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篇》解析 (古代文学史讲课PPT)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组员:肖思纯、许溪、曹萌、陈希哲、黄立锐、刘群、谭钧铭作者简介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现代影视剧中的曹植《新洛神》《新三国》曹植是建安时期的杰出诗人,他的诗“骨气奇高,词采华茂”,对五言诗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他还具有政治才能,曹操曾认为他在兄弟之间“最可定大事”,打算立他为魏太子。后在与其兄曹丕的竞争中失败。建安二十五年(200),曹丕篡汉自立,从此,对曹植进行一系列的迫害。直到曹丕之子曹叡即位(即魏明帝),情况也没有改变。曹植是一个有政治理想的人,他渴望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但是,在曹丕父子的迫害下,他过着如同“圈牢之养物”的生活,有才能,得不到施展的机会。怀着忧伤愤懑的心情,曹植写下了《美女篇》,以美女盛年不嫁,隐喻诗人自己有才能而没有施展的机会,慨叹怀才不遇英雄无用武之地。作品创作背景作品解析美人篇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叶落何翩翩。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玕。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罗衣何飘飘,轻裾随风还。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注释:1.本篇是《杂曲歌·齐瑟行》歌辞,以美女“盛年处房室”比喻自己虽有才具,而无可施展。2.妖:妖娆。3.闲:同“娴”,举止优雅。4.冉冉:动貌。5.攘袖:捋起袖子。6.约:缠束。7.金爵钗:雀形的金钗。“爵”,同“雀”。8.琅玕(lánggān):形状像珠子的美玉或石头。9.木难:碧色珠,传说是金翅鸟沫所成。10.还(xuán):同“旋”,转。11.啸:蹙口出声,今指吹口哨。作品解析行徒用息驾,休者以忘餐。借问女安居,乃在城南端。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容华耀朝日,谁不希令颜?媒氏何所营?玉帛不时安。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众人徒嗷嗷,安知彼所观?盛年处房室,中夜起长叹。12.城南端:城的正南门。13.青楼:涂饰青漆的楼,指显贵之家,和以青楼为妓院的意思不同。14.重关:两道闭门的横木。15.希令颜:慕其美貌。16.玉帛:指珪璋和束帛,古代用来定婚行聘。17.中夜:半夜。那个容貌美丽性格文静的姑娘,正在乡间岔路口忙着采桑。桑树的枝条柔柔的垂摆,采下的桑叶翩翩飘落。挽起的衣袖可见她的手,洁白的手腕上戴着金色的手镯。头上插着雀形的金钗,腰上佩戴着翠绿色的玉石。身上的明珠闪闪发光,珊瑚和宝珠点缀其间。丝罗衣襟在春风里飘舞,轻薄的裙纱随风旋转。她那回首顾盼留下迷人的光彩,吹口哨时流出的气息仿佛兰花的芳香。赶路的人停下车驾不肯走开,休息的人们傻看时忘记了用餐。有人打听这个姑娘家住哪里,她的家就住在城的正南门。青漆的楼阁紧临大路,高大的宅门用的是两道门栓。姑娘的容光像早晨的太阳,谁不爱慕她动人的容颜?媒人干什么去了呢?为什么不及时送来聘礼,订下婚约。姑娘偏偏爱慕品德高尚的人,寻求一个贤德的丈夫实在很困难。众人徒劳地议论纷纷,怎知道她看中的到底是什么样的人?青春年华在闺房里流逝,半夜里传来她一声声的长叹。作品解析“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條纷冉冉,落叶何翩翩。”这是一幅清新温丽的远视图。开篇交代了人物的艳丽与优雅引起读者的关注。把地点写在交岔路口,为下文过路人围观做了铺垫。下面是动静结合的美人近照与特写:首先是一组对“金环”“金钗”“翠琅玕”等饰物静态的饰品的描写,以“金色”“玉色”“翠色”“珊瑚红”“木難碧”的组合形容美女,典雅高贵,而又斑斓耀眼。其次是一组动态的特写:罗衣随风飘动,不仅写出了衣服的柔美,同时也展现了美女身姿的旖旎婀娜以及步态的优雅轻盈。这段描写活灵活现,给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这样的美女谁能不为之倾倒呢?所以“行徒用息驾,休者以忘餐。”行路的人看到她,停车不走了,休息的人看见她忘记了吃饭。这里作者以路人的忘乎所以从侧面烘托了美女出众的美丽。“借问女安居?乃在城南端。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美女不但貌美,而且出身也高贵。“青楼临大街,高门结重关。”美女出身于城南的高门豪户,是大家闺秀。作品赏析《美女篇》是乐府歌辞,属《杂曲歌•齐瑟行》。这首诗以美女盛年不嫁,比喻志士怀才不遇。曹植立志要辅君济世,建功留名,可自曹丕篡汉后,一直受排挤而郁闷不得志,所以借美女盛年独居的苦闷比喻自己报国无门的苦恼。语言特色:本诗辞藻华丽,语言精炼优美,对女子的外貌美、品质美、装束美进行了详尽而细腻的描绘,塑造了一个美丽而且娴静的姑娘,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全诗采用五言形式,朗朗上口带有浓郁的民歌韵味,音节韵度皆是天然姿态,层层摇曳而出,含蓄委婉,意味深长。内容雅致幽眇,含蓄隽永。如清泉出幽溪,清晰自然。他善用新奇、生动和贴切的比喻,并以全篇为比,又注意对偶炼字和声色。他的诗句暗合律诗的平仄,富有音乐性,还工于起调,善为警句。曹植诗歌文辞华美而不雕琢,尤其是注重语言的提炼和修辞,特别别留意于文句的整饬和韵律的和谐,这些都提高了诗句的艺术性。作品赏析青楼”“高门”“重关”是显赫门第的象征。“华容耀朝日,谁不希令颜。”是过渡句,上句写美女容光如早晨的太阳是承上文美女容貌的续写与概括,下句“谁不希令颜”是引起下文。既然没有人不被她容貌门第倾倒,为什么至今还嫁不出去呢?这里写美女高贵的门第与美丽的容颜,隐喻了作者自己的身份与才能,从而引出作者怀才不遇的怨愤。“媒氏何所营,玉帛不时安?”媒人忙什么呢,为什么还没有下聘礼呢?媒人不下聘礼,是客观原因,是由于朝廷设置的用人偏见造成作者无法逾越的报国障碍。“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佳人仰慕的是崇高的义理,因此想求贤婿是难以寻觅的。这里隐喻着曹植奇高的骨气与志向,不能与世俗融合。“众人徒嗷嗷,安知彼所观。”美女的理想不是一般人能够理解的,众人只是没有根据地以小人之见度君子之腹而已,他们哪里能知道美女内心的观点呢?这里说的是庸人不理解志士的理想。“盛年处房室,中夜起长叹。”美女正当青春年华,而独居闺中,怎能不忧愁苦闷呢?于是深夜起徘徊,发出了长长地孤独的叹息作品赏析写作手法与思想感情:全诗采用乐府民歌铺叙,夸张与反衬的手法,极力描述了文中美女的外貌美、品质美、装束美,以此来赞誉自己高洁卓然的才气和品格。本诗还通篇用比。比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传统手法,《诗经》、《楚辞》多用之。《美女篇》以绝代美女比喻有理想有抱负的志士,以美女不嫁,比喻志士的怀才不遇。含蓄委婉,意味深长。其实美女所喻之志士就是曹植自己。所以清人王尧衡说:“子建求自试而不见用,如美女之不见售,故以为比。”(《古唐诗合解》卷三)语言华丽精炼,插写细致生动,塑造了一个美丽而且娴静的姑娘,写得栩栩如生,跃然纸上。清代叶燮推为“汉魏压卷”,并且说:“《美女篇》意致幽眇,含蓄隽永,音节韵度皆有天然姿态,层层摇曳而出,使人不可仿佛端倪,固是空千古绝作。”作品赏析作品地位及影响《美女篇》语言华丽、精炼,描写细致、生动,塑造了一个美丽而又娴静的姑娘,写得栩栩如生,跃然纸上。清代叶燮推为“汉魏压卷”,并且说:“《美女篇》意致幽眇,含蓄隽永,音节韵度皆有天然姿态,层层摇曳而出,使人不可仿佛端倪,固是空千古绝作。”元代刘履评论《美女篇》说:“子建志在辅君匡济,策功垂名,乃不克遂,虽授爵封,而其心犹为不仕,故托处女以寓怨慕之情焉”。(《选诗补注》卷二)《美女篇》同曹植其他诗歌一样,具备汉乐府诗之特征,也兼具骚体的意味,但在描写人物方面更加细致生动,动静结合。在继承的基础上有创新与发展。同时这首诗以美女盛年不嫁,隐喻诗人自己有才能而没有施展的机会,慨叹怀才不遇英雄无用武之地。这种手法的运用也对魏晋诗人们的写作有借鉴和启示作用。作品地位及影响写作手法上,承汉乐府又超于汉乐府。这首诗通篇用比,比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传统手法,在继承古体的前提下有许多创新。开头巧妙运用铺垫,衬托手法展开,同时在描写人物情态方面,用词精当,次第井然,动静结合,特点显著。在思想和内涵方面,对后来的宫体诗、思妇诗的创作产生了较大影响。对魏晋时期以女性化心态来创作作品的文风具有促进作用。同时诗中以美女形象显示出的自伤不遇的形象引起了许多文人的共鸣。同时其个人经历更为后世文人所称道。与《陌上桑》的对比《美人篇》与《陌上桑》:曹植《美女篇》是曹植后期的作品。在这首诗中,诗人借鉴了汉乐府民歌《陌上桑》的表现形式,但又有变化。曹植后期由于曹丕父子对他的压抑,使他迫切的功业要求得不到实现,因此他对自己的才能不能见用于世而叹息,用比兴手法表现出来,描写对象、手法基本上承袭了《陌上桑》。描写对象都是采桑女,都从采桑写起,都采用了烘托手法,从旁观者的角度侧面虚写,但《陌上桑》着力描写罗敷之美,是为了显示对骄傲使君的反抗,美得凛然不可侵犯;《美女篇》极写美女容采之盛,是为了表现她盛年独处空房的可惜,抒发了作者个人身世感叹,以美女喻君子。《陌上桑》叙事,情调轻松幽默,语言朴实生动;《美女篇》抒情,情绪伤感哀愁,词采华茂。总之,从《美女篇》中可以看出曹植在学习民歌基础上的艺术提高。■人物形象■抒情手法人物形象的对比在人物形象采桑女塑造上,曹植的《美女篇》明显受陌上桑影响。首先,开篇出场的都是一个正在采桑的女子形象,对于女子的美貌,两篇诗文都极力渲染。《陌上桑》以流行的发式、漂亮的耳饰、光鲜亮丽的衣服这些外物的华美来衬托出罗敷的貌美。而曹植不仅仅继承了这种用服饰铺陈排比来侧面衬托美女的方式,写女子“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玕。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而且还进一步发展到了对美女体态的正面描写,提到了女子的素手、皓腕和“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的神态。与秦罗敷相比,曹子建笔下的的美女更加生动形象,动态鲜活。如果说罗敷的美是静态的,犹如一幅挂在墙上的美女图,那么曹美人则是站在你面前了。看她随着采桑的动作“罗衣何飘飖,轻裾随风还”,于衣衫襟袖浮动间显现出人物的风神气韵。其次,关于以外人评价来侧面烘托美人形象方面,曹植很显然是完全临摹《陌上桑》了。罗敷有“行者”“少年”“耕者”的倾慕,曹美人则完全魅惑了“行徒”“休者”。抒情手法的对比关于抒情,两篇文章侧重点及其方式不同。从《陌上桑》到《美女篇》,可以看出汉乐府发展到文人五言诗由叙事性到抒情性的明显的改变。读《陌上桑》,我们可以当作是听一个小故事。这个故事层次清晰,从夸美到罗敷抗暴再到自述夸夫,结构简洁明了。我们可以找到故事的起因、经过和预料的结果,可以感受得到主人公情绪的变化。官吏见色起意打听罗敷姓名、年纪、“宁可共载不”,随着其行为的越来越离谱,罗敷的怒气也一点点被点燃,勇敢的当面呵斥,“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其后智斗官吏,虚构夸耀丈夫的权势,借以讽刺无礼的官吏,保全自己。整首诗在叙事过程中,贯穿了民歌特有的淳朴直率、格调欢快的、简单直白的抒情呢风格,赞扬了劳动妇女不惧强权、坚贞明毅及聪慧的高洁品格,谴责了官吏的卑鄙无耻。抒情手法的对比而在《美女篇》中,我们找不到这样的情节。所看到的是“盛年处房室,中夜起长叹”,在最美好年华不能觅得有情郎的幽怨女子。本诗以美女的盛年不嫁暗喻志士怀才不遇,这位盛年美女正是子建的自比,美人的一切美好象征曹植的才情,而“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的地位,正式曹植出身高贵的化写。这样的美人却没有媒人上门,倾慕高义贤良却求之不得。众人议论纷纷却难以明白美人所求。感叹的是曹子建空有一番才华,却饱受曹丕父子的迫害而英雄无用武之地。清人王尧衢说:“子建求自试而不见用,如美女之不见售,故以为比。”美女“采桑歧路间”,也暗示了曹植政治路途的艰难。此文通篇用比,借以抒情,表达起感情来,含蓄隽永,意味深长。可见其表情达意方式与陌上桑迥然不同。小组分工曹萌:曹植个人资料收集刘群:作品创作背景资料收集许溪:作品解析黄立锐:作品赏析陈希哲:作品地位及影响谭钧铭:《美人篇》与《陌上桑》的联系与对比肖思纯:资料整合、PPT制作

1 / 2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