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 认识论与教育(1) (1)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四讲认识论与教育教育哲学第四讲认识论与教育什么是认识论?认识论是探讨人类认识的本质、结构,认识与客观实在的关系,认识的前提和基础,认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认识的真理标准等问题的哲学学说。认识论的核心问题:我们是如何认识世界的,我们是否能够认识世界?我们思考问题的能力是从哪里来的?启示:根据学生是如何认识世界的,决定如何教第四讲认识论与教育一、心灵回忆说与教育二、心灵白板说与教育三、实用主义与教育四、建构主义与教育一、心灵回忆说与教育心灵回忆说的代表人物是柏拉图古希腊哲学相信有一个真实性存在,讨论的问题就是对这个真实性存在的追问,因为变化的东西都不是永恒的,我们可以见到的事物都是个别事物,真实的存在不能是具体的事物,有具体内容的东西都是可以消失的。真实的存在被称作理念。柏拉图:世界分为“可见世界”和“可知世界”“可见世界”是由具体事物组成的、变动不居的、肉眼可见的不真实物质世界“可知世界”是不变的、唯一真实的、绝对存在的理念世界。在“可见世界”里没于知识,那就等于没有真理,真理只能是形而上学的真理,只能存在于“可知世界”里。柏拉图的认识论问题要解决的是共相和殊相的问题。柏拉图认为,在可见世界里没于知识,那就等于没有真理,真理只能是形而上学的真理,在这个意义上,本体论就构成了认识论,理念不仅构成了世界的原因,也成为认识的原因。知识的获得:心灵回忆说人的灵魂和肉体是分开的,作为人,并不能创造知识,至多只是发现知识,在人的灵魂中原本就有真正的知识,但是灵魂在装进肉体的时候,真正的知识因被扭曲或污染而丢失,因此,人的一项艰辛的任务就是努力回忆自己曾经知道的东西。苏格拉底的这种说法,被柏拉图接受,概括为“心灵回忆说”。心灵回忆说合理么?在普通人看来,共相不能离开殊相,但是柏拉图认为可以存在,就是理念,是可以单独存在的。正因为理念是可以单独存在的,才有了心灵回忆说。人看到了具体事物,回想起来“共相”。数学知识是怎么来的?你怎么知道自己面前的这个东西叫“桌子”把自己想成是大写的人,作为类存在的人。哲学研究人与其他学科有什么不同?(一)观点1:学生拥有学习的天性、潜能和先天的学习框架。教育要做的是引导、唤醒和启发。案例:甲骨文的“教”与拉丁文的Education含义上的区别在西方,“教育”的英文、法文、德文均出自拉丁文educere一词。这个词是“e”和“ducere”两个字构成,“e”指从某个地方出来,“ducere”是引导,二者合起来就是引导或启发之意。寓意:将潜藏在儿童内心中的东西(知识、智慧等)引导出来教育策略:先学后教,而非先教后学“先学后教”与“先教后学”的区别“先教”指教师把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讲给学生听,学生进行识记、理解、应用等思维活动的学习。“后学”则以完成作业、自己复习为主。主要针对知识的学习。“先学”先让学生通过预习,在问题分析中形成观点。“后教”在课堂里学生谈自己的观点、与同学交流,教师点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知识:请解释什么是加速度理解:根据阅读的材料判断下列哪些选项属于NOTGIVEN应用:请用相关的生物学理论解释下列生物现象分析:请指出下列材料中哪些表述是事实部分,哪些表述是假设部分综合:请对“椭圆的定义”这一节进行一个教学设计评价:选择一篇研究论文,指出其内在的逻辑架构是否合理?“先学后教”与“先教后学”文化差异中国的教育是先传授,再体验;因为教育内容传授的是圣人的思想和观点,圣人看得远,走一步看十步,普通人走一步看一步,所以需要指导,学生学习的前提是认定了老师比我强,很难超越。现在的价值理念则强调人人平等,没有人更高明,是先体验,再总结,学生不认为老师比自己强,所以愿意去学习,那么先学习后教则是恰当的选择。教学过程两种方式课堂教学前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后先教后学看书预习,形成问题。教师讲解,学生听懂。作业复习,巩固知识。先学后教看书学习,形成观点。交流点拨,发展思维。整理思想,形成认知。(二)观点2:通过对话启发学生学启发学生:明确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启发不是没有预设性的,从试误中让学生寻找到正确的答案,实际上已经预设好了答案。一架飞机即将坠落,飞行员只能把一个降落伞给四个乘客中的一个,分别是教授、农民、这个农民8岁的儿子和一个乞丐,如果你是飞行员,把降落伞给谁?为什么?(三)观点3:给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学校和教师的责任并不在于“上好课”,而在于:实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权,给学生提供挑战高水准学习的机会。————佐藤学“教师”的英文是instructor,不是teacher,是学习的“指导者”。教师的主要职责不是告诉学生知识本身,而是告诉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和途径并激励学生持久地自我学习和成长。案例:美术教学中的创造力思考:孔子和苏格拉底的哲学比较邓晓芒:苏格拉底与孔子的言说方式比较苏格拉底来到现代社会是合格的教师么?王澍、周霖:关于因材施教的断想——做苏格拉底式还是做孔子式的教师?二、心灵白板说与教育约翰·洛克(JohnLocke,1632.8.29—1704.10.28),英国哲学家、经验主义的开创人,同时也是第一个全面阐述宪政民主思想的人,在哲学以及政治领域都有重要影响。洛克说:“那么我们且设想心灵比如说是白纸,没有一切文字、不带任何观念;它何以装备上了这些东西呢?人的忙碌而广大无际的想像力几乎以无穷的样式在那张白纸上描绘了的庞大蓄积是从何处得来的?它从哪里获有全部的推理材料和知识?对此我用一语回答,从经验:我们的一切知识都在经验里扎着根基,知识归根结蒂由经验而来。”(洛克,人类理解论,第二卷,第一章,第2节)。洛克说:在我看来这无损于上帝的善:他并未给予我们的心智那些有关他自己的观念,就像他将我们送到这个世上,只给我们赤裸裸的身体,而并没给任何天赋的工艺或技能。(一)观点1:如果是儿童的心灵是白板,教育和学习是一个知识和经验的输入过程。感知觉是认识世界的第一步,所谓经验到什么就是什么。案例:儿童的暴力语言如果儿童的心灵是白板,可以采用的教学方法有:示范、模仿、演示、参观等。儿童由于自身理性发展的缺陷,在外在的知识输入过程中父母等监护人的管教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二)观点2:心灵是能动的白板案例:蒙娜丽莎的微笑;第一次、第二次心灵是能动的白板,能够借助感觉与外界沟通。能动的白板具有内在主动的力,具体表现为理解力和意志。(三)观点3:心灵是白板,课堂须大容量为什么是大容量?人类知识增长速度太快;人的需要大容量课堂的特征对学科知识的拓展(知识背后的学科思维)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解决学生学习的困惑:有紧张的智力活动,合适的难度行动指南:怎样能做到大容量要尽快地切入课堂主题把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作为起点要让课堂变得富有思想展示自己思考问题的过程,不是直接告诉学生答案有效提问、科学引导要让课堂对教材有拓展不断地调动学生头脑中对已有经验的思考如果心灵是白板,教师上课存在三个层次“上对”案例:云雀妈妈的汗水;平面与立体的;“上好”把学生不喜欢的内容上得学生喜欢了,魏书生讲《陈焕生进城》“上全”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实用主义认识论与教育(一)实用主义哲学的发展与基本观点(二)实用主义认识论,经验自然主义认识论(三)实用主义认识论下的问题教学法的产生(一)实用主义哲学的发展与基本观点1.Pragmatism,原意是“行为、行动”,是一种帮助我们实现理想目标的哲学,鼓励我们寻找途径并行动起来。2.19世纪末,美国人才有了第一个产生于本土的哲学——实用主义。由皮尔士、威廉·詹姆斯、杜威三位思想家定型,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曾是美国哲学的主流,之后经历了短暂的沉寂时期。3.从20世纪50年代起,在与欧洲两大思潮的交锋中,经典的实用主义思想又被激活了。一大批新实用主义者脱颖而出:(1)奎因创立了“逻辑实用主义”;(2)美国哲学与欧洲哲学合流的趋势:哈贝马斯对美国实用主义的兴趣;(3)罗蒂的新实用主义则声称在维特根斯坦、海德格尔、杜威这三位分属于不同思潮的哲学家后期思想那里找到了共同的倾向,即关注人类思想活动的真实背景和过程,关注思想的社会性、历史性和工具性。因此主张哲学只存在于人类的交流和对话中,要用教化哲学取代系统哲学。“‘根据结果去认识’是表达实用主义基本立场的一个粗略却现成的公式。”皮尔士(1839~1914),Peirce,CharlesSanders美国哲学家,逻辑学家,自然科学家。实用主义的创始人。一切知识都可归结为“实用的信念”。“可错论”(falliablism)用科学方法得出的认可结论、信念都可能发生错误而被推翻,因而处于不断的修正过程中,那些已确立的真理往往在很大程度上要加以改变。观念的意义问题首先识这样的问题:一个特定的观念将引导我们从事什么样特定的行动?这些行动又会在经验中引出什么样的可感效果?他把自己的学说称为“实效主义(pragmaticism)”。科学探究的第一步是设法澄清观念的意义威廉·詹姆斯(WilliamJames,1842.01.11-1910.08.26),美国本土第一位哲学家和心理学家,也是教育学家,实用主义的倡导者,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派创始人之一,也是美国最早的实验心理学家之一。1875年,建立美国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实用主义”用来描述一种轻视思想的美国特色的运动,它最适合于实际上不喜欢理论、而要求立即兑现的老百姓。哲学的意义:关注生活把实用主义比做解决各种哲学争论的方法4.实用主义的基本观点(1)实在既不是精神,也不是物质,实在有待于人们去发现,人们能过谈论的就是经验。经验是有机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我们在本质上就是环境的动物,环境不是一种严格地外在于我们的实体,我们就是环境的一部分,我们生活在环境之中。环境并不是静态的,它是过程性的,易变的、动态的。因此,我们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就形成了经验(2)经验自然主义的认识论a.知识是有机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在经验的时候,人们会提出各种关于宇宙的假设,当人们用这些假设指导自己的行动就会获得宇宙的回报。因此,人们必须承担自己行动的后果,通过行动的后果,可以发现看到原先的假设是否正确,如果假设正确,就可以被称为知识b.认识的过程是经验的改造过程。认识的过程是没有终结的,认识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同科学家在实验室中解决问题的过程,即“科学方法”是一致的。暗示,在暗示中,心智寻找可能的解决办法。使感觉到的疑难或困惑理智化,成为有待解决的难题或必须寻求答案的问题以一个接一个的的暗示作为导向意见,或称假设,在收集事实资料开始并指导观察以及其他工作,对一种概念或假设在理智上加以认真的推敲通过外显的或想象的行动来检验假设。c.真理是解决问题的工具。真理要以行动的后果来证实,真理本身并没有价值,他的价值取决于能实现什么目的,是解决问题的工具。为什么杜威持有这样的认识论?进化论对实用主义教育哲学的影响人类的探究活动的意义在于研究特殊变化是怎样服务于我们的目的,又怎样使我们的目的受到挫折。而不是发现或者陈述某种终极意义或者这种特殊变化背后的永恒本质。人类的探究活动就是要考虑经验、经验的本来性质和价值在当前有什么作用和意义。探究的观念负起了研究生活的责任,让人在不确定的环境中,拥有行动的力量。以上观点来源于杜威《达尔文主义对哲学的影响》(三)实用主义认识论下的问题教学法的产生1.鼓励儿童在行动通过解决问题来求得知识,并提出一个著名的说法,“做中学”。儿童一定要有一定程度、一定数量的外显活动。儿童是利用感官了解物体的性质的。“做”并不排斥思维活动。操作是人的本性,通过操作能够培养出人的思维能力。2.儿童学习的知识应该是有用的,杜威认为最有用的知识就是科学知识,所以,问题教学法和科学方法是一致的。问题教学法的步骤杜威:学生必须要意识到一个困难在学生意

1 / 3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