺陷大于优势,导致“市场失灵”,因而必须借助凌驾于市场之上的力量——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来纠补市场失灵。2、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加尔布雷斯曾把市场失灵归结为三大问题,微观经济无效率;宏观经济的不稳定性;社会不公平。微观方面:(1)公共产品公共产品是市场失灵的一个重要领域。西方经济学认为产品分为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纯粹的公共产品指的是这样的物品或劳务,即每个人消费这种物品或劳务不会导致别人对该种物品或劳务消费的减少(萨缪尔森)。公共产品相对于私人产品的特征是: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微观方面:(1)公共产品由于公共产品具有上述特征,市场对公共产品的生产进行资源配置时,就会出现失灵的现象。由于其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点,消费者都想无偿使用这些产品,于是就出现了“搭便车”现象,即不支付成本但获得利益的行为。产品的提供者无法收回其成本,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就会丧失提供产品的积极性,从而导致了生产的萎缩,完全由市场决定的公共产品的生产量是不足的,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就应该设法增加公共产品的供给。(2)外部性外部性又称为外部效应,是指某些个人或厂商的经济行为影响了他人或厂商,却没有为之承担应有的成本费用或没有获得应有的报酬。外部性分为正的外部性和负的外部性。(2)外部性正的外部性也称作外部经济,指的是个体的经济活动或行为给其他社会成员带来好处,但他自己却不能得到相应的补偿。负的外部性也称外部不经济,指的是个体的经济活动或行为使其他社会成员受损,但他自己却没有承担相应的成本。由于私人经济主体主要以追求私人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所以对于带有外部效应的物品或劳务的供给不是过多就是不足。(2)外部性外部效应除了影响社会经济效率之外,由于外部效应导致的成本或报酬分担不合理,它也会妨碍社会的公平。所以政府应当对外部效应进行矫正,将外部的成本或报酬内部化,使带有外部效应的产品的生产数量改变到合理的水平(3)垄断由于垄断者能够操纵市场价格、减少其产品的供给,它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结果是造成市场上该产品的供给量不足,价格偏高,造成社会效率的损失。对此,政府部门应该进行干预,通过法律和经济手段保护有效竞争,排除垄断对资源有效配置的扭曲,强迫或鼓励垄断者增加产量,降低价格,以避免社会效率的损失。(3)垄断还有一些行业的规模效应很明显,如果政府不加干预,就会自然形成垄断。对这种自然垄断行业,政府也应该及时加以干预,也可以划归政府来经营。(4)信息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完全竞争模型有一个重要的假定,就是“完全信息”假定。按照完全信息假定,市场的供求双方拥有作出经济决策所需要的一切信息。市场上的每一个生产者和每一个消费者对于价格、产品质量等等都是完全了解的。在完全信息的前提下,市场上交易双方的信息情况是对等的,也即信息是对称的。在完全信息的情况下,市场机制可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4)信息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但是在现实经济中,更常见的是信息不完全和由此导致的信息不对称的局面。信息不对称指的就是市场交易双方掌握的信息状况不对等,其中一方掌握的信息多一些,一方掌握的信息少一些。掌握信息多的一方被称为信息优势方,掌握信息少的一方被称为信息劣势方。(4)信息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市场机制就不能充分发挥作用。例如,由于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价格不再是引导资源流动的明确的信号,消费者可能以较高的价格购买到质量很差的商品;生产者可能生产出市场并不需要的产品。这样一些潜在的、对双方都有利益的交易可能无法达成,或是即便达成,效率也不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导致的均衡结果对社会来讲将是一种无效率的状况。(5)优胜劣汰而产生的利己主义价值观对社会价值观有腐蚀宏观经济领域的失灵市场失灵同样也反映在宏观经济领域中,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不公和经济波动与失衡。(1)社会化大生产要求按比例配置社会资源,建立适合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比例关系,保证社会各个部门和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顺序运行。单一的市场调节不能满足社会生产正常运行的需要,这就要求在发挥市场资源配置基础性作用的同时,政府必须对国民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2)由于诸多因素的干扰和经济运行的复杂性,能及人们对客观经济规律认识的局限性等原因,社会总供求的总量失衡和结构失衡不可避免,这就需要国家从宏观上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控,以减少经济的剧烈波动,使国民经济得以顺利发展。(3)市场经济条件下,单纯依靠市场、自发调节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的结果,不一定与社会生产目的和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相吻合,政府必须进行宏观调控。上述市场调节机制的缺陷和失灵,为政府干预经济活动让出了空间,也正因为如此,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已经成为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有机组成部分。正如萨缪尔森所说;“当今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取代市场来组织一个复杂的大型经济。问题是,市场既无心脏,也无头脑,它没有良心,也不会思考,没有什么顾忌。所以,要通过政府制定政策,纠正某些由市场带来的经济缺陷”。因此,“现代经济是市场和政府税收、支出和调节这只看得见的手的混合体”。二、宏观调控的对象宏观调控的对象可以从主体与客体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从主体看,宏观调控必然涉及人,涉及各种经济利益主体;从客体看,宏观调控主要涉及到的是国民经济总体总量和结构,这主要是通过一些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体现出来,比如经济增长的速度,商品的总供求平衡,劳动力的总供求平衡,货币的稳定等。1、主体层面的宏观调控对象从主体的角度来看,宏观调控主要涉及到的是经济活动中各种利益主体。这一点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存在很大的不同。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几乎没有主体层面的宏观调控对象。这主要是由于资本主义的私人所有制基础,从而决定了私人所有制的企业和个人的分散化决策构成了其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内容,对自身经济利益的敏感以及由此决定的预算硬约束是其微观经济主体的主要特征。企业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出发来决定是否进行扩大再生产以及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和如何生产,个人也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出发决定自己的消费行为。国家对企业和个人的行为不能进行直接干预。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经济中的利益主体除了民营企业和个人之外,还包括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而国家由于拥有对国有企业的所有权和对地方政府的行政领导权,因此也就能够对二者进行干预,使二者的行为符合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这两者也就能够构成我国宏观调控主体层面的对象。2、客体层面的宏观经济调控对象。从客体的角度来看,宏观调控的对象主要是指国民经济总体的总量和结构,而总供给和总需求则涵盖了整个的国民经济活动。对客体的调控是通过对市场的调控来实现,调控方式是总量控制和参数调控。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客体层面的宏观调控对象是通过一系列的经济指标体现出来的,分解为若干的具体指标,其中主要包括:价格指数、固定资产投资总量与分行业增长速度、财政收支平衡程度、国际收支平衡程度、失业率、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平衡程度、敏感商品供求平衡程度、金融稳定程度、经济安全程度、最低社会保障制度执行程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以及两者差距、环境污染程度等等通过这样指标的分解,才能使宏观调控的主体可以找到明确、有效的手段影响客体,从而达到预期的经济目标。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1)社会总供给社会总供给是指一个国家(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可供全社会使用的物质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一国的生产是一国供给的来源,但一国的供给并非全部来自一国的生产,或一国的生产并非全部形成一国的供给。凡是能够提供本国使用的物质产品和服务,不论是本国生产还是外国生产,都是社会总供给的构成内容;而本国享用不到的物质产品和服务,即使是本国生产的,也不包括在社会总供给之内。也就是说,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总供给的水平除取决于总产出水平外,还取决于进口与出口的差额。此外,社会总供给可以分为广义的总供给和狭义的总供给。广义的社会总供给是包括中间产品、最终产品和服务在内的总供给,在国民经济统计中以“社会总产出”为代表。它反映一年内全部生产经营活动的总成果,既包括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又包括中间产品的供给。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广义的总供给除取决于总产出的价值外,还应加上进口值减去出口值。狭义的社会总供给在国民经济统计中可以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生产总值),即“总产出”减去“中间投入”为代表。它反映一年内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成果,仅包括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供给。(2)社会总需求社会总需求是与社会总供给相对应的概念,它是指在既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分配制度下,人们在其收入限度内所能支付,并且相对于一定的价格水平也愿意支付的对于全社会物质产品和服务的有效需要。从消费形式上看,社会总消费包括居民个人消费和社会公共消费两部分。在一个假定的封闭经济中,社会总需求包括两部分,即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所以,分析社会总需求即分析对投资品和消费品的需求。投资需求(又称投资支出)是指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货币资金的支出所形成的对投资品的需求。消费需求(又称消费支出)是指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货币资金的支出所形成的对消费品(包括服务)的需求。狭义的社会总需求: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之和,即对社会最终产品的需求。它是社会在一定时期内基本上通过货币资金支出所形成的对最终产品(包括服务)的需求。对最终产品的需求必然间接地引起对中间产品的需求。广义的社会总需求:社会在一定时期内基本上通过货币资金支出所形成的对包括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在内的社会总产品的需求。即包括中间产品需求在内的社会总需求。由于对中间产品的需求是间接地由对最终产品的需求引起的,而对最终产品的需求又分为投资品需求和消费品需求两部分,因而也有必要将中间产品进一步分为投资品生产所需的中间产品和消费品生产所需的中间产品两类。需求形成组合,供给就应当有合理的结构。(3)社会总供求的平衡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间的平衡通常是指投资和消费的总需求与总供给之间的相互适应性。一般具有双重涵义:①总量平衡:是指总供给在总量上的扩张和收缩与总需求大体一致或者均等的一种状态,是社会总供求在价值上平衡。由于投资基金和消费基金是国民收入经过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后的最终使用部分,按理说这种使用额应等于国民收入生产额。但是,如果动用上年储备用于本年积累和消费,或进口大于出口等等,就会使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