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刘勰和《文心雕龙》刘勰其人《梁书·文学传》:刘勰字彦和,东莞莒人(山东莒县)。其家世似南渡时过江,侨居京口。早孤,笃志好学,家贫不婚娶,依沙门僧祐有十余年,帮助僧祐整理佛经,于是博通佛典经律论,钟山定林寺所藏佛经,出刘勰之手。萧梁建国,起家朝奉请,中军临川王萧宏引兼记室,迁车骑仓曹参军,出为太末(今龙游县)令,政有清绩。除仁威南康王(绩)记室,兼东宫通事舍人。迁步兵校尉,兼舍人如故。昭明太子好文学,深爱接之。刘勰为文长于佛理,京师寺塔及名僧碑志必请勰制文。奉敕再次去定林寺与慧震沙门于定林寺撰经,功毕,遂启求出家,改名慧地,不到一年就业归道山。《文心雕龙》本子1、范文澜《文心雕龙注》2、杨明照《文心雕龙校注拾遗》3、陆侃如、牟世金《文心雕龙译注》4、周振甫《文心雕龙注释》5、詹鍈《文心雕龙义证》6、王元化《文心雕龙创作论》第一节《物色》的艺术主客体关系论第二节释“风骨”第三节刘勰文学批评方法论和《知音》第一节《物色》的艺术主客体关系论引言:《乐记》的艺术主客体关系论《乐记》的地位宗白华:“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于音乐,特别是音乐的社会作用,政治作用,向来是十分重视的。早在先秦,就产生了一部在音乐美学方面带有总结性的著作,就是有名的《乐记》。《乐记》提供了一个相当完整的体系,对后代的影响极大。”(《美学散步》朱光潜:“中国最早的美学著作便是《乐记》,《乐记》是中国美学的开山祖。”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正如了解西方美学不可不研究亚里斯多德《诗学》一样,了解中国美学不可不研究《乐记》。”《乐记》有关艺术主客体关系的理论一、艺术创造中的主客体关系;二、艺术接受中的主客体关系;三、艺术再创造(表演艺术)中的主客体关系。“乐”字的含义《乐记》云:“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又说:“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金石丝竹,乐之器也。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气从之。”郭沫若说:“中国旧时期的所谓‘乐’,它的内容包含得很广。音乐、诗歌、舞蹈,本是三位一体的东西可不用说,绘画、雕镂、建筑等造型美术也被包含着。所谓‘乐者,乐也’。凡是使人快乐,使人的感官可以得到享受的东西,都可以广泛地称之为乐。”(《公孙尼子与其音乐理论》一、艺术创造中的主客体关系1、艺术的本源在客观存在的事物:“物感说”《乐记·乐本》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汉书·艺文志》:“哀乐之心感,而歌咏之声发。”何休《春秋公羊传·宣公十五年解诂》:“男女有所怨恨,则相从而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文心雕龙·明诗》:“人禀七情,应物其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孔颖达《毛诗正义》:“六情静于中,百物荡于外,情缘物动,物感情迁。”2、艺术与社会政治现实的关系:“声音之道,与政相通”《乐本》说:“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相通矣。”二、艺术接受中的主客体关系1、“人心随乐而变”《乐言》:“夫民有血气心知之性,而无哀乐喜怒之常,应感起物而动,然后心术形矣。是故志微、噍杀之音作,而民思忧;啴谐、慢易、繁文、简节之音作,而民康乐;粗厉、猛起、奋末、广贲之音作,而民刚毅;廉直、劲正、庄诚之音作,而民肃敬;宽裕、肉好、顺成、和动之音作,而民慈受;流僻、邪散、狄成、涤滥之音作,而民淫乱。”孔颖达《正义》:“乐又下感于人:善乐感人则人化之为善,恶乐感人则人化之为恶。是乐出于人而还感人,犹如雨出于山而还雨山,火出于木而还燔木。”二、艺术接受中的主客体关系2、“倡和有应,以类相动”《乐象》:“凡奸声感人而逆气应之,逆气成象而淫乐兴焉;正声感人而顺气应之,顺气成象而和乐兴焉:倡和有应,回邪曲直,各归其分。而万物之理,各以类相动者也。”《春秋繁露·同类相动》:“美事召美类,恶事召恶类,类之相应而起也。”三、艺术再创造(表演艺术)中的主客体关系提出“声歌各有宜”的命题。《乐记·师乙》:“宽而静,柔而正者宜歌《颂》;广大而静,疏达而信者宜歌《大雅》;恭俭而好礼者宜歌《小雅》;正直而静,廉而谦者宜歌《风》;肆直而慈者宜歌《商》;温良而能断者宜歌《齐》。夫歌者,直已而陈德,动已而天地应焉,星辰理焉,万物育焉。”俞文豹《吹剑续录》:“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词如何?’对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文心雕龙·物色》的艺术主客体关系论陆机《文赋》:“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心懔懔以怀霜,志眇眇而临云。”钟嵘《诗品序》:“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之舞咏。”“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去暑雨,冬月祈寒,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嘉会寄诗以清,离群托诗以怨。至于楚臣去境,汉妾辞宫。或骨横朔野,魂逐飞蓬。或负戈外戍,杀气雄边;塞客衣单,孀闺泪尽。或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返;女有扬蛾入宠,再盼倾国。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文心雕龙·物色》的艺术主客体关系论一、文思的渊源:“情以物迁,辞以情发”《物色》:“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盖阳气萌而玄驹步,阴律凝而丹鸟羞。微虫犹或入感,四时之动物深矣。若夫珪璋挺其蕙心,英华秀其清气;物色相召,人谁获安?是以献岁发春,悦豫之情畅;滔滔孟夏,郁陶之以凝;天高气清,阴沉之志远;霰雪无垠,矜肃之虑深。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一叶且或迎意,虫声有足引心。况清风与明月同夜,白日与春林同朝哉!”萧统《答湘东王求文集及诗苑英华书》:“或日因春阳,其物韶丽,树花发,莺鸣和,春泉生,暄风至,陶嘉月而嬉游,藉芳草而眺瞩;或朱炎受谢,白藏纪时,玉露夕流,金风时扇,悟秋山之心,登高而远托;或夏条可结,倦于色而属词;冬雪千里,睹纷飞而兴咏。”简文帝(萧纲)《答张缵谢示集序》:“至如春庭落景,转蕙承风,秋雨且晴,檐梧初下,浮云生野,明月入楼,时命亲宾,乍动严驾,……是以沈吟短翰,补缀庸音,寓目写心,因事而作。”萧子显《自序》:“若乃登高极目,临水送归,风动春潮,月明秋夜,早雁初莺,开花落叶,有来斯应,每不能已。”陈后主《与詹事江总书》:“每清风朗月,美景良辰,对群山之参差,望巨波之滉洋,或玩新花,时观落叶,既听春鸟,又聆秋雁,未尝不促膝举觞,连情发藻。”《文心雕龙·物色》的艺术主客体关系论二、文学创作的最高境界:“情景交融”《物色》:“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沈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故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杲为出日之容,漉漉拟雨雪之状,喈喈逐黄鸟之鸣,喓喓学草虫之韵。皎日嘒星,一言穷理;参差沃若,两字穷形。并以少总多,情貌无遗矣。”“在创作实践过程中,作家不是消极地被动地屈服于自然,他根据艺术构思的要求和艺术加工的原理去改造自然,从个别的、分散的、现象的事物提炼主题,创造形象,从而在一再现出来的自然上面印下自己独特有的风格特征。同时,自然对于作家来说是具有独立性的,它以自己的发展规律去约束作家的主观随意性,要求作家的想象活动服从于客观的真实,从而使作家的艺术创造遵循一定的现实逻辑轨道而展开。这种物我之间的对立,始终贯串在作家的创作活动里面。……所谓‘随物宛转,与心徘徊’,正是对于这种交织在一起的物我对峙情况的有力说明。刘勰认为,作家的的活动就在于把这两方面的矛盾统一起来,以物我对峙为起点,以物我交融为结束。”(王元化《释物色篇心物交融说》《人间词话》云:“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三、艺术主客体关系的实质:“审美移情”《物色》:“物色之动,心亦摇焉。……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目既往还,心亦吐纳。春日迟迟,秋风飒飒。情往似赠,兴来如答。”“‘往返吐纳’,盖谓物来而我亦去,物施而我亦报,如主之与客;初非物动吾情、印吾心,来斯受之,至不反之,如主之奴也。……‘心亦吐纳’、‘情往似赠’,刘勰此八字已包赅西方美学所谓‘移情’作用。”(钱钟书《管锥编》)第二节释“风骨”“《诗》总六义,风冠其首,斯乃化感之本源,志气之符契也。是以怊怅述情,必始乎风,沈吟铺辞,莫先乎骨。故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精爽,则文风清(一作生)焉。若丰藻克赡,风骨不飞,则振采失鲜,负声无力。是以缀虑裁篇,务盈守气。刚健既实,辉光乃新。其为文用,譬征鸟之使翼也。故练于骨者,析辞必精;深乎风者,述情必显。捶字坚而难移,结响凝而不不滞,此风骨之力也。若瘠义肥辞,繁杂失统,则无骨之征也;思不环周,索莫乏气,则无风之验也。昔潘勖锡魏,思摹经典,群才韬笔,乃其骨髓峻也;相如仙赋,气号凌云,蔚为辞宗,乃其风力遒也。能鉴斯要,可以定文;兹术或违,无务繁采。故魏文称“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故其论孔融,则云“体气高妙”;论徐干,则云“时有齐气”;论刘桢,则云“有逸气”。公斡亦云:“孔氏卓卓,信含异气,笔墨之性,殆不可胜。”并重气之旨也。翬翟备色,而翾翥百步,肌丰而力沈也;鹰隼乏采,而翰飞戾天,骨劲而气猛也。文章才力,有似于此:若风骨乏采,则鸷集翰林;若乏风骨,则雉窜文囿。唯藻耀而高翔,固文笔之鸣凤也。若夫熔铸经典之范,翔集子史之术,洞晓情变,曲昭文体,然后能莩甲新意,雕画奇辞。昭体故意新而不乱,晓变故辞奇而不黩。若骨采未圆,风辞未练,而跨略旧规,驰骛新作,虽获巧意,危败也多。岂空结奇字,纰谬而成经矣。《周书》云:“辞尚体要,弗惟好异。”盖防文之滥也。然文术多门,各随所好,明者弗授,学者弗师。于是习华随侈,流遁忘反。若能确乎正式,使文明以健,则风清骨峻,篇体光华。能研诸虑,何远之有哉!赞曰:情与气偕,辞其体并。文明以健,圭璋乃聘。蔚彼风力,严此骨鲠。才锋峻立,符采克炳。一、“风骨”用语的渊源1、“风”“风”的本义是指“气”——空气流动成风。《庄子·齐物论》:“大块噫气,其名为风。”比喻义。论人——道德人格的感化力量:《论语·颜渊》:“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儒家重德教,德教的根本目的是为政教服务,于是风成了政治教化的力量。《说苑·君道》:“夫上之化下也,犹风之靡草。东风则草靡而西,西风则草靡而东。”再变而论文。《大雅·丞民》:“吉甫作诵,穆如清风。”艺术感染力量。《诗大序》:“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一、“风骨”用语的渊源2、“骨”骨相《论衡·骨相》:“人曰命难知,命甚易知,知之何用?用之骨体。人禀命于天,则有表候于体。察表候以知命,犹察斗斛以知容矣。表候者,骨法也。”陶弘景《相经序》:“相者,盖性命之著于形骨,吉凶之表于气貌。”《史记·淮阴侯列传》:蒯通知天下权在信韩,欲为奇策而感动之,以“胡人”的名义说韩信:“贵贱在于骨法,忧喜在于容色,成败在于决断。”一、“风骨”用语的渊源3、清谈中的“风骨”《赏誉》注引《晋安帝纪》:“王羲之风骨清举。”注引《文章志》:“羲之高爽有风气,不类常流也。”《宋书·武帝纪》:“刘裕风骨不恒,盖人杰也。”《轻诋》载:“旧目韩康伯将肘无风骨。”注引《说林》:“范启云:韩康伯似肉鸭。”清谈家的“风骨”,赋予了审美的性质,其含义是指一个人由一定的内在禀赋气质而生成的“长相容貌”(骨)和“神情风度”(风),理想的人物应当是“风清骨举”。明杨慎批点刘勰“风骨”云:“左氏论女色曰:‘美而艳’。‘美’犹骨也,‘艳’犹风也。文章风骨兼全,如女色之美艳两致。”“有些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