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中历史第七分册电子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1课先秦儒家与两汉经学孔孟之道(背景)儒家是在乱世求治的过程中应运而生的学术思想流派:春秋时期,社会处在变革、转型阶段,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针对礼崩乐坏、动荡纷争的现状,提出了一系列治国救世的主张。1、孔子①礼:他认为必须重建周礼的权威,遵循宗法制度的原则,(地位)以“礼”的规范约束人们的一切言行,使社会成员安分守己,恪守传统的等级秩序,才能消除人欲横流、名分紊乱的时弊。②仁:“复礼”的关键在于“为仁”。(地位)“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孔子以“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含义)并解释说A“仁”就是“爱人”,尤其是爱自己的亲人。B为“仁”之本应从最亲近的血缘关系入手,首先是孝顺父母、敬爱兄长,C然后由近及远,推而广之。D若能形成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的状态,便能恢复礼制,实现社会秩序的安定与人际关系的和谐。③义:(地位)孔子还以“义”作为判断所有事物的价值标准,(含义)人们的言行举止符合“礼”的规范和“仁”的精神,就是“义”。正人君子应重义轻利。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是孟子和荀子:2、孟子认为①人性本善,而这正是儒家道德准则仁、义、礼、智的基础与开端。②他明确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③并将孔子“仁”的观念发展为“仁政”学说,希望统治者以民为本,推行仁政,结束连年战乱、民不聊生的局面。由孔子创立,孟子继承、发展的儒家学说,后人习称“孔孟之道”。3、荀子①荀子则从“性恶论”出发,②更注重外在的社会规范和刑罚制度对人的制约作用,③政治上主张礼法兼治、王霸并用。荀子的思想在后世也有不小影响。儒学的经学化(背景)①汉初以来,一度沉寂的儒学渐受重视。②汉武帝继位以后,锐意进取,经营开拓,需要积极有为的思想学说为其治国安邦提供理论依据,这成为儒学地位迅速上升的契机。③汉儒大家董仲舒,他兼采阴阳五行学说,糅合改造,形成新的儒学体系。1、汉代儒学的改造:①“天人感应”:将天道与人事相比附,系统提出“天人感应”之说。②“君权神授”:政治上倡导“君权神授”,认为天士万物的主宰,天子受命于天,秉承天意治理人世,所以臣民必须服从天子;同时天又对天子进行监督考察,通过祥瑞和灾异予以褒奖或谴责。③“三纲五常”:伦理上强调“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妇纲”,认为君臣、父子夫妻的登记差别出于天的安排,并将仁、义、礼、智、信视作为人处事永恒的道德准则。后人习称“三纲五常”。④“独尊儒术”、“大一统”2、汉代经学的形成:此后,儒学在各家学说中获得“独尊”地位,成为统治者极力推崇的官方意识形态。儒家典籍被称为“经”,解释和阐发儒家经典成为专门的学问,称为“经学”:①设“五经博士”武帝规定《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设立五经博士,专事儒经的研究与传授。②兴办学校:后又在长安兴办太学,教授五经,入学者完成学业经考试合格,即可担任官职。郡县也建立地方学校,配有经师授学,以培养管理的后备人选。③由于经学的研习、传授为学者的入仕开辟了通途,因此通经致用成为文人学士的普遍追求。3、汉代经学的影响:汉代以来,儒学逐渐成为历代王朝的统治思想和传统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广泛而深远。第2课宋明理学程朱理学(背景)唐代中期以来,由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出现一系列重大变化,延续近千年的经学体系既不符合时代的认识水平,也不适应现实社会的需要。①儒学的研习、传播面临新的严峻挑战②儒家极力维护的社会等级秩序以及相应的伦理纲常遭到巨大冲击。③有学者大声疾呼:复兴儒学,直接继承孔孟“道统”,并致力于儒学经典的重新诠释。(理学定义)自宋初开始,众多儒家学者致力于儒学经典的重新诠释:A他们在排拒佛、道的同时,B融合佛、道思想,将儒家的伦理、政治学说提升到哲学思辨的高度:就宇宙本原问题展开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创成一个以“理”为核心的更加精致完备的新儒学体系——理学。(代表人物)在构建立学体系的过程中,贡献最突出的有程颢、程颐和朱熹。1、“二程”:北宋中期的程颢、程颐兄弟合称“二程”:①他们明确提出哲学意义上的“天理”观念:以为天理是超越万物、永恒存在的宇宙本原,先有理而后有物。②“二程”还将天理与礼制秩序和伦理纲常直接联系,称:“人伦者,天理也”,“父子君臣,天下定理”。2、集大成者:南宋的朱熹为理学的集大成者:他在继承、发扬“二程”之学的基础上,融会贯通诸家之说,形成一个庞大而完整的理论体系。①其中(理学体系)的核心是天理论,而关键仍落实到天理与人伦的沟通:②他认为天理既是宇宙的本原,又存在于现实世界之中,人世间的伦理纲常就是其(天理)具体体现:“天理流行,触处皆是;……‘父子又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③途径:明天理灭人欲:他指出人性本似明珠,与天理一致,但为后天的欲望所蒙蔽,所以要“明天理,灭人欲”。(实践途径):“二程”和朱熹都高度强调人们对天理的自觉意识:力图将外在的社会规范转化为内在的主动追求。为此,他们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途径和“正心诚意”的修身公式,要求人们通过一步步的体验、领悟,逐渐达到道德与天理一致的最高境界。(影响):“二程”、朱熹的学说后经历代统治者的推崇成为居于正统地位的官方哲学和维护君主专制的思想工具,世人习称“程朱理学”。陆王心学与朱熹同时的南宋伦理学家陆九渊在程朱理学之外,异军突起,别开一派:1、陆九渊:①为学宗旨:陆九渊于其他理学家并无差别,都是通过对宇宙本原的探讨,以论证儒家伦理的永恒与至善。②修身方法(途径):朱、陆的根本分歧在于修身方法,即通过何种途径去完成个人的道德修养:陆九渊认为程、朱“格物致知”的渐进方式过于支离繁琐,既然天理存于人心,远不如直求本心更为简易便捷。③因此,他提出心理合一的观点,认为“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宣称“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道德修养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反省内心即可获得天理。2、王守仁:明代理学家王守仁与陆九渊一脉相承,并加以发扬光大。①在他的理论体系中,“心即理”的观念得到进一步强化,“心”作为一种精神实体,实际上已被视为宇宙最高本原,所以他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②王守仁的核心思想是“致良知”。他解释说:“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由此推断,良知是人先天固有的善性,是存在于人心中的天理。但良知常被私欲所侵蚀,故需去除人欲,恢复良知。王守仁的学说在明代中后期曾十分流行。由于陆九渊和王守仁都高度重视“心”的作用,世人习称这一学派为“陆王心学”。第3课家族制度与君主政治家族制度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基本特征是“家国同构”,即家族与国家在组织结构上具有共同性,家长与家族成员之间,君主与臣僚百姓之间,都存在森严的等级差别。国可视为家的扩展,家就像是国的缩影。其根源在于长期遗存的血缘纽带对人们社会关系的深刻影响。构成中国传统社会基石的父系家族起源于新石器时代后期,这是由同一位男性祖先的若干代子孙汇集聚居,按照一定规范,以血缘为纽带结合而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其形成发展和演变与传统农业经济的生产、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中国传统社会制度的核心是家族制度。古代五种主要的社会关系——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即所谓的“五伦”,多为家族亲缘关系,其余都可由亲缘关系推出。传统的社会伦理、国家伦理也都从家族伦理演绎而来。中国的家族形态在漫长的历史时期曾经历多次变化,春秋以前为宗法制家族,汉魏至唐为门阀制家族,宋以来为宗族制家族。“家国同构”的特征在西周宗法时代得到典型的体现。洲王在政治上是“天子”,是天下共主;在家族内是最高家长,是天下“大宗”。依次而下的诸侯、卿、大副,也都在各自的封国、封地中集政治权力和家族权力于一身。家与国的一致性及其彼此沟通,使君权与父权互为表里,可以互相转换。周公“制礼作乐”,对社会成员的地位、权力、责任和义务做出严格规定,所维护的正式这样的社会等级秩序。坦言“吾从周”的孔子为拯救“乱世”而提出的政治思想和伦理学说,即以“周礼”为蓝本,并且作了更为周密的学理论证。严格的宗法制度虽在西周末年已开始瓦解,但建立在血缘纽带基础上的家族制度长盛不衰,宗法关系和宗法原则绵延不绝。汉、魏、两晋、南北朝的大庄园往往就是同祖子孙合族聚居的大家族。世家大族维系此类门阀家族,除凭借其社会特权外,人们的血亲观念和儒家的纲常礼教也起了重要作用。宋代以来,随着血缘关系的疏远和私有财产的增长,家族内部的矛盾逐渐计划。儒家学者从稳定社会秩序考虑,极力宣扬传统礼教,提倡“敬宗收族”,将分裂成个体小家庭的同姓族人纳入家族,并以祠堂、家谱、族田等手段,增强家族的约束力和凝聚力。此类总阻值家族延至近代而不衰。君主政治中国的君主政治始于国家政权形成之初,绵延至清朝明灭亡,故有起点早、持续时间长的特点。不过,其间也有重大变化。西周宗法时代的君主政治建立在分封制的基础上,集君权和父权于一身的周王运用政治权力统治与血亲道德制约的双重手段控制天下。秦汉以来的帝国时代,则在郡县制基础上实行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统治。尽管历代皇帝在政治思想和统治策略上多杂采众说,但自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后,儒家学说对君主政治的重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从社会成员的政治权力看,儒家的伦理纲常强化了君与臣、官与民之间尊卑贵贱的登记差别,传统的社会观念始终将君尊臣卑、官大民小视为天经地义。基于“家国同构”的精神,历代皇帝依旧保持着君与父的双重身份,包括皇帝属下的官吏,也往往被看作父权的代表。政治与道德的合力推动君主政治不断朝专制集权的方向发展,皇帝对臣民的人身控制也呈现日益严密的趋势。从最高权力的更替看,历代皇帝多遵循宗法原则和儒家礼教,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历代的选官制度也多以儒家学说为取舍标准。汉魏至南北朝,建立在道德评价基础上的推举制是选拔官吏的主要方式,儒家提倡的孝、悌、廉、贤士评价的重要准则。科举制创立后,隋、唐、宋、元都有儒家经典的考试科目,明、清科考更是全从儒家的“四书”、“五经”中出题。儒家学说及时中国古代家族制度的产物,又对家族制度、君主政治的长期延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第4课礼制规范礼仪制度中国素称“礼仪之邦”,“礼仪”在中国古代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礼”是社会政治和行为道德的规范,“仪”是依据“礼”的精神而确立的一系列具体的礼节仪式。一般单称“礼”,或合称“,礼仪”,皆包括上述两方面的内涵。中国的礼仪制度至西周趋于完备,儒家学说中的“礼”即指“周礼”。周礼的实行范围原本仅限于周王室和上层贵族,所谓“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孔子提出“克己复礼”,希望回到西周等级秩序井然的理想社会,并主张将礼推广至平民阶层。汉代儒家非常重视礼的作用,认为“礼”是用来“定亲疏”、“绝嫌疑”、“别同异”、“明是非”的,于是继绝存亡,对前代的礼仪制度予以重建和完善。他们不仅对礼的意义作了深入而系统的理论阐述,而且将一系列礼节仪式规范化、世俗化,从治国理家、求学问道到婚丧嫁娶、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作了具体而细致的规定。自此,礼成为社会各阶层共同遵循的行为规范。宋代以来,皇家和高官显贵对汉代礼节中的繁文缛节虽稍有增删变通,但大体遵行不悖。民间则因人及关系和社会生活的诸多变动,出现简省的趋势。宋代儒家一方面强调“礼治”的重要作用,一方面顺应民俗,编出一些适合平民所使用的礼书,是礼仪制度更为广泛地普及与民间生活。(=84804419)道德教化儒家虽重视礼仪制度的重要作用,但更强调礼应该切合人类内在的情感需要,成为全体社会成员都自觉自愿接受其制约的行为规范。因此,如何将外在的规范转化为建立在高度道德意识基础上的自觉行为,始终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内容。自孔子开始,历代儒家都致力于从人的心理和生理两方面来探讨道德的本质与起源,并据此提出一系列道德信条,将个人的道德修养作为一切行为的起点。孔子的“仁学”以孝悌、忠恕、信义等为基本的道德准则。孟子强调“仁义”,提倡大丈夫须“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

1 / 2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