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原子发射光谱分析(3学时)(AtomicEmissionSpectroscopy,AES)§3.1概述§3.2原子发射光谱法的基本原理§3.3原子发射光谱仪§3.4光谱定性及定量分析§3.5原子荧光分析法§3.6原子发射光谱法的应用§3.1概述原子发射光谱法:根据原子(或离子)在一定条件下(热或电激发)受激后所发射的特征光谱来研究物质化学组成及含量的分析方法。1859年德国学者Kirchhoff&Bensen——分光镜;随后30年——定性分析;1930年以后——定量分析。根据使用设备和检测手段的不同,分为摄谱分析法光电直读法火焰光度法原子荧光分析法AES优点:1)多元素同时检测,分析速度快;2)灵敏度高:可进行痕量分析,一般激发源可达10-0.1g/g(g/mL);ICP可达ng/mL级;3)选择性好:一般不需化学处理即可直接进行分析,固、液样品均可;4)准确度较高:采用一般激发源,相对误差为5-10%,ICP则小于1%;5)所需试样量少:一般几mg到几十mg试样即可;6)测定范围广:目前可测定70余种元素;AES局限性:1)一般用于元素总量分析;2)无法确定物质的空间结构和官能团;3)无法进行元素的价态和形态分析;4)无法检测非金属元素:O、S、N、X(处于远紫外);P、Se、Te(难激发,常以原子荧光法测定)。原子的壳层结构:物质是由各种元素的原子组成的,原子有结构紧密的带正电荷的原子核,核外围绕着不断绕核运动的带负电荷的电子。电子处在一定的能级上,具有一定的能量,在核外的电子按能量的高低而分布。从整个原子来看,在一定的运动状态下,它也是处在一定的能级上,具有一定的能量。在一般情况下,大多数原子处在最低的能级状态,即基态。基态原子在激发光源(即外界能量)的作用下,获得足够的能量,外层电子跃迁到较高能级状态即激发态,这个过程叫激发。一.原子发射光谱的产生§3.2原子发射光谱法的基本原理电能、热能、光能等激发气态原子、离子的核外层电子跃迁至高能态。气态激发态原子、离子的核外层电子,迅速回到低能态时以光辐射的形式释放能量。原子发射光谱E2E0E1E3hi气态原子或离子的核外层电子当获取足够的能量后,就会从基态跃迁到各种激发态,处于各种激发态不稳定的电子(寿命10-8s)迅速回到低能态时,就要释放出能量,若以光辐射的形式释放能量,既得到原子发射光谱。必须明确如下几个问题:原子中外层电子(称为价电子或光电子)的能量分布是量子化的,所以△E的值不是连续的,则λ或υ也是不连续的,因此,原子光谱是线光谱;同一原子中,电子能级很多,有各种不同的能级跃迁,所以有各种△E不同的值,即可以发射出许多不同λ或υ的辐射线。但跃迁要遵循“光谱选律”,不是任何能级之间都能发生跃迁;不同元素的原子具有不同的能级构成,△E不一样,所以λ或υ也不同,各种元素都有其特征的光谱线,从识别各元素的特征光谱线可以鉴定样品中元素的存在,这就是光谱定性分析;元素特征谱线的强度与样品中该元素的含量有确定的关系,所以可通过测定谱线的强度确定元素在样品中的含量,这就是光谱定量分析。2.共振线、第一共振线由激发态直接跃迁至基态时辐射的谱线称为共振线。由第一激发态直接跃迁至基态的谱线称为第一共振线。1.激发电位:低能态电子被激发到高能态时所需要的能量。电离电位:原子受激后得到足够能量而失去电子—电离。二.原子发射光谱法一些常用的术语4.原子线、离子线原子线(Ⅰ):原子核外激发态电子跃迁回基态所发射出的谱线。M*M*(I)离子线(Ⅱ,Ⅲ):离子核外激发态电子跃迁回基态所发射出的谱线。M+*M+(Ⅱ);M2+*M2+(Ⅲ)3.最灵敏线、最后线、分析线第一共振线一般也是元素的最灵敏线。当该元素在被测物质里降低到一定含量时,出现的最后一条谱线,这是最后线,也是最灵敏线。用来测量该元素的谱线称分析线。E2E0E1E3三.谱线强度E0Ei1.Boltzmann分布与谱线强度(Intensity)AES分析进行定量分析的基础是谱线的强度特性。那么,谱线强度与待测物浓度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样品光源样品蒸发基态原子(N0)等离子体(原子+离子+电子)从整体上看,处于热力学平衡状态!ArcSparkICPFlame激发态原子(Ni)样品激发E0EiekTEgghvNAhvNAIiijiijiji/00kTEiiieggNN/00acNkNkIij总101在高温下,处于热力学平衡状态时,单位体积的基态原子数N0与激发态原子数Ni之间遵守Boltzmann分布定律:其中,g为统计权重;k为Boltzmann常数(1.3810-23J/oC)。电子在i,j能级间跃迁产生的谱线强度I与跃迁几率A及处于激发态的原子数Ni成正比,即由于激发态原子数目较少,因此基态原子数N0可以近似代替原子总数N总,并以浓度c代替N总:简单地,Ic,此式为光谱定量分析的依据。2.影响谱线强度I的因素:a)统计权重g;b)跃迁几率;c)激发电位或激发能E;d)谱线的自吸(self-absorption)及自蚀(self-reversal);e)激发温度T;f)基态原子数N0或浓度c;前三项由待测物原子自身的性质决定,如核电荷数、外层电子、轨道状态等。影响谱线强度及其稳定性最重要的的因素是温度T!四.谱线的自吸与自蚀1.自吸I=I0e-adI0为弧焰中心发射的谱线强度;a为吸收系数;d为弧层厚度2.自蚀在谱线上,常用r表示自吸,R表示自蚀。在共振线上,自吸严重时谱线变宽,称为共振变宽。有自吸谱线的轮廓1-无自吸2-有自吸3-自蚀4-严重自蚀考虑到谱线自吸效应系数b的影响时:I=acb(Schiebe-Lomarkin公式)取对数,上式变为:logI=blogc+loga此式为AES分析的最基本的关系式。以logI对logc作图,得校正曲线。当试样浓度高时,b1,工作曲线发生弯曲。12§3.3原子发射光谱仪常用的AES仪器有:摄谱仪;光电直读光谱仪;火焰分光光度计。AES仪器由光源、单色系统、检测系统三部分组成。激发源(光源)单色器检测器数据处理与显示本节重点介绍:光源、感光板检测器及相关特性。一.摄谱仪与光电直读光谱仪光栅摄谱仪光路示意图多元素同时检测R光电直读光谱仪光路示意图分光系统特点:a)罗兰圆(虚圆)上可容纳宽的波长范围(多道);b)无需其它成像系统,故无色差及较少光能损失;c)既有分光作用又有聚光作用。直读光谱仪器特点:宽波长范围;多元素快速分析;准确度高;线性范围宽,可分析高含量;Slit固定,分析元素固定;谱线易漂移;ICP光电直读光谱仪示意图光源电弧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现代光源经典光源火花直流电弧交流电弧火焰激光光源作用:影响:检出限、精密度和准确度。-nm解离nm蒸发nmNMgNMsNM-nm发射原子光谱发射离子光谱*)-(n*)(m激发**激发原子化NMNMNMNMNM类型:1.激发源(光源)从1860年Bunsen和Kirchhoff用火焰光源发现和测定金属元素算起,迄今已有140余年的历史。近百年来与火焰同时被研究和使用的发射光源还有直流电弧和火花。20世纪60年代中期,Fassel和Greenfield创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新技术。20世纪40年代---电弧和火花AES占据统治地位20世纪50年代---火焰AES取代了电弧和火花AES20世纪60年代---火焰AAS盛行的年代20世纪70年代---石墨炉AAS和ICP-AES成了这方面的主流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ICP-MS,辉光放电(GD)AES/MS也逐渐为人们所重视直流电弧:接触引燃,二次电子发射放电VAELG220~380V5~30AR接触短路引燃(或高频引燃);阴极电子与气体分子和离子相撞产生的离子再冲击阴极,引起二次电子发射……电子再撞击阳极,产生高温阳极斑(4000K);产生的电弧温度:4000~7000K直流电弧特点:a)样品蒸发能力强(阳极斑)---进入电弧的待测物多---绝对灵敏度高---尤其适于定性分析;同时也适于部分矿物、岩石等难熔样品及稀土难熔元素定量;b)电弧不稳----分析重现性差;c)弧层厚,自吸严重;d)安全性差。A~220Vl1l2G1G2L1C1L2C2B1B2R1R2交流电弧:高频高压引燃、低压放电。110~220V(低压)2~3kV(B1)C1充电(R2控制充电速度);C1达到一定能量时,G1击穿高频振荡(回路为C1-L1-G1,G1的间距可调节振荡速度,并使每半周只振荡一次);上述振荡电压10kV(变压器B2)C2击穿高压高频振荡引燃分析间隙(L2-C2-G2);G被击穿瞬间,低压电流使G2放电(通过R1和电流表)电弧;不断引燃电弧不灭。低压交流电弧特点:1)蒸发温度比直流电弧略低;电弧温度比直流电弧略高;2)电弧稳定,重现性好,适于大多数元素的定量分析;3)放电温度较高,激发能力较强;4)电极温度相对较低,样品蒸发能力比直流电弧差,因而对难熔盐分析的灵敏度略差于直流电弧。高压火花:高频高压引燃并放电。~VCGBLR1DD220V220V10~25kV(B)C击穿分析隙G放电;回路L-C-G中高压高频振荡电流,G放电中断;下一回合充放电开始火花不灭。火花特点:1)放电稳定,分析重现性好;2)放电间隙长,电极温度(蒸发温度)低,检出限低,多适于分析易熔金属、合金样品及高含量元素分析;3)激发温度高(瞬间可达10000K)适于难激发元素分析。1.inductioncoil2.outertube3.intermediatetube4.sampleinjector5.Plasma6.atomizationzone7.atomiclineemission8.ioniclineemission8765.Plasma1432ICP炬形成过程:1)Tesla线圈高频交变电流(27-41KHZ,2-4KW)交变感应磁场;2)火花氩气气体电离少量电荷相互碰撞雪崩现象大量载流子;3)数百安极高感应电流(涡电流,Eddycurrent)瞬间加热到10000K等离子体内管通入Ar形成环状结构样品通道样品蒸发、原子化、激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组成:ICP高频发生器+炬管+样品引入系统炬管包括:外管—冷却气,沿切线引入中管—辅助气,点燃ICP(点燃后切断)内管—载气,样品引入(使用Ar是因为性质稳定、不与试样作用、光谱简单)依具体设计,三管中所通入的Ar总流量为5-20L/min。石英管最大内径为2.5cm载气(Ar)辅助气冷却气绝缘屏蔽载气Ar+样品样品溶液废液ICP光源特点1)低检测限:蒸发和激发温度高;2)稳定,精度高:高频电流----趋肤效应(skineffect)---涡流表面电流密度大---环状结构---样品引入通道---火焰不受样品引入影响----高稳定性。3)基体效应小(matrixeffect):样品处于化学隋性环境的高温分析区----待测物难生成氧化物-----停留时间长(ms级)、化学干扰小;样品处于中心通道,其加热是间接的----样品性质(基体性质,如样品组成、溶液粘度、样品分散度等)对ICP影响小。4)背景小:通过选择分析高度,避开涡流区。5)自吸效应小:试样不扩散到ICP周围的冷气层,只处于中心通道,即是处于非局部热力学平衡;6)分析线性范围宽:ICP在分析区温度均匀;自吸及自蚀效应小。7)众多无素同时测定:激发温度高(70多种);不足:对非金属测定的灵敏度低;仪器昂贵;维持费高。2.光源的选择依据a)试样的性质:如挥发性、电离电位等b)试样形状:如块状、粉末、溶液c)含量高低d)光源特性:蒸发特性、激发特性、放电稳定性(下表)光源蒸发温度K激发温度K稳定性热性质分析对象直流电弧800~4000(高)4000~7000较差LTE定性、难熔样品及元素定量、导体、矿物纯物质交流电弧中4000~7