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建设史近代部分(一)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中国城市建设史近代部分中国近代城市发展与建设(一)2本讲主要内容(一)时代背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城市发展的两种类型(第九章);帝国主义长期独占城市的发展及其基本特点(第十一章);帝国主义共占城市的发展(第十章——由租界发展起来的城市);3一、时代背景近代城市——在帝国主义入侵、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发展过来的。1)鸦片战争——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瓜分越演越烈;2)列强入侵——社会制度发生变化,对城市尤其是我国东部地区城市产生深刻影响。4一、时代背景城市的变化▼鸦片战争前1.城市性质:封建社会型2.政治上:城市统治农村3.经济上:商业资本有一定发展4.城市功能结构:单一5.建筑面貌:中国传统形式▼鸦片战争后1.城市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政治上:受帝国主义国家控制3.经济上:手工业到工商业的发展4.城市功能结构:混合5.建筑面貌:城市体系面貌发生改变5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城市大致分为两种类型:一、由于帝国主义入侵、外国资本的输入,或由本国资本的发展而产生较大变化或新兴起的城市;A长期受某个帝国主义国家控制:如青岛、广州;B长期处于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占据,有特殊的租界地。如上海、天津;C由中国官僚资本或民族资本开办的新的工矿企业而兴起的城市,如唐山;D铁路枢纽城市:郑州、石家庄、徐州等。二、城市的类型我国第一条铁路:修建于1876年的“淞沪铁路”。6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城市大致分为两种类型:二、原来是封建城市,由于受到帝国主义的侵入及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发生局部变化;A由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而发生变化的城市;如江苏南通;B一些沿海或沿江的城市,往往辟为商埠或设有租界,如南京、济南等。C原为传统的手工业商业中心或位于原交通要道的城市,被新的资本主义工商业或位于新交通线上的城市所取代,导致这些城市原有的地位逐渐衰落。如扬州、淮阴、临清等;二、城市的类型7中国近代城市发展特征:1.部分城市性质改变,出现了一批殖民地、半殖民地性质的城市;2.工业、矿业的发展,近代工矿业城市出现;3.铁路、公路的建设,近代交通型城市兴起;4.城市规模上,大城市与小城镇两级分化;二、城市的类型8中国近代城市发展特征:5.城市地域分布上,沿海和内地城市不平衡发展加剧;6.城市物质要素增多,功能结构复杂化。7.城市空间结构由过去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大多形成半殖民地半封建城市特有的“多区拼贴”的空间结构特征;8.城市行政区得以诞生和确立,城市行政管理由过去的城乡合治到城乡分治;二、城市的类型受帝国主义列强直接控制的城市、一国或几国占有的租界城市、商埠城市性质的变化1、受帝国主义列强直接控制的城市原有特征:大多原来并无基础或基础较差,但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新特征(1)城市一般按帝国主义侵略意图通过规划进行比较有条理的建设(2)城市布局和建筑形式是当时西方各帝国主义国家流行形式的移植,整个城市反映出明显的殖民地色彩。部分城市性质改变,出现了一批殖民地、半殖民地性质的城市2、租界城市原有特征原来是中国较大工商业及交通中心新特征:经帝国主义侵占和经营后,一方面使城市人口规模急剧膨胀,另一方面使旧城区和新辟的租界区之间呈现强烈的对比。上海、天津、汉口3、商埠城市新特征:在城市建设和城市面貌方面,其特征往往是在城市近旁水陆交通方便处形成畸形繁荣的商业街区,出现了港口、码头、车站、仓库等基础设施12第一类: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或本国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而使城市产生极大变化或新兴起的城市1帝国主义在较长时期内独占的城市(第十一章):□德日独占青岛和济南;□英国独占香港;□帝俄独占哈尔滨与大连;□法国独占广州湾等;一、青岛地理位置:山东半岛南部胶州湾东口,原为一渔村。1897年,德国强占青岛,由于有长期占领的打算,于1900年编制了规划图,后随人口规模的增大,1910年又编制“青岛市规划图”。后一次世界大战和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先后两次占领青岛;日占领青岛期间着重于经济侵略,并拟定相应的规划。帝国主义在较长时期内独占的城市(第十一章)□1.建设方针及规划意图德:军事据点、贸易港口日:工业、交通建设“工业日本,农业中国”□2.规划分区德国占据期间:德国区和中国区分开,德国区在市南沿海环境最优美的地段;中国区在北部,居住、工业、商业混杂;市中心在临海的德国提督公署一带;港口和铁路布局在城市的西侧。日本占领期间:在沧口、四方一带建工业区,主要是这一带运输条件较好。帝国主义在较长时期内独占的城市(第十一章)□3.道路系统道路采用了方格状,但是配合地形成不规则状,道路网密度很高,目的是增加租金较高的商业店面。德国区内道路宽度较宽,且与绿化结合较好。商业服务设施及公共机关沿街密集布置,形成商业街。道路与建筑物布置,考虑到“对景”的要求,不少道路都正对着教堂上的尖塔。帝国主义在较长时期内独占的城市(第十一章)□4.居住区1)德国区居住建筑集中在“提督公署”以东一带,系独立式花园洋房,建筑密度低,绿化多,结合及利用地形较好。日本占领时出现了大量日本式小住宅,平面及立面都比较简单。2)中国住宅区多与商业、手工业作坊混杂,街坊小、密度大。四方、沧口工业区附近,建有一些简陋的工人住宅。□5.市政工程及公用设施1)德区路面标准高,以块石砌筑保证大坡度道路的行车安全,车行道两侧设供铁轮车通行的车轨石;2)上下水采用环状管网;德区采取雨污水分流制,中国区采用合流制。□6.建筑风格及城市风貌1)建筑完全按殖民者的本国建筑形式设计建造的。2)建筑布局上采用了欧洲古典城市的手法,注意立体轮廓及对景。帝国主义在较长时期内独占的城市(第十一章)17青岛海滨历史建筑(黄墙红瓦为主)帝国主义在较长时期内独占的城市(第十一章)海滨中部、望海山地区18帝国主义在较长时期内独占的城市(第十一章)19青岛原总督府地区帝国主义在较长时期内独占的城市(第十一章)二、大连1、地理位置优越;2、大连地区三面环海,海域辽阔,具有建设优良大港的天然条件;3、大连地区主要有岛礁200多个,形成大陆近海屏障,地形险要。4、是历代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帝国主义在较长时期内独占的城市(第十一章)20二、大连□大连的发展及城市建设的阶段帝俄占据时期:军事和经济目的,着重进行海港和铁路建设。企图将大连建设成国际性的自由贸易港口和中东铁路的出口。日本占据时期:作为侵略东北的基地和跳板进行建设。帝国主义在较长时期内独占的城市(第十一章)21□帝俄占据时期1、规划分区1898年沙俄时代大连总体规划是典型的巴洛克形式:在交通枢纽和中心形成圆形半圆形广场;广场向四周放射出多条干道,连结各个中心,形成主要的交通视廊;各中心向外分别有多圈环路与放射路相连,形成蛛网式道路骨架。在城市形态上属巴洛克轴线系统。第一期规划三个功能区行政市区:大连湾香炉礁海岸以南,中东铁路火车站以北地区。欧罗巴区:东临大连湾,南至南山麓,北隔铁路与行政市区相接,它处于整个市区的中心地带。中国人区:西青泥洼村及西港子一带规划为中国人市区。与上述市区相比,仅占欧罗巴区四分之一左右,此时当地华人10倍于欧俄人口。帝国主义在较长时期内独占的城市(第十一章)22▼巴洛克风格1.豪华的装饰2丰富的想象力3运动和变化(灵魂)4空间感和立体感5各类艺术形式的综合6浓厚的宗教色彩7优雅与浪漫232、道路系统分为大马路、林荫路、街道和小巷。以环状广场及放射性道路形成骨架,反映出明显的古典主义色彩。3、城市建设沙俄统治大连地区的七年中,根据总体规划,除铺筑铁路和修建港口外,还进行了部分市区建设。主要建筑类型:有市政府、官邸、旅馆、银行、商店、学校、医院教堂及住宅等160多栋。城市人口:山东、河北;俄国人、一部分欧洲人。到1905年日俄战争结束,大连市区已建成面积4.25平方公里,人口已达4万,近代港口城市已初步形成。帝国主义在较长时期内独占的城市(第十一章)23□日本占据期间总体上大体沿袭帝俄时期道路,并向西发展开辟新区的策略。在城市形态上属棋盘式系统。帝国主义在较长时期内独占的城市(第十一章)早期规划(功能分区):规划中心广场以东一带为军事要地;中心广场以西至西公园及俄罗斯街以北地区为日本人居住区;西公园以西为中国人居住区。曾先后4次修改城市建设规则,规划首先安排对外交通港口建设。规划进一步向西发展,顺着城市主轴线向西延仲设置了一个更大的方型广场—长者广场,形成大连市行政中心。城市由单心式转变为多心式。2425帝国主义在较长时期内独占的城市(第十一章)城市建筑风格和面貌这个时期的建筑大多数是俄国人、日本人设计的,建筑形式反映了当时在俄国、日本和欧洲盛行的各种建筑思潮。特别是中山广场周围的建筑表现最为突出,风格有哥特式、巴洛克式、西洋古典和文艺复兴式,以及折衷主义形式;也有俄罗斯风格、日本和风样式的建筑和现代建筑等等。25圣家族大教堂(哥特式建筑)巴特罗公寓上海东正教堂米拉公寓古埃尔公园26帝国主义在较长时期内独占的城市(第十一章)中山广场1899年建,初称“尼古拉耶夫卡亚广场”,位于大连市区中心,总面积2.2万平方米,直径213米。是大连市最早、最大的综合性圆形广场,是10条主次干道的辐射中心。日本统治时期改称“大广场”。广场周围先后建成10座特色建筑。1946.6.1,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将大广场改名“中山广场”。中山广场是大连市标志性建筑之一。2627帝国主义在较长时期内独占的城市(第十一章)28帝国主义在较长时期内独占的城市(第十一章)□城市建设日本统治大连40年,按规划先后建设了海港码头、市政设施、飞机场、火车站、办公楼、银行、商店、医院、学校等公用建筑;在北部建设了许多工厂;建设了具有特色的庭院式住宅,建成房屋面积有600多万m2。到1945年,市区人口达70万人。沙俄修建了1号码头,日本修建了2号、3号、4号码头,共有40个泊位。市政基础设施:煤气建设自1907~1944年先后建成5座平炉,日产煤气约1、0万m2。绿化建设:共建大小公园60余处,面积340公顷。2829□城市工业垄断机构满铁:1906年6月7日,日本政府宣布成立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简称满铁)。满铁是个经济实体,实际上却是日本实施对中国侵略的机构。垄断铁路、垄断海运、扩张附属地。掠夺资源:掠夺农、渔、盐业、矿业。大连的工业:机车工业、造船工业、钢铁工业、化学工业。大连成为当时东北最大的工业城市。帝国主义在较长时期内独占的城市(第十一章)2930沙俄七年租借时期,规划和奠定了大连城市的基本形态;日本侵占时期,扩大和发展了大连的近代城市与建筑风貌。到20世纪40年代,人口由初期4万多增加到近70万人。20年代前夕,成为全国第二大港,到了30年代,它又迅速崛起为沿海第二大工业城市。大连在近代史中曾是东亚名城。城市各项指标在当时比日本本土的更好。例如:建筑密度较低,绿化指标高,街道建筑退出红线较大,基础设施先进、齐全。帝国主义在较长时期内独占的城市(第十一章)3031帝国主义独占的城市特点(掌握):城市都是资本主义类型的城市,因为独立,所以可以全面规划,而且处于较好的地理位置;规划意图贯彻了殖民地的需要,大部分是港口城市或交通要道,便于掠夺中国的资源;由于没有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并且按照规划实施,因此城市都获得了较好的建设效果,城市的风貌是侵占国形式的翻版,规划也是侵占国完成。城市建设上,外国人居住区与中国区严格分开,表现出明显的隔离和差异,建筑形式也引进占据着本国的建筑风格。帝国主义在较长时期内独占的城市(第十一章)3132332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侵略下的城市(第十章)上海天津武汉第一类: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或本国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而使城市产生极大变化或新兴起的城市33一、上海的发展1、背景:战国时期有居民点,元代建上海镇。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定上海有一块地作为通商口岸(英租界地),后继续扩地。2、区位优势:长江入海南岸,黄浦江渗水航道襟江带海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侵略下的城市(第十章)34法英18

1 / 7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