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C61850应用介绍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入门篇入门篇是IEC61850应用”系列文章的第一篇,键人将按照入门篇-初级篇-提高篇-中级篇-深化篇-高级篇的顺序给大家介绍61850应用的相关知识。本人技术有限,理解也不一定到位,如有表述有误之处,请广大网友指出,本人将持续更新本文,力争完善。入门篇-初级篇-提高篇-中级篇-深化篇-高级篇《入门篇》入门篇主要介绍IEC61850的概念,同时简要介绍相关引用标准。IEC61850是新一代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国际标准国际电工委员会(IEC)TC57工作组制定的《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系列标准,是基于网络通信平台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唯一的国际标准。IEC61850不限制装置逻辑功能以装置逻辑功能为基础建立装置模型,可根据不同逻辑功能灵活配置装置模型,便于不同设备间互访。IEC61850规范了数据的命名、数据定义、设备行为、设备的自描述特征和通用配置语言。与其他国际标准相比,IEC61850不仅局限于单纯的通信规约,而是数字化(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标准,它指导了变电站自动化的设计、开发、工程、维护等各个领域。IEC61850标准通过对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的对象统一建模,采用面向对象技术和独立于网络结构的抽象通信服务接口,增强了设备之间的互操作性,可以在不同厂家的设备之间实现无缝连接。IEC61850是至今为止最为完善的变电站自动化标准。应用IEC61850标准的好处:实现通信无缝连接,弱化各厂商设备型号加强设备数字化应用,提高自动化性能自定义规范化,可使用变电站特殊要求集成化规模增大,增强无人值守站可靠性减少电缆使用量,节约一/二次设备成本。应用IEC61850标准的缺点:网络依赖性强,站内通信设备抗干扰性对设备运行影响增大。IEC61850参考和吸收了已有的许多相关标准,其中主要有:IEC60870-5-101远动通信协议标准;IEC60870-5-103继电保护信息接口标准;UCA2.0(UtilityCommunicationArchitecture2.0,公共事业通信体系);ISO/IEC9506制造商信息规范MMS(ManufacturingMessageSpecification)——相关标准介绍可参见论文(IEC61850关联标准分析=study_download&mod=view&aid=181)。2003年IEC出版了61850正式版本。国内各大厂家在2001开始关注IEC61850,2004年进入IEC61850实质性研发,2005年开始有IEC61850的变电站突入运行。这期间,陆续发布了对应于IEC61850的中文标准——DL/T860,包括10部分:1.第一部分:介绍和概述2.第二部分:术语3.第三部分:总体要求4.第四部分:系统和项目管理5.第五部分:功能通信需求和装置模型6.第六部分: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配置7.第七部分:基本通信结构8.第八部分:映射到MMS和以太网9.第九部分:模拟采样数据10.第十部分:一致性测试理解这10部分,需要先了解各部分的功能和相互联系。相互关系可参考下图:更详细的介绍相互关联的说明可参考文章(IEC61850学习笔记=study_download&mod=view&aid=182)。了解各部分的关联之后,如果要深入学习,就只能阅读标准内容了。对于不同的应用人员,研读标准内容也有所不同。标准7-1的引言部分介绍了不同人员如何高效阅读标准的建议,是很好的参考。当然也可以根据以上对标准体系的理解,选择阅读。阅读860标准是件很枯燥无味的事,很令人头痛,如果读的烦躁了,欢迎到860智库论坛上来吐吐槽,交流心得。IEC61850标准体系(国内为DL/T860)非常复杂,不可能一篇文章介绍清楚。本文只是简要介绍,更详细的可参考文库“文章资料”-“标准介绍”(=study_download&mod=list&sid=37)内的文章,重点推荐:IEC61850标准介绍(四方)、IEC61850标准介绍(NR)。我这里介绍的都是61850第一版的内容,也是目前国内实际使用的版本。IEC61850第二版已经发布,国内还未正式应用,将在后续文章中介绍。2.初级篇初级篇主要介绍IEC61850的功能框架和模型结构,与此同时,当然要介绍SCL——变电站配置描述语言。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IEC61850标准(V1.0)的十大部分的内容(所有中文标准均可在=study_download&mod=list&sid=4下载),见下图。2013-11-1311:43上传下载附件(593.53KB)在上图中,除了系统概貌和一致性测试,其他内容均为本篇需要详细介绍的内容,也是IEC61850核心内容。这些核心内容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可见下图。IEC61850不是单纯的通信规约,它还规范了数据的命名、数据定义、设备行为、设备的自描述特征等。IEC61850通过面向对象的方法实现这些规范定义,所以我们也可以借用我们学习的C++或java的理念来理解IEC61850建模。面向对象方法定义的对象,既包含数据,也包含对对象的操作。对应与IEC61850,数据就是信息模型,操作就是服务接口。IEC61850为了信息模型交换的一致性和互操作性,引用了XML技术,并自定义了SCL——变电站配置描述语言,用于IEC61850信息建模。在上述基础上,加上IEC61850引用的通信协议,即可实现IEC61850的完整功能。下面我们分别介绍信息模型、信息交换(即服务接口)、通信映射和SCL。一、信息模型IEC61850定义了层次化的模型结构,从而可以采用对象的方法清晰地描述装置信息。如上图所示,IEC61850模型层次结构为IED-LD-LN-DO-DA。IED是智能设备,IED对应一个物理装置。LD是逻辑设备,LD对应一个完整功能,比如一个保护测控一体化设备,保护是一个LD,测量是一个LD,控制也可以是一个LD。LN是逻辑节点,LN对应一个功能模块,比如保护压板可以作为一个LN,装置告警也可以作为一个LN。7-4中定义了很多兼容逻辑节点,建模时尽可能采用兼容逻辑节点,没有完全对应的,可以扩展(“扩展规则”见7-4附录A)。DO是数据对象,DO对应一个具体信号点,比如一个压板或一个告警(公用数据类型在7-3中定义,同时也介绍了DO包含的DA)。DA是数据属性,每个DO都会包含一定的属性,如值、品质、时间等等。上图左侧提供了一个示例,可以帮助理解。实际建立的模型要利用SCL语法表达(后面介绍)。二、信息交换有了上述层次化的信息模型,还需要信息交换的服务接口,IEC61850对此也作了详细规范,主要有以下多种服务类型:从上图的对应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各种服务的功能,这里不再赘述。服务的描述和控制参数也需要通过SCL语言描述。三、通信映射服务接口实现物理通信还需要有标准的通信协议,IEC61850引用以太网通信技术,不同的服务通过不同的映射方法映射到以太网帧中。见下图。MMS和GOOSE的映射在8-1中定义,SV映射在9-1和9-2中定义,SV曾经还使用过FT3(即IEC60044-8,参考=study_download&mod=view&aid=51)格式传输。目前,9-1和FT3传输SV都已经不再使用。四、SCL最后介绍一下SCL。IEC61850提供了基于XML的变电站配置语言(SCL),标准化了变电站系统和装置配置的描述方法。逻辑节点中的可选项、公共数据类、报告等都可以使用该语言进行灵活配置。SCL有四种文件类型:SSD(系统规范定义文件)、SCD(变电站配置文件)、ICD(IED能力描述文件)、CID(配置IED描述文件),各文件的作用可以参见下图对应关系。当前数字化变电站的配置流程(更详细的配置介绍可以参考文章=study_download&mod=view&aid=184)是:1、IED厂家提供标准的ICD文件;2、系统集成商根据设计提供的设计蓝图及GOOSE联系表等组成整个变电站的SCD文件;3、各IED厂家拿到统一的SCD模型导出自己的CID文件及相关配置文件下载到IED。如下图:SCL的详细语法见DL/T860第6部分。键人认为,学习上述模型即配置语言,最高效的方法是找个规范的示例,边看规范,边看示例,理论联系实际。(示例可参考=view&sid=32)当然阅读SCL文件也需要相应的工具,记事本虽然可以打开,但千万不要用。这里推荐xmlspy,专业xml阅读工具(可在此下载=view&sid=9)。介绍了这么多,大家是否也想自己配置一个装置的模型了。61850模型配置有专用的IED配置工具(将在后几篇介绍,智库内也有几款软件可尝试,=mini_download:index&c=0&d=1&nsd=3&types=time,但都不完善,)。建议刚开始自己手动修改,熟悉一下SCL语法。3.中级篇中级篇主要介绍如何调试智能变电站设备。IEC61850设计目的是标准化变电站实现,按照设计可以减少调试人员联调配合工作,简化调试过程。但目前看来,实际运行的智能变电站给调试人员带来了更繁重的工作量。我们来介绍一下这个过程。基于IEC61850的智能变电站的设计和调试,严重依赖自动化配置工具,这些配置工具的标准程度和设计好坏,直接影响变电站调试进度。上图时变电站配置流程,“初级篇”中已介绍了该过程,这里更详细介绍一下,各种类型文件说明参见“初级篇”。从图中可以看到,标准调试过程至少需要三种工具:装置组态工具、系统组态工具和当地监控后台(可以用客户端模拟)。如果你没有上述工具,可以到这里看看=mini_download:index&c=0&d=1&types=time。该配置图只是一个较简略的图,更完整的过程参考以下描述。1.装置厂商根据装置功能,利用装置组态工具(建议自行开发,也有用第三方工具的),生成ICD;同时,导出虚端子表;2.装置厂家将虚端子表提交给设计院,将ICD文件提交给系统集成商;3.设计院根据所有厂商的虚端子表,进行虚端子连线;完成后提交给系统集成商;4.系统集成商结合所有ICD、SSD和已连线的虚端子表,利用系统组态工具,生成SCD文件;SCD一方面作为后台监控的输入,另一方面提交给装置厂商;5.装置厂商再利用装置组态工具导入SCD,导出自己的CID;自行开发的装置组态工具还可以导出自定义配置文件,便于装置解析使用;6.装置厂商下载CID和自定义配置文件到装置,完成装置配置。如果所有厂商的软件和工具设计都非常标准,上述过程完成后,变电站的调试就基本完成了。如果能达到这个要求,智能变电站的调试确实能简化。但是目前离这个目标还比较远。既然达不到理想的程度,我们还必须一个功能一个功能地调试。这里还是分成SMV、GOOSE和MMS三块来介绍。一、SMVSMV调试当然包括发送和接收。发送的事由合并单元来干,我们没有这方面经验,这里不能过多介绍,希望有了解的后面补充。这里主要介绍IED接收SMV。IED调试采样可以利用合并单元或光数字保护测试仪,不生产合并单元的厂商只能用保护测试仪了。不过这东西太贵,买不了几台。几年前,SMV使用过FT

1 / 1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